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風俠隱錄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Photo by Sven Read on Unsplash
中國的幫會,泛說甚多,但主要是清幫與天地會,亦即俗稱之青紅幫。
清幫則一般都說是安清,輔翼清朝,故與洪門之反清復明不同。
我收羅兩者文獻甚多,略有異見。早年與高陽先生論及此,曾舉清幫杭州家朝祀潘錢洪三祖及顧亭林事為說,謂清幫助清僅是飾辭,實乃顧炎武之謀劃。
後來我論清幫,則較著重其宗教背景。清幫主要靠漕運,其漕船,上頭都置一棍,稱為「神棍」。因它事實上就是一種宗教組織,乃明初發展起來的羅教。
此教以《五部六冊》弘法,講無生老母、虛空家鄉,召喚流浪兒返家,影響巨大,分化出無數民間宗教,均以度劫收圓為說。
一般學者不熟悉這些,故不但談青紅幫不能深入底裡,只能做做史事史考、說說儀式規矩,對其他江湖幫派亦輒霧裡看花。
例如武俠小說裡面常會說什麼總舵分舵、什麼堂主香主、什麼江洋大盜。這是指什麼呢?對政府來說,江即青幫,洋即洪門,皆反政府者或至少不是良民。總舵分舵者,水碼頭也。香堂者,分香分靈,皆宗教也。清朝民間教派就有聞香教、一炷香教等,其他教派也無不敬香。
這就可看出武俠門派與民間宗教間的淵源,更不用說還有白蓮教、青蓮教、明教這一類了。少林屬佛,武當屬道,崑崙峨眉青城崆峒等等亦皆各有教屬,明教則是摩尼之法嗣。其他練金鐘罩、鐵布衫、義和拳、八卦掌的也都各有宗教內涵,練氣、行拳、施咒、信教,須合而觀之。
如此合觀,不僅對讀武俠小說有用,對其他小說或整個傳統社會的理解也會大有裨益。
例如《西遊記》,明清有許多教派視之為練丹秘籍,依之修煉,至今猶然。這不是胡適魯迅式的考證或學院中人說書乃吳承恩所作就可以抹殺的歷史及社會事實。
而書中講唐僧西天取經,取的經,從名稱及經序看,也根本就不是佛教的東西。我在《中國文學史》中詳細論證了它與羅教寶卷的關係,才是揭開《西遊》謎底的線索。
大抵觀察我國宋以前歷史,須注意儒道佛三教分立與競爭之關係。宋以後則要注意三教融合之關係。
但融合,有合於儒、合於佛、合於道之不同,故雖趨勢在合,實際上分歧愈甚。分之又分,遂又有各種不同之民間宗教,千精萬靈,一時俱起,名目猥多。明清政府禁止邪教的檔案中被指名的就有好幾百個,現在大陸也還有「反動會道門」的稱呼,可見在民間分佈之多、之廣。
我家世儒道,性喜幽玄,故亦喜歡尋覓究天人之際的伙伴,與各教的關係皆極親和。跟軒轅教、天德教、天帝教、崑崙仙宗、慈惠堂、一貫道乃至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有來往。大學畢業後,林明峪作《台灣民間禁忌》、《義俠廖添丁》、《媽祖傳說》。我們每天在一塊玩,故我亦頗預其事,對台灣豐富的地方信仰體系,又感親切又覺好奇。
台灣那時對於宗教仍如對政黨一樣,有禁忌,也有正教邪教之分。但事實上這種區分只是政治局勢或氣氛之反映而已,時移世異,情況便自不同。
地方淫祠巫俗,有時被朝廷認可了,賜匾、賜封號,就成了正教。有時忤惱了政權,便又成了邪教。如媽祖、臨水夫人、保生大帝等等屬於前者;摩尼教、襖教本來傳得好好的,唐武宗滅佛,受了株連,僅能藏跡於民間,便屬於後者。
就連佛教道教也同樣興廢靡常。
太平道起事,被稱為黃巾賊;天師道主政漢中,就政教合一了。北魏孝武,奉新天師道而年號太平真君,亦合政教為一;李唐更尊老子為祖,開道舉以選士,政教也是合一的。宋代因之,帝稱道君、觀有祠䘵,道觀住持都是官員。元則全真教正一道皆領管山海。
可是某些道派,如先天道、黃天道、金幢教及若干講三教合一、仙佛合宗的,就被列入另冊,謂有反亂之嫌疑。佛教中的白雲宗、彌勒會也是如此。
此外,宗教界與學術界一樣,雖說都在追求真理、祈慕和平,但教派之爭,更勝學派。為了愛人救世,他們是會努力殺人、把別人視為妖魔的。因而能如我一般,平情看待各宗教、皆願與之深交者,其實少之又少。
而且宗教界為其「界」所限,也不太能領會宗教與文學、宗教與幫會、宗教與武術之類關係,所以我的經驗與所知,可對宗教研究有些貢獻。
跨宗教之理解,尤其如此。例如基督教之解經學、倫理學研究、辦學理念及歷史,就都對我幫助甚大。持與佛道義理相對勘,也可發現許多東西。佛道合參,亦復如此。
早年我當然還沒那麼複雜,僅是隨緣親近各教罷了。幫靈乩協會辦尋根文化研究中心推廣傳統文化;參與天帝教中國哲學研究社,幫他辦華山講堂;又幫靈鷲山辦了國際佛學研究中心,有譯叢、有學報、有研討會,也開設梵文藏文巴利文學習班;再就是幫道教總會辦中華道教學院;協辦星元大學,傳授山、醫、命、相、卜五術;辦中華易學研究院。緣愈結愈大,還擔任了南華與佛光兩大學的創校校長。
辦這些,現在說說,不過紙上一兩句話。但替宗教團體辦這辦那,其中實有無量難、無盡苦,比幫一般團體可難多了。
我國宗教大勢,早期與政治合。上古巫史紛若,邦國俱依天命、奉宗廟,士夫民庶也同樣尊天命、守宗廟。國以此立、教以此行、民由此長養生息。這結構,直至明清,基本相同。
孔子崛起後,介乎天與君之間的師道,也獲得巫史之地位,故孔廟遂與天命、宗廟並尊。
東漢,太平道天師道也起而爭師權,因此都自命其領袖曰天師。可惜爭而不成,太平道垮了,天師道僅在漢中短暫成立政權,隨即被曹操所滅。
但這種起新教以改天命的意圖沒滅,未來會有太平帝君來拯救大家的彌賽亞(Messiah,天主教譯作默西亞)或未來佛,一直到現在都有。出現了無數的「反亂」團體,令主政者頭痛,斥為邪教。
後來道教就改變了策略,一種仍力圖建國;一種就與政教妥協,採取儒教之方式,成為帝王師。如成漢的青城山范長生、北魏的寇謙之、唐代宋代明代諸國師都是。政府以道教為國教,帝王即道君,天師輔之。
第三種則看破了,退回到自煉成仙的形態,跳出紅塵,以服食煉養為主。
佛教進入中土以後,本來也屬於這種自我修養體證之方式,超世自尊,沙門不敬王者。
可是此路不能大昌,只能依國主而獲得​​師權,輔國相國護國安國靖國的寺院因而遍布天下,也出現過梁武帝、武則天這類「皇帝菩薩」。元朝清朝皇帝與佛教之關係尤其緊密。
正因如此,儒道佛三教才會那麼緊張:都在爭師權呢!
漢魏南北朝隋唐千餘年爭衡之結果,是誰也吃不了誰、誰也不能獨大。而且在爭抗中互相學習,融合之處不少。
例如佛教的法事、科儀、禮樂、服飾,都是學中國的,印度與中亞哪有這些?均是大量吸收儒家章服禮樂所致。道教之文書化、體制化、齋醮章表,也同樣如此。
義理呢?大家只知佛教人中土,曾以老莊「格義」;卻還不太知道六朝以佛理去解《易經》早已蔚為風氣。而《老子化胡經》之類對抗性文件,內中其實也隱含著融合的心態,把佛陀視為老子學生,意思正是用同源關係來解釋儒道佛。
這種狀態,到宋代以後越發明顯。三教同源、萬善同歸,類似班固形容諸子百家那樣: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漸成社會共識。
雖然儒者還常「攘斥佛老」,可是攘斥佛老的宋明理學家就常被人說是思想來源於佛老、最終也歸宿於佛老。模糊三教差異的人,常籠統地說:「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嘛!」或索性就樹起三教歸一、萬法合宗的旗子,創出三一教、羅教、混元教之類。即使是少林寺,門口也大立一石碑,曰「混元三教九流同歸圖」。
這種混合,當然不是真能融通,內中混雜混亂甚多,這就需要仔細辨別。
近代宗教的發展也仍在繼續揉合中,不但三教合一,把耶穌、穆罕穆德都拉來講五教合一的也很多。佛教合禪淨、混漢藏更是大趨勢,越講越囫圇。
學界呢?近代學界之宗教研究,皆以基督教為模型,斥上古巫史為巫術;謂儒家乃至依天命、奉宗廟者均非宗教;指佛道教為偶像崇拜、風水迷信;謂民間信仰為愚妄,僅有人類學社會學價值。
他們不能理解中國宗教,甚至不能理解中國,乃是必然的。
前輩先生,除了劉師培讀過《道藏》,陳垣輯過道家金石、研究過佛教天主教,湯用彤治過中古佛教史等少數人之外,大抵對宗教皆毫無認識。
魯迅一本道經也沒看過。
胡適研究禪宗史而居然不知禪家有清規,誤以為呵佛罵祖便可擺脫一切規矩;治《西遊記》更是以打破幾百年來被和尚道士誤解了的謎團自詡。
馮友蘭《哲學史》講佛教部分便已極為簡陋,道教則不能道片言只語。陳寅恪於佛學,僅有簡單的比附;論道教,則於道派道法都不甚了了。梁漱溟則乾脆認為中國沒有宗教。
我曾親近者,如錢穆先生,於宗教也甚粗。牟宗三先生體大思精,但於道家僅知王弼,於佛僅及隋唐,其他未能用心。只是在其哲學形態上追求三教歸極於「圓教」,恰與宋明以來宗教思想的趨向相合而已。
基督教、道教、佛教教內的一些大德,相較之下,會比較專門一點。但也僅止於專門,且大抵屬於「護教學」式,難得見到真能兼通各教教史教義,並與政治民情結合起來討論的例子。有實際宗教體驗或參與教團生活的學者,更幾乎沒有。
因此,清末以來,宗教之傳統是既斷且隔的。斷,是整個大脈絡已斷。現今的宗教發展,或舊爐出新火,或已另起爐灶,須要仔細分疏。隔,是指現代知識人對傳統宗教之理解頗為隔膜。
針對此,我的任務,一是通其隔閡,重新把傳統的脈絡梳理說明清楚。二是理其新路,對當代宗教發展,關懷理解之,並提供方向及做法之建議。三是接續教化。傳統宗教以教化政俗為念,自居師道;目前雖頗有斲傷,但至少台港教界仍是以此為念的。我亦自覺參與其間。
前面講過,我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就幫靈乩學會辦尋根文化中心,接著與靈鷲山教團合作,辦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後又幫惟覺法師規劃佛學院。那時老法師在萬里海邊禪修,身畔僅有徒弟兩三人,但志向遠大。後來果然建成宏偉的中台禪寺及龐大教團。我在宜蘭辦佛光大學時,憶念舊遊,曾去訪他。知客僧「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推說不在;而他聽聞我至,立刻親來迎接,並全山導覽了一通。
佛光山倒是最後才接觸到的。他們的制度,法師由開士、和尚至大師若干級;居士也有若干級,施主功德主分為九品;有學識、能講佛法者別為檀講師,最高為檀教師。我就被聘為檀教師,須如歐陽竟無一樣,向出家眾宣講。
道教方面,我更是當成自己家裡的事來辦。因我義父張恩溥天師過世後,教中長老王寒生出創軒轅教、李玉階出創天帝教,地方道壇神祠又各自為政,道教發展非常不暢。與金庸《倚天屠龍記》描述明教教主陽頂天過世,教中不和,白眉鷹王殷天正出創天鷹教略似。我堂哥期縈與秘書長張檉則認為仍須由培育人才、宏闡教義下手,故拉我來,在台北木柵指南宮辦中華道教學院。
指南宮主神是呂洞賓,但其底子是龍華會,三教合一的。山上既有呂祖殿,也有大雄寶殿、孔子廟。當時主持高忠信先生兼中華道教總會會長,因而畢竟偏道教多些。他聯合了香港青松觀侯爺侯寶垣,在山上靈霄寶殿把學院辦了起來,由我負責教務,後又擔任副院長。
這是幾千年來道教的正式開講。之前僅靠秘傳,父子相傳或師徒相傳。呂祖以降之內丹各派尤其強調口授,法不傳六耳,縱使寫下經文,亦必賈語村言、譎曲隱諱。我則認為道教之衰主要原因即在此,故應改弦更張,明白闡述。
所以由張檉講解道教法務及科儀文疏,期縈哥自教符籙,我教《黃庭》《陰符》《周易參同契》《太平經》等。另又聘了梁湘潤、馬炳文、徐冠雄、李豐楙、陳廖安、林安梧、鄭志明等來開講。蔚為道界盛事,香港青松觀、玄圓學院、蓬瀛仙館及大陸道協均來參訪,並相繼開辦類似課程,也常請廖安等人去香港講。
這不是虛熱鬧而已。法派繼絕,非同小可。例如梁湘潤先生精研子平術,著有《五行大義今注》《大衍易數索隱》《滴天髓、子平真詮今注》數十種及《現代大藏經》二十卷等。於台港發揚傳統命理之學,近年並回傳大陸。馬炳文則是西派第七代宗師,在台弟子,主要都在道教學院,爾後亦再回傳大陸。該派之丹法隱訣,我曾在張利民編《道家西派丹法文獻集成》的序文中闡說過一些。我之所以能知其底蘊,多由道教學院這一段因緣來。
期縈哥在教界亦極孚人望。我在大陸道教界遊走,人家對我還算客氣,常是因著他的面子。他久侍天師,故深得符法真傳。
大家都曉得道士善於畫符,卻不知符籙本是上古文字,非精通書道與文字學者不能為之。後世道士亂塗亂抹,不僅文墨不通,亦輒有窮氣、鬼氣,不能高古華贍。且天師作為道界領袖,別有秘傳三十六道符,類如武術門派某些掌門人專有的武功,用筆用印及口訣罡步別有講究,外間哪得知?老天師晚年登壇或作符,頗由期縈哥代行,所以才能傳出。
前年在山東辦書法展時,我還以「雲篆龍章」為題,正式把符篆寫作引入書法界。
近代書法,吳昌碩復興了石鼓文,我之復興雲篆,則不僅希望能有吳缶老復興石鼓般的效果,還奢想讓人回到王羲之。王羲之他們就是天師道世家而擅長書法的呀!他們畫符所用竹筆,現在僅存於日本了,我近年也頗用之。
其他我與佛教道教界的交往就不絮說了。
因為講這些,不是要憶舊,而是要論學。
花如此大氣力,為人作嫁,雖是功德,但「功德法」一直不是我走的路,我是「智慧法」。總要在理上、心地上求個明白。深入經藏是一種途徑,身歷其境是另一途。抽象的思辨與具體的感受相合,才能體會各宗教想追探的人生究竟到底是什麼。
因對人的設想與理解不同,故各教之神與成就之道也不相同。統而觀之,則人之可能性實在不可思議,而由此獲得的天界神界異界消息,雖不甚牢靠,但對我等久居塵寰的遊子來說,也仍是親切的故鄉音訊。在「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之際,值得我去佇思。
這才是我由宗教親歷和研究中獲得的心得。司馬相如說賦有「賦之心」與「賦之跡」,遊於宗教間,我所獲亦有心得、有事蹟。上述皆事蹟之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研究著述。
老子云「善行無轍跡」,文章即轍跡,與行踪相似。我在道教方面,主要是對教史的梳理、對經典的解讀、對教理的掌握、對儒道佛關係的探討。佛教方面,主要是它與文學關係之詮說、與儒道之交涉、現代佛教發展問題之研究等。民間信仰、新興宗教則帶入其間。
對道教史之梳理。是說從前講道教,總以為是老子哲學的宗教化,故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以老莊哲學為內核。其實不然!
早期「道」是通名,儒道、墨道、諸子百家皆各道其道,有道之士即為道士。
漢初別謂黃老為道家,以區別於儒、墨、名、法、陰陽,見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但那道家其實是綜合體:「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類似班固所說的雜家。
後來奉「大道」而興起的太平道、天師道又與之不同。
太平道自成體系,要統合善言以消除群言淆亂之局面,屬於大綜合大統一的思路,欲以此重開太平。故有《太平經》,自稱天師,代天傳道。
天師道則破邪顯正,號稱真正唯一之教。托聖改制,以《老子想爾注》為說,反對一切鬼神附身、殺牲祭祀等「邪偽技」。
嗣後還有李家道帛家道等,仍然是各道其道。到陸修靜時代,才用「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架構,把各道經典統合起來;到陶宏景《真靈位業圖》才把各道之祖師神靈歸併到一個體系(神分七等,老子和太上老君非一人。老子在第三級,太上老君則為第四級主神)。這樣,才有「一個道教」的形態,與佛教可以相對。
可是這道教仍是教中有教,各道其道的。例如元代就是全真教、正一道、真大道教、玄教、太一道並立。六朝則是上清、靈寶、三皇文、金丹、天師、太平諸道並存,而都是道教。
它們不是佛教那樣的教派之分。派是指水之分流。一個源頭、一位教主底下各派分流,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都是如此,但道教不!
道教是交光互攝、分流並進式的,與中華文明的總體發展相符,自具特色,可惜過去連教界都講錯了。
對經典的解讀。是說過去道經既少學人研析,各教詮釋又各有立場,或故神其說、或曲意附會、或未能深究,我才比較能準確地掌握之。
經典詮釋,近人所輕。老是強調要有獨立之創見,嗤諷注經是中古經院式哲學,還未走入現代。其實每一個時代之洞見新解即在其解經中,詮釋經文與自我說明兩者合為一體,難以分析。今人詮釋古典不行,乃是因自己思想就淺薄固陋,看道經尤其不能得其肌理。
我示例解過《太平經》、《黃庭經》、《老子想爾注》、成玄英《莊子疏》等(《陰符經集釋》則未寫成。內丹各派義理另穿插在其他綜述文字中)。事忙,不能所有經典都細講,好學深思者可以循之自得。道教的義理很複雜,說解尤其混亂,須要仔細勘究。我的詮釋,也許是這個時代較可靠的聲音。
對教理的掌握,與上一部分相關,但須是由這部經那部經中提煉、總括之。或倒過來,由於對教理有根本性的識察,才能理解每部經典在其中之位置與作用。
大凡宗教為何立教,必有一主要關切點,例如基督教是說人如何才能獲得拯救,佛教是說人如何才能解脫。
道教呢?我之前,有人概括說是追求不死、是長生的慾望。都不是的!道教是說人如何才能成真,真正成就為人。與儒家同為成人之學。
為什麼他們都是成人之學?原因很簡單,都是在中國文化的這個大淵源上發展出來的嘛,故主要關懷相同。
但儒家之思路,是透過人與禽獸之不同來講如何成人。禽獸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人卻相反,要互相關懷、互相兼濟。禽獸以齒牙氣力相爭,人則須以禮義相聯維繫。如此,才能跳出禽獸境地,成就為善人,進而成就為善世界。
道教的思路,各道不同,但共同點在於成真,以真人為目標。故以去染污去邪見去妄心為主。去偽存真,以與外物相合相洽。既合,則能破人與物、人與世界、人與自然乃至人自身之各種局限。例如是非、死生等形與心之暌隔,道通為一。
其過程,是自我之轉化提升。故真人又稱僊人,䙴是變化、升高的意思。神僊之僊從䙴,講的就是神仙具有這種提升轉化性質。後以神仙多半居山,所以僊又通為仙。仙人就是形神超舉,不同流俗之人,此等人才有資格稱為真人。
其方法,不是拜神祈福,以求解脫或拯救,而是靠自己努力。努力之道,一是類似儒家之積善成德,後世所謂積善派、忠孝淨明等屬之,多與儒家合。二是克己復禮式的,也像儒家。如天師道之上章、拜表、悔罪、三官手書、懺法科儀之類均屬之。三是在這一般的努力之外,還要尋找訣竅。猶如讀書除了下死功夫用功外,尚須得法。
法是什麼呢?六朝有本道經名為《登真隱訣》,就很貼切地顯示了道士都在找這個秘密。人人尋得者不同,但大體有個方向:中唐之前以天地運化之原理為秘訣,中唐之後以人體生命運化之原理為秘訣。
天地運化之原理為何?曰陰陽相交,氣運成文。能得此文,即能登真成仙,超越生死塵網,進而普度一切天人。人體生命化之原理為何?曰心腎相交,水火既濟,性命雙修,超凡入聖。這同樣也是陰陽相交,但集中到自己內部說。其道理基本如此,但衍生出無數法門,因為實際修煉之下手功夫畢竟千差萬別!
你會說,啊,不,道教不是還要煉丹,還有許多祈禱法事嗎?是的,但那都是旁枝末葉或輔助性的,或由上述方法中流衍變化而出。
例如原先只說自己寫了悔過書去放在山上、沉入水裡、埋到土裡,向天地水三官懺悔。後來流俗就只知拜三官大帝以求保佑,並訛三官為一人,以為他就叫三官大帝。
原先齋醮都是此等悔罪齋心之法,後就成為消災祈福,儀式化、庸俗化、外向信仰化了。
原先說氣化成文、始生天地萬物,後來就說此為元始天尊開闢世界,開闢之法即是文字符籙。
至於煉丹和房中術,本與醫術、服氣相配合,是養我自然之身體以與天地合的方法之一,後乃專事燒煉,或專門去性交,採陰補陽,以為這樣就可以度化成仙。
凡學說,都有流傳而生流弊的鐵規律。世俗心眼,徒求富貴榮華,每每如此。
如佛教原先是說知十二因緣以成佛,後來磕頭拜佛的人卻不知什麼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只是燒香不已、磕頭不已、念佛不已、枯坐不已、吃苦受罪不已,以為這樣阿彌陀佛就可以招我到極樂世界去了。結果講神通、拜偶像、念佛號、吃青草之佛教徒遍天下,而佛之本旨晦矣。
什麼龍肝鳳膽,到了一幫俗人手裡,都會變成臭狗屎。這就是我至今仍遲疑不敢創教的緣故。
但你怎能因未天下滔滔均為俗念所汩滅,便以為佛意只是如此、道教又只是如彼?何況,那些講外力的,如吃丹藥,後來亦轉為內丹,仍從自己說,要「我命在我不在天」。
所以道教在各種宗教中形態最特殊,乃是自律自力型的,也不期望去到另一世界,與佛教說彼岸淨土、基督教說天堂樂園迥異。它又反對巫俗式的降神、通靈、報酬交換。要把自己修煉成一種「不離世而超脫」的真人仙人。
這種人,與儒家所說聖人,其實甚似。
修煉之法,上文已說,也與儒家基本相同:克己復禮、積善成德。較不同者,或者說比儒家跟強烈的,乃是「主文」這一面。
儒家也重文,但以人文化成為主,以禮為文。道教是對天文地文人文的整體把握,以文為天地人運化之原理,故曰無文不生、無文不成、無文不光、無文不明。
這種真文信仰及其運用,是中國文化的真正特典。我們的文化,是文字性的。西方文化,則德里達已分析過是語言性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印度佛教另以語音崇拜為中心,真言密咒獅子吼,均與中國不同。道教在這一點上尤其明顯,故才有符籙和章表青詞之類。
由這些地方看儒道佛三教關係,也才看得清楚。在我之前,多是含混牽扯。或混道教於巫,不知道教是對巫的改革者。或等道教於老莊,不知太平、上清、靈寶、淨明、丹鼎等均不言老莊。或指道教多剿襲佛教,不知其有根本之殊,而佛入中土,吸收儒道才不可勝數呢。至於後世三教合一、仙佛合宗,金銀銅鐵如何搗鼓成一器,亦須具體分疏,不能以圇囫為通達。我針對這些,寫過不少文章,或許值得大家聽受。
當然,大象無形,道隱無名。關於道,其實不用講那麼多,我已經名言太甚,講得太多了。今後自當以體道為主,不必饒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西學正典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定奪蘇格拉底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中國人不愛看相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飲食大道理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儒家如何以寺廟推行教化?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天竺鼠車車爆紅的隱憂—跟風飼養前您想清楚了嗎?天竺鼠車車真的很可愛 但在他爆紅的背後,是否又會出現一波跟風飼養與棄養潮實在非常令人擔憂 我們雖然不是特殊寵物專業的獸醫師,但還是努力幫大家整理了一些簡單的天竺鼠相關知識,希望大家在想養前,都能先對天竺鼠有一些初步的認識,仔細評估自己的狀況再考慮飼養
Thumbnail
avatar
醫關禽獸
2021-02-02
S04 隱喻 風格 轉換主題,選擇動物、植物去發生事件。
Thumbnail
avatar
引塵
2021-01-20
比特幣風波紀錄片觀後感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是一個網名為 中本聰 的人在2008年10月發表一篇關於比特幣的論文,於2009年問世的一種虛擬貨幣,不受銀行或中央機構介入。   它是採用密碼技術來運行的貨幣,整個交易過程在全球網路執行,有一定的隱密性,且不需要經過第三方金融機構,因此能廣泛使用,隨時隨地都能被服務。
Thumbnail
avatar
Irene
2020-11-29
【聊齋‧聊哉】鬼書生的風流調情錄(🎧 Podcast)氣氛朦朧的調情畫面沒有,有點怪異搞笑的,則有一條:「然時而探手於懷,捋褲於地,亦置不為怪。」(可是有時還是把手伸進他的懷裡,或是把他的褲子脫掉弄在地上,書生也不跟她們計較。)
Thumbnail
avatar
亦若是
2019-12-12
隱含風險的誘餌應淺嚐即止新聞忙著幫讀者找勝選受惠股,確實會有部分企業因為政策方向調整而受惠,但投資人能不能因股票受惠又是另一回事,例如2008年選後大漲,當大戶的貨(股票)出去,散戶的人進來,迎來的不是大家發大財的結果
Thumbnail
avatar
王俊忠
2018-11-26
【告別好詩】1241-1260 妖行采風錄<p>加油站爆炸/火焰煙塵滔天/有妖異從天上來/在農田河岸遊竄</p>
Thumbnail
avatar
許赫
2017-07-25
古龍全讀之六《遊俠錄》這一部嘗試多重視角、營造懸念,之後再補敘方才發生之事。 主要場景拉到邊疆,加了不少奇怪的場景。
Thumbnail
avatar
戲雪
200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