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週記#1]我也沒有標題,

[我沒有週記#1]我也沒有標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議題核心:

  工業革命後掀起的交通工具變革,從人力、獸力到機械、蒸氣進而到油汽、電力,又從個人交通工具到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演進已不只在於交通工具本身。在現代化都市中,交通工程的演進也同時記錄著城市的發展痕跡,而在目前交通工程的更新計畫中,往往缺乏的是對於「曾經的城市發展」的思考與探討,更多的是對於交通工具的主觀印象與偏見,進而打造了專屬於台灣的交通種姓制度下的交通網路。
  當乘載著城市發展軌跡的交通設施,將面臨因更新與擴大而帶來的記憶消失,當都市計畫不再思考交通工具,曾經市井小民遮風避雨的場所、過路旅客的記憶節點,也將隨之而去,遺忘在這個時代。

前言:

  此議題並非要批判桃園鐵路地下化與高架化在執政者、執政黨、地方、中央等政治議題。我希望以自身即為居民的角度,重新去思考對於這塊土地的未來。在外生活三年半後,重新回到這生活了十八年的鐵道旁。在這半年的實習生活中,回憶才慢慢浮現,從有記憶以來至今,圍繞著它的我所扮演過的各式角色,被呼嘯而過的火車止住眼淚的小男孩、伴隨著鐵軌摩擦生的下課鐘聲、戴著耳機走在鐵皮外人行道上的學生、下班後鬆一口氣的上班族……

  其實喚起一切的的可能是提著背著又拖著行李的我,在出站後時看到的桃園捷運巨大海報。


另一邊再伴隨著「2019~2026」、「七年通車」

另一邊再伴隨著「2019~2026」、「七年通車」

終於能理解,老師說的「圖都是假的」

終於能理解,老師說的「圖都是假的」

  雖以上想法已在數月前浮出,但目前為止始終提不出一個適合的建築類型來討論此類議題,或許想要使用單一建築或建築手法來訴說這個故事可能過於單純。

背景:

  「三心六線」為現任桃園市長鄭文燦於2018年選舉期間提出之捷運網路建設計畫,「桃園都會區鐵路地下化計畫」(以下簡稱桃鐵地下化)雖不在其中一線,但卻是車站與鐵路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環。隨著桃鐵地下化的發生,原桃園鐵路沿線將會消除17處平交道、5處陸橋、12處地下道,而原有鐵路將會依桃鐵地下化中的「騰空路廊綠色廊帶」執行,主要以平面道路改善目前緊臨之台一線之交通。


取自「變更桃園市都市計畫(配合臺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地下化建設計畫)案(公展)計畫書」

取自「變更桃園市都市計畫(配合臺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地下化建設計畫)案(公展)計畫書」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3會員
692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想在這裡問問大家,你最喜歡哪一集或是哪個系列呢? 還是有什麼想聽的內容?但是我們沒想到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喔!對了,還有誰是你心目中浪子solo遊的最佳來賓人
案例參考: 《接觸地帶 台灣外來人口車站》  類別:車站 設計者:余承龍/2017  金門大學畢業設計 基地位置:桃園中壢火車站 探討議題: 以人、車站、外來者三個角度做為切入點開始的設計。 種族隔閡 遊民問題 外來文化進入造傳統文化式微 -因此導致雙方互斥的現狀,利用建築設
題本之二「空的紀念碑」 關於空的紀念碑,概念是這樣的,如果紀念碑的意義會被覆蓋,永恆性意義也無法達成,那我們對於城市中的紀念物就只是有沒有辦法意識到,如果一座紀念碑無法被意識到紀念性意義的話,他將成為「空的紀念碑」。
希望透過對服裝更全面的了解,摸索出明確的脈絡進而挑選出議題,分別研究思考服裝的本質、服裝的用途及服裝產業。 透過各個面向對服裝的思辨,延伸出許多議題,和思考方式,服裝文化可深可淺,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歷史文化的累積。
白色走廊在暑期遭檢舉,理由是當初申請的建照為停車場,只要有人在該空間長期使用就算違法。建設處限期九月底改善,若不改善就開罰1日6000直至改善或拆除。學校的標案已流標2次,白色走廊確定走入歷史。
想在這裡問問大家,你最喜歡哪一集或是哪個系列呢? 還是有什麼想聽的內容?但是我們沒想到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喔!對了,還有誰是你心目中浪子solo遊的最佳來賓人
案例參考: 《接觸地帶 台灣外來人口車站》  類別:車站 設計者:余承龍/2017  金門大學畢業設計 基地位置:桃園中壢火車站 探討議題: 以人、車站、外來者三個角度做為切入點開始的設計。 種族隔閡 遊民問題 外來文化進入造傳統文化式微 -因此導致雙方互斥的現狀,利用建築設
題本之二「空的紀念碑」 關於空的紀念碑,概念是這樣的,如果紀念碑的意義會被覆蓋,永恆性意義也無法達成,那我們對於城市中的紀念物就只是有沒有辦法意識到,如果一座紀念碑無法被意識到紀念性意義的話,他將成為「空的紀念碑」。
希望透過對服裝更全面的了解,摸索出明確的脈絡進而挑選出議題,分別研究思考服裝的本質、服裝的用途及服裝產業。 透過各個面向對服裝的思辨,延伸出許多議題,和思考方式,服裝文化可深可淺,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歷史文化的累積。
白色走廊在暑期遭檢舉,理由是當初申請的建照為停車場,只要有人在該空間長期使用就算違法。建設處限期九月底改善,若不改善就開罰1日6000直至改善或拆除。學校的標案已流標2次,白色走廊確定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