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創刊實務】幫一本地方誌命名,到底有多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可能比你找算命師決定小孩名字取什麼還難。
要辦一本地方誌,喔不,先簡單說要辦一本雜誌好了。
其實「刊物名稱」的觀感是很重要的。
(大概跟你認識型男帥哥結果他叫王小呆一樣重要。)
基本上就是行銷策略的「品牌定位」,一個最好能充分代表"品牌個性與人設"的關鍵字詞。
但話說回來,刊物名稱又不比書籍名稱,很少有超過五六個字的。
一來難記,二來封面標題不好設計。
所以總得簡約再簡約、精煉再精煉,從該領域中找出個讓人既理解又不扯遠的標題來。
比如說。
今天要辦一本時尚或設計雜誌,起個英文洋名就很炫。夠響。
今天要辦一本文化或教育雜誌,來點專有名詞就很屌。夠裝。
今天要辦一本美食或流行雜誌,只要平易近人就很好。夠順。
無論如何,是你愛怎樣取就怎樣取。因為你要面對的是全台灣甚至全華人圈,掌握好總體風格即可,大家不會對你的刊物名字太有意見。
但這套方法搬到了地方誌來用,可能就得碰它幾個釘子了...
那麼,為何地方刊物較無法隨性地取名呢?
主要還是"目標受眾"(TA)的問題。
因為地方誌大多是給"地方人"看的,或是要讓"對這地方有興趣的人"看的。
所以需要更引起地方性的「聯想」,必須在概念上強調「地方特色」。
當然,最基本的,就是以地名/諧音直接命名:
像是新北的《新莊騷》、南萬華的《東園誌》、台中的《梧棲風》、彰化的《員林紀事》、高雄的《大雄誌》…等等。
因為最清楚表達,有時也較沒有趣味。
再來,通常會挑選在地特產/地理特色為聯想命名:
像是基隆的《雞籠霧雨》、中和的《緬甸街》、新竹的《貢丸湯》、苗栗苑裡的《掀海風》…等等
這部分,就多了些獨特的特色元素,也帶入一些既定印象,比較帶出新穎韻味、但也還算直觀性。
最難的,就是比較有創意、具有探討意義的「自定義」命名。
像是汐止的《返腳咖》、桃園的《龜山不是島》、彰化的《今秋誌》、台南的《透南風》、花蓮的《O’rip》、台東的《東透可》…等等。
他們有的包含了文化意涵,有的抽取歷史元素,有的代表城鎮氛圍。
而更加有的是,創刊團隊對於這個地方的體驗、了解和實際感受。
所以說,幫地方誌取個名字很難嗎?
可以很簡單,但也不簡單。
當這個地方區域夠大、特色鮮明、擁有難以取代的條件/名產時,相對地容易許多。(但也容易跟其他刊物撞名)
當這個地方,連居住數十年、甚至好幾代的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時,就得要多做功課,找出團隊覺得可以意喻這個地方「自定義」詞的彙。
一套你們說得出來,有故事、有意涵,聽完的人多少也能表示贊同的命名脈絡。
所以說,幫地方誌取個名很有趣吧?
這段過程,就是你啟動地方刊物的引言。
開始從刊物的角度,開始深入認識這塊土地的序章吧!
好好地幫地方刊物取名字,
讓它成為這座城市值得驕傲的孩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4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子Liang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年來,面對資訊傳播的精確性且分眾化,所謂的「自媒體」逐漸成為握有「話語權」的品牌行銷利器。而除了影音類的創新崛起,紙本刊物的回歸也成為一種獨具風格的文藝趨勢。我個人覺得,「地方誌」將成為從傳統社區營造、到現今地方創生的重要新型媒介...
今年初,在發行第一本專屬新莊的地方誌之後,意外地獲得極大迴響。雖然原本就期望有正面反應,但有這麼多居民、店家都給予熱烈支持,以及提出未來可以合作或贊助的眾多想法。 都讓我們更加確定,發行地方誌是非常值得深耕的好事...
近年來,面對資訊傳播的精確性且分眾化,所謂的「自媒體」逐漸成為握有「話語權」的品牌行銷利器。而除了影音類的創新崛起,紙本刊物的回歸也成為一種獨具風格的文藝趨勢。我個人覺得,「地方誌」將成為從傳統社區營造、到現今地方創生的重要新型媒介...
今年初,在發行第一本專屬新莊的地方誌之後,意外地獲得極大迴響。雖然原本就期望有正面反應,但有這麼多居民、店家都給予熱烈支持,以及提出未來可以合作或贊助的眾多想法。 都讓我們更加確定,發行地方誌是非常值得深耕的好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RE-THINK 共同創辦人黃之揚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 RE-THINK 獨有的溝通策略,以及探討近期常見的環保思考誤區。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1955年成立的倍樂生集團,旗下兒童月刊「巧連智」於2024年三月宣布停止受理訂閱。集團創辦人福武哲彥從學校老師跨足到了出版業,在1960年代搶進日本模擬考題庫的市場,打下公司重要基礎,後續接班的福武總一郎為何將公司改名倍樂生?巧虎又是如何在台灣成為育兒界的霸主呢?
Thumbnail
創刊號內附烏蘇拉海報一張。 海報示意圖(兩款隨機出貨):
《Puzzle》是一本推理小說電子雜誌,第一期由四個短篇所組成,三篇華文創作,一篇翻譯美國魔術師兼推理小說家克雷頓.勞森的作品。 四篇作品中,我喜歡前兩篇,即陳浩基的〈耶夢加得〉以及理想很遠的〈結刊通知〉,後兩篇翻譯作品〈來自另一個世界〉和〈與犬共舞〉 ,我嫌一篇太古典一篇太日常。 先由我喜歡的
Thumbnail
我不怕曾經練過一萬種踢法的人,但我害怕一種踢法練一萬次的人 黃偉豪(刁民酸菜魚創辦人) 看完商周報導有關刁民酸菜魚的報導後,才知道黃偉豪的創業頭腦很值得學習 要如何做到專而精,在品項選擇少,但營收卻贏過築間、涓豆腐等等強大的集團,
Thumbnail
在這個紙本書式微的年代,竟然還有人創辦流行音樂雜誌!出於好奇,也出於支持,尤其創刊號有三種封面,其中之一就是我很喜歡的歌手蔡健雅,二話不說必須買!
Thumbnail
忘記了當初是怎樣認識《小日子》這本雜誌,或許是在台灣旅行時,或者網絡裡無意中看到。轉眼間,十年過去,已經來到十週年第120號。
Thumbnail
臺北藝穗節——14歲少年的青春轉型|編輯呢喃・當期觀點・有靈魂迴響・無差別工商・大好き工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RE-THINK 共同創辦人黃之揚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 RE-THINK 獨有的溝通策略,以及探討近期常見的環保思考誤區。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1955年成立的倍樂生集團,旗下兒童月刊「巧連智」於2024年三月宣布停止受理訂閱。集團創辦人福武哲彥從學校老師跨足到了出版業,在1960年代搶進日本模擬考題庫的市場,打下公司重要基礎,後續接班的福武總一郎為何將公司改名倍樂生?巧虎又是如何在台灣成為育兒界的霸主呢?
Thumbnail
創刊號內附烏蘇拉海報一張。 海報示意圖(兩款隨機出貨):
《Puzzle》是一本推理小說電子雜誌,第一期由四個短篇所組成,三篇華文創作,一篇翻譯美國魔術師兼推理小說家克雷頓.勞森的作品。 四篇作品中,我喜歡前兩篇,即陳浩基的〈耶夢加得〉以及理想很遠的〈結刊通知〉,後兩篇翻譯作品〈來自另一個世界〉和〈與犬共舞〉 ,我嫌一篇太古典一篇太日常。 先由我喜歡的
Thumbnail
我不怕曾經練過一萬種踢法的人,但我害怕一種踢法練一萬次的人 黃偉豪(刁民酸菜魚創辦人) 看完商周報導有關刁民酸菜魚的報導後,才知道黃偉豪的創業頭腦很值得學習 要如何做到專而精,在品項選擇少,但營收卻贏過築間、涓豆腐等等強大的集團,
Thumbnail
在這個紙本書式微的年代,竟然還有人創辦流行音樂雜誌!出於好奇,也出於支持,尤其創刊號有三種封面,其中之一就是我很喜歡的歌手蔡健雅,二話不說必須買!
Thumbnail
忘記了當初是怎樣認識《小日子》這本雜誌,或許是在台灣旅行時,或者網絡裡無意中看到。轉眼間,十年過去,已經來到十週年第120號。
Thumbnail
臺北藝穗節——14歲少年的青春轉型|編輯呢喃・當期觀點・有靈魂迴響・無差別工商・大好き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