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繪本|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桂春‧米雅
圖:種籽設計
我已經很久沒有被臺灣的繪本如此感動到。
封面。本文中的圖片色差都很大,哈哈
前陣子才挖到林廉恩的HOME,內心雀躍不已。沒想到最近因為開始走向自然系書寫研究,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林務局今年出版的首部繪本——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
看簡介的時候,只約略知道是阿美(邦查)族的生態傳說,但「樹上的魚」一詞實在太有趣了,充滿文學的詩意與想像,我想著這個會是很吸引小朋友的標題(魚不是在水裡嗎?怎麼跑到樹上去了?)至於「Lokot鳥巢蕨」是什麼,我完全搞不清楚(讀完繪本之後就會懂了)。
標題很有意思,但過去實在踩了很多臺灣繪本的「雷」,有時候是故事很無趣,有時候是繪圖水準不夠。但這次樹上這隻魚,是由種籽設計創作的,這也挺有意思。看了封面,充滿臺灣元素,讓我倍感親切,字體的使用也相當美麗。抱著忐忑的心,找到通路後,就決定買下(誒,公家機關出的書齁,有時都會讓人怕怕的)。
收到繪本本人的時候,先是被繪本的大小驚了一下,完全不是一般長形,而是接近方形,而且尺寸比一般繪本來得大。書封的材質,磅數相當有質感跟份量。而且,我好愛它摸起來的觸感呀!這就是為何優質的繪本,無法用電子書取代的重要原因。
封底
首先看到的是書封的鳥兒們,我這個自小就是都市山頂洞人的,這些日子來的學習,竟然也可以辨識出他們(拭淚)。這種熟悉感,是無法在中譯的繪本中遇見的。
最近從(臺灣)人的歷史,轉向(臺灣)動植物史的閱讀。一方面是長期以來閱讀吳明益的作品,滴水穿石般地打通了內心的「什麼」,讓我自覺該好好看待這座有山有海的島嶼。也因為身邊有許多自然系強者朋友,開啟了我想要走進臺灣生態的想法。暫時脫下國族認同的沉重帽子,從臺灣生態來建構臺灣意識,我想也是很有趣的(又可以牽涉到寫作這件事,但那是另個視窗)。
而且那裡頭的資源實在太豐富了,包括各原住民族與環境互動下所流傳下來的故事。我無法用科學圖鑑記住生態,但用故事就可以。
《Lokot鳥巢蕨》中,桂春‧米雅(因為有另一名繪本創作者也叫「米雅」,所以在此我將全名標示出來,以示區別)藉由一隻原本在海裡生活的Lokot(魯固),如何經由一連串事件,最後變成棲居在樹上。在故事的發展中,透過擬人化的手法,相當無違和感的把我們身邊其實很常出現的動植物都安插在情節裡(還貼心的附上邦查語拼音跟漢字,讓我這個白浪也能讀)。
是一個不生硬而自然的臺灣生態故事(像《池上池下》《地面地下》就不走故事性,比較接近純科普)!而且為了幫助像我這種生態白痴,在繪本的尾聲,會重新交待一次書中出現的主要植物(類似圖鑑)。因為現在在外面走跳,都會習慣性的開始學著認識植物,所以,這本繪本,相當程度加深了我的印象(雖然名字的部份還是很困難……)。可以讀到一本「誒這種鳥我認得」、「誒這樹原來叫這個名字」,充滿「臺味」的繪本,之於我,內心是又激動又感動。
下次,我看到樹上的魯固,我就有故事可以講了(這是我夢想可以做的事)。
另外一個小插曲是,林投樹。以前並不知道這是一種植物,講到「林投」,只想到鬼故事「林投姐」。之前在讀《妖怪臺灣地圖》時,介紹林投姐的故事時,作者順帶介紹了「林投樹」。「後來,在蘭嶼見過野地滿滿一片林投,葉茂樹密,看起來陰氣森森,難怪傳說中會以林投林作為鬼魂出沒的經典場景」(頁159)。在漢人眼中,這是陰森森的鬼故事。但在夏曼·藍波安的《大海之眼》,林投樹則是作者小時候的牙刷:「然後再拿個跟我食指一樣小的林投樹的根莖,根莖的前端是父親用石頭敲碎而變得柔軟的鬚絲,吸一小口雨水,然後用鬚絲胡亂地洗刷牙齒」(頁26)。而在《Lokot鳥巢蕨》中,林投樹則是幫助綠蠵龜產卵孵化跟沙灘的守護者。
一個林投樹,道出各個民族與環境的關係。
最後讓我感動的彩蛋,即是本書的裝幀設計。在蝴蝶頁的部份,竟然用了螢光綠(我上一本看到螢光色的繪本,應該是 碧翠絲‧阿雷馬娜的作品)。
除了繪圖設計沒話說,如果把書封取下,裡頭又是另一番風景,裝幀有設計過的小巧思,書封書底都採用了不同於一般繪本的材料,充滿著濃濃的「自然味」。這是另一個讓我很感動的地方,在可能一般人不會留意到的地方,卻仍然相當有質感與誠意的做了設計。種籽設計,給你100分!
脫掉衣服也是美的。光線為窗外透進來,映在書上也很有氣質。手機拍出來色差很大,原色相當有沈穩美。
這本林務局推出的繪本《Lokot鳥巢蕨》,絕對值得收藏。另外有出英文版,英譯者為石岱崙(Darryl Cameron Sterk),是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與《複眼人》的英譯者,品質保證。也可見政府的誠意。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間臺灣最美的兒童圖書室(之一)空間,在今天將暫時向大家告別。新的兒童圖書室將移至(不確定何時會開張的)「文學樂園」。
其實教會的圖書館,應該都藏著些寶貝吧?我今天邊懊悔邊這樣想著。剛好教會最近有人捐了當時相當昂貴的兒童套書,小孩邊讀書的時候,我想起了什麼,便往教會圖書館去,完全抱著「說不定這裡也會有那本蔣公傳」的心情——畢竟圖書館總是累積著從古(?)至今大家捐出來的圖書。
文‧圖:吉竹伸介 譯者:許婷婷 繪本是這樣:不同的人讀著,會從裡頭讀到各式各樣的聯想。雖然在談「無聊」,但其實反面也引導我們想著「不無聊」是什麼。
在台灣的童書界,算是相當稀有的宗教書籍。因為它並不是處理台灣常見的宗教信仰(比如媽祖),而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廣義)基督教,所謂「世界三大宗教」的主題。在台灣算是較為邊緣的宗教信仰,因此多數人可能會對這三個宗教的衝突與紛爭感到陌生而遙遠。
適逢第44屆金鼎獎的名單出爐,在「優良出版品推薦名單」的項下,我看到了去年在女書店,逛到新上架且知道非買不可的《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張亦絢的書寫,像手術刀的精準與鋒利,翻過去掀起來把千瘡百孔都裸現出來。當時剛好為了交一篇稿,《性意思史》給了我很多靈感,將文章重貼至此,算是對張亦絢的致意。
意外,成了上主得以介入的空隙,把「將來」帶入。對利亞來說,失明是意外,被嫁給雅各是意外,她的生命,在既有的結構下,原是沒有「將來」的。但上主都看到這些意外(31節),最後打開了利亞的子宮,使被憎恨的利亞,至少有生育能力,在生生不息中有了「將來」。
這間臺灣最美的兒童圖書室(之一)空間,在今天將暫時向大家告別。新的兒童圖書室將移至(不確定何時會開張的)「文學樂園」。
其實教會的圖書館,應該都藏著些寶貝吧?我今天邊懊悔邊這樣想著。剛好教會最近有人捐了當時相當昂貴的兒童套書,小孩邊讀書的時候,我想起了什麼,便往教會圖書館去,完全抱著「說不定這裡也會有那本蔣公傳」的心情——畢竟圖書館總是累積著從古(?)至今大家捐出來的圖書。
文‧圖:吉竹伸介 譯者:許婷婷 繪本是這樣:不同的人讀著,會從裡頭讀到各式各樣的聯想。雖然在談「無聊」,但其實反面也引導我們想著「不無聊」是什麼。
在台灣的童書界,算是相當稀有的宗教書籍。因為它並不是處理台灣常見的宗教信仰(比如媽祖),而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廣義)基督教,所謂「世界三大宗教」的主題。在台灣算是較為邊緣的宗教信仰,因此多數人可能會對這三個宗教的衝突與紛爭感到陌生而遙遠。
適逢第44屆金鼎獎的名單出爐,在「優良出版品推薦名單」的項下,我看到了去年在女書店,逛到新上架且知道非買不可的《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張亦絢的書寫,像手術刀的精準與鋒利,翻過去掀起來把千瘡百孔都裸現出來。當時剛好為了交一篇稿,《性意思史》給了我很多靈感,將文章重貼至此,算是對張亦絢的致意。
意外,成了上主得以介入的空隙,把「將來」帶入。對利亞來說,失明是意外,被嫁給雅各是意外,她的生命,在既有的結構下,原是沒有「將來」的。但上主都看到這些意外(31節),最後打開了利亞的子宮,使被憎恨的利亞,至少有生育能力,在生生不息中有了「將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林投姐」是台灣非常著名的民間傳說之一,尤其在台灣的南部地區廣為流傳。這個故事涉及一位悲劇性的女性角色,她的故事與一種叫做「林投樹」(Pandanus)的植物密切相關,這種樹在台灣的海岸地區常見。
Thumbnail
《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作者林廉恩是自己欣賞的插畫作家,書裏她重新審視如一棵樹、一隻鳥,一些日常生活中微細因素對人們造成的鉅大影響。也同時打破了大部分人輕鬆閱讀繪本的習慣,製造了許多轉折、停頓的畫面,也塑造了不同一般觀感的人物。
Thumbnail
第一次拿起厚重精美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時,腦海中不禁想,不管是書名還是主題,這本書對我來說似乎稍微嚴肅了點。但讀著有如推理解謎的植物親緣脈絡、搭配上優美的山景、姿態各異的植物彩繪,我逐漸發覺這本定位在科普的作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硬斗」(ngē-táu)......
Thumbnail
這應該是植物特色大揭密的最後一集了,真的很高興有人喜歡我這種奇奇怪怪(?)的系列。本文介紹了臺灣原生植物棋盤腳、倒地鈴和金線蓮,包括它們的生長環境、特色和用途。以及他們在漫畫《採集人的野帳》中的戲分。
Thumbnail
毫無疑問,林敬峰是具有文筆實力的作者,藉由他可說是不學無術的涉獵,讀者也將在這本作品中,看到另一種異樣卻又迷人的自然領域文學。
Thumbnail
今天看到這篇報導介紹了台北羅斯福路溫州公園旁的加羅林魚木花開滿樹,很特別的樹名。 當初40年前是台電員工師徒二人誤以為拿到的那隻樹枝條是菩提樹而種下的美麗的錯誤。 15年後這棵樹長大了首次開了一樹黃白色花朵。
Thumbnail
3月初台灣繪本創作者林廉恩帶著她的新書《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來到童里,不僅和讀者們分享了故事本身,也談及「故事初想」、「畫面開始」、「創作歷程」,以及許許多多「繪本之外」的想法,而現場讀者們的精準提問也問出了許多「故事彩蛋」,此篇節錄分享會的幾個精華段落,一起來深入探索這本寓意深刻的「森林」吧!
Thumbnail
我把的波特萊爾和策蘭擱在一邊,選擇先閱讀曼旎新出版的詩集。她運用的配色是藕紫色偏淡粉紅,內頁是深些許的紫,書腰的綠搭起來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少女感,回想起第一次閱讀她的作品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透過文字輕掐著心臟,像春天的第一場雨,又像童年時死掉的金魚,養活讀者同時亦把自己鑲嵌進另一個空間。
Thumbnail
聽說林風眠先生喜歡畫鳥,因為那總讓他想起兒時在山林裡遊玩,與大自然親密相連的記憶,我初聞時,心裡暗自竊喜,因為我喜歡樹,也喜歡畫樹,大抵如此。可他還說,畫鳥要像人,畫花要如畫少女。難怪,我成不了大師,因為我的樹總是樹,只是樹。
Thumbnail
「林投姐」是台灣非常著名的民間傳說之一,尤其在台灣的南部地區廣為流傳。這個故事涉及一位悲劇性的女性角色,她的故事與一種叫做「林投樹」(Pandanus)的植物密切相關,這種樹在台灣的海岸地區常見。
Thumbnail
《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作者林廉恩是自己欣賞的插畫作家,書裏她重新審視如一棵樹、一隻鳥,一些日常生活中微細因素對人們造成的鉅大影響。也同時打破了大部分人輕鬆閱讀繪本的習慣,製造了許多轉折、停頓的畫面,也塑造了不同一般觀感的人物。
Thumbnail
第一次拿起厚重精美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時,腦海中不禁想,不管是書名還是主題,這本書對我來說似乎稍微嚴肅了點。但讀著有如推理解謎的植物親緣脈絡、搭配上優美的山景、姿態各異的植物彩繪,我逐漸發覺這本定位在科普的作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硬斗」(ngē-táu)......
Thumbnail
這應該是植物特色大揭密的最後一集了,真的很高興有人喜歡我這種奇奇怪怪(?)的系列。本文介紹了臺灣原生植物棋盤腳、倒地鈴和金線蓮,包括它們的生長環境、特色和用途。以及他們在漫畫《採集人的野帳》中的戲分。
Thumbnail
毫無疑問,林敬峰是具有文筆實力的作者,藉由他可說是不學無術的涉獵,讀者也將在這本作品中,看到另一種異樣卻又迷人的自然領域文學。
Thumbnail
今天看到這篇報導介紹了台北羅斯福路溫州公園旁的加羅林魚木花開滿樹,很特別的樹名。 當初40年前是台電員工師徒二人誤以為拿到的那隻樹枝條是菩提樹而種下的美麗的錯誤。 15年後這棵樹長大了首次開了一樹黃白色花朵。
Thumbnail
3月初台灣繪本創作者林廉恩帶著她的新書《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來到童里,不僅和讀者們分享了故事本身,也談及「故事初想」、「畫面開始」、「創作歷程」,以及許許多多「繪本之外」的想法,而現場讀者們的精準提問也問出了許多「故事彩蛋」,此篇節錄分享會的幾個精華段落,一起來深入探索這本寓意深刻的「森林」吧!
Thumbnail
我把的波特萊爾和策蘭擱在一邊,選擇先閱讀曼旎新出版的詩集。她運用的配色是藕紫色偏淡粉紅,內頁是深些許的紫,書腰的綠搭起來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少女感,回想起第一次閱讀她的作品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透過文字輕掐著心臟,像春天的第一場雨,又像童年時死掉的金魚,養活讀者同時亦把自己鑲嵌進另一個空間。
Thumbnail
聽說林風眠先生喜歡畫鳥,因為那總讓他想起兒時在山林裡遊玩,與大自然親密相連的記憶,我初聞時,心裡暗自竊喜,因為我喜歡樹,也喜歡畫樹,大抵如此。可他還說,畫鳥要像人,畫花要如畫少女。難怪,我成不了大師,因為我的樹總是樹,只是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