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黃軒醫師說:COVID 19 潛在疾病排行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們都已經知道,慢性疾病是嚴重COVID19 的助燃器,也是COVID19 死亡推助器。

得COVID19 後“重症者”常見的潛在疾病:

1.高血壓(20%)

2.糖尿病(10%)

3.心臟病(8%)

4.慢性肺病(3%)

如果和完全沒有潛在疾病患者比較,最容易發生重病的排名是:

1.心臟病,【4.18倍】風險(95%信賴區間,2.87-6.09)

2.慢性肺病,【3.83倍】風險(95%信賴區間,2.15-6.80)

3.高血壓,【2.84倍】風險(95%信賴區間,2.22-3.63)

4.糖尿病,【2.61倍】風險(95%信賴區間,1.93-3.52)


得COVID19 後“易死亡”的潛在疾病:

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的發現,那些已經死亡者,達【96%】都至少有一種潛在疾病。

美國分折自己國家的COVID19 病人中,有【26.7%至少有一種潛在疾病。12%的COVID19 病人,有二種的潛在疾病。

美國🇺🇸研究也發現,他們的資料,已經不是65歲以上老人為主要族群,53.4%染疫者都是在【18-59歲】

中國研究

“易死亡”的潛在疾病排名:

1.心臟病(13.2% 致死率)

2.糖尿病(9.2%致死率)

3.高血壓(8.4%致死率)

4.慢性肺病(8.0%致死率)

5.癌症(癌症7.6%致死率)

美國加州

“死亡者”的潛在疾病排名:

1.高血壓(50%)

2.糖尿病(35%)

3.心臟病(31%)

4.失智症(27%)

5.腎臟病(18%)

為什麼潛在疾病被列為高危險?

所謂慢性病是指有心血管疾病,有肺臟疾病,有慢性腎臟疾病,或有免疫疾病及癌症等這些都屬於慢性病,這些人在身體的構造上已經有問題,當面對COVID 19 【感染發炎】的時候,身體的調適能力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的快,容易有併發症的狀況發生。

平常要好好控制

原本潛在疾病,平常就是要控制穏定,才能避免風險。平常控制好,你的血糖,血壓...你的風險才能降低。

好的健康起始於“平常”,否則面對就是“無常”



來 源 :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1會員
515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約每十萬人會有 50 至 100 個發生心因性猝死 最重要的疾病因子:第一名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第二是擴張型心肌病變,第三是肥厚型心肌病變性
Thumbnail
約每十萬人會有 50 至 100 個發生心因性猝死 最重要的疾病因子:第一名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第二是擴張型心肌病變,第三是肥厚型心肌病變性
Thumbnail
重大疾病有哪些? 近年來由於醫療需求的變化原本單純一次給付的重大疾病也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Thumbnail
重大疾病有哪些? 近年來由於醫療需求的變化原本單純一次給付的重大疾病也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Thumbnail
五十歲以上,或者是有慢性病,例如心臟病、肝病、癌症、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得到流感時出現重症的機會較高,一定要記得施打流感疫苗,提高保護力。另外,家人之間的傳播是流感病毒很重要的傳染模式,學生是傳播流感病毒的重要族群,所以也需要施打流感疫苗。
Thumbnail
五十歲以上,或者是有慢性病,例如心臟病、肝病、癌症、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得到流感時出現重症的機會較高,一定要記得施打流感疫苗,提高保護力。另外,家人之間的傳播是流感病毒很重要的傳染模式,學生是傳播流感病毒的重要族群,所以也需要施打流感疫苗。
Thumbnail
最近的防疫保單之亂常常都在新聞上不斷地上演, 然而當我們把目光都擺在防疫保單的投保受到疫情很大的衝擊之外,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保險其實也默默的受到波擊。
Thumbnail
最近的防疫保單之亂常常都在新聞上不斷地上演, 然而當我們把目光都擺在防疫保單的投保受到疫情很大的衝擊之外,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保險其實也默默的受到波擊。
Thumbnail
對於這些民眾來說,自己必須承擔健保給付外的費用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新冠肺炎畢竟是突然的額外風險,我們認為防疫險對這些人尤其重要,至少可以減少染疫對經濟的額外重擊。 因為防疫險是責任險中,已經是承保內容最像醫療險的商品了
Thumbnail
對於這些民眾來說,自己必須承擔健保給付外的費用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新冠肺炎畢竟是突然的額外風險,我們認為防疫險對這些人尤其重要,至少可以減少染疫對經濟的額外重擊。 因為防疫險是責任險中,已經是承保內容最像醫療險的商品了
Thumbnail
醫護人員,是染疫高危險族群 醫護人員(Healthcare Worker , HCW)感染COVID-19 風險是增加的。 在美國,在宣布COVID-19大流行不到1個月,就有10000名醫護人員(HCW)被診斷出感染了COVID-19 病毒。 因此,有人認為,由於醫護人員(HCW)與嚴重的CO
Thumbnail
醫護人員,是染疫高危險族群 醫護人員(Healthcare Worker , HCW)感染COVID-19 風險是增加的。 在美國,在宣布COVID-19大流行不到1個月,就有10000名醫護人員(HCW)被診斷出感染了COVID-19 病毒。 因此,有人認為,由於醫護人員(HCW)與嚴重的CO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