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 絲路 – 青海敦煌環線11天 | DAY06 (下篇) 夜光杯博物館 月牙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上午參觀完莫高窟,品嚐驢肉黃面酒足飯飽後,接著下午的行程計劃依序去夜光杯博物館→雷音寺→鳴沙山月牙泉。夜光杯物館、雷音寺以及月牙泉三個景點之間離得很近,都是步行可到。時間差不多一下午走完。晚上再到敦煌夜市逛逛。

莫高窟、敦煌特色美食 驢肉黃面 遊記內容,請參考下面連結 :

→ {遊} 絲路 – 青海敦煌環線11天 | DAY06 (上篇) 莫高窟、敦煌百年老店 順張黃面館的驢肉黃面

DAY 06 行程 : 莫高窟、雷音寺、月牙泉、夜光杯博物館 & 吃驢肉逛夜市



夜光杯博物館

唐朝王翰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夜光杯是這次來絲路唯一決定好必買的紀念品→我喜歡收集各式的杯子~ 想說出國買紀念品時比起一般擺飾物件,杯子至少我每天都可以找機會用到,實用性較佳吧 ~

平時也沒愛喝葡萄酒,但就為了小時聽過的這首詩,說什麼也要來買一個夜光杯來喝葡萄酒代表紀念一下。

raw-image

夜光杯是以祁連山開採的礦石所打磨而成,生產夜光杯要經過鑽棒、切削、掏膛、沖碾、細磨、拋光、燙蠟等28道工序,其中打磨成型是最重要的環節。兩只夜光杯相碰,會發出清亮如銀鈴般的聲音,打磨得愈是薄如蟬羽的,就更是夜光杯中的極品。

raw-image

礦石本身含鐵,之前看網上介紹,分別夜光杯真假的方法之一就是可用磁鐵實際測試一下,看是否有吸力。

雖然名叫夜光杯,但夜光杯本身是不會發光的,平常看時,隨礦石本身富含物的多寡不同,大多會呈現暗墨綠色,透過燈光直接照射下,才會呈現出”光透感”。因此如果在夜市裡看到的那種,不打光時看起來就會發光透亮的,基本上大都是摻了”化學螢光劑”的假貨。

此外,因為這種玉石裡含有弱磁性,因此將水倒入夜光杯中,即使水略高出杯沿也不會溢出,表面張力很強,就像下面這張照片看起來一樣,水滿時,水面在杯緣上方會呈現一個圓弧型,而不會灑出。

raw-image

看完介紹,雖然知道晚上去夜市裡也有很多在賣便宜的夜光杯,不過要拿來喝酒、喝茶用的容器,我還是寧願被貴到多花錢的可能,也要買得安心,畢竟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在夜市裡挑,還真怕買到假貨。最後參觀完在博館裡選了2個竹節型的小茶杯( 1個160元 ),就當作這趟的紀念品帶回家。

博物館裡有提供體驗夜光杯製作課程,可參考下面連結 :

→敦煌夜光杯博物館製作體驗


雷音寺

從夜光杯博物館出來後,順著鳴山路往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方向走下去會先經過雷音寺。傳說古時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附近有一座雷音寺,後被風沙掩埋,毀於歷史塵埃,從此銷聲匿跡。

莫高窟珍藏的《唐敕河西都僧統洪辯告身碑》中有提及「古雷音」這個地名。學者普遍認為,雷音寺建於唐代以前,直到唐代,佛教大盛,沿著鳴沙山北麓,西起月牙泉,東至莫高窟,三里一座廟,五里一座橋,塔寺林立,佛音處處,唐宋時期這裡一帶被成為「西天古雷音」。

而在小說西遊記中,玄奘法師遠赴西天取經,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靈山的大雷音寺,好不容易才取得經書。

現今,在鳴沙山月牙泉附近由國內外佛教團體和敦煌市佛教協會捐贈,重建了一座建築雄偉的雷音寺。這座雷音寺於1991年正式落成,並對外開放。2008年,雷音寺進行擴建,以莫高窟第172窟壁畫《觀無量壽佛經變》中西方極樂淨土的佈局和造型而設計,其擴建理念是恢復西天古雷音寺的面貌。

雷音寺原名解脫庵,亦名觀音堂,後取“佛音說法,聲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雷音寺這裡,基本上,經過有時間進來稍微看一下就行,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看點。我們進去走走晃晃半個多小時就離開了。


鳴沙山月牙泉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包括月牙泉、鳴沙山兩大景區。景區占地面積為3.12萬平方公里。鳴沙山東西長40餘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主峰海拔1715公尺。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門票 : 110元。( 門票自買入當天起,三天內有效。需要二次入景區的人,在離開景區前出口處需進行人臉登入,門票才能三天內有效多次進出)

景區開放時間 : 06:00 ~ 19:30

景區內其它交通工具、活動項目費用參考:

raw-image
raw-image

從很久以前,每次網上看到電腦桌布的月牙泉風景照時,就一直想著一定要親自來一趟。如今終於來到此處,不知是一開始期望值太高、遊客人數太多、來的時間不對(這天下午天氣陰暗)、還是景區設施實在太觀光化。整體感覺雖不至於完全失望,但就是比預期的差了些 ,不過仍然還是值得來一次的景點。

這天我們有點來得太晚了(下午3點多過快4點時),待在景區的時間也有點倉促短暫,再來一次的話,下次會想規劃至少完整一個上午或下午的時間都待在景區慢慢看~

從景區入口,我們選擇騎駱駝進到月牙泉建物附近。

大漠駱駝 : 100元 / 每人單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想從高處遠望月牙泉的風景,要費不少力氣,我們所在的這個高度,剛剛可是費了我們大半的體力爬上來的(在沙漠中行走爬坡,因為腳下不好施力,是每進3步就會退2步)。上來沒多久,天也快黑得差不多了 ~

坐在沙丘上稍作休息、發發呆後,趕景區內最後一班電瓶車回到景區入口 (觀光電瓶車單程10元)

raw-image

敦煌的夜晚,可以到夜市去逛逛,夜市裡賣的主要就是一些木雕工藝品、夜光杯、胡楊木梳等特色紀念品。至於吃的話,看起來普普,CP值不高,不太推薦。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下方拍手按個讚(每人最多可按5次讚),鼓勵一下吧,您的鼓勵就是店小二持續發文的動力~ 感謝 :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店小二DianXiaoEr的沙龍
78會員
270內容數
記錄店小二建立網賺被動收入歷程、自我學習成長以及各類財富自由資訊的分享專區。
2020/08/03
接續前篇 : 柬埔寨 吳哥窟 2020跨年 5天4夜 | 大圈(中) – 變身塔、塔遜寺/塔頌將軍廟 寺廟古蹟門口的周邊有許不少攤販在賣棕糖果肉,這棕糖樹還真的全身是寶,果肉可食用、汁液甘甜解渴又可製成棕糖,棕葉還可以製作草帽或當做屋頂。 棕糖的果肉像透明的果凍,本身並沒有味道,但果肉中間包覆著一
Thumbnail
2020/08/03
接續前篇 : 柬埔寨 吳哥窟 2020跨年 5天4夜 | 大圈(中) – 變身塔、塔遜寺/塔頌將軍廟 寺廟古蹟門口的周邊有許不少攤販在賣棕糖果肉,這棕糖樹還真的全身是寶,果肉可食用、汁液甘甜解渴又可製成棕糖,棕葉還可以製作草帽或當做屋頂。 棕糖的果肉像透明的果凍,本身並沒有味道,但果肉中間包覆著一
Thumbnail
2020/08/03
接續前篇 : 柬埔寨 吳哥窟 2020跨年 5天4夜 | 大圈(上) – 塔普倫寺、斑黛喀蒂寺、皇家浴池  變身塔(Pre Rup) 變身塔(Pre Rup)是由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 II)時期建於 10 世紀下半葉,為古代皇族遺體火化進行火葬儀式變身為神的地方。柬埔寨人死
Thumbnail
2020/08/03
接續前篇 : 柬埔寨 吳哥窟 2020跨年 5天4夜 | 大圈(上) – 塔普倫寺、斑黛喀蒂寺、皇家浴池  變身塔(Pre Rup) 變身塔(Pre Rup)是由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 II)時期建於 10 世紀下半葉,為古代皇族遺體火化進行火葬儀式變身為神的地方。柬埔寨人死
Thumbnail
2020/08/03
吳哥遺址大圈行程中包含了眾多的廟宇建築古蹟,短短一天之內也不可能都逛玩,即使只是走了幾個基本熱門景點,也覺得稍微緊促了些。 待在吳哥遺址最後一天的大圈行程,一共去了下面幾個點,一天排7個點,其實有點太趕了,如果想好好慢慢逛的人,建議可以斟酌減掉幾個點。 (點擊放大地圖) 塔普倫寺/塔布
Thumbnail
2020/08/03
吳哥遺址大圈行程中包含了眾多的廟宇建築古蹟,短短一天之內也不可能都逛玩,即使只是走了幾個基本熱門景點,也覺得稍微緊促了些。 待在吳哥遺址最後一天的大圈行程,一共去了下面幾個點,一天排7個點,其實有點太趕了,如果想好好慢慢逛的人,建議可以斟酌減掉幾個點。 (點擊放大地圖) 塔普倫寺/塔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兩年前到六重溪的泡到之行,意外地瞥見六溪香路古道入口,對於一個喜歡走走看看、街巷亂走的人而言,不啻是一個探索解密的去處。白河六重溪,應該平埔族之界,有修繕過的公廨,也有後來道教信仰的廟宇。中途停留一間宮廟【重興宮】,建於清道光年間,歷史相當久遠,
Thumbnail
兩年前到六重溪的泡到之行,意外地瞥見六溪香路古道入口,對於一個喜歡走走看看、街巷亂走的人而言,不啻是一個探索解密的去處。白河六重溪,應該平埔族之界,有修繕過的公廨,也有後來道教信仰的廟宇。中途停留一間宮廟【重興宮】,建於清道光年間,歷史相當久遠,
Thumbnail
2023/05/31/051D 路線:敦煌市一日遊 騎乘距離:0.0km,累積:3514.9km 爬升高度:0m,累積:16503m 騎乘時間:00:00,累積:212:54
Thumbnail
2023/05/31/051D 路線:敦煌市一日遊 騎乘距離:0.0km,累積:3514.9km 爬升高度:0m,累積:16503m 騎乘時間:00:00,累積:212:54
Thumbnail
龍山寺隨意走。
Thumbnail
龍山寺隨意走。
Thumbnail
【敦煌西線】 西線的戈壁風光讓人猶如處在世界的盡頭,若沒有車的話,走在路上絕對會因為沿途的荒涼而深感絕望。 這些景點其實就是欣賞一大堆千年前的土石堆,只有當你真心瞭解及敬畏這些土石堆背後的歷史,你才能看見與別人眼中不一樣的景觀,否則只是走馬看花罷了。
Thumbnail
【敦煌西線】 西線的戈壁風光讓人猶如處在世界的盡頭,若沒有車的話,走在路上絕對會因為沿途的荒涼而深感絕望。 這些景點其實就是欣賞一大堆千年前的土石堆,只有當你真心瞭解及敬畏這些土石堆背後的歷史,你才能看見與別人眼中不一樣的景觀,否則只是走馬看花罷了。
Thumbnail
【沙漠之泉】 內文較長,篇數也較多,除了札記之外,也會附上一些景點資訊及行程規劃。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敦煌,我也不例外,國小的時候很喜歡玩墨香,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鳴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再來是FIR的月牙灣,這首歌讓很多台灣人都認識了月牙泉,但仍然不知道月牙泉位於鳴沙山。
Thumbnail
【沙漠之泉】 內文較長,篇數也較多,除了札記之外,也會附上一些景點資訊及行程規劃。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敦煌,我也不例外,國小的時候很喜歡玩墨香,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鳴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再來是FIR的月牙灣,這首歌讓很多台灣人都認識了月牙泉,但仍然不知道月牙泉位於鳴沙山。
Thumbnail
先前在廣播公司擔任特派主持人時,常有聽眾問我: 「Chester,你旅行這麼多地方,應該花不少錢吧?有沒有省錢又能參觀到景區的方式!!」 (READ MORE)
Thumbnail
先前在廣播公司擔任特派主持人時,常有聽眾問我: 「Chester,你旅行這麼多地方,應該花不少錢吧?有沒有省錢又能參觀到景區的方式!!」 (READ MORE)
Thumbnail
上午參觀完莫高窟,品嚐驢肉黃面酒足飯飽後,接著下午的行程計劃依序去夜光杯博物館→雷音寺→鳴沙山月牙泉。夜光杯物館、雷音寺以及月牙泉三個景點之間離得很近,都是步行可到。時間差不多一下午走完。晚上再到敦煌夜市逛逛。 莫高窟、敦煌特色美食 驢肉黃面 遊記內容,請參考下面連結 : → {遊} 絲路 – 青
Thumbnail
上午參觀完莫高窟,品嚐驢肉黃面酒足飯飽後,接著下午的行程計劃依序去夜光杯博物館→雷音寺→鳴沙山月牙泉。夜光杯物館、雷音寺以及月牙泉三個景點之間離得很近,都是步行可到。時間差不多一下午走完。晚上再到敦煌夜市逛逛。 莫高窟、敦煌特色美食 驢肉黃面 遊記內容,請參考下面連結 : → {遊} 絲路 – 青
Thumbnail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來到敦煌,行程計劃除了基本一定要看的莫高窟、月牙泉以外,品嚐敦煌的特色美食 驢肉黃麵也是這次的必走行程。 DAY 06 行程 : 莫高窟、雷音寺、月牙泉、夜光杯博物館 & 吃驢肉逛夜市   莫高窟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的莫高窟 ( 俗稱千佛洞 )。位於現中國甘肅
Thumbnail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來到敦煌,行程計劃除了基本一定要看的莫高窟、月牙泉以外,品嚐敦煌的特色美食 驢肉黃麵也是這次的必走行程。 DAY 06 行程 : 莫高窟、雷音寺、月牙泉、夜光杯博物館 & 吃驢肉逛夜市   莫高窟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的莫高窟 ( 俗稱千佛洞 )。位於現中國甘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