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移工的群體,租屋在一廣樓上,透過和移工一同生活,才漸漸找到受訪者,了解他們的故事,和他們除了工作以外的消遣。獨在異鄉為異客,除了每逢佳節倍思親之外,生理需求、心理需求都需要有個出口,一廣成了解決多數需求的集散地,交通便捷的一廣經常可以看到移工,而火車上、火車站也經常可以看見移工的蹤跡。老實說對他們高聲交談實在敬謝不敏,但想想他們悶了一週的心情,就又同情了起來覺得算了懶得計較。
接著談的是工殤的故事。本來曾經在泰太的podcast聽過的故事,又在書中讀了一次(如果沒記錯的話),高額的仲介費原先就壓得移工喘不過氣來,喪失的勞動力,加上勞保的賠償無從請求,使得他們再度陷入困境,未來的無所指望,使得有人選擇走上絕路。這樣悲傷的故事,或者帶著工傷回到原生國再也無法正常工作的悲劇比比皆是,但讀書之前,未曾想過有這麼多的憾事就在社會中發生。
更遺憾的是許多人不僅是帶著傷勢,甚至是喪失了生命。那種家人哀傷的問著為何要客死異鄉的大哉問,誰也回答不上來。但悲劇終究是發生了,而且管理不當,設置不當的種種狀況,似乎在某一段時間層出不窮的發生在臺灣,對外勞的壓榨,產生了悲劇,雇主有時也就把他們當成免洗工具,用過即丟。
逃跑外勞的印象,深植在許多人的心中,但實際上過高的仲介費,和完全不及格的生活條件、勞動條件,恐怕才是勞工逃跑的主因。他們清償不起當初來臺工作的仲介費用,也和當初預想的工作不符,更可怕的是生活條件奇差無比,這些都不是人權立國的臺灣應該發生的事。臺灣缺的應該是勞工而不是奴工,這本書想要提醒的,應該是這個。
供應鏈所產生的零支出效應,使得雇主開始應該為移工負擔仲介等費用,某程度有效的改善移工逃跑的問題,但薪資水準和管理制度的缺乏,仍有待改進。當勞動問題成為供應鏈上受關注的議題,大廠開始管理供應鏈的移工時,代工的臺灣也就不得不開始注重,因應起來雖然耗費成本,但也有正面效益,值得持續關注。
書的最後還附上了大事記,記錄了臺灣的移工大事,過去只要勞動力,強力限制移工移民的政策,限量也限價的制度慢慢的重新將移工的勞動條件納入保障,使他們的工作更像一個人,也使得臺灣更符合人權立國的國度。
推薦給也想了解移工政策、移工歷史的朋友,這本報導詳實的記錄了作者的訪談、寫作,能帶讀者充分的理解移工問題,也推薦給關心人權問題的朋友,移工的人權問題值得大家一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