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閱讀札記

2020/09/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閱讀實驗,在閱讀過程中,寫下自己想到、聯想到的東西。我不會特別摘要書本身的內容,如果你對本書有興趣,請自行閱讀,然後參考我寫的,當作一種共讀,你也可以同時寫下自己的想法,再做分享、交流。

前言 不只跟錢有關

提了一些和金錢有關的心理盲點,在台灣也很常見,例如買豪宅囤衛生紙?油價漲價前騎機車去排隊加油?不尊重自己的時間成本,也就不會尊重別人的時間成本。

第一部 錢為何物?

第1章 別拿來賭一把

免費的最貴,免費的東西可能是一個鈎子,誘使我們花錢。

第2章 當機會找上門

這章舉的音響例子有點爛,因為沒有說明 1000 美元音響和 700 美元音響,規格上是否相同(只說是不同牌子而已)。
700 美元音響 + 300 美元 CD 的組合,也沒有說明 300 美元 CD 是否更超值。
不怎麼說服我。

第3章 價值主張

在做鋪陳的一章,覺得沒有太有意思。

第二部 我們評估價值的方式,經常與價值無關

第4章 凡事都是相對的

百貨公司先提高價格再做折扣的手法很有效,還好現在我們有許多比價網站可以參考。
雜誌提供線上版、純紙本、紙本+線上,三種訂閱方案,後兩種價格一樣,被調查的 MIT 研究生中有 84% 因此選擇第三種,如果拿掉純紙本選項,則只有 32% 會選擇紙本+線上。如果要訂的話,我自己是不會中這招,因為紙本對我而言是種麻煩,這樣是不是不用讀 MIT 也勝過 MIT 那 52% XD

第5章 這裡分一點,那裡分一點

開頭講人們會把錢用心理賬戶分門別類,多少錢花在什麼地方,但我自己是不太這麼做,而且舉例的想看劇但弄丟票、或弄丟錢,影響人們會不會選擇繼續看劇,但對我來說如果真的想看,只要還買得到票,兩種情況都會繼續看。
書上講到城市裡擁有汽車的總成本比郊區貴,使用率也比郊區低,但買了車會讓人覺得每次用車都是免費的。我想到反過來說,愚人沒買車就會覺得每次要用車,不管計程車或租車都要付出成本,因此盡量不用,雖然省了錢,但其實也侷限了自己的生活。

第6章 我們會逃避痛苦

開頭蜜月例子整段都是廢話,講到兩組夫妻,一組選擇套裝行程(旅程中所有吃喝玩樂都不用另外付錢)、一組選擇按使用付錢,當然第一組會比較能隨心所欲,第二組就可能會有些爭執,這段例子最後則說蜜月這種可能一生才一次的事,減少花錢之痛是好的,完全是廢話。
最後每次聚餐由其中一個人買單的例子,也是廢話,雖然一人買單其他人不用付錢,但也許每次總費用(不是輪到買單的那個人都比較沒有顧忌)因此增加了,長期累積也許不見得整體快樂感更高。

第7章 我們太相信自己

主要講定錨效應,我覺得沒有太多新啟發。

第8章 我們會高估自己擁有的東西的價值

講高估自己擁有的東西、損失厭惡、沈沒成本,沒有太多新意。

第9章 我們關切公平性和費力程度

講公平性提到的實驗我已經知道了。
用費力程度評估價值很多時候並不合理(技巧好的鎖匠可以很快開鎖,但那也是之前累積了很多經驗),公開費了多少心力的資訊可能會讓人們更願意付費(不管是 App、訂閱服務等等),但也有可能有人會在這些資訊上作假,獲得更多利益。

第10章 我們相信語言文字和儀式的神奇力量

語言和儀式會影響我們對價值的評估。

第11章 我們過度重視期望

書上寫期望高可能因此就得到較好體驗,但我覺得其實也很可能是相反的。

第12章 我們很容易缺乏自制力

滿無趣的一章,沒什麼新鮮的東西。

第13章 我們太側重金錢

還是一樣無趣。

第三部 從錯誤思維汲取教訓

第14章 用腦袋花錢

就是提醒一下避免第二部提到的各種誤區,沒提供什麼新資訊,最後講說買昂貴東西前,先上網查資訊,也是接近廢話。

第15章 免費忠告

超廢的一章。

第16章 如何增加自制力

用電腦產生自己老年版的照片,可以幫助儲蓄退休金,這個我之前看過網路文章,看註釋作者也是引用別人研究沒錯。

第17章 想一些方法,聯手對抗

很無聊,可以說幾乎都在講儲蓄。

第18章 停下來,想一想

這章也是都廢話。

總結

這本書我整體是失望的,可能如果對於投資理財有興趣,書裡很多東西應該之前都在其他書或文章看過了,這本書沒有什麼太新鮮的東西。
Jiayun Zhou
Jiayun Zhou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