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0-嗨我在這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天在網路上查了很多資料關於畢業設計的議題/基地是如何選址的,但其實在此之前內心就有了一些想嘗試的操作手法。

  1. 系統、模式,可解決的問題的方法論。
  2. 再利用、改造?以多點式設計發展在基地內串聯。

但議題要做些甚麼呢?每天都在焦慮,好像被困在了無限迴圈中,出不來。

後來想想了之前的生活經驗,和參考了學長姐的畢設議題。大概歸類了三個方向。

  • 探尋舊歷史-地景遺跡以再利用、部分拆解或加蓋(?)來呈現,達成歷史可被感官接收。

我的老家嘉義竹崎,是個鄰近市區的鄉村地區,其中也是嘉義阿里山林鐵通過的地方。但根據後續都市計畫,在林鐵通過的部分車站被拆除,目前只剩下了鐵軌能代表林鐵產業的遺跡,我就在想甚麼樣的方式能讓人意識到鐵路背後隱含的歷史。

  • 自然構材從生到死-在自然中置入裝置,其生命軌跡在不同時期各有意義

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人類從最原始生活就和自然依存,但社會高度的發展,好像把自然變成獨立的區塊,親近自然好像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對這個議題的想像變得像儀式般,神聖且不可任意侵犯大自然的感覺。

同時也思考了前輩對自然構材的想法, 【畢設週記01】設計方向的研究

讓我對議題比較有更明確的發展方向(哭)

  • 從幼到老的住宅模式-探討住宅的不同形式

在當代高齡化社會的趨勢下,一棟房子的功能性無法全面的滿足各年齡層的需求。再加上最近看了住宅改造王,真心佩服設計師他們在硬體受限下,挑戰出有巧思的房子。

但這題對我來說太困難了,猶豫中。

其實說來說去,好像都跟週期這件事脫不開關係。

基地呢?

基地除了議題一以家鄉出發較為明確外,其他兩個還未確定。但也想過拋棄上述想法,在苗栗找一塊基地來做。或許最後也會回歸到金門這塊熟悉的小島上。

我家頂樓看出去的風力發電機,數量多到浮誇

我家頂樓看出去的風力發電機,數量多到浮誇


混亂的思緒


建築如同植物般,有其生命周期。記憶的更迭,象徵一代人的逝去。

鏟平、建造、荒廢。

甚麼是有價值的定義?試圖抓住當代價值,還是過往風華?

甚麼是時間的延續性?當察覺的那一刻起就是?

一堆在腦中雜亂對建築的想法,但我很怕只是我過度延伸。發散到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下一步...

除了做設計外,我更想說一個故事。這一點我是很確定的(希望不會偏 ㄏ)。之後來整理案例時,再思考三個議題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瑋凌-avatar-img
2023/08/03
目前狀況:有想做的議題方向,但沒有確定,因此不知道基地如何選擇。感覺你對議題的期待是大於基地的,所以建議現階段先把議題定案。針對你所提出三個議題方向給予參考:1. 探尋舊歷史-地景遺跡以再利用、部分拆解或加蓋來呈現。此議題感覺你已經確定基地,但有點躊躇於下一步。建議可以參考他人這方面的操作,看看是否喜歡。 馬上想到的案例-阿根納造船廠遺構修復再利用: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67247或是利用游擊式建築增加廢棄區域的觸擊率,類似寄主寄宿的概念。以解構公園的手法為例:https://www.dezeen.com/2022/05/05/parc-de-la-villette-deconstructivism-bernard-tschumi/2. 自然構材從生到死。這我有點看不懂,是使用自然材料嗎?做一個建築與自然共存的東西?這件事我有幾點想法,由小尺度到大尺度為以下: 2.1 若是用自然材料作為建築,你要如何自圓其說你的設計可行性,反而是設計中最困難的部分。會變成理解一種現存的自然構法,模擬設計提出可實施的方案,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越南/茅草:https://decomyplace.com/n.php?id=8344&ref=sg 2.2 建築中透過設計手法,例如滲透、減法設計、中庭與空間的錯落,讓自然融入設計。森林小學?樟湖生態:https://becky-photo.com/yunlin0101/ 2.3 Matacity Datytown,現在趨勢的高層建築轉型農業集約,現代建築與生態的一種答案:等:https://www.mvrdv.com/projects/147/metacity--datatown-3. 從幼到老的住宅模式-探討住宅的不同形式。你也說了,看全能住宅改造王有這個想法。我覺得很讚,可以找你最喜歡的五集做為案例分析,可以列表分析 1.家庭成員與經濟狀況 2.家人需求 3. 此住宅的平面分析 4. 施作流程etc。分析出一個通用的設計流程後,可以找三個家庭(爺爺奶奶家 自己家 伯父伯母家,這種)建立現有他們家的平面,利用你所設定的流程進行操作。這種小設計是非常迷人的,而且很有溫度,而且很創新喔!如果你一次挑了8個基地與家庭,工作量在評圖場上會很令人驚豔!參考看看~有幫到你的話就太好了
黃金六一-avatar-img
2023/07/11
系會已經把你加進Q&A了。把你的文章加入這個寫作專題吧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5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建築不僅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更是人與空間的互動;時代與社會的軌跡。
Thumbnail
建築不僅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更是人與空間的互動;時代與社會的軌跡。
Thumbnail
這幾天在網路上查了很多資料關於畢業設計的議題/基地是如何選址的,但其實在此之前內心就有了一些想嘗試的操作手法。 系統、模式,可解決的問題的方法論。 再利用、改造?以多點式設計發展在基地內串聯。 但議題要做些甚麼呢?每天都在焦慮,好像被困在了無限迴圈中,出不來。 後來想想了之前的生活經驗,和參考了學長
Thumbnail
這幾天在網路上查了很多資料關於畢業設計的議題/基地是如何選址的,但其實在此之前內心就有了一些想嘗試的操作手法。 系統、模式,可解決的問題的方法論。 再利用、改造?以多點式設計發展在基地內串聯。 但議題要做些甚麼呢?每天都在焦慮,好像被困在了無限迴圈中,出不來。 後來想想了之前的生活經驗,和參考了學長
Thumbnail
  哈哈~嗯!別點進去
Thumbnail
  哈哈~嗯!別點進去
Thumbnail
基地在哪裡?機能有甚麼? 前面三篇算是面對自己想討論的議題做一些提問及整合,這週調閱了一些以往畢業設計、畢業論文來討論確切我能做甚麼,今天從交大建研所105年的一篇論文做開始,「時間的紀念性」
Thumbnail
基地在哪裡?機能有甚麼? 前面三篇算是面對自己想討論的議題做一些提問及整合,這週調閱了一些以往畢業設計、畢業論文來討論確切我能做甚麼,今天從交大建研所105年的一篇論文做開始,「時間的紀念性」
Thumbnail
好好確定心的方向,並為了這目標而努力鍛鍊,扎實地備妥基地分析、敷地計畫、空間需求與設計準則,然後就讓自己的想像力,Take Off!(當然要把平立剖給畫完)
Thumbnail
好好確定心的方向,並為了這目標而努力鍛鍊,扎實地備妥基地分析、敷地計畫、空間需求與設計準則,然後就讓自己的想像力,Take Off!(當然要把平立剖給畫完)
Thumbnail
遲遲不知何處下手的畢業設計。 時間飛快的來到了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腦袋快速地閃過了這四年的建人生活,手握工程筆為了圖學課的全夜、不能電繪跟同學搶光桌的小大二、第一次出大圖的崩潰大三再到看著同年齡層的朋友發著畢業感言頭換學士服,然後還沒畢業也還沒修完通識課的我。
Thumbnail
遲遲不知何處下手的畢業設計。 時間飛快的來到了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腦袋快速地閃過了這四年的建人生活,手握工程筆為了圖學課的全夜、不能電繪跟同學搶光桌的小大二、第一次出大圖的崩潰大三再到看著同年齡層的朋友發著畢業感言頭換學士服,然後還沒畢業也還沒修完通識課的我。
Thumbnail
我該從哪裡開始?         相信大部分剛開始接觸畢業設計的人都會有這個疑問,想當初大二看著大五學長姐們做的畢業設計(才剛改制為五年制所以到大二才見識到何謂畢業設計),著實令人眼花撩亂
Thumbnail
我該從哪裡開始?         相信大部分剛開始接觸畢業設計的人都會有這個疑問,想當初大二看著大五學長姐們做的畢業設計(才剛改制為五年制所以到大二才見識到何謂畢業設計),著實令人眼花撩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