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30》/ 年度專輯&國語專輯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多人好像不了解為什麼年度專輯卻並非最佳國語專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專輯?」

在先前自我介紹說過我很喜歡聽音樂,全台最大的音樂盛事——#金曲30,當然不能錯過啦!昨晚編也在現場觀看,典禮開始前也在本專稍微猜測了一下得獎者,沒想到猜四個獎全槓龜,只有很勉強的擦邊預測的Jolin抱走年度專輯(囧)好啦!回到今天寫文章的重點,金曲獎在兩年前新增了《年度專輯》這個獎項,不少人開始很疑惑:「為什麼年度專輯,不是最佳國語專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專輯?」所以,今天咖哩不聊電影,來談談今年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專輯得獎者——《希遊記》/ 孫盛希 和拿下年度專輯的——《Ugly Beauty》/ 蔡依林。


raw-image

先聊聊為什麼年度專輯,不是最佳國語專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專輯這事,我個人認為國語專輯論的是在於歌手和專輯技術層面與唱功層面的表現。年度專輯是看一張專輯的整體,所傳達的概念、寓意能否代表去年整年。另外一種官方說法,是在於「分母不同」,金曲獎有些獎項是分組評分的,例如作詞人組評作詞獎、客語組評最佳客語專輯。年度專輯簡單來說就是將所有不同語言的專輯中選出24個作品,做一個綜合大評比,有可能原本在選國語專輯時投給孫盛希的評審在年度專輯時給了其他語言的作品,而原本給Jolin的評審沒有變,甚至因爲其他語言的評審加入而變多,所以才會產生:「年度專輯,不是最佳國語專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專輯」這樣的結果。


raw-image

大爆發在三個月連發兩張專輯的希希 孫盛希,這回《希遊記》是一張實驗性專輯,這張專輯找來多位音樂人合作(魏如萱、HUSH、葛大為),整體完整度很高,聽得時候很放鬆的專輯。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主打歌《夢遊》唱的是如果你對於世間的壓力覺得煩悶的話,就拋下一切,放手去旅行、去夢遊吧「是否該來訂個機票、背包、護照準備好/煩惱在腦後/眼前的view/讓我享受/不用人陪/只需要我最愛的音樂和耳機」孫盛希慵懶的唱腔搭配很濃的爵士風格,私心超推!!


raw-image

接著是風光拿下最大獎年度專輯的《Ugly Beauty》。從上兩張專輯《MUSE》和《Play》開始,會看到Jolin的作品愈來愈高品質、愈玩愈開,在專輯發行前各方面評論都會為《UB》捏一把冷汗,因為上一張《呸》真的很完美了,這也讓專輯製作一度停滯不前,最終Jolin花了四年成就了這張叫好叫座的《UB》。我個人認為這次《UB》是《呸》的豪華升級版,保留了對於社會標準的普世批判,加入了更多Jolin的自我探索、情感層面。專輯中我最喜歡剛剛奪下年度歌曲的《#玫瑰少年》、《#怪美的》和最近出MV的《#愛的羅曼死》。


raw-image

先談談《玫瑰少年》,很明顯的是一首為了LGBTQ族群發聲的一首歌,近期LGBTQ的議題愈炒愈烈,Jolin這首歌曲特別找來金曲作詞人阿信合作歌詞:「最好的報復是美麗/最美的盛開是反擊」以正向與鼓勵的方式鼓勵多元族群,同時帶點對於世界的控訴。阿信的歌詞再次令我讚嘆(跪~)


raw-image

然後是本張專輯的主打《怪美的》,找來也是王牌作詞人的吳青峰,聽說青峰歌詞一改再改,連MV開拍前一天都還在改詞。「看不見我的美/是你瞎了眼/稱讚的嘴臉/卻轉身吐口水/審美的世界/誰有膽說那麼絕對」這首的風格跟上一張的《呸》風格有點類似,但是《呸》是對大眾媒體丟出諷刺,《怪美的》更多是回歸到Jolin本身,Jolin用一個非常自嘲卻很有自信的方式呈現這首歌,搭配陳星翰的編曲(那個Bass和Drum現場真的好過癮),譜出了一如玫瑰般美麗卻帶刺的《怪美的》。最後《愛的羅曼死》看似是一首情歌,卻是一首用寫實主義,諷刺現代人感情重視物質交換的事實。「看圖識字 熱戀上面 就是我和你/回到現實 最受歡迎 情話原來是 送你房子」


raw-image

不知道這回咖哩不聊電影,改聊音樂大家習不習慣,本次金曲獎本人覺得很有參與感,不僅僅是在現場之外,入場前還特別去了解了大部分入圍者的作品,結果果真,編最愛的兩張專輯拿下了最佳國語專輯和年度專輯。金曲30我們明年見!


raw-image

金曲30入圍暨得獎名單:https://gma.tavis.tw/gm30/GMA/Nomination.asp

-

如果你想要更關注我:

臉書主要頁面(不想錯過任何資訊)

IG版面(限時動態獨家的第一手感想)

https://www.instagram.com/curry_talks_movies/

痞客邦圖文好讀版(文章隨時更新)

https://currytalksmovies.pixnet.net/blog

相關邀約歡迎私訊或是透過Email

webberkao9292@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咖哩聊電影Curry Talks Movies的沙龍
43會員
173內容數
經典為何為經典,就是因為它有抵抗時代變遷的恆久性,在當時立下里程碑,打破語言、打破種族,並經得起各個時代不同眼光的檢視,流傳千古。經典不一定要拿下很多獎項、不一定要創下高票房成績。 五月天阿信說:「經不經典這種事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嘛,你有你的回憶,我有我的傳記,只要感動,都是經典。」
2021/06/02
晚上7點到11點這短短幾個小時,我看到做為一位明星、偶像、KOL,如何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感動人心、去鼓勵在這段期間被疫情陰影籠罩的每一位個體。 . 從在網路上放上《永遠的永遠+勇敢+出頭天》這個演唱會組曲的MV,五月天把三首動聽的歌曲結合,用我們最熟悉的語言.......
Thumbnail
2021/06/02
晚上7點到11點這短短幾個小時,我看到做為一位明星、偶像、KOL,如何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感動人心、去鼓勵在這段期間被疫情陰影籠罩的每一位個體。 . 從在網路上放上《永遠的永遠+勇敢+出頭天》這個演唱會組曲的MV,五月天把三首動聽的歌曲結合,用我們最熟悉的語言.......
Thumbnail
2020/09/30
看這類型的大場面、大製作演唱會,你會完全相信演唱會是「第九藝術」,尤其這次田馥甄的《一一》巡迴演唱會除了整體完整度高、內涵深刻豐富之外,Hebe完全展現著女王風範,駕馭著各種曲目,Hebe透過歌曲與自己對話的同時,也和歌迷對話,分享自己的點滴。
Thumbnail
2020/09/30
看這類型的大場面、大製作演唱會,你會完全相信演唱會是「第九藝術」,尤其這次田馥甄的《一一》巡迴演唱會除了整體完整度高、內涵深刻豐富之外,Hebe完全展現著女王風範,駕馭著各種曲目,Hebe透過歌曲與自己對話的同時,也和歌迷對話,分享自己的點滴。
Thumbnail
2020/08/13
謝謝五月天,堅守五月之約。我發現越長越大,越來越能聽懂五月天。人家說,吃湯圓長一歲,我感覺我聽一次五月天、看一次演唱會,好像就長一歲。現在每一次打開五月天來聽,都能有不一樣的感觸,打開前與聽完後的心情也都有所不同,我也早就了解五月天填滿了我人生精華的所有片段。
Thumbnail
2020/08/13
謝謝五月天,堅守五月之約。我發現越長越大,越來越能聽懂五月天。人家說,吃湯圓長一歲,我感覺我聽一次五月天、看一次演唱會,好像就長一歲。現在每一次打開五月天來聽,都能有不一樣的感觸,打開前與聽完後的心情也都有所不同,我也早就了解五月天填滿了我人生精華的所有片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08年,華語流行樂教父李宗盛於接受國家地理頻道訪問時表示「張惠妹是華語樂壇最後一個天后。」也許真如李宗盛所言,張惠妹是可稱上天后的最後一人,但在張惠妹之後,台灣仍舊竄出了蔡依林與蕭亞軒,在實體唱片式微的這十幾年間,這三人共同撐起了華語音樂市場大半銷售量。
Thumbnail
2008年,華語流行樂教父李宗盛於接受國家地理頻道訪問時表示「張惠妹是華語樂壇最後一個天后。」也許真如李宗盛所言,張惠妹是可稱上天后的最後一人,但在張惠妹之後,台灣仍舊竄出了蔡依林與蕭亞軒,在實體唱片式微的這十幾年間,這三人共同撐起了華語音樂市場大半銷售量。
Thumbnail
第34屆金曲獎昨晚落幕,這邊簡單記錄一下個人對於典禮、名單、和流行音樂產業的一點想法。感念林秋離老師的貢獻、欣賞陳建瑋的得體應對,希望更多人聽到這些優質的音樂作品,讓華語流行音樂可以生生不息的發展。
Thumbnail
第34屆金曲獎昨晚落幕,這邊簡單記錄一下個人對於典禮、名單、和流行音樂產業的一點想法。感念林秋離老師的貢獻、欣賞陳建瑋的得體應對,希望更多人聽到這些優質的音樂作品,讓華語流行音樂可以生生不息的發展。
Thumbnail
Hi there,今年的金曲獎入圍名單已經在這個月中公布了,不曉得大家對於這屆的名單有什麼想法呢?我自己是覺得很八面玲瓏啦,在不同領域、風格、年齡層都有兼顧到,意思就是入圍名單給了大家基本的面子了,就看之後的頒獎典禮會是什麼情況了。
Thumbnail
Hi there,今年的金曲獎入圍名單已經在這個月中公布了,不曉得大家對於這屆的名單有什麼想法呢?我自己是覺得很八面玲瓏啦,在不同領域、風格、年齡層都有兼顧到,意思就是入圍名單給了大家基本的面子了,就看之後的頒獎典禮會是什麼情況了。
Thumbnail
年度歌曲獎入圍預測: Storm、最好的時光、準明星、多虧你啊、 摯友、烏梅子醬、親愛的對象 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入圍預測: 吳青峰、熊仔、瘦子E.SO、HUSH、韋禮安 最佳華語女歌手入圍預測: 徐佳瑩、戴佩妮、洪佩瑜、安溥、曾沛慈
Thumbnail
年度歌曲獎入圍預測: Storm、最好的時光、準明星、多虧你啊、 摯友、烏梅子醬、親愛的對象 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入圍預測: 吳青峰、熊仔、瘦子E.SO、HUSH、韋禮安 最佳華語女歌手入圍預測: 徐佳瑩、戴佩妮、洪佩瑜、安溥、曾沛慈
Thumbnail
2022年第33屆金曲獎入圍音樂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如萬花筒般繽紛多彩的創作能量。 我們觀察到三點有趣的特色,期望提供給樂迷們一些聆聽的新視角。 視角一:如電影般的詩意與畫面感 視角二:歷史洪流下的小人物 視角三:不被輕易定義,「唱自己的歌」的當代精神
Thumbnail
2022年第33屆金曲獎入圍音樂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如萬花筒般繽紛多彩的創作能量。 我們觀察到三點有趣的特色,期望提供給樂迷們一些聆聽的新視角。 視角一:如電影般的詩意與畫面感 視角二:歷史洪流下的小人物 視角三:不被輕易定義,「唱自己的歌」的當代精神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三金的頒獎典禮,沒有給予典禮的氛圍。可能是宣傳的太像廣告,或許是舞台呈現就只是攝影棚錄影規格,大概是因為視覺跟動畫都像綜藝節目的風格,即是如此我還是看了好多年。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金馬50與金曲25成為三金設計轉捩點,我在看金曲25時,才真的有在觀看典禮的情緒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三金的頒獎典禮,沒有給予典禮的氛圍。可能是宣傳的太像廣告,或許是舞台呈現就只是攝影棚錄影規格,大概是因為視覺跟動畫都像綜藝節目的風格,即是如此我還是看了好多年。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金馬50與金曲25成為三金設計轉捩點,我在看金曲25時,才真的有在觀看典禮的情緒
Thumbnail
在這次華語專輯入圍中,可看到創作者從生活的靈感汲取格外鮮明,生活感十足但也不乏具有實驗性的作品,像是萬芳的《給你們》其實在編曲上做得頗為複雜細緻,向來是資優生的孫盛希新專輯《出沒地帶》更做得十分出色與突破,以另類R&B為基底,又融合Neo-Soul、即興演奏、當代電子等元素。
Thumbnail
在這次華語專輯入圍中,可看到創作者從生活的靈感汲取格外鮮明,生活感十足但也不乏具有實驗性的作品,像是萬芳的《給你們》其實在編曲上做得頗為複雜細緻,向來是資優生的孫盛希新專輯《出沒地帶》更做得十分出色與突破,以另類R&B為基底,又融合Neo-Soul、即興演奏、當代電子等元素。
Thumbnail
原定今年6/26舉辦的金曲獎頒獎典禮,因為全國疫情三級警戒而延期,近期文化部再度公開消息訂定於8/21(六)將以「線上+實體」的方式公布得獎名單;等待頒獎典禮的這段時間,相對的也讓喜歡音樂的聽眾能好好品味這次金曲獎的入圍作品。
Thumbnail
原定今年6/26舉辦的金曲獎頒獎典禮,因為全國疫情三級警戒而延期,近期文化部再度公開消息訂定於8/21(六)將以「線上+實體」的方式公布得獎名單;等待頒獎典禮的這段時間,相對的也讓喜歡音樂的聽眾能好好品味這次金曲獎的入圍作品。
Thumbnail
在先前自我介紹說過我很喜歡聽音樂,全台最大的音樂盛事——#金曲30,當然不能錯過啦!昨晚編也在現場觀看,典禮開始前也在本專稍微猜測了一下得獎者,沒想到猜四個獎全槓龜,只有很勉強的擦邊預測的Jolin抱走年度專輯(囧)好啦!回到今天寫文章的重點,金曲獎在兩年前新增了《年度專輯》這個獎項啦!
Thumbnail
在先前自我介紹說過我很喜歡聽音樂,全台最大的音樂盛事——#金曲30,當然不能錯過啦!昨晚編也在現場觀看,典禮開始前也在本專稍微猜測了一下得獎者,沒想到猜四個獎全槓龜,只有很勉強的擦邊預測的Jolin抱走年度專輯(囧)好啦!回到今天寫文章的重點,金曲獎在兩年前新增了《年度專輯》這個獎項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