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搶先看∣謝廖沙認識戈巴契夫的孫女克謝尼婭(Ksenia)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raw-image
這裡卻有個叫做波格丹諾夫的人,完全名不見經傳,表面上代表一個其實從一九九○年代初期之後就不再活動的政黨,政治經驗是在一個小而無權的區議會裡兼職議員,就連這一段都可能是偽造的——謝廖沙卻得假裝相信,這個小丑蒐集到了兩百萬選民連署?這種感覺就像當初謝廖沙覺得每個人都瘋了,全都突然接受無名小卒普丁成為總統熱門人選那樣。

*戈巴契夫時期

祖父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與戈巴契夫必定是在一九八五或一九八六年夏天,一同在克里米亞的一處黨別墅避暑,因此讓謝廖沙認識了戈巴契夫的孫女克謝尼婭(Ksenia),再過一、兩年,兩人將在黑海專屬黨內職官的兒童夏令營共度夏日;但這個夏天,當兩個男人沒完沒了地討論治國大計,謝廖沙多半都得自求多福。他向下爬進隧道裡。謝廖沙直到後來才想到,那些地盤全都戒備森嚴,他隨時都處於監控之下。再到後來,他會懷疑、也會牽掛自己所記得的童年時光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他是否真的曾經獨自一人,是否真的被身邊圍繞的人們愛過。就像祖父別墅裡的那位廚師,他似乎很寵愛小謝廖沙,但謝廖沙的姊姊後來告訴他,那位廚師曾是國安會的上校,這讓謝廖沙疑惑,那份愛是不是他任務的一部分。

謝廖沙是一位黨內高官的孫子,而非兒子,因此他早年生命的某些部分,是在他當時及後來所認為的「一般」蘇聯狀況下度過的。他的家庭一如其他人家,也面臨食物短缺,從廁紙到牆面塗料等其他消費品也都短缺。小謝廖沙也輪流排隊,掌心上用原子筆寫著號碼——當須要排隊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的時候,分配號碼成了一種額外措施,以維持自我組織和人們所認為的公平。但謝廖沙和雙親居住的地方,在地方話裡被稱做「沙皇村」(tsarskoye selo)。最初的沙皇村——一個被正式命名為沙皇村的真實地點——是十八世紀初彼得大帝夏宮的所在地。沙皇村在蘇聯時期被更名為普希金,因為這位詩人在當地接受教育;但「沙皇村」這個稱號開始與蘇聯菁英居住的街區和小社區產生聯繫。

這些地方的商店存貨較多,即使它們也會受到貨料短缺的影響。建築的規劃和建造品質更良好,空氣也比城市裡其他地方更棒——莫斯科西部的社區比其他區域有較少的工廠和較多的公園。在反對不平等的抗爭中所建立的這個國家,卻創造出舉世僅見最錯綜複雜、也最僵化的一套特權體系。它從第一批布爾什維克黨人搬進宮殿、或豪華旅館後開始的。布爾什維克俄國誕生的最初數年,特權的主要機制就被定義和創造出來。甚至在十月革命前幾個月,列寧就提及「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不會帶來人人平等:「財富差異仍將維持不公正的差別。」就在革命後一週,列寧寫道,高素質的專業人士「就目前而言」有必要維持他們的特權地位。遊手好閒的富人必須被剝奪財產,但訓練有素的人才必須勸誘來為新政權效力。「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馬克思主義原則被更為實用的措施取代,也就是盡國家所能去供養高級專業人士,好從他們身上取得最大的回報。往後數年間,勞力最受國家珍視的人員名單,以及對他們的補償機制全都建立起來。布爾什維克黨人對他們所謂的「創作知識分子」提供津貼,包括作家、藝術家,特別是電影導演,以及學者和科學家;軍官的層級則更高。但布爾什維克黨人最看重的還是自己:「政治工作者」的特權與利益勝過所有其他群體。

*葉爾欽時期

葉爾欽掌權的那一年,謝廖沙的父母也離婚了。彷彿一覺醒來,廖沙就失去了所有特權。父親搬走後,母親還在莫斯科國立大學任教。如今,光靠她的薪資無法維持生計(這在過去多半無關緊要,因為黨內職官的分配體系提供了社會安全網)。但她與其他教授不同,她還有在沙皇村的大公寓,此時,她收留了一位比利時男人寄宿。他有一輛車,他付一美元請謝廖沙幫忙洗車。這筆錢足夠在紅場的一個新攤位買兩罐可口可樂,從第五十七中學走路十分鐘就到。儀隊仍然踢著正步走向他們在列寧陵墓前的崗位,並且紋風不動地肅立於崗位上,但人們不再大排長龍等待瞻仰躺在水晶棺裡的布爾什維克革命領袖。白宮處決事件之後,葉爾欽命令儀隊撤離,一九九三年十月六日,最後兩名值勤士兵在離開時漫不經心地揮手道別。一九九○年時,謝廖沙和前一間學校的同學們,在紅場入口處的歷史博物館加入了兒童十月團。如今他在這裡請新同學喝可口可樂。那感覺就像自由。

謝廖沙的祖父看來也經歷了類似的事。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不再擁有高聳圍牆後的中央委員會別墅,但他在科學院村被核發了一棟別墅,只在特權階序上稍低一階。這間房屋按照蘇聯標準,乃至大半個世界的標準來說都算是豪華的,但謝廖沙從未見過比這更小的房子。儘管如此,它仍坐落在一片充滿百年松樹的土地上,這些樹木加上庭院的規模,讓它看來就像是方圓數英哩之內唯一的房屋。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一直都想要一片擁有池塘、池中有魚的庭院,這時他的兒孫們正不眠不休地將裝滿手推車的泥土推到外面去,而有朝一日要成為池塘的地方則愈挖愈深。在過去,挖土和推車的工作會有義務役軍人代勞,但如今,謝廖沙理解到,雅可夫列夫一家的生活跟一般人沒有兩樣,這正是祖父一向更喜愛的生活方式。

謝廖沙八年級的時候,他父親和一些朋友決定為子女開辦一所家庭學校。謝廖沙和第五十七中學的孩子們斷了聯絡。往後四年,他只在家庭學校裡和自己的家人及另外兩名青少年說話。他們並沒有成為朋友。除了祖父之外,在這世上沒有朋友或別人能理解他。

*普丁時期

二○○八年三月,謝廖沙飛回莫斯科,參加總統選舉投票。他在基輔住了一年,幾乎沒在關心俄國政治,但他知道自己必須投票。他的祖父也會這麼說。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總是談論著謝廖沙有多麼幸運,能在擁有選舉的時代成長。或許正因如此,謝廖沙覺得自己一定要飛回莫斯科,在戶籍地的投票所投下選票,而不是在基輔的俄國大使館投票。

飛行歷時一小時。到了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Sheremetyevo International Airport),謝廖沙搭上一輛接駁車(一輛搖搖晃晃的小巴)前往最近的地鐵站。小巴一輛輛接踵而至,速度更慢的大巴士也一樣,因此地鐵站裡擠滿了旅客,其中多數人都經歷了比謝廖沙更久的旅程而顯得疲憊。謝廖沙排隊前往售票窗口:當然,每個人都剛從外地回來,身上都沒有為莫斯科人節省排隊時間的多次乘車儲值卡。地鐵站又擠又吵,空氣中瀰漫著每個人一路上的征塵。行李使得空間感更加欠缺。疲累的孩子們抱怨。疲累的大人們厲聲制止。隊伍看似漫無止盡。

實際上,他排了五十分鐘。要是謝廖沙到達售票窗口時都已經累了,其他人的狀況又該是如何?

「六十次乘車卡,謝謝。」他說,把一張盧布千元鈔推過窗口。按照窗口上張貼的那張機器打字的票價表,六十次乘車卡是提供購買的最高面值票券。每張價格五百八十盧布,相當於二十美元左右。

謝廖沙取票之後,走到閘門前,盡可能大聲地說:

「我剛才排了五十分鐘的隊!我不要你們也得排隊五十分鐘,就只因為你們從外地來!我買了六十次乘車卡!請你們刷這張卡進站。」

人群停頓下來。許多人看來是聽見他說的話了,但不願相信他。然後,有個女人走來。謝廖沙將票卡放進閘門,閘門吐出票卡,亮起綠燈,女人進了站。然後又來了一個人,然後是一對夫妻,接著,一位年輕的警官把自己刮得乾乾淨淨的臉逼近謝廖沙。

「你得跟我走一趟。」

謝廖沙去了。警官帶著他穿過大廳的一道黑色鐵門,走進地鐵站的警察局,裡面坐著一個更高階的警官。他完全謝頂的腦袋脹紅,汗珠流淌,即使他就坐在金屬桌後方,臉色和呼吸卻彷彿剛爬過樓梯。他們一走進來,這個冒汗的男人就開始對謝廖沙咆哮,髒話如連珠炮般傾瀉而出,從來沒有人這個樣子吼過謝廖沙。謝廖沙臉上必定也流露出情緒了,因為年輕警官這時又把他帶出門外,在那個冒汗的男人聽不見之處,他試著用自己的話讓謝廖沙知道他使用車票的方式不對。但他實在無法說清楚講明白,甚至講不完一句連貫的話,這讓謝廖沙很想幫他一把。

「聽我說,」他說:「這不是詐欺行為。我確實買了一張六十次乘車卡得到優惠,但我沒有從中獲利,還為大家省下了時間和麻煩——包括收銀員!」

「轉賣車票是違法的!」年輕警官說。

「我沒有轉賣。」

「你會害收銀員惹上麻煩的,她可能會被開除。」

「她為什麼要被開除?她什麼都沒做錯!誰都沒做錯。」

「你以為你是誰啊,上帝嗎?」

就在那一刻,發生了某些轉變。謝廖沙感到平靜而清醒。「禪」這個詞在他心中浮現,然後是一句構造完整的話:「這個人的心智運作模式,我永遠不可能理解。」

「我懂了。」謝廖沙說著,從年輕警官身邊走開。謝廖沙把票卡放進閘門,穿過閘門。「麻煩你了,請收下!」然後把票卡塞進第一個對他這句話停頓夠久的人手裡。謝廖沙用不著剩下的五十五次了。

他直接前往投票所。投票所設在一所學校裡——六個臨時架設的投票亭,房間中央有兩個透明的塑膠投票箱。他拿了選票,但還沒踏進投票亭就停下腳步。選票上的第一個人名和履歷如下:

波格丹諾夫,安德烈.弗拉基米洛維奇。生於一九七○年,莫斯科居民。工作處所:俄羅斯民主黨,政黨。職稱:中央委員會主席。工作處所:莫斯科市陽光地區(Solntsevo)議會。職稱:兼任副議長。推薦人:自己。依據選民連署而獲得登記。所屬政黨:俄羅斯民主黨,領袖。

這激怒了謝廖沙,然而警官和他滿頭大汗的上級,以及他們編造的所有規定都還不足以激怒他。這是徹頭徹尾的嘲弄。普丁時代的新法律規定,獨立候選人(不具備國會議員身分的候選人)必須提交兩百萬份選民連署,才能登記為候選人,而且在全國任何一個地區都不得超出五萬份連署。這需要鉅額金錢或龐大的全國性草根行動者網絡——最好兩者皆有。許多人在那一年都嘗試過,但全都失敗了。但這裡卻有個叫做波格丹諾夫的人,完全名不見經傳,表面上代表一個其實從一九九○年代初期之後就不再活動的政黨,政治經驗是在一個小而無權的區議會裡兼職議員,就連這一段都可能是偽造的——謝廖沙卻得假裝相信,這個小丑蒐集到了兩百萬選民連署?這種感覺就像當初謝廖沙覺得每個人都瘋了,全都突然接受無名小卒普丁成為總統熱門人選那樣。

謝廖沙把空白選票丟進投票箱裡,走出投票所。他搭上一輛計程車返回機場。

─────本文摘自《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國族、極權、歷史記憶,人民為何再次臣屬於普丁的國家?

《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國族、極權、歷史記憶,人民為何再次臣屬於普丁的國家?》

作者:瑪莎.葛森(Masha Gessen)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0-09-01

raw-image

美國國家圖書獎非文學類大獎

紐約公共圖書館.海倫伯恩斯坦圖書大獎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大獎決選

紐約時報書評、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西雅圖時報、基督科學箴言報、新聞週刊 年度好書

★「我們一切的思想與行動,全都出於赤誠和熱愛俄羅斯啊!」

在缺乏信仰與依歸的時刻,俄羅斯人該如何急尋俄羅斯的偉大?

戈巴契夫,拆卸的鐵幕

1985年,蘇聯迎來了新政。戈巴契夫決定將垂死的國家,引進一點改革的活水。人民開始小心翼翼接觸以往禁絕的資訊,書籍、音樂、學術、宗教,涓涓細流的自由,逐漸流入大眾的內心,集會開始了、遊行抗議開始了,分離與解放的力量終於形成了洪水,衝破了柏林圍牆、波羅的海三國、高加索、所有東歐與中亞聯邦,鐵幕全面瓦解,只剩下孤零零的俄羅斯人。

葉爾欽,失序的國度

1991年,俄羅斯要向西方世界開放。資本主義到來,市場經濟統治,學術與文化積極接軌。那是個看似充滿希望的時期。然而,蘇聯長久的慣習沒有退去,仍像幽靈一般困擾著經濟與政治,即便國民生活水準提升了,但貧富差距加大、人民生計各憑本事、車臣分離主義分子在邊境喧囂。曾經是相對於美國的強權,而如今俄羅斯要往哪裡去?人民心中充滿了困惑。

普丁,眾望所歸的大家長

1999年,默默無聞的前KGB特務,接下了紊亂的俄羅斯。在車臣戰爭中,普丁終於展現出久聞不見的強勢,終結戰事紛擾,重建俄羅斯的自尊。人民全心託付給他,國家所有事情逐漸步上軌道。當穩定成為俄羅斯追求唯一的辭令,任何阻礙前進的大石先被劈除,最後連不起眼的沙子也被清掃而空,從商業寡頭、反對派媒體、學術研究自由、LGBT人權、猶太人、到抗拒NGO組織的「國外代理人法」,人們被跟監、被騷擾、被毆打、被暗殺,沒有人不能不服膺克里姆林宮的意志。內政清理好了,該向國外征討了,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

這是極權主義再發作! 《普丁:沙皇再臨》作者瑪莎.葛森, 透過四個主角、二十多個人物、譜寫出俄羅斯三十年頭急速變化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 這是俄羅斯人的生命史,也映照出俄羅斯開放、奔放又收緊,又如何臣服於強人專制、迷失在國族主義中。

【國外傳媒推薦】

「瑪莎.葛森是俄羅斯這一世代之內最重要的一位知名社運人士與記者。」 ——大衛.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紐約客》(The New Yorker)

「一名極其獨立的記者……葛森深知俄國的文化與病理……(而且有著)對英語的絕妙掌控。」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葛森展現了非凡的勇氣……毫不退縮。」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瑪莎.葛森博學而謙遜、標新立異而靈巧、誠實而勇敢。在這個獨特的歷史時刻,當我們必須理解俄國才能理解我們自己,我們全都很幸運能有她領路。」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暴政》(On Tyranny)作者

好書這裡買:

讀書花園:https://marcopolo.pse.is/r2cct

博客來:https://marcopolo.pse.is/hycme

誠 品:https://eslite.me/vt4n8

金石堂:https://marcopolo.pse.is/ukung

讀 冊:https://marcopolo.pse.is/useel

KOBO:https://marcopolo.pse.is/uv3q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可孛羅的沙龍
33會員
61內容數
馬可孛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5
......那是村子唯一一次受到威脅。在那天前,東棟賓和南棟賓兩村的關係向來不錯。這個村子的若開人會越過田地去南棟賓的茶館坐,羅興亞人也會來這裡賣魚賣菜。但就算暴民不是來自南棟賓村,雙方在那場暴力後便不再來往,分隔兩村的田地成了兩個社區之間的無主之地。
Thumbnail
2021/11/25
......那是村子唯一一次受到威脅。在那天前,東棟賓和南棟賓兩村的關係向來不錯。這個村子的若開人會越過田地去南棟賓的茶館坐,羅興亞人也會來這裡賣魚賣菜。但就算暴民不是來自南棟賓村,雙方在那場暴力後便不再來往,分隔兩村的田地成了兩個社區之間的無主之地。
Thumbnail
2021/11/12
布帝洞位於梅宇河北岸,軍方和許多若開人警告,那個地區是穆斯林的大本營,只差一步就脫離緬甸了。但在二○一二年暴力後,當地的人口差異似乎產生逆效應,穆斯林不再多於佛教徒,至少在城鎮是如此。可即便在布帝洞,兩者的融合程度仍比若開邦其他許多地方來得高。
Thumbnail
2021/11/12
布帝洞位於梅宇河北岸,軍方和許多若開人警告,那個地區是穆斯林的大本營,只差一步就脫離緬甸了。但在二○一二年暴力後,當地的人口差異似乎產生逆效應,穆斯林不再多於佛教徒,至少在城鎮是如此。可即便在布帝洞,兩者的融合程度仍比若開邦其他許多地方來得高。
Thumbnail
2021/10/15
隨著維多利亞時代的開展,鮭魚毛鉤變得越來越精細複雜,毛鉤釣書籍的作者們也開始竭力宣揚偽科學,好證明這類極度昂貴的異國材料確實是必需品。他們之中最主要的鼓吹者,是一名紈褲子弟凱爾森。他出生於一八三五年,大部分的年少時光都花在打板球、長距離游泳和障礙賽跑,但最終讓其他愛好都黯然失色的,是毛鉤綁製圈。
Thumbnail
2021/10/15
隨著維多利亞時代的開展,鮭魚毛鉤變得越來越精細複雜,毛鉤釣書籍的作者們也開始竭力宣揚偽科學,好證明這類極度昂貴的異國材料確實是必需品。他們之中最主要的鼓吹者,是一名紈褲子弟凱爾森。他出生於一八三五年,大部分的年少時光都花在打板球、長距離游泳和障礙賽跑,但最終讓其他愛好都黯然失色的,是毛鉤綁製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上一篇書評回顧了盛宣懷的後代和作者孫家幾代人的沈浮。這一篇繼續閱讀作者孫樹棻的回憶作品《上海的豪門舊夢》,主要講述在上海的白俄人和猶太人。原書的敘述還是非常精彩的。 第三章 最後的瑪祖卡 第四章 無國籍者:猶太人在上海
Thumbnail
上一篇書評回顧了盛宣懷的後代和作者孫家幾代人的沈浮。這一篇繼續閱讀作者孫樹棻的回憶作品《上海的豪門舊夢》,主要講述在上海的白俄人和猶太人。原書的敘述還是非常精彩的。 第三章 最後的瑪祖卡 第四章 無國籍者:猶太人在上海
Thumbnail
葉利欽辭職後,很快被曝出其政治助手鮑羅丁和女兒奈娜在克里姆林宮和其他官邸的裝修合同,涉及收受瑞士一家建築公司巨額傭金賄賂的醜聞。但最終,因證據不足而免於司法追究。
Thumbnail
葉利欽辭職後,很快被曝出其政治助手鮑羅丁和女兒奈娜在克里姆林宮和其他官邸的裝修合同,涉及收受瑞士一家建築公司巨額傭金賄賂的醜聞。但最終,因證據不足而免於司法追究。
Thumbnail
底層民眾的認知,就是精英階層利益的來源。而打破民眾認知的樊籠,首先奮起反對改革者的,就是被改革者救助的底層民眾。 ——旭 底層民眾的認知,就是精英階層利益的來源 善良的皮埃爾希望用他繼承的財產來為社會做點變革。他首先在自己的農莊進行改革,而且特別為農奴建立了學校。 ——魯迅, 隨感錄65 旭:讀書
Thumbnail
底層民眾的認知,就是精英階層利益的來源。而打破民眾認知的樊籠,首先奮起反對改革者的,就是被改革者救助的底層民眾。 ——旭 底層民眾的認知,就是精英階層利益的來源 善良的皮埃爾希望用他繼承的財產來為社會做點變革。他首先在自己的農莊進行改革,而且特別為農奴建立了學校。 ——魯迅, 隨感錄65 旭:讀書
Thumbnail
  「⋯⋯五月底的晚上根納季在馬諾堤港會和賈森堤爾進行一場交易,交易裡面就有你要的東西。⋯⋯的話⋯⋯怎麼樣?」   「不愧是⋯⋯,但我可不相信米拉托斯家的人會這麼好心的出賣自己人⋯⋯有什麼想要的嗎?」   「嗤⋯⋯納季那小子最近太惹眼⋯⋯事成後,三七分怎麼樣?⋯⋯沙⋯⋯」
Thumbnail
  「⋯⋯五月底的晚上根納季在馬諾堤港會和賈森堤爾進行一場交易,交易裡面就有你要的東西。⋯⋯的話⋯⋯怎麼樣?」   「不愧是⋯⋯,但我可不相信米拉托斯家的人會這麼好心的出賣自己人⋯⋯有什麼想要的嗎?」   「嗤⋯⋯納季那小子最近太惹眼⋯⋯事成後,三七分怎麼樣?⋯⋯沙⋯⋯」
Thumbnail
 爸爸和母親的喪禮結束後,沙耶華的父母與爸爸和母親親戚商量,由誰來收養我,不論是爸爸那邊的親戚,還是母親那邊的親戚,因為他們知道我從小到大都很乖巧,而且思想比較成熟,不會追求物質上的享受,所以,他們都願意收養我…… 也許他們不知道,並非我思想成熟,而是我所追求的,跟同齡的人不同,沒錯!我所追求的……
Thumbnail
 爸爸和母親的喪禮結束後,沙耶華的父母與爸爸和母親親戚商量,由誰來收養我,不論是爸爸那邊的親戚,還是母親那邊的親戚,因為他們知道我從小到大都很乖巧,而且思想比較成熟,不會追求物質上的享受,所以,他們都願意收養我…… 也許他們不知道,並非我思想成熟,而是我所追求的,跟同齡的人不同,沒錯!我所追求的……
Thumbnail
 足利沙耶華與我同年,家裏還有一個比她小兩歲的妹妹,兩姐妹與父母、祖母同住,她的父親是八島國人,母親是西西伯利亞國人。聽沙耶華說,他們是在京津念書的時候認識的。十歲的那一年夏天,沙耶華一家人就搬到我家隔壁的屋子裏。 聽沙耶華父親說,是沙耶華的祖父臨終前叫她們離開八島國。沙耶華的祖父隸屬於八島國賢……
Thumbnail
 足利沙耶華與我同年,家裏還有一個比她小兩歲的妹妹,兩姐妹與父母、祖母同住,她的父親是八島國人,母親是西西伯利亞國人。聽沙耶華說,他們是在京津念書的時候認識的。十歲的那一年夏天,沙耶華一家人就搬到我家隔壁的屋子裏。 聽沙耶華父親說,是沙耶華的祖父臨終前叫她們離開八島國。沙耶華的祖父隸屬於八島國賢……
Thumbnail
身為物理學家的父親,從異常的都卜勒效應或正在思考的任何理論,轉向一座核子動力供熱廠即將在高爾基興建這件事。它已經破土動工了。此時不過是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災變後一年;政府極力防堵災變的消息外流,但只能延緩消息流傳的速度。
Thumbnail
身為物理學家的父親,從異常的都卜勒效應或正在思考的任何理論,轉向一座核子動力供熱廠即將在高爾基興建這件事。它已經破土動工了。此時不過是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災變後一年;政府極力防堵災變的消息外流,但只能延緩消息流傳的速度。
Thumbnail
叫做波格丹諾夫的人,完全名不見經傳,表面上代表一個其實從一九九○年代初期之後就不再活動的政黨,政治經驗是在一個小而無權的區議會裡兼職議員,就連這一段都可能是偽造的——謝廖沙卻得假裝相信,這個小丑蒐集到了兩百萬選民連署?就像當初謝廖沙覺得每個人都瘋了,全都突然接受無名小卒普丁成為總統熱門人選那樣。
Thumbnail
叫做波格丹諾夫的人,完全名不見經傳,表面上代表一個其實從一九九○年代初期之後就不再活動的政黨,政治經驗是在一個小而無權的區議會裡兼職議員,就連這一段都可能是偽造的——謝廖沙卻得假裝相信,這個小丑蒐集到了兩百萬選民連署?就像當初謝廖沙覺得每個人都瘋了,全都突然接受無名小卒普丁成為總統熱門人選那樣。
Thumbnail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下旬,瑪莎和母親搭上一列火車。她們正要到波蘭過新年。塔蒂亞娜這兩年都到波蘭去;由於莫斯科的商店完全沒有存貨,家教工作也無法再讓她們買到像樣的東西,她成了俄國第一批「梭客」(chelnoki),這些人靠著進口數量少到足以當成隨身行李攜帶的貨品謀生。塔蒂亞娜夾帶的是前
Thumbnail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下旬,瑪莎和母親搭上一列火車。她們正要到波蘭過新年。塔蒂亞娜這兩年都到波蘭去;由於莫斯科的商店完全沒有存貨,家教工作也無法再讓她們買到像樣的東西,她成了俄國第一批「梭客」(chelnoki),這些人靠著進口數量少到足以當成隨身行李攜帶的貨品謀生。塔蒂亞娜夾帶的是前
Thumbnail
我試著把1992年的香港經典電影《家有囍事》也拉進來比較。前陣子在研究喜劇故事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地方是我看到的共通性。
Thumbnail
我試著把1992年的香港經典電影《家有囍事》也拉進來比較。前陣子在研究喜劇故事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地方是我看到的共通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