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快速安全的疫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一般疫苗或藥物的研發

在通常情況下,如果想完成新藥前期開發,往往需要花費 【1~10 年】。這期間,研究人員不僅要尋找各種有療效的化合物,還要逐一確認試劑和反應序列。

raw-image

但完成研究開發還不夠,之後新藥還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和上市審批,又會耗費數年。總體來看,每個新藥從開始研發到最終上架,基本耗時都在 10 年以上,還有數十億美元的花費。所以大部分時候,如果人類遇到從未見過的新病,往往要等待數年才會看到特效藥問世,在這段時間,病人也只能靠現有藥物抑制病情。

研發在加速了

我們人類的技術研發進步了,以前最耗時間去篩檢出,有效的藥物或疫苗的時間縮短了。

尤其是人類傳染病,反覆的出現,尤其是病毒🦠:🦠

raw-image

舉例來說:從病毒🦠基因🧬定序,科學家完全充分暸解這個病毒🦠底細,一直到可以第一期開始臨床試驗的時間:

SARS冠狀病毒🦠:需約20個月

H5N1 流感病毒🦠:需約11個月

H1N1流感病毒🦠:需約5個月

茲卡病毒🦠:需約4個月


冠狀病毒🦠家族的疫苗

raw-image

從宣布大爆發,直至第一個臨床試驗的時間


SARS 病毒🦠 ( 近2 年)

2003年開始爆發,也是過了【20個月】,約在2005才有第一個疫苗臨床試驗

MERS病毒🦠 ( 近2 年)

2014年開始爆發,約在2016年的2月,才開始有第一個疫苗臨床試驗

COVID19 病毒🦠 ( 近1個月)

2020年3月11日日,宣布大爆發,3月16日開始申請第一期臨床試驗,4月10日,人類第一支COVID19 病毒🦠疫苗注射入人體。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392219

大家開始疑惑:那麼快啊?

在疫情大流行下】很多東西變加速,變快,因為疫情下已經是全球大量的生命死亡,還不用提那些留下的後遺症的病人呢!

1.AI 加速藥物研發


其實一支好的疫苗研發,主軸不是在於多快多慢。正如上面所說的我們人類的技術研發進步神速了,以前最耗時間去篩檢出,有效的藥物或疫苗的時間縮短了。

舉例來說:AI 加速了藥物研發

理想情況下,如果能將藥物前期研發流程交給電腦,省掉重複性工作,理應能縮短新藥上市的時間,甚至可降低不少研發成本。

Exscienta 公司 也表示,他們在研發新藥時,就使用AI 主動學習演算法,讓電腦獲得比傳統流程更快的辨識速度。這使研究人員只需測試約 350 種化合物,就能篩選出新藥的最佳化學結構,候選數量僅之前的五分之一。

最終,新藥的研發時間也進一步縮短至 12 個月,且藥效比目前市面同類產品更好,持續時間更長。

2.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


很多的國家,面對大流行下,紛紛動用了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因為這樣可以縮短審核時間,或讓不同階段的試驗,也能同步進行,這加速了疫苗問世。

美國防疫專家,佛奇也表示,以往疫苗研發生產,速度不會這麼快,但是美國政府這次投入大量資金,疫苗只要進入臨床二期三期初期,就會開始量產,大量使用了。

所以,只要試驗在12月或明年1月證明疫苗具有效力,那時就已經生產出大量疫苗。

這是緊急應變的措施,

在確定藥物疫苗的安全性和劑量,就即刻進入【安全性/有效性】的評估。

幾乎跳過了【評估性試驗】,縮短了常規路經。但是「安全,有效」,仍然是最基本的訴求(如下圖)

raw-image

時間,不是疫苗生產的主軸

9月8日,國際期刊新英格欄 ( NEJM ) 發表一篇COVID19 疫苗的文章,其開宗名義的第一段寫著:“When Will We Have a Vaccine?” — Understan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Covid-19 Vaccination

“一個安全,有效和可用的COVID19 疫苗,是由【科學研究數據】証明的,而不是由月曆上的日期去決定的

文中提到,一般民眾或媒體,會陷入時間競賽,是研發疫苗的成功主要原因,這是大錯特錯的。専家的定可能會有所不同,我們要求的「安全,有效」,才是研發的主軸。

人體試驗用藥不良反應通報

任何人體試驗,有任何疑用藥不良反應,得有其通報機制。即使在臺灣也是如此的。

依據台灣行政院衛生署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GCP):「人體實驗如有嚴重不良事件發生時,應立即通知試驗委 託者,人體試驗委員會、醫療機構首長和中央衛生主管機關,並對受試驗者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

一、凡受試驗者使用研究用藥期間所發生的任何不良事件應通報行政院衛生署及醫院人體試驗審查委 員會。

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事件,應七天內通報衛生署。

二、醫院為保障受試驗者之個人權益,有關不良事件應經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評估及備查。

三、所有臨床試驗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計畫主持人應向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提出報告。


全球受試者都需要被保護

而這次的阿斯利康制藥(AstraZeneca)也表示,公司的"人體實驗標准審核程序"導致了臨床試驗必需暫停,以便檢視與安全性相關的數據。

這個完全是全球各界的一貫政策,為了「病人的安全第一」,我們如"在臨床試驗中,一旦出現潛在的、尚未能解釋的疾病征狀,就會啟動這樣的常規做法

這就是「安全」把關,而不是一味追求快速的疫苗生產,這個就是醫療倫理道德中的【不允傷害】“Do not Harm”的原則。


快速安全的疫苗

來自於

  1. AI 科技快速發展
  2. 動用了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
  3. 持續的「安全性/有效性」評估
  4. 受試者保護/不良反應通報

疫苗

絕不是由【日期】决定了生產、而由【科學】數據决定了生產...


來源:

“When Will We Have a Vaccine?” — Understan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Covid-19 Vaccination. September 8, 2020. DOI: 10.1056/NEJMp2025331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疫苗開發除了科學以外,還有許多關鍵影響力,像是資金,政府還有媒體。利用「同步進行」,才能在最短時間裡面做出疫苗,但「同步進行」也代表了加倍的人力與資源,而大量的資源會在這過程中被浪費。媒體是現代社會的雙面刃,它們讓大眾更認識過去門檻很高的疫苗開發,卻也常常利用負面消息製造大眾恐慌。
Thumbnail
疫苗開發除了科學以外,還有許多關鍵影響力,像是資金,政府還有媒體。利用「同步進行」,才能在最短時間裡面做出疫苗,但「同步進行」也代表了加倍的人力與資源,而大量的資源會在這過程中被浪費。媒體是現代社會的雙面刃,它們讓大眾更認識過去門檻很高的疫苗開發,卻也常常利用負面消息製造大眾恐慌。
Thumbnail
《疫苗先鋒》這本書介紹的是 AZ 疫苗的開發過程,新冠疫苗是有史以來開發最快的疫苗,從2020 年 1 月從中國開始爆發,還沒到 5 月,AZ 就已經開發出疫苗,開始進行人體試驗,到了 2020 年 12 月,已經開始大規模讓民眾施打疫苗,為什麼新冠疫苗可以快開發出來?
Thumbnail
《疫苗先鋒》這本書介紹的是 AZ 疫苗的開發過程,新冠疫苗是有史以來開發最快的疫苗,從2020 年 1 月從中國開始爆發,還沒到 5 月,AZ 就已經開發出疫苗,開始進行人體試驗,到了 2020 年 12 月,已經開始大規模讓民眾施打疫苗,為什麼新冠疫苗可以快開發出來?
Thumbnail
前陣子在家讀著近五百頁的《疫苗商戰》,邊看邊做著筆記 兒子一臉好奇地跑了過來『爸爸!你這書好厚喔~裏頭在講什麼?』 我想了想,回道『這是本談我們人類如何對況新冠病毒的歷史故事』 兒子立馬回應「好看嗎?讀歷史故事幹嘛?」說完便跑走去看他的神奇樹屋了 以下,我想從三個視角來與大家分享我的看見
Thumbnail
前陣子在家讀著近五百頁的《疫苗商戰》,邊看邊做著筆記 兒子一臉好奇地跑了過來『爸爸!你這書好厚喔~裏頭在講什麼?』 我想了想,回道『這是本談我們人類如何對況新冠病毒的歷史故事』 兒子立馬回應「好看嗎?讀歷史故事幹嘛?」說完便跑走去看他的神奇樹屋了 以下,我想從三個視角來與大家分享我的看見
Thumbnail
本來我也是不想打疫苗的。原因和很多觀望的人一樣,一方面覺得自己平時不會接觸大量人群,另一方面,同時也是主因,就是不信任它的安全性。以往耗費多年才研製成功的疫苗,怎能不到一年就上市?打了之後,會不會變喪屍?然而,美國至今已經有一億五千人打過第一劑疫苗,路上沒見過喪屍,倒是不戴口罩魔人見過不少。
Thumbnail
本來我也是不想打疫苗的。原因和很多觀望的人一樣,一方面覺得自己平時不會接觸大量人群,另一方面,同時也是主因,就是不信任它的安全性。以往耗費多年才研製成功的疫苗,怎能不到一年就上市?打了之後,會不會變喪屍?然而,美國至今已經有一億五千人打過第一劑疫苗,路上沒見過喪屍,倒是不戴口罩魔人見過不少。
Thumbnail
9月8日,國際期刊新英格欄 ( NEJM ) 發表一篇COVID19 疫苗的文章,其開宗名義的第一段寫著:“When Will We Have a Vaccine?” — Understan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Covid-19 Vaccination
Thumbnail
9月8日,國際期刊新英格欄 ( NEJM ) 發表一篇COVID19 疫苗的文章,其開宗名義的第一段寫著:“When Will We Have a Vaccine?” — Understan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Covid-19 Vaccination
Thumbnail
一般疫苗或藥物的研發 在通常情況下,如果想完成新藥前期開發,往往需要花費 【1~10 年】。這期間,研究人員不僅要尋找各種有療效的化合物,還要逐一確認試劑和反應序列。 但完成研究開發還不夠,之後新藥還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和上市審批,又會耗費數年。總體來看,每個新藥從開始研發到最終上架,基本耗時都在
Thumbnail
一般疫苗或藥物的研發 在通常情況下,如果想完成新藥前期開發,往往需要花費 【1~10 年】。這期間,研究人員不僅要尋找各種有療效的化合物,還要逐一確認試劑和反應序列。 但完成研究開發還不夠,之後新藥還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和上市審批,又會耗費數年。總體來看,每個新藥從開始研發到最終上架,基本耗時都在
Thumbnail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昨(14日)公布了一項數據結果,Moderna的新冠肺炎疫苗能讓病患產生抗體中和新冠病毒,預計7月底進行3萬人的第三階試驗,但大多數病患對疫苗皆出現副作用。各界擔心因為疫情的迫切性,壓縮研發的時間,恐導致預料外的問題。
Thumbnail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昨(14日)公布了一項數據結果,Moderna的新冠肺炎疫苗能讓病患產生抗體中和新冠病毒,預計7月底進行3萬人的第三階試驗,但大多數病患對疫苗皆出現副作用。各界擔心因為疫情的迫切性,壓縮研發的時間,恐導致預料外的問題。
Thumbnail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不停地工作,以開發covid19 疫苗來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很明顯,疫苗將是限制傳播和感染的關鍵工具。 大家常常期待下半年,疫苗出現,我們的的疫情,就可以馬上獲得控制?其實,所有的専家,已經開始憂慮,這些疫苗相關接種大問題,大困難: 1.有了疫苗,還要有安全 在一般情況下
Thumbnail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不停地工作,以開發covid19 疫苗來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很明顯,疫苗將是限制傳播和感染的關鍵工具。 大家常常期待下半年,疫苗出現,我們的的疫情,就可以馬上獲得控制?其實,所有的専家,已經開始憂慮,這些疫苗相關接種大問題,大困難: 1.有了疫苗,還要有安全 在一般情況下
Thumbnail
全球正在迫切需要有效的藥物或疫苗來治療冠狀病毒疾病2019(Covid-19),大家都想要用最快方法、最短時間內,完成這個任務。基本上簡約有4大steps : 找出致命結構 我們知道SARS-CoV-2病毒感染人類,所需的大約25種蛋白質。而其中一個就是 S 蛋白(S protein)。這是在感染
Thumbnail
全球正在迫切需要有效的藥物或疫苗來治療冠狀病毒疾病2019(Covid-19),大家都想要用最快方法、最短時間內,完成這個任務。基本上簡約有4大steps : 找出致命結構 我們知道SARS-CoV-2病毒感染人類,所需的大約25種蛋白質。而其中一個就是 S 蛋白(S protein)。這是在感染
Thumbnail
什麼時候會有Covid-19冠狀病毒疫苗? 研究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行。但是這個驚人的速度呢,也是要歷時18個月,對! 一年半已是疫苗發展的快速列車。(挖~孩子都快能生兩胎啦.....) 喔對,現在這個病毒正名為SARS-CoV-2,意思是可導致COVID-19的病毒。 E 美國目前正在開發20多種疫
Thumbnail
什麼時候會有Covid-19冠狀病毒疫苗? 研究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行。但是這個驚人的速度呢,也是要歷時18個月,對! 一年半已是疫苗發展的快速列車。(挖~孩子都快能生兩胎啦.....) 喔對,現在這個病毒正名為SARS-CoV-2,意思是可導致COVID-19的病毒。 E 美國目前正在開發20多種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