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金曲34] 一些觀察和延伸推薦:陳建瑋的得體與新台語歌、林秋離的特別貢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不知不覺金曲獎也來到第34屆,身為每年準時收看直播的忠實觀眾,或多或少有些個人小小的觀察心得,這裡就簡單記錄一下現在的自己看完昨天直播之後,對金曲34的一些想法。

一、老生常談的音樂產業結構變化

從入圍到得獎名單,這幾年金曲獎最常被提到的大概就是獨立音樂入選的比例大幅提升,當然也是可以看到一些比較負面的說法,「現在的入圍名單連歌手都沒聽過了」,或委婉一點地「現在會看入圍名單吸收新音樂」。
關於這樣的變化,如果有持續關注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應該並不意外,從1980年代到2010年左右,台灣流行音樂基本還是華語流行歌的強勢輸出地,歌手常跨越戲劇、綜藝和廣播節目各界,有更多曝光機會被大家認識;線上的歌手一年發行一張完整專輯是基本,多得是一年2-3發(像出道初期密集發片到疲累的孫燕姿),休息一兩年沒發專輯就要告假。現在這些歌手多也成為大家口中的天王天后,年紀與人生階段固然是一個理由,但唱片產業產值降低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總之金曲獎也就少了滿滿的、「耳熟能詳」的入圍名單。
其二是聆聽習慣,這部分又可以分成聆聽品味和串流音樂兩部分談。聆聽品味分眾化這件事不難理解,畢竟音樂是藝術、是心情、是主觀的,而審美品味又會因為成長環境、同儕、主流/次文化、乃至個人心境甚至單一事件賦予意義等等原因而有所變化。大環境下主流唱片工業不再像十幾年前,那麽能夠把持市場品味到有點能定義「華語流行歌該是如何」的強勢感,各式各樣的「獨立樂團」開始更能夠嘗試並培植受眾(我想再用一個括號補充,並不是早一點如四分衛、豬頭皮、糯米糰等等獨立樂團前輩不能如此,但在主流音樂相對不那麼強勢的時空條件下,獨立團確實多了一些增加受眾的機會),加上2010年至今台灣(乃至世界,但各國時間跟狀況是不同)青少年世代陸續經歷小確幸/小清新/文青、太陽花、多元成家、厭世代、以及大嘻哈時代等攸關音樂品味的時代潮流大事紀,站在2023這個時間切點看,金曲34確實是交出一份兼容並蓄了這十年來台灣社會圖像的多元榜單。
而串流音樂的興起則又推波助瀾了音樂品味分眾化的發生。暫不論盜版音樂風行的那些年,當年要支持自己喜歡的歌手、反覆播送喜歡的歌,大部份時候還是需要購買實體專輯/卡帶,放在CD Player或電腦光碟機,才能夠「擁有」隨時能聆聽這些歌曲的所有權。如今行動裝置及串流音樂盛行,手機取代了ipod/mp3/隨身聽,不再需要事先把檔案放進聆聽裝置,連上網路就是無限的專輯,加上即使是訂閱會員制也「相對於買專輯非常便宜」,說實話除了真的很愛很支持的歌手,或是有愛的歌手發了實體專輯搭配限量贈品,真的越來越少看到周邊朋友購買實體專輯了。例如我個人去年其實只買了熊仔的《PRO》一張實體專輯,為了這團火。昨天得了最佳國語專輯我很感動。
總之我想表達的是,串流音樂快速便利的性質,藉由社群分享和相似風格推薦,加速了音樂品味的分眾。這裡筆者無意也無法評論如何比較好,說實話也很難概括地去說對現在的音樂產業從業人員來說究竟是更「好」或「壞」。或許因此新進者更容易讓自己被看見、或許更難再培養出下一個巨星,關於這樣的標題和內容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但總之時代潮流確實是這樣走著。

二、陳建瑋的得體應對與新台語歌

對於艾怡良念錯得獎者這件事,當下確實會覺得「怎麼會這樣」,但個人的立場是無須事後再去鞭笞或護航,是失誤了也好好道歉了,當事人也慷慨地架好台階要暖暖落幕,那也就這樣了。
「以為」陳建瑋得獎的時候我非常開心。或許是因為自己也是高雄到台北唸書工作的小社畜,當年聽到〈台北哪會攏嘸人〉就很有感,2015年《古倫美亞》更是到現在〈透早就出門〉、〈生份的情歌〉、〈黑鳥〉、以及feat.大支的〈Would you be my girl〉都一直在我的播放清單。光是《三十出頭》和《古倫美亞》兩張專輯都同時獲得當年度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演唱人和最佳台語專輯,就已經可以客觀地盛讚陳建瑋的音樂,且在當年能分以三首不同歌曲入圍「最佳作曲人」(黑鳥)、「最佳作詞人」(生份的情歌)、「最佳編曲人」(Would you be my girl)也可見其專輯製作水準。但顯然從網路上和同溫層的討論看來,儘管當年如此風光,如今倒也還不是太多人認識他和他的音樂,我覺得很可惜。
所以到昨晚的事件發生後,陳建瑋溫婉且得體的應對和自我調侃圓場,不只是當場示範一個危機事件處理範本,事後我也默默地希望大眾因此認識這個人和音樂,然後快給我出第三張專輯(語氣驟變)。總之失誤雖然不是一件誰樂見的事,但如果能因此讓更多人知道陳建瑋,或許,倒也就多少圓滿了這件憾事。
從陳建瑋的音樂可以延伸到昨晚開始的另一個、筆者個人並不是非常理解的討論:「鄭宜農為什麼不是用台語發表感言?」
台語流行音樂從最早如江蕙緩緩傾訴女性聲音,到五月天、亂彈、伍佰&China Blue等樂團搖滾,近幾年又加入了越來越多新生代的力量,例如前面分享的〈Would you be my girl〉feat.大支並編曲製作成帶有復古感和「台味」的輕快小品;或今年同樣有入圍「最佳台語專輯」和「最佳台語女歌手」的曹雅雯,這幾年的專輯裡面也加入很多有趣的feat.和音樂題材;再到今年榮獲「最佳台語專輯」及「最佳台語女歌手」鄭宜農的《水逆》,以漂亮的詞曲契合度和相對新穎的視角賦予台語歌新的想像和可能性,這些歌者/創作者的努力,都讓人能更期待台語歌發展的無限可能。
但這些發展真的需要大眾更友善的支持。單就這一個事件,倒不是我覺得台語是逐漸式微失傳的文化所以需要友善關懷,而是台語的維護與復育作為運動,需要策略、需要新血,最不需要的大概就是劃界跟排他。語言是活的,台語在變、台語人在變、台灣的環境也時時刻刻在變。在急著張牙舞爪地主張「『台語人』就應該如何如何」之前,或許可以先緩下來,喜悅於更多不一樣的群體能從更多元的角度跟機會認識台語、喜歡台語。

三、林秋離老師的特別貢獻

整個典禮對我而言就有感的部分大概就是林秋離老師的「特別貢獻獎」。我喜歡音樂、喜歡文字,所以也深深著迷於作詞的浪漫。對於一位優秀的詞作者離世,自然也是遺憾。
首先對於林俊傑的表演,從選歌到演唱,筆者個人感受到的是一種莊嚴的慎重、一種保守的得體,再於情理之中藉由〈不為誰而作的歌〉和〈聽海〉的交錯,點綴一分舒服的、作為表演應有的驚喜感。可以想像〈江南〉或〈曹操〉對林俊傑而言也別具意義,作為典禮表演的舞台效果也沒有問題,但可能就會把氛圍帶往不同方向。雖然也不知道是誰安排這段表演內容,但這一切的恰到好處絕對是我整晚印象最深刻的段落。
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兩本一直放在我書櫃上的書。對於這些創作者/藝人,除了透過創作和節目上的他們,我們可能不甚了解。但藉由訪談和書籍,可以更直接且有效地透析其觀點和內心世界。《我,作詞家》中有一篇林秋離訪談和幾段歌詞故事,而林秋離著作的《偷你的心情寫情歌》自然更是滿滿一本關於其多首經典作品的創作心路歷程和更豐富的生平分享。關於對林秋離老師的想法我還想加入在《明日之星》擔任評審的他。綜合前述這些認識,可以很深切地感覺到他對於流行音樂產業後進者照顧、關心和提拔,是溫柔的、致力的,也是熟稔產業環境後精準的、理性的。就像他的歌詞作品,既有豪邁也有細緻,有古典的浪漫、有低婉的傾訴,也有痛心的釋放,多元而全面、理智且真誠。身為流行音樂的愛好者,雖然不處在產業結構中,但對於這樣願意付出心力和資源維繫產業發展的先進,絕對都是致上最高的敬意。
因為想寫這篇文章,又晃到了書櫃前面拿出這兩本書翻閱了幾篇歌詞故事。最後就和大家分享一首我很喜歡的小品,陶晶瑩的〈Mac & Jac〉。林秋離老師在一首歌詞的篇幅中,就寫活了三個角色,完整了一段短篇故事,用字功力不言而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9會員
236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渡狼/DL 的其他內容
流行音樂,無論是音樂、歌詞內容、MV影像、甚至唱腔、咬字等等,每個元素、每個選擇,都蘊含了對於所謂「當代臺灣」的一種詮釋、紀錄、和想像。這牽涉的內容很多很廣,無論是意識形態、美感、一直到很直觀的物質性演變,這樣以影像或音檔的形式被留存的時代演變,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是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
流行音樂,無論是音樂、歌詞內容、MV影像、甚至唱腔、咬字等等,每個元素、每個選擇,都蘊含了對於所謂「當代臺灣」的一種詮釋、紀錄、和想像。這牽涉的內容很多很廣,無論是意識形態、美感、一直到很直觀的物質性演變,這樣以影像或音檔的形式被留存的時代演變,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是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望向窗外,火車一直沿著海岸線跑,彷彿一條被點燃的鞭炮引線。如果就這樣衝進海裡,應該會在海中引爆吧,像水鴛鴦那樣。
情歌當然是寫給情人的,恐怕是大家對「情歌」的共識吧?透過歌曲旋律和動人歌詞,將最深刻的情感對深愛的人唱出來,不論思念或愛慕,牽掛或哀憐,經常都是情歌必備的要素。 但若說,為孩子唱首歌,這樣也算是情歌嗎?對孩子的期望與鼓舞,甚至捧在心上呵護的心情,當然也是世間真摯的情感,這樣的歌,誰說不是情歌呢?
這幾年來,我有做一點音樂創作,去年發了專輯後,我可能比從前多了更多機會,要回答我與音樂的淵源。我想過許多可能性,雖然我講述的可能大多是那一兩個版本,但我知道大多數的人會喜歡上一樣東西,應該都不只有單純的因素吧。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鹿洐人要開始去漫遊了。 不知道對大家來說是不是還算新的樂團? 想好好記錄聽鹿洐人的音樂感受,應該是我為數不多的一整張專輯裡面每首都像是主打的喜歡。 先講兩首很有故事性的歌,《鹽酥雞》是關於一個不是媽媽卻像媽媽的伴侶,月底送來算奢侈的鹽酥雞的故事。《爛笑話》是有關在想辦法湊齊房租的日子裡,隔壁住著犯
同時經歷生命關卡的陳昇與蕭言中,選擇用熟悉的幽默來面對,也用歌聲向關心的朋友們宣告,歌還要繼續唱下去,他們沒有被疾病打倒。一如多年來合唱過的歌,既是隨性浪漫,也是情感濃厚,縱使有一天他們老得再也唱不動,那些或奔放或低吟的歌曲,也將永留歌迷的心中。
望向窗外,火車一直沿著海岸線跑,彷彿一條被點燃的鞭炮引線。如果就這樣衝進海裡,應該會在海中引爆吧,像水鴛鴦那樣。
情歌當然是寫給情人的,恐怕是大家對「情歌」的共識吧?透過歌曲旋律和動人歌詞,將最深刻的情感對深愛的人唱出來,不論思念或愛慕,牽掛或哀憐,經常都是情歌必備的要素。 但若說,為孩子唱首歌,這樣也算是情歌嗎?對孩子的期望與鼓舞,甚至捧在心上呵護的心情,當然也是世間真摯的情感,這樣的歌,誰說不是情歌呢?
這幾年來,我有做一點音樂創作,去年發了專輯後,我可能比從前多了更多機會,要回答我與音樂的淵源。我想過許多可能性,雖然我講述的可能大多是那一兩個版本,但我知道大多數的人會喜歡上一樣東西,應該都不只有單純的因素吧。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鹿洐人要開始去漫遊了。 不知道對大家來說是不是還算新的樂團? 想好好記錄聽鹿洐人的音樂感受,應該是我為數不多的一整張專輯裡面每首都像是主打的喜歡。 先講兩首很有故事性的歌,《鹽酥雞》是關於一個不是媽媽卻像媽媽的伴侶,月底送來算奢侈的鹽酥雞的故事。《爛笑話》是有關在想辦法湊齊房租的日子裡,隔壁住著犯
同時經歷生命關卡的陳昇與蕭言中,選擇用熟悉的幽默來面對,也用歌聲向關心的朋友們宣告,歌還要繼續唱下去,他們沒有被疾病打倒。一如多年來合唱過的歌,既是隨性浪漫,也是情感濃厚,縱使有一天他們老得再也唱不動,那些或奔放或低吟的歌曲,也將永留歌迷的心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第35屆金曲獎終於落幕,在這裡針對得獎人以及所有榮獲的獎項之結果,我給予完全的尊重與信任,畢竟從大量的好的音樂作品中挑揀過濾、精選剔除優良卓越的作品是一個極為艱難折磨、兩難痛苦的過程,大家都有意見、自以為理性,紛紛投出自己想像的完美作品,每個人都有道理,但無論誰多麼「應該/值得」得獎,都會有多數人投
Thumbnail
張敬軒(Hins Cheung)是香港樂壇的音樂大師,不僅聲音出眾,外型一流,更擅長跳唱,精通不同音樂風格。文章詳細描述了他的音樂成就和在樂壇上的樂趣,還有他的視覺表演和樂器合作的精彩瞬間。敬軒的音樂作品豐富精彩,是香港樂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第35屆流行音樂金曲獎在5月16日公布完整入圍名單,頒獎典禮也將在6月29日舉行,由風潮音樂發行的作品今年總計以六張專輯入圍八個獎項。
Thumbnail
第35屆流行音樂金曲獎在5月16日公布完整入圍名單,頒獎典禮也將在6月29日舉行,由風潮音樂發行的作品今年總計以六張專輯入圍八個獎項。
Thumbnail
第35屆流行音樂金曲獎入圍名單於5月16日公布,風潮音樂發行作品總計以六張專輯入圍八個獎項。
Thumbnail
每年音樂圈最期待的金曲獎入圍名單於5/16下午1點公佈。據統計,第35屆金曲獎光報名作品就超過1500張,總歌曲數更接近兩萬五千首,面對如此龐大的作品量,這次評審人數也從過去90位來到了160位。改換新制第一年則請到陳子鴻第二度擔任評審團主席(上一次為第29屆)。
最近幾年在對岸的選秀節目大行其道,從「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夢想的聲音」等,從素人到專業歌手的比賽,營造出一片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的「繁榮現象」 因為短影音的盛行,許多素人也因為網路上的流量爆發,一夕之間成為網紅歌手,不論是詞曲創作還是歌唱作品,都以從前數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在更新迭代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這一次樂饗宴要跟大家分享林采欣的別來有恙。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第35屆金曲獎終於落幕,在這裡針對得獎人以及所有榮獲的獎項之結果,我給予完全的尊重與信任,畢竟從大量的好的音樂作品中挑揀過濾、精選剔除優良卓越的作品是一個極為艱難折磨、兩難痛苦的過程,大家都有意見、自以為理性,紛紛投出自己想像的完美作品,每個人都有道理,但無論誰多麼「應該/值得」得獎,都會有多數人投
Thumbnail
張敬軒(Hins Cheung)是香港樂壇的音樂大師,不僅聲音出眾,外型一流,更擅長跳唱,精通不同音樂風格。文章詳細描述了他的音樂成就和在樂壇上的樂趣,還有他的視覺表演和樂器合作的精彩瞬間。敬軒的音樂作品豐富精彩,是香港樂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第35屆流行音樂金曲獎在5月16日公布完整入圍名單,頒獎典禮也將在6月29日舉行,由風潮音樂發行的作品今年總計以六張專輯入圍八個獎項。
Thumbnail
第35屆流行音樂金曲獎在5月16日公布完整入圍名單,頒獎典禮也將在6月29日舉行,由風潮音樂發行的作品今年總計以六張專輯入圍八個獎項。
Thumbnail
第35屆流行音樂金曲獎入圍名單於5月16日公布,風潮音樂發行作品總計以六張專輯入圍八個獎項。
Thumbnail
每年音樂圈最期待的金曲獎入圍名單於5/16下午1點公佈。據統計,第35屆金曲獎光報名作品就超過1500張,總歌曲數更接近兩萬五千首,面對如此龐大的作品量,這次評審人數也從過去90位來到了160位。改換新制第一年則請到陳子鴻第二度擔任評審團主席(上一次為第29屆)。
最近幾年在對岸的選秀節目大行其道,從「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夢想的聲音」等,從素人到專業歌手的比賽,營造出一片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的「繁榮現象」 因為短影音的盛行,許多素人也因為網路上的流量爆發,一夕之間成為網紅歌手,不論是詞曲創作還是歌唱作品,都以從前數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在更新迭代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這一次樂饗宴要跟大家分享林采欣的別來有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