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的真義:《活著的圖書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社會大眾對於閱讀有種既定印像,認為書本是神聖載體,相較於其他興趣嗜好,閱讀蒙受更多青睞、更能引發那些對於人浸染知識後的美好想像:讀書很好啊,你能夠從中學習經驗獲取智慧進而求取功名利益,知曉世界更深層的面貌。可是在光明面之外呢?書既然承裝了人的思想,除了那些明亮乾爽溫煦日和,你無法忽略字詞也會描摹潮濕、混亂、狂妄、癡迷,這些同樣屬於人的祕密。

活著的圖書館/金李璟著/暖暖書屋出版社

活著的圖書館/金李璟著/暖暖書屋出版社

  《活著的圖書館》一書與其說是短篇小說集,它更像是書的主題歷史展現。作者金李璟以他的歷史專業回顧了過往人們對待書的方式,介紹了從實存到虛構的圖書館、移動租書者「貸本屋」、歷史上的焚書者云云,書在當中像塊透鏡,不同角度擺設會折射出相異人心,而讀者們會發現,那些走向光譜極端的極致喜愛和徹底厭惡,都帶有點瘋狂意味:愛書者將人類皮膚裝幀在書封成為人皮書,保留妻子光滑的肩胛處,或在刻苦環境下抄寫著宗教經典,面臨著身體和信仰上的極度不適,也要將書籍傳抄於世,甚至有人愛書甚過於愛生命,「反正人終將一死,但好書非得保存下來不可。」

  奠基在這些歷史脈絡,小說家創造出各式虛擬故事,走過了朝鮮英祖時代的偵探懸案、逡巡過陰間每個死者撰寫的書籍、在慶典公園會晤活著的圖書館,沿著書頁一步步向前,讀者也隨之穿越在各種對於書的想像,書增幅了人的心靈樣態,致使人們在它身邊狂狷起舞,囤積它、親吻它、崇拜它,無疑是愛書人既甜蜜也混亂的盛宴光景,

  隨著篇幅越長,探求方向也不斷擴展著書的定義:到底什麼算是書籍?在〈紀錄片──尋找書之敵人〉一篇中,托特里奧這個小市鎮要舉辦世界讀書日的活動,邀請大家在網路上決定探討的主軸,其中一個論題是「尋找最初起源之書」,結果引發熱烈討論、一發不可收拾。若書籍的定義是承載人一切所思所想,那就不能僅限於文字,文字甚至已是後端經過理性剔除後的剩餘,在文字之前是如液態流動的語言、口傳文學、神話與傳說,甚也包括那些非文字的符號與象徵、巨石陣、龜殼、鹿角上的刻痕......

  「最重要的是,人類的歷史展現了人是一種『閱讀的生物』,太初時人們透過天上星辰閱讀未來,從雷電、洪水和乾旱中閱讀神的旨意,從彼此的臉孔閱讀對方是敵是友,從不同的手相中閱讀彼此不同的命運。在為每一個自然現象賦予意義,並以該種意涵再次創造世界的同時,人們自然而然地走向了書。」

  無法完整處理所謂書的本質,後來他們只能換另一個論題,在秦始皇、希特勒、狄奧斐盧思和卡拉季奇四人中選出最不可原諒的書之敵人,論者彼此爭相攻訐,最終竟導向了「書就是自己的敵人」這種結論,那些焚書大火、漫天飛舞的紙頁灰燼,其實都來自於認定書很危險的認定,「排拒書或是知識的並不是無知,而是另一種知識」,書既打破了漫古以來的黑夜,也在炙熱燦光中走向自焚終局,作為抒發情感與理性思維的殿堂,書本身就如同一種召喚,它穿越時空召喚千萬年之後的讀者,它可以是種延續,但也可能如上述那樣,是無可迴避的自戕。

  一如後記所言,「書原本就是不安分而危險的東西」,花了大半年職涯與書相處,這是作者有些不合當代時宜的結論,既然大家都說閱讀很好,但為什麼,「就連人類的一點微小錯誤都無法糾正」呢?曾經對於書本抱持的熱切想像也都冷卻,抱持著某種懺悔情緒,他完成了這本書。

  或許正如作者所言,在推廣閱讀的過程中,必須正視到書也有它的侷限性、它的無用,書並不是權貴般必要依附的存在,也不需要貶低它,它就只是眾多日常中的一種平凡選擇而已。

  反而喜歡最後那篇〈走出 讀者的誕生〉。主角在家中照顧久病的母親,唯一的空閒是中午走上那條炎熱的山坡路,到圖書館去翻翻書。她想要處理關於生死的難題,要如何克服親人逝世的難過?最初她發現她甚麼字都讀不下去,但逐漸,她開始能享受閱讀這件事,就只是純粹的閱讀,在日常與文字中間生成一層薄薄的膜,竟有點自由的真空,那摩娑書頁消化字句的過程中,那畫面如此美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個問號的沙龍
36會員
60內容數
關於文學、歷史、哲學、社科的種種思考,試圖從堆疊的文字中找到需要被思考的問號。
給個問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樂土在上》是劉芷妤繼《女神自助餐》之後,再一次對於當下時代的文學反饋,故事描述以臺灣為藍圖的鯨島被祖國侵略後,施行一連串文化改造措施,致使鯨島成為以樂值為唯一皈依的烏托邦樂土。樂土在上,這句美好頌詞揭櫫了政府希望人民如何看待自我處境,可越發甜蜜的糖,通常帶來越發疼痛的牙。
2025/04/05
  《樂土在上》是劉芷妤繼《女神自助餐》之後,再一次對於當下時代的文學反饋,故事描述以臺灣為藍圖的鯨島被祖國侵略後,施行一連串文化改造措施,致使鯨島成為以樂值為唯一皈依的烏托邦樂土。樂土在上,這句美好頌詞揭櫫了政府希望人民如何看待自我處境,可越發甜蜜的糖,通常帶來越發疼痛的牙。
2024/07/15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2024/07/15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2024/07/13
「很大程度上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頁382)     《黃色臉孔》(Yellowface)是個恐怖故事。   一如上述,這是作者匡靈秀(R. F. Kuang)於後記所說的第一句話。若你只讀過簡介,可能會感受到有些言過其實。
Thumbnail
2024/07/13
「很大程度上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頁382)     《黃色臉孔》(Yellowface)是個恐怖故事。   一如上述,這是作者匡靈秀(R. F. Kuang)於後記所說的第一句話。若你只讀過簡介,可能會感受到有些言過其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 閱讀,是為了能夠好好地生活。」——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這是本封面很美的書,因為這個第一印象而借閱。18篇文章,紀錄作者於現在寫作的進行式,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那些不可抹滅的書寫記憶和藝術,也回應了徵文提問的「你喜歡文字嗎?」——因為有些事務不可抹滅。
Thumbnail
「 閱讀,是為了能夠好好地生活。」——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這是本封面很美的書,因為這個第一印象而借閱。18篇文章,紀錄作者於現在寫作的進行式,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那些不可抹滅的書寫記憶和藝術,也回應了徵文提問的「你喜歡文字嗎?」——因為有些事務不可抹滅。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我們這代人的童年極為貧瘠,身體的飢餓記憶嵌入骨髓,精神追求更是奢談。因種種變故造成的巨大文化斷層,讓我們中的大多數,鮮有機會接觸殘存學識和思想的人,我們的長輩也都帶著創傷後遺症,無法給予我們正向的指導。 唯一能給我們指導的是書,還有一次又一次摔倒再爬起來的經歷。
Thumbnail
我們這代人的童年極為貧瘠,身體的飢餓記憶嵌入骨髓,精神追求更是奢談。因種種變故造成的巨大文化斷層,讓我們中的大多數,鮮有機會接觸殘存學識和思想的人,我們的長輩也都帶著創傷後遺症,無法給予我們正向的指導。 唯一能給我們指導的是書,還有一次又一次摔倒再爬起來的經歷。
Thumbnail
2021/03/05 活著的圖書館 ISBN:7283869750929 我願稱它為一本書的哲學,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有一段真實的歷史去支撐故事,顯得故事更加生動。不過如果細細的品味故事再看看真實的故事,會發現像在看哲學一般值得反覆思考,書並不只是死物,珍貴的是你看的時候咀嚼的內容然後你吸收了多少。
Thumbnail
2021/03/05 活著的圖書館 ISBN:7283869750929 我願稱它為一本書的哲學,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有一段真實的歷史去支撐故事,顯得故事更加生動。不過如果細細的品味故事再看看真實的故事,會發現像在看哲學一般值得反覆思考,書並不只是死物,珍貴的是你看的時候咀嚼的內容然後你吸收了多少。
Thumbnail
書傳遞思想、傳承歷史、表達想法
Thumbnail
書傳遞思想、傳承歷史、表達想法
Thumbnail
當「書本」成為慾望本體,引發人們的佔有慾、成為悲劇的起因,這樣的故事會長成什麼形狀呢?
Thumbnail
當「書本」成為慾望本體,引發人們的佔有慾、成為悲劇的起因,這樣的故事會長成什麼形狀呢?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