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孩子越不可愛的時候 就是越需要愛的時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偶然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這一句話,那時的我沒什麼特別感觸,但一直將這句話放在我的心中。
上周四晚上,帶著兩兄妹去溜直排輪,這是在過了好幾個雨天,終於放晴的傍晚,看著孩子們興奮地的神情,教練也鼓舞著說:「難得好天氣,我們把上週沒溜的都溜回來,一開始先來個馬拉松8圈吧!」
樂樂一如往常,奮力地往前衝,好強的他總是想追過前方的人,帶著這想贏的精神、超越別人,一直是他的目標,他總是很享受競賽中所得到的成就感。
恩恩在直排輪班中是最新加入的、年紀也是最小的,除了努力跟上大家,慢慢的、慢慢的也堅持溜完了8圈。
曾經我問過恩恩:「會不會很累?跌倒會不會很痛?」
她點著頭說:「跌屁股很痛」
「那妳還想繼續溜嗎?」
「要,我想要跟哥哥一樣」每次恩恩都會這樣回應我,
原來,能跟哥哥一樣,也是她一直的目標。
一小時的直排輪課,有競賽、有技能也有遊戲,在場外看著兩人的我,都覺得好佩服小人兒的鬥志和體力,久違的運動魂也被喚起 (但就這麼一小時…又沉沉睡去….);那天,直排輪下課後,兩人照例在公園的遊戲區再玩了一會兒,喚著兩兒準備回家時,恩恩不情願的在公園的地上爬來爬去;天知道公園的地上有多恐怖,我大喊:「不可以在地上爬,很髒…」她看看我,竟然開始將手放入嘴巴。這近乎挑釁的行為,讓媽媽的理智線瞬間斷掉,我衝上前抓著她放入嘴巴的手打了一下,可想而知,她崩潰大哭,哭鬧著不願意跟我上車回家。
正好,剛工作完的爸爸這時趕到,我交手後,也帶著滿滿的情緒先帶哥哥回家。回到家後,我先調整自己的情緒,等到覺得自己狀況平穩後,我來到仍又哭又鬧又崩潰的恩恩面前。
「恩恩,媽媽看到妳還在哭,妳是不是還在生氣?」(我先陳述事實)
「媽媽壞壞,我不要媽媽……」
「媽媽剛剛打妳手,妳很生氣是嗎?好,我知道妳很生氣和難過,對不起,媽媽不應該打妳手,可是妳剛剛在地上爬又吃手,媽媽很擔心妳吃下細菌,妳想把細菌吃進肚子嗎?」(我先同理她的感受,但也表達自己的感受)
恩恩看著我,搖搖頭…..
「如果妳現在還想生氣一下,媽媽可以在旁邊陪妳?還是妳現在想讓媽媽抱抱妳?」(我尊重她的情緒發洩和提出選擇)
「媽媽抱抱……」恩恩依舊是氣嘟嘟的提出要求
我抱著她,試圖轉移話題,「妳今天好努力的溜直排輪,也進步很多,而且都沒有放棄,我覺得妳好棒!但…今天有沒有好累?」
沒想到,這個問句像觸動了她的情緒開關,她委屈著點點頭,大哭著說:「我的腳好痠好痠……」
唉呦威壓,看著我懷中這個眼淚停不了的淚人兒,我更心疼了,小哥哥一歲半的恩恩,永遠追逐著哥哥的背影;看哥哥踢著足球,她也想有自己的球衣和足球;看哥哥直排輪競速著,她也想證明她也可以不怕痛、溜很快;問她想看甚麼影片,她會說想看哥哥想看的;問她喜歡什麼,她會說我要跟哥哥一樣的;當哥哥膽小怕黑,她會說:「哥哥、我保護你…好嗎?」
有著雙寶的我們,總是想著可以怎麼樣讓他們一起玩?什麼樣的活動可以讓他們一起參與?怎麼樣的安排,能讓時間發揮最大效益?並不是偏心,但難免會照著較大的孩子的年齡、身心狀況或喜好來做主要安排。謝謝妳,也提醒了媽媽要更知道,妳是那小哥哥1.5歲的妹妹阿。
今天晚上直排輪課又來了,昨晚我先和恩恩溝通:
「恩恩,明天晚上妳有想溜直排輪嗎?」
「我想溜!」恩恩以秒回的方式回應我。
「妳記得妳上次很累嗎?如果想要休息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溜星期日的就好。」
「哥哥呢?哥哥會溜嗎?」果真仍是個哥控。
「哥哥會上他的班,但妳不一定要和哥哥一樣,妳可以自己決定。如果妳還是想溜也可以,但如果真的太累就讓媽媽知道,我們就休息好嗎?」
「好!」
我們做好了約定,今晚的妳仍很努力,但也享受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媽寶米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養的過程,就像任務闖關一樣,一關一關的破解,解題成功,能讓你慢慢看到孩子情緒處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進步;但更多時候是卡關了,你摸不清這關的大魔王是誰?在哪?搞不懂適用什麼武器?或是根本沒發現自己已體力耗盡,需要先補補血。常常動彈不得,必須退回上一關,重新出發...
「帶妳出來玩...妳還要哭?」 「妳再哭我就揍妳,聽到了沒?」 「嘴巴給我閉起來喔!不然我們現在馬上走,有沒有聽到?」  假日大熱天的下午,我帶著樂樂在公園排著溜滑索,長長的隊伍在毫無遮蔽物下,搭配著極度曬人的艷陽,讓人容易心浮氣躁,著實考驗著大人和小孩的耐力和體力。
最近在和小孩互動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有點沮喪,也有點自我懷疑。尤其當小孩在鬧情緒時,同理孩子的情緒、與正向的溝通後,小孩的情緒仍然很滿,不但沒有緩和,仍瘋狂的發洩,甚至出現怪爸爸、打媽媽的行為。 每當類似情況發生時,總會自我反省,這個不逆向教養是否走偏了?會不會養成不孝子?我是一直在退讓嗎?
教養的過程,就像任務闖關一樣,一關一關的破解,解題成功,能讓你慢慢看到孩子情緒處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進步;但更多時候是卡關了,你摸不清這關的大魔王是誰?在哪?搞不懂適用什麼武器?或是根本沒發現自己已體力耗盡,需要先補補血。常常動彈不得,必須退回上一關,重新出發...
「帶妳出來玩...妳還要哭?」 「妳再哭我就揍妳,聽到了沒?」 「嘴巴給我閉起來喔!不然我們現在馬上走,有沒有聽到?」  假日大熱天的下午,我帶著樂樂在公園排著溜滑索,長長的隊伍在毫無遮蔽物下,搭配著極度曬人的艷陽,讓人容易心浮氣躁,著實考驗著大人和小孩的耐力和體力。
最近在和小孩互動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有點沮喪,也有點自我懷疑。尤其當小孩在鬧情緒時,同理孩子的情緒、與正向的溝通後,小孩的情緒仍然很滿,不但沒有緩和,仍瘋狂的發洩,甚至出現怪爸爸、打媽媽的行為。 每當類似情況發生時,總會自我反省,這個不逆向教養是否走偏了?會不會養成不孝子?我是一直在退讓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最近,我發現小孩子的好勝心破表。以前還擔心他沒什麼好勝心,這幾天他跟我說,希望我能訓練他的體能。因為他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本來我以為他只是玩玩而已。可是昨天他滿臉不爽地告訴我,他覺得自己跑步太慢了……哈哈哈。他也長大了,開始有了不高興和不滿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最近,我在看翻新中古車的
Thumbnail
小姪女(最右邊)在托嬰中心,交到了好朋友,於是每天很開心的說要去上課 但這個小孩很念舊,也很怕改變,今年八月即將要去上幼幼班時, 依蘿和弟妹都有預感應該會大哭, 弟妹從三月開始就說:今年阿,很熱的時候,以後你就要從這個地方離開了 小姪女一臉疑惑 弟妹:也就是不會每天來這裡上課了 小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
Thumbnail
我看到我朋友看到小孩打架,想抓著看得到玩具處理一下,讓我想到我之前跟老公的討論… 之前姊姊會很用力地推倒弟弟,搶走玩具,或是很用力打他 我有一次很用力地捏我家姊姊之後,我覺得後悔,跟老公討論 他說,「你想想他們這麼信任你,這麼愛你,他們每次都相信你不會傷害他們」 我心裡OS:
Thumbnail
這一天,全家一起去運動,兩個小鬼各帶一個海灘球,在寬闊的草地上奔馳,我跟把拔則是輪流去跑公園,等他們沒電時,就帶他們去山坡上吹風。正男想到一個遊戲,他一腳把球踢下山坡,再慢慢地把球滾上來,妮妮也玩了幾次,但滾上坡的工作,還是需要葛格幫忙,來回幾趟大家都累,剛好把拔跑回來,準備要回家時,阿妮心血來潮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的耐心和堅持,通過一個父親在帶孩子騎車回家的過程中展現的耐心和堅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文章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呼籲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練習和堅持,而不是輕易放棄。
Thumbnail
很小的時候,差不多是幼稚園時期,住在外婆家,沒有跟爸爸媽媽姐妹們住一起。年紀小小的,最愛纏著表姐,跟頭跟尾的,很喜歡跟她們玩在一起,也覺得她們比親姐姐還要疼我。 我心裏一直這麼想著,但也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與姐妹……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最近,我發現小孩子的好勝心破表。以前還擔心他沒什麼好勝心,這幾天他跟我說,希望我能訓練他的體能。因為他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本來我以為他只是玩玩而已。可是昨天他滿臉不爽地告訴我,他覺得自己跑步太慢了……哈哈哈。他也長大了,開始有了不高興和不滿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最近,我在看翻新中古車的
Thumbnail
小姪女(最右邊)在托嬰中心,交到了好朋友,於是每天很開心的說要去上課 但這個小孩很念舊,也很怕改變,今年八月即將要去上幼幼班時, 依蘿和弟妹都有預感應該會大哭, 弟妹從三月開始就說:今年阿,很熱的時候,以後你就要從這個地方離開了 小姪女一臉疑惑 弟妹:也就是不會每天來這裡上課了 小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
Thumbnail
我看到我朋友看到小孩打架,想抓著看得到玩具處理一下,讓我想到我之前跟老公的討論… 之前姊姊會很用力地推倒弟弟,搶走玩具,或是很用力打他 我有一次很用力地捏我家姊姊之後,我覺得後悔,跟老公討論 他說,「你想想他們這麼信任你,這麼愛你,他們每次都相信你不會傷害他們」 我心裡OS:
Thumbnail
這一天,全家一起去運動,兩個小鬼各帶一個海灘球,在寬闊的草地上奔馳,我跟把拔則是輪流去跑公園,等他們沒電時,就帶他們去山坡上吹風。正男想到一個遊戲,他一腳把球踢下山坡,再慢慢地把球滾上來,妮妮也玩了幾次,但滾上坡的工作,還是需要葛格幫忙,來回幾趟大家都累,剛好把拔跑回來,準備要回家時,阿妮心血來潮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的耐心和堅持,通過一個父親在帶孩子騎車回家的過程中展現的耐心和堅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文章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呼籲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練習和堅持,而不是輕易放棄。
Thumbnail
很小的時候,差不多是幼稚園時期,住在外婆家,沒有跟爸爸媽媽姐妹們住一起。年紀小小的,最愛纏著表姐,跟頭跟尾的,很喜歡跟她們玩在一起,也覺得她們比親姐姐還要疼我。 我心裏一直這麼想著,但也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與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