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本文之前的小碎念:
自從和友人開啟共讀後,又找回了專注閱讀的模式,拾回了往日的閱讀速度,讀完後還會因為很想討論而督促自己趕緊寫分享文,寫完就可以盡情去看其他人的書評和心得啦。有拖延症的人或是閱讀三心二意重病患者,強烈建議找人一起共讀,真的會不藥而癒喔(燦笑)。
《
史托納》(Stoner)一書講述的是威廉·史托納的一生,此人沒有什麼豐功偉業可以陳述,他只不過是個小人物,我不太理解這樣的小說有何吸引人之處,但因為友人在閱讀過程中多次提及此書多麼值得一讀,讓我按奈不住好奇心,便提前購買並打開看了十幾頁,明明也說不上哪裡好看,卻讓我隔天一直掛念著,想著再多看幾頁,所以我必須說,這本小說有毒(魔力),讓人不禁一路看下去,結果我最終還是擱下原本正在閱讀的書,兩個晚上讀完了這本小說。
(溫馨提醒:內文有劇透,想閱讀又不希望先得知部分劇情的人建議勿入)
啟蒙與全新路程
因你所見,將使你熱愛更強烈
熱愛那即將離你而去之一切
家中貧瘠的土地讓史托納走出田地走出家鄉進入感覺不屬於他的校園去學習農業經營,和一般人一樣都經常處於對未來沒有規劃的不確定感之中,誰都沒料到他會因為一門課受到啟發,轉而踏進文學殿堂,開啟他重生、追尋的道路,掙脫那些可能繼續壓彎身體的勞力活,揮別與土塊為伍的日子,在學校裡找到歸屬感,在學術領域中安頓靈魂。
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史托納的人生中也歷經了多次轉折。離家求學、學習領域的轉換、結婚、生子、房貸、職場鬥爭與理念守護戰、歷經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朋友家人的死亡、退休、病痛……。站在每一個選擇的交叉入口,史托納總是很認真地思考,作出決定後便面對與承受。但他仍偶有盲目與蠻勇、懦弱而逃避的時候,比如婚姻。
前面還不太能感受到史托納這個人的溫度,直到戀上妻子而盲目笨拙地追愛、與教授辭別時的哭泣等,情感面才突然立體了起來。
史托納的一生中,大概唯有在婚姻(愛情)這方面做了較多的妥協與逃避,在其他方面,比如職涯、參戰與否、系上鬥爭等,某個程度來說他忠於自己的選擇,守護了自己的理念,無論那些選擇為他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
雖然現實許多無奈與打擊讓他時有麻木無力之感,但他有個可以寄託靈魂的領域──這大概也是我最羨慕史托納的一點。能夠在年輕時便找到一件由衷喜愛的事物,成為困頓之時的避風港,願意全身投入、一談起便精神奕奕散發光芒、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並以此為一生的志業,燃燒到最後未曾熄滅,光是這點就稱得上幸福的人了。所以,看到他說出「我在這個大學教了快四十年的書。如果我沒當老師,我不曉得我會做什麼。如果我不教書,我可能……」他頓了下來,彷彿很茫然。然後他做了結語,「感謝大家讓我教書。」真是羨煞我了,不知道我到退休年紀時是否能有這點幸運能說出類似的感言呢?
他與她、她
除此之外,史托納有個還算維護自己的老友,有過真正相愛的人,但,伊迪絲沒有。
伊迪絲無疑是個可憐的女兒,也因而成為失敗的妻子、失控的母親,有時近乎可惡的程度,但也因此更令人同情。她不斷在苦苦掙扎,獨自一人。婚前那唯一一次的自我表述,史托納將之解讀為一種求救訊號,表面上他將她從保護區帶了出來,卻未能引領她走出內心的牢籠,伊迪絲非但未能得到救贖,還綑著丈夫與女兒一同深陷泥沼。
在這段災難般的婚姻中,兩人在反覆衝撞撕扯後選擇逃避。幾乎不參與對方的生活,一參與便是修羅場,反而缺席成了最好的選擇。伊迪絲一開始的僵硬詭異和後來各種近乎歇斯底里、令人狐疑難解的行為,讓我不斷回頭去看前面那幾段關於她前半生的表述,愈看愈是理解,也愈心痛。
我不確定她究竟有沒有一刻真正愛上史托納(應該沒有),但我終於明白,那來得倉促且堅定的結婚意願只不過是意圖擺脫原生家庭罷了(其實在意會過來之前,我一度懷疑她是同性戀)。想必有人覺得這種想法很熟悉?現實中,的確有很多子女便是藉由遠地求學、求職或結婚來脫離父母的掌控。有些人因此獲得解脫,但伊迪絲少了這點運氣。
她「對自身的身體機能不甚了解,她一生中沒有一天獨自照顧過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有可能要對另外一個人的幸福負責。」但她告訴未來的丈夫,「威廉,我會努力當你稱職的妻子的,」她說,「我會努力的。」走進婚姻生活後,也如她所說,她真的很努力,但她愈努力,愈是傷人傷己。
過往種種如夢靨般糾纏著她,像一個模範生般不斷追求一個在別人(社會)眼裡標準的、正確的、完美的稱職妻子,但人終究必須承認,沒有什麼樣的活法是絕對「對」的。伊迪絲即便脫離了原生家庭,仍舊循著之前那套標準裡「對」的路線走,殊不知當她決定為了逃離而選擇嫁給根本不愛的人那一刻,就一腳踏上「錯」的道路。走錯了路也不算絕路,偏偏受到封閉保守道德教育的侷限讓她找不到修正的道路,結果東碰西撞非但沒有好轉,自尊又讓她無法接受自己的軟弱,開不了口坦承與求救,反而成了難以捉摸、反覆不定的情緒炸彈,成了這個家庭精神上的施暴者。婚姻於她而言是一種難以承受的責任,另一座寂寞的牢獄。
父親的死似乎出現了一線轉折的契機,她在那個度過成長期的房間裡跟過去告別,好似從中獲得了解脫,是,我想是的,她心靈的某一處肯定有種釋然,只可惜這並未讓她就此擺脫過去的枷鎖。她又轉個向去試,她說自己不一樣了,但改變談何容易呢?外表的改變或刻意改變的行為與形象很簡單,形塑人格的童年與青春期的桎梏卻難以掙脫,至始至終她還是被那些早年加諸於身的框架牢牢地束縛著,以至於她一次次以為自己找到一條路可走,卻條條通向死胡同。最終,在女兒身上複製了自己的悲劇。
葛瑞絲,對於她的描述比重不如伊迪絲,但我覺得她是書中最令我憐憫不捨的一個角色。那個短時間發胖到迅速瘦身背後的心理因素、當「如果妳希望我留下來,我當然會。」、「沒關係」、「真的沒有關係,我不想麻煩任何人。」、「你和我,我們現在可以講話了。」、「無所謂的,爸,完全無所謂。」這些順從、淡漠不在乎、自我放棄的簡短話語從她口中說出時,我感到無比心揪,必須讓自己從文章抽離大口呼吸後才能再回到故事裡。看著原本可以有不同命運的孩子,在父親沉默(逃避、缺席)與母親的操控(情緒勒索)中失去笑容,小小年紀便活在絕望之中,不斷沉淪,讀到文末也未能看到希望之光。(其實不難發現,伊迪絲的母親也是銬在這條鎖鏈中的人之一,如果沒有打破那套負面、禁止的道德教育,這悲劇將會不斷重演。)
悲觀的我忍不住有了這樣的念頭:像伊迪絲與葛瑞絲這樣在這個看似斬不斷的迴圈裡繞不出路的女人,是否注定與平凡的愛(幸福)絕緣呢?如果她當初是嫁給自己愛的人,追尋的過程是否能不那麼艱難、那麼無助、那麼受傷?結果是否能有所不同?
生命終點
他開始懷疑過去的生命是否活得有價值、是否曾經活得有價值過。他懷疑每一個人都會在人生某個時刻遇上這個問題;他想知道當他們像他一樣遇上這問題時,那股力量是不是一樣地無情。
史托納在人生終點回顧起自己的人生,懷疑自己是否曾經活得有價值。其實這問題對史托納並不無情,他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無疑是曾經留下個人價值的。人生有失亦有得,嚴格來說我認為他的一生過得不算太糟。甚至在最後與伊迪絲度過一段寧靜的日子。我不禁想,人們似乎總是在行將就木時才能彼此寬恕、和解,實際上那些曾經可能擁有的美好生活並不真的離我們這麼遙遠,卻總是要到臨死前才能短暫擁有,有點可悲呢。
讀完此書,我在腦中倒帶重播了史托納、伊迪絲與葛瑞絲這些愛恨交雜充滿無力感的人生,感到惆悵不已。雖說人總是會想辦法找到出路,但是我試著想像了一下,史托納離世後,這對已經失去掙扎力氣的母女,往後的日子會如何呢?想像力匱乏的我看不到曙光,但……又或許能成為另一個轉折的契機?也只能相信人還是要活著走下去才有不一樣的可能。(勉強轉為正向一點)
這本書的神奇之處在於,明明不是懸疑類,閱讀過程卻會莫名一直想翻下一頁,整個故事有起有伏卻稱不上高潮迭起,但讀完之後的後座力很強!甚至沉澱幾天後,我總會想起那個死後三天才被發現且沒有家人及親友來服喪、唯有一名學生為他掉眼淚的史隆;或是連心靈都受困於殘缺身體、孤立與羞恥感讓他一心一意維護尊嚴而所作所為令人氣得牙癢癢的羅麥司;也會想起生活在底層連掙扎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唯一一絲寄託的兒子追尋自己的路去了仍選擇支持、人生猶如耕種一輩子卻日漸貧瘠的那塊田地般一片荒蕪最後無聲凋零的史托納的父母。
我很難在毫無劇透下分享這本書,但刻意略過了許多細節與人物不提,保留給還未閱讀的人。相信每個讀者或多或少會在作者筆下這些小人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分別在伊迪絲、葛瑞絲與羅麥司身上看到了一小部分的自己。你/妳呢?
最後,再說說作者,文字功力了得,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行文力度恰到好處沒半句廢話,明明沒有激情的文字,平鋪直敘卻讓人讀得內心波動不斷。比如死亡,閱畢後我又回頭看了一次文中出現的幾次死亡,每一次的呈現方式都不太一樣,都沒有瓊瑤式的哭喊或撕心裂肺的痛哭,平淡的描述、精簡的篇幅,卻寫得我悲傷久久不退。他的文字,也有毒(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