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閱讀札記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的閱讀實驗,在閱讀過程中,寫下自己想到、聯想到的東西。我不會特別摘要書本身的內容,如果你對本書有興趣,請自行閱讀,然後參考我寫的,當作一種共讀,你也可以同時寫下自己的想法,再做分享、交流。

raw-image

前言 不只跟錢有關

提了一些和金錢有關的心理盲點,在台灣也很常見,例如買豪宅囤衛生紙?油價漲價前騎機車去排隊加油?不尊重自己的時間成本,也就不會尊重別人的時間成本。

第一部 錢為何物?

第1章 別拿來賭一把

免費的最貴,免費的東西可能是一個鈎子,誘使我們花錢。

第2章 當機會找上門

這章舉的音響例子有點爛,因為沒有說明 1000 美元音響和 700 美元音響,規格上是否相同(只說是不同牌子而已)。

700 美元音響 + 300 美元 CD 的組合,也沒有說明 300 美元 CD 是否更超值。

不怎麼說服我。

第3章 價值主張

在做鋪陳的一章,覺得沒有太有意思。

第二部 我們評估價值的方式,經常與價值無關

第4章 凡事都是相對的

百貨公司先提高價格再做折扣的手法很有效,還好現在我們有許多比價網站可以參考。

雜誌提供線上版、純紙本、紙本+線上,三種訂閱方案,後兩種價格一樣,被調查的 MIT 研究生中有 84% 因此選擇第三種,如果拿掉純紙本選項,則只有 32% 會選擇紙本+線上。如果要訂的話,我自己是不會中這招,因為紙本對我而言是種麻煩,這樣是不是不用讀 MIT 也勝過 MIT 那 52% XD

第5章 這裡分一點,那裡分一點

開頭講人們會把錢用心理賬戶分門別類,多少錢花在什麼地方,但我自己是不太這麼做,而且舉例的想看劇但弄丟票、或弄丟錢,影響人們會不會選擇繼續看劇,但對我來說如果真的想看,只要還買得到票,兩種情況都會繼續看。

書上講到城市裡擁有汽車的總成本比郊區貴,使用率也比郊區低,但買了車會讓人覺得每次用車都是免費的。我想到反過來說,愚人沒買車就會覺得每次要用車,不管計程車或租車都要付出成本,因此盡量不用,雖然省了錢,但其實也侷限了自己的生活。

第6章 我們會逃避痛苦

開頭蜜月例子整段都是廢話,講到兩組夫妻,一組選擇套裝行程(旅程中所有吃喝玩樂都不用另外付錢)、一組選擇按使用付錢,當然第一組會比較能隨心所欲,第二組就可能會有些爭執,這段例子最後則說蜜月這種可能一生才一次的事,減少花錢之痛是好的,完全是廢話。

最後每次聚餐由其中一個人買單的例子,也是廢話,雖然一人買單其他人不用付錢,但也許每次總費用(不是輪到買單的那個人都比較沒有顧忌)因此增加了,長期累積也許不見得整體快樂感更高。

第7章 我們太相信自己

主要講定錨效應,我覺得沒有太多新啟發。

第8章 我們會高估自己擁有的東西的價值

講高估自己擁有的東西、損失厭惡、沈沒成本,沒有太多新意。

第9章 我們關切公平性和費力程度

講公平性提到的實驗我已經知道了。

用費力程度評估價值很多時候並不合理(技巧好的鎖匠可以很快開鎖,但那也是之前累積了很多經驗),公開費了多少心力的資訊可能會讓人們更願意付費(不管是 App、訂閱服務等等),但也有可能有人會在這些資訊上作假,獲得更多利益。

第10章 我們相信語言文字和儀式的神奇力量

語言和儀式會影響我們對價值的評估。

第11章 我們過度重視期望

書上寫期望高可能因此就得到較好體驗,但我覺得其實也很可能是相反的。

第12章 我們很容易缺乏自制力

滿無趣的一章,沒什麼新鮮的東西。

第13章 我們太側重金錢

還是一樣無趣。

第三部 從錯誤思維汲取教訓

第14章 用腦袋花錢

就是提醒一下避免第二部提到的各種誤區,沒提供什麼新資訊,最後講說買昂貴東西前,先上網查資訊,也是接近廢話。

第15章 免費忠告

超廢的一章。

第16章 如何增加自制力

用電腦產生自己老年版的照片,可以幫助儲蓄退休金,這個我之前看過網路文章,看註釋作者也是引用別人研究沒錯。

第17章 想一些方法,聯手對抗

很無聊,可以說幾乎都在講儲蓄。

第18章 停下來,想一想

這章也是都廢話。

總結

這本書我整體是失望的,可能如果對於投資理財有興趣,書裡很多東西應該之前都在其他書或文章看過了,這本書沒有什麼太新鮮的東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ayun Zhou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投資理財的書籍中, 少不了技術分析、價值投資等等關鍵術語 但追根究底, 真正影響的還是在心理層面   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 在面對各樣的波動時, 就容易錯估情勢。 這次參加讀書會,藉由歐陽老師導讀後, 再佐以閱讀篇章,更能加深自己對該書的瞭解   以下是幾點自己頗有感觸的
Thumbnail
投資理財的書籍中, 少不了技術分析、價值投資等等關鍵術語 但追根究底, 真正影響的還是在心理層面   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 在面對各樣的波動時, 就容易錯估情勢。 這次參加讀書會,藉由歐陽老師導讀後, 再佐以閱讀篇章,更能加深自己對該書的瞭解   以下是幾點自己頗有感觸的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在看到這個書名的當下, 我想著不賺錢要怎麼活? 這本書是要寫什麼? 但是這只是我自己很表面的想法, 這本書幾乎把和「錢」相關的都談了。 記得這本書之前, 還有過一本《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這本書的資訊量也是極為豐富, 所以在翻開這本書之前, 我抱著滿滿
Thumbnail
💰在看到這個書名的當下, 我想著不賺錢要怎麼活? 這本書是要寫什麼? 但是這只是我自己很表面的想法, 這本書幾乎把和「錢」相關的都談了。 記得這本書之前, 還有過一本《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這本書的資訊量也是極為豐富, 所以在翻開這本書之前, 我抱著滿滿
Thumbnail
最近逛書店瀏覽各類暢銷書籍,有好幾本書名不約而同用「致富」、「財富」或是「有錢人」之類的詞彙吸引讀者青睞,看來投資致富類書籍儼然成為這世代出版界的顯學。 翻閱其中一本書,看到書中提到「有錢人不排隊」這個現象,初看之下好像言之有理,細想卻又覺得失之籠統,不過看到「排隊」這兩個字,記憶不期然回到以前我
Thumbnail
最近逛書店瀏覽各類暢銷書籍,有好幾本書名不約而同用「致富」、「財富」或是「有錢人」之類的詞彙吸引讀者青睞,看來投資致富類書籍儼然成為這世代出版界的顯學。 翻閱其中一本書,看到書中提到「有錢人不排隊」這個現象,初看之下好像言之有理,細想卻又覺得失之籠統,不過看到「排隊」這兩個字,記憶不期然回到以前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