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鉅獻 - 那些年真實遇上的鬼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爸媽還年青的年代,旅遊真的不是容易的事,長輩們大多只是跟團到內地玩幾天,已經是很開心很難得的旅程。那時候,我也就只有三四歲,印象中是在幼稚園的時候發生。某年某月,嫲嫲去了內地團回來,給家中各人都買了點手信,作為唯一的孫女,我又是嫲嫲照顧著,當然少不了我這一份。

當時的內地旅遊並沒有什麼特式拌手禮(雖然現在也沒有)加上遊客很多都是上了點年紀的人,所以內地團都會帶客人去買點玉器之類的傳統東西。聽說有些不良商人會把陪葬品翻出來擺賣... 那個時候還算老實,頂多是賊贓,遇到A貨的機會還不高。那一次,嫲嫲就是送了我一個玉吊墜。肥厚雨滴型,記憶中兩面的翡翠綠色很平均剔透,找了綠色掛繩就開始戴在身上。

raw-image

那個時候,家住在離島,偶然會坐船到中環,然後坐地鐵巴士到荃灣的外婆家。船程是實實在在的50分鐘。那個時候除了沒有高速船,還是沒有智能手機、沒有遊戲機、隨身聽是奢移品等消閒品,最多就是看見大人們聽收音機、看報紙。作為三四歲的小孩,通常一上船大人們就會說「你訓啦」(睡著不會扭,大人們也有私人時間,打盹好、聽收音機好、看報紙好)。但也不是說睡就能睡著。

這個畫面,我是有印象的,也是很來媽提起的其中一部分。小時候我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把吊墜放到嘴裡含著 =.= 我不知道這個奇怪的習慣是怎樣來,但大概是這件事之後再沒有戴吊墜就戒掉。

就在某一次,外出回島時,一如以往,媽叫我先睡一下,那我就扒到她的腿上,還未瞓著的時候,就拿著脖子上的玉吊墜玩著、看著... 對話著.... ?! 媽嚇壞,緊張地問「你同邊個講緊嘢?」

raw-image

情況,就好像現在男友以為女友睡著,然後與別的女孩傳短訊一樣。但不同的是,我淡淡然的回答「你見唔到呢個男人(反轉玉的背面)同呢個女人咩?」我真的很深印象,我以為不只是我一個人看到,大家都能看見。

我家跟那個時候很多的家庭一樣,都是「拜神」(信佛),媽一聽就知「唔對路」。隨後的細節我不記得太清楚,下一個有印象的畫面是已經回到家中,媽帶著玉墜跟嫲嫲「興師問罪」。那一次,應該是我第一次目睹家裡的大人吵起來。

最後,我只知道嫲嫲也很生氣,一怒之下把玉墜拿回去,然後隨便在家附近的地方掉了。

raw-image

事情已經是好幾個世紀前的事,但玉吊墜上一男一女的模樣,我依稀還是記得。他們的樣子就樣民初劇裡面的西洋人,男的有鬍子、穿禮服、戴高㡌;女的穿喱士洋裝、頭頂花邊帽子、五官還很精緻。我跟他們的對話說了什麼已經沒有丁點的印象,但他們是只有定格畫面,還不會像動畫般會動起來。

幾個月後,有一次嫲嫲帶我外出卻忘了帶門匙,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家竟然自告奮勇沿牆外水渠爬上天台,打算從天台的門入內開門。我眼白白看到嫲嫲從二樓墜地。鄰居婆婆聽到巨響出來,幫助報警把嫲嫲送院。感恩,那次這樣跌下來只是跌斷了腿。

後來,聽大人們的對話(就是說不是說給我聽,我無意中聽到的)嫲嫲本來就不是這麼勇的性格.... 然後就是跌下來的位置,就是嫲嫲把玉墜棄掉的地方(驚)。

raw-image

聽說,大人們之後做了點事情(拜神還是什麼,也是沒有告訴我的)嫲嫲也在療養院住了好一陣子才回家。相信有關的事情是得到解決。

到中學時,嫲嫲再送過一個玉吊墜給我,不過這次是觀音雕刻,也是從可信的店子裡買入。不過已經多年沒有戴玉吊墜,甚至頸鏈也很少,所以把吊墜一直收起來珍藏著。雖然人家說玉要常戴「吸人氣」才會變得更翠綠,但多年後我再拿來看,顏色依舊很好,也是嫲嫲給我留下的一個美好回憶。

後記:雖然不是別人所說的靈異體質,幸好沒有看到阿飄的能力。但每逢有親人過世,不久我就會夢見。試過夢見去世的太婆一身黑斗蓬慢慢的在家前的大路逐步走過來,然後嫲嫲帶著我逃亡;也有夢見去世的外婆說我媽忘了把擦假牙的用品一併陪葬;甚至白天隨家中去拜祭去世多年的家人,因為剛出來社會做事有能力花錢幫忙買祭品,晚上就夢見家人說謝謝。除了這些,還有一次在中學發生跟同學們一起遇上的鬼故事... (大家想看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寄你一片夏雪
161會員
229內容數
要想一想⋯
寄你一片夏雪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即使隨著年紀的增長,還是會默默重視生日這一天,只是在期待值上有所轉變。由以往期待驚喜或刻意安排活動,轉成平淡就好,不計較是否訂了餐廳,外帶爭鮮回家或煮一個辛拉麵,在家裡耍廢一整天,都已經感到很滿足。
Thumbnail
2025/04/25
即使隨著年紀的增長,還是會默默重視生日這一天,只是在期待值上有所轉變。由以往期待驚喜或刻意安排活動,轉成平淡就好,不計較是否訂了餐廳,外帶爭鮮回家或煮一個辛拉麵,在家裡耍廢一整天,都已經感到很滿足。
Thumbnail
2025/04/12
原來「讓自己開心」看似很基本很本能的一件事,卻不是每個人每一天都能夠做得到,就像 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 的道理一樣,不是必然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4/12
原來「讓自己開心」看似很基本很本能的一件事,卻不是每個人每一天都能夠做得到,就像 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 的道理一樣,不是必然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4/03
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不是要你從事隨筆作家這職業,而是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看過之後,個人認為這本《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簡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是作為喜歡寫作的人,特別是隨筆類型,必讀的一本作品。於我而言,沒有誇張的說,這本甚至是人生這個階段的解答之書。 像隨
Thumbnail
2025/04/03
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不是要你從事隨筆作家這職業,而是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看過之後,個人認為這本《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簡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是作為喜歡寫作的人,特別是隨筆類型,必讀的一本作品。於我而言,沒有誇張的說,這本甚至是人生這個階段的解答之書。 像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到底有多久没回來了?久到清水都變成了酒。清脆的金屬碰撞聲,來自手中的鑰匙串,宛如喪禮的輓歌前奏,催人心肝;很想叫它安靜,但似乎有一頭被情緒寵壞的猛獸,正發了瘋似的噬咬著鐵面具底下那塊最軟弱的肉,迫使他停不住顫抖。
Thumbnail
到底有多久没回來了?久到清水都變成了酒。清脆的金屬碰撞聲,來自手中的鑰匙串,宛如喪禮的輓歌前奏,催人心肝;很想叫它安靜,但似乎有一頭被情緒寵壞的猛獸,正發了瘋似的噬咬著鐵面具底下那塊最軟弱的肉,迫使他停不住顫抖。
Thumbnail
我摸了摸腰間繫着的玉墜。這玉墜,是那日太子親手爲我係上的。這玉墜本是一對,另一塊懸在他腰間。他說玉是一對,人也合該是一對的。 他自我身後,握住了我手中筆,引着我,一筆筆在他名字旁寫了我的名字,筆鋒裏分明是數不清的心事。 他彎着腰,聲音便是自我耳後傳來的,激得我右耳熱成一片。
Thumbnail
我摸了摸腰間繫着的玉墜。這玉墜,是那日太子親手爲我係上的。這玉墜本是一對,另一塊懸在他腰間。他說玉是一對,人也合該是一對的。 他自我身後,握住了我手中筆,引着我,一筆筆在他名字旁寫了我的名字,筆鋒裏分明是數不清的心事。 他彎着腰,聲音便是自我耳後傳來的,激得我右耳熱成一片。
Thumbnail
事情發生在很多年前的一個夏天... 在香港某一個比較舊式的政府公共屋邨的其中一個單位內,住了兩個年齡都是二十多歲的女生,她們是閏蜜的關係...我跟她們兩個雖然並不算很瞭解,但因為認識了也有一段長時間,所以也算是比較熟絡的朋友...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會晚上去她們家裡喝酒聊天,亦多數都會在她們家裡過夜
Thumbnail
事情發生在很多年前的一個夏天... 在香港某一個比較舊式的政府公共屋邨的其中一個單位內,住了兩個年齡都是二十多歲的女生,她們是閏蜜的關係...我跟她們兩個雖然並不算很瞭解,但因為認識了也有一段長時間,所以也算是比較熟絡的朋友...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會晚上去她們家裡喝酒聊天,亦多數都會在她們家裡過夜
Thumbnail
將精心挑揀的玉石打磨成片,打孔後繫上細繩。在新年贈此物給家族中未成年的孩童與少年,這是北方常見的習俗。 這樣陌生的故事已是老生常談。
Thumbnail
將精心挑揀的玉石打磨成片,打孔後繫上細繩。在新年贈此物給家族中未成年的孩童與少年,這是北方常見的習俗。 這樣陌生的故事已是老生常談。
Thumbnail
事情已經是好幾個世紀前的事,但玉吊墜上一男一女的模樣,我依稀還是記得。我還以為大家都跟我一樣看得到他們,也能與他們對話。後來家人把玉吊墜棄掉,過了一陣子,家人在同一位置墜樓受傷。
Thumbnail
事情已經是好幾個世紀前的事,但玉吊墜上一男一女的模樣,我依稀還是記得。我還以為大家都跟我一樣看得到他們,也能與他們對話。後來家人把玉吊墜棄掉,過了一陣子,家人在同一位置墜樓受傷。
Thumbnail
今天早晨姑媽來電話,說兩個人到訪我們家清朝的老宅子,花了十五塊錢,從97歲的奶奶那裡換去了一堆老物件。
Thumbnail
今天早晨姑媽來電話,說兩個人到訪我們家清朝的老宅子,花了十五塊錢,從97歲的奶奶那裡換去了一堆老物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