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週記#1]我也沒有標題,

2020/09/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議題核心:

  工業革命後掀起的交通工具變革,從人力、獸力到機械、蒸氣進而到油汽、電力,又從個人交通工具到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演進已不只在於交通工具本身。在現代化都市中,交通工程的演進也同時記錄著城市的發展痕跡,而在目前交通工程的更新計畫中,往往缺乏的是對於「曾經的城市發展」的思考與探討,更多的是對於交通工具的主觀印象與偏見,進而打造了專屬於台灣的交通種姓制度下的交通網路。
  當乘載著城市發展軌跡的交通設施,將面臨因更新與擴大而帶來的記憶消失,當都市計畫不再思考交通工具,曾經市井小民遮風避雨的場所、過路旅客的記憶節點,也將隨之而去,遺忘在這個時代。

前言:

  此議題並非要批判桃園鐵路地下化與高架化在執政者、執政黨、地方、中央等政治議題。我希望以自身即為居民的角度,重新去思考對於這塊土地的未來。在外生活三年半後,重新回到這生活了十八年的鐵道旁。在這半年的實習生活中,回憶才慢慢浮現,從有記憶以來至今,圍繞著它的我所扮演過的各式角色,被呼嘯而過的火車止住眼淚的小男孩、伴隨著鐵軌摩擦生的下課鐘聲、戴著耳機走在鐵皮外人行道上的學生、下班後鬆一口氣的上班族……
  其實喚起一切的的可能是提著背著又拖著行李的我,在出站後時看到的桃園捷運巨大海報。
另一邊再伴隨著「2019~2026」、「七年通車」
終於能理解,老師說的「圖都是假的」
  雖以上想法已在數月前浮出,但目前為止始終提不出一個適合的建築類型來討論此類議題,或許想要使用單一建築或建築手法來訴說這個故事可能過於單純。

背景:

  「三心六線」為現任桃園市長鄭文燦於2018年選舉期間提出之捷運網路建設計畫,「桃園都會區鐵路地下化計畫」(以下簡稱桃鐵地下化)雖不在其中一線,但卻是車站與鐵路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環。隨著桃鐵地下化的發生,原桃園鐵路沿線將會消除17處平交道、5處陸橋、12處地下道,而原有鐵路將會依桃鐵地下化中的「騰空路廊綠色廊帶」執行,主要以平面道路改善目前緊臨之台一線之交通。
取自「變更桃園市都市計畫(配合臺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地下化建設計畫)案(公展)計畫書」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