畢設週記-零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遲遲不知何處下手的畢業設計。

時間飛快的來到了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腦袋快速地閃過了這四年的建人生活,手握工程筆為了圖學課的全夜、不能電繪跟同學搶光桌的小大二、第一次出大圖的崩潰大三再到看著同年齡層的朋友發著畢業感言頭換學士服,然後還沒畢業也還沒修完通識課的我。

知道是時候了,是時候換我踏上畢設這條迷茫的道路了

設計

以前做設計總有人幫我們把議題、建築類型、功能條件等等給設定好,更大自由背後是更多的責任,要為自己所想的每一步做出各種解釋與合理化。

以前嫌他太哆嗦,現在我在天上飛。腳下有些許陸地,卻因為距離太遠而看不清不同島嶼上的事物,不知道該在哪降落,只能依稀著直覺摸索前進,並逐漸的向下拉近與腳下陸地的距離以便確認這是不是所要降落之處,飛行週期將會是痛苦漫長的一年。

基地議題

關於基地,想選在金門。選擇金門一方面是因為在做設計卡關時習慣時常去基地走走感受一下,金門在這點很方便。另一方面則是想在離別對這座待了四年的島嶼上留下點什麼想法。

關於議題,想選在一些有改造空間的基地上,認為改造案比起一塊空地更能給我感觸也比較有趣。至於先選基地再找議題還是先找議題再找基地這件事也煩惱著我,基地對我來說代表著設計的條件;議題卻是設計的表達方向。是應該先訂好條件還是先設定方向呢?

設計是在解決問題的方法,畢業設計為展現自己五年來的一環或是該討論真正需要的解決的問題。雖然還不知道自己設計會做出個什麼。不願鞠躬評審前,但願老死設計間。期許為自己做出一個不留遺憾的作品。

方向

一個暫定比較感興趣的想法是關於太武山忠烈祠及登山口改造,為何會想選這個點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來金門也就是高三學測後面試完金大建築系後來的景點,當時候想爬太武山時道路上一塊大大寫著太武山公墓的公墓的牌樓讓人不知所措,停車後除了跟著人群以外也不知道該往哪走。當時下山後走進去忠烈祠後發現裡面是整理得很乾淨的,但大多數的遊客都因避諱而不會進入,且登山口也沒有供遊客停留休息場所。加上旁邊兩側有軍人站哨的營區入口。認為忠烈祠 登山口 營區這三者的關係如果討論起來會挺有趣的。

議題可能會想討論祭祀空間在土地越來越少的未來是否還是以既有的方式存在,近幾年來亞洲開始可以接受土葬以外的方式會以火葬樹葬海葬等等;墓園在國外案例中有好幾個結合成了舒適的公園,是會真正讓民眾趕去使用。如何讓民眾願意逗留使用又可以保有忠烈祠的場域性是我想探討的方向。

行動

目前在台北浪流連,這週工作會告一個段落,原本想趁機去宜蘭看一下案例然後嘗試一個人的旅行,但北部目前的雨水像是用倒的一樣,可能要多待個幾天了吧台北。

雖然有過自己一個人出遊的經驗但大多數都是沒有過夜,趁這個機會跟自己對話一番感覺也不錯(幻想一個人拿著酒坐在海邊這種畫面)

宜蘭會想看關於地景以及場域空間等建築案例,名單有:櫻花陵園、蘭陽博物館、津梅棧道、員山機堡、羅東文化工場等。說穿了就是以田中央為輔的宜蘭之旅~

然後書籍方面目前正在閱讀構築的群像,裡面收錄了台灣好幾位建築人對於自身對設計的想法與當年畢業設計等等,雖然每個人對待設計的方式都不太一樣,但看著這些在台灣舉足輕重的建築人所講的話不免可以有點幫助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金六一-avatar-img
2020/08/03
前期作品分析是必要的,書毅老師出過殯儀館設計這題目,歷屆的畢業設計更必須去看過。 案例分析不是只看自己愛的、自己想抄的,案例分析的目的在於理解:「目前這個議題做到什麼程度」、「目前這個議題的探討方式都怎麼進行」,以及「目前這個議題的設計成果佔地多大、空間量多大、機能有哪些」這幾個問題都是必須要在擬題目前先整理好的。 如此,才不會在「天上飛」,不知怎麼著陸(而且還沒戴眼鏡)。
BY.L-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8/07
好這兩日去完櫻花陵園後感覺有踏實一點(至少知道其中一種做法),作品集與案例會旅遊完後追一下,但覺得應該會想多看一點社會或是人類學關於這方面的書籍,現在用到書時方恨少,墨水極度不夠的感覺。
YYC-avatar-img
2020/08/03
太武山登山口改造這個議題蠻有趣的
BY.L-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8/10
好的謝謝學長意見~反覆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很是蠻長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6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建築不僅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更是人與空間的互動;時代與社會的軌跡。
Thumbnail
建築不僅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更是人與空間的互動;時代與社會的軌跡。
Thumbnail
這幾天在網路上查了很多資料關於畢業設計的議題/基地是如何選址的,但其實在此之前內心就有了一些想嘗試的操作手法。 系統、模式,可解決的問題的方法論。 再利用、改造?以多點式設計發展在基地內串聯。 但議題要做些甚麼呢?每天都在焦慮,好像被困在了無限迴圈中,出不來。 後來想想了之前的生活經驗,和參考了學長
Thumbnail
這幾天在網路上查了很多資料關於畢業設計的議題/基地是如何選址的,但其實在此之前內心就有了一些想嘗試的操作手法。 系統、模式,可解決的問題的方法論。 再利用、改造?以多點式設計發展在基地內串聯。 但議題要做些甚麼呢?每天都在焦慮,好像被困在了無限迴圈中,出不來。 後來想想了之前的生活經驗,和參考了學長
Thumbnail
  哈哈~嗯!別點進去
Thumbnail
  哈哈~嗯!別點進去
Thumbnail
稍微說說為了畢業設計,大概看了甚麼有的沒的
Thumbnail
稍微說說為了畢業設計,大概看了甚麼有的沒的
Thumbnail
眼看著開學的日子一天天倒數,我畢業設計到底想要做什麼?竟然沒有想法那就再走一遍吧
Thumbnail
眼看著開學的日子一天天倒數,我畢業設計到底想要做什麼?竟然沒有想法那就再走一遍吧
Thumbnail
遲遲不知何處下手的畢業設計。 時間飛快的來到了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腦袋快速地閃過了這四年的建人生活,手握工程筆為了圖學課的全夜、不能電繪跟同學搶光桌的小大二、第一次出大圖的崩潰大三再到看著同年齡層的朋友發著畢業感言頭換學士服,然後還沒畢業也還沒修完通識課的我。
Thumbnail
遲遲不知何處下手的畢業設計。 時間飛快的來到了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腦袋快速地閃過了這四年的建人生活,手握工程筆為了圖學課的全夜、不能電繪跟同學搶光桌的小大二、第一次出大圖的崩潰大三再到看著同年齡層的朋友發著畢業感言頭換學士服,然後還沒畢業也還沒修完通識課的我。
Thumbnail
我該從哪裡開始?         相信大部分剛開始接觸畢業設計的人都會有這個疑問,想當初大二看著大五學長姐們做的畢業設計(才剛改制為五年制所以到大二才見識到何謂畢業設計),著實令人眼花撩亂
Thumbnail
我該從哪裡開始?         相信大部分剛開始接觸畢業設計的人都會有這個疑問,想當初大二看著大五學長姐們做的畢業設計(才剛改制為五年制所以到大二才見識到何謂畢業設計),著實令人眼花撩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