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偶然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這一句話,那時的我沒什麼特別感觸,但一直將這句話放在我的心中。
上周四晚上,帶著兩兄妹去溜直排輪,這是在過了好幾個雨天,終於放晴的傍晚,看著孩子們興奮地的神情,教練也鼓舞著說:「難得好天氣,我們把上週沒溜的都溜回來,一開始先來個馬拉松8圈吧!」
樂樂一如往常,奮力地往前衝,好強的他總是想追過前方的人,帶著這想贏的精神、超越別人,一直是他的目標,他總是很享受競賽中所得到的成就感。
恩恩在直排輪班中是最新加入的、年紀也是最小的,除了努力跟上大家,慢慢的、慢慢的也堅持溜完了8圈。
曾經我問過恩恩:「會不會很累?跌倒會不會很痛?」
她點著頭說:「跌屁股很痛」
「那妳還想繼續溜嗎?」
「要,我想要跟哥哥一樣」每次恩恩都會這樣回應我,
原來,能跟哥哥一樣,也是她一直的目標。
一小時的直排輪課,有競賽、有技能也有遊戲,在場外看著兩人的我,都覺得好佩服小人兒的鬥志和體力,久違的運動魂也被喚起 (但就這麼一小時…又沉沉睡去….);那天,直排輪下課後,兩人照例在公園的遊戲區再玩了一會兒,喚著兩兒準備回家時,恩恩不情願的在公園的地上爬來爬去;天知道公園的地上有多恐怖,我大喊:「不可以在地上爬,很髒…」她看看我,竟然開始將手放入嘴巴。這近乎挑釁的行為,讓媽媽的理智線瞬間斷掉,我衝上前抓著她放入嘴巴的手打了一下,可想而知,她崩潰大哭,哭鬧著不願意跟我上車回家。
正好,剛工作完的爸爸這時趕到,我交手後,也帶著滿滿的情緒先帶哥哥回家。回到家後,我先調整自己的情緒,等到覺得自己狀況平穩後,我來到仍又哭又鬧又崩潰的恩恩面前。
「恩恩,媽媽看到妳還在哭,妳是不是還在生氣?」(我先陳述事實)
「媽媽壞壞,我不要媽媽……」
「媽媽剛剛打妳手,妳很生氣是嗎?好,我知道妳很生氣和難過,對不起,媽媽不應該打妳手,可是妳剛剛在地上爬又吃手,媽媽很擔心妳吃下細菌,妳想把細菌吃進肚子嗎?」(我先同理她的感受,但也表達自己的感受)
恩恩看著我,搖搖頭…..
「如果妳現在還想生氣一下,媽媽可以在旁邊陪妳?還是妳現在想讓媽媽抱抱妳?」(我尊重她的情緒發洩和提出選擇)
「媽媽抱抱……」恩恩依舊是氣嘟嘟的提出要求
我抱著她,試圖轉移話題,「妳今天好努力的溜直排輪,也進步很多,而且都沒有放棄,我覺得妳好棒!但…今天有沒有好累?」
沒想到,這個問句像觸動了她的情緒開關,她委屈著點點頭,大哭著說:「我的腳好痠好痠……」
唉呦威壓,看著我懷中這個眼淚停不了的淚人兒,我更心疼了,小哥哥一歲半的恩恩,永遠追逐著哥哥的背影;看哥哥踢著足球,她也想有自己的球衣和足球;看哥哥直排輪競速著,她也想證明她也可以不怕痛、溜很快;問她想看甚麼影片,她會說想看哥哥想看的;問她喜歡什麼,她會說我要跟哥哥一樣的;當哥哥膽小怕黑,她會說:「哥哥、我保護你…好嗎?」
有著雙寶的我們,總是想著可以怎麼樣讓他們一起玩?什麼樣的活動可以讓他們一起參與?怎麼樣的安排,能讓時間發揮最大效益?並不是偏心,但難免會照著較大的孩子的年齡、身心狀況或喜好來做主要安排。謝謝妳,也提醒了媽媽要更知道,妳是那小哥哥1.5歲的妹妹阿。
今天晚上直排輪課又來了,昨晚我先和恩恩溝通:
「恩恩,明天晚上妳有想溜直排輪嗎?」
「我想溜!」恩恩以秒回的方式回應我。
「妳記得妳上次很累嗎?如果想要休息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溜星期日的就好。」
「哥哥呢?哥哥會溜嗎?」果真仍是個哥控。
「哥哥會上他的班,但妳不一定要和哥哥一樣,妳可以自己決定。如果妳還是想溜也可以,但如果真的太累就讓媽媽知道,我們就休息好嗎?」
「好!」
我們做好了約定,今晚的妳仍很努力,但也享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