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到英國的理由》精彩內容搶先看∣世上被書寫得最多的國家!用旅行視角,一探帝國的真正風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十一點三十三分到馬格特

那一年,所有的人都跑到中國去,或者寫些關於阿拉伯世界的粗野文章,或赤裸裸地揭露非洲,但我心中另有盤算。在倫敦待了十一年後,英國還是有許多地方我沒去過。我從不曾踏上威爾斯,乃至於東安格里亞(East Anglia)一步,人們慣開波格諾里治(Bognor Regis)的玩笑,而我雖然從未去過波格諾里治,一樣大開其玩笑!還有波洛克(Porlock)在哪裡?北愛爾蘭真是個噩夢,而蘇格蘭真的美得讓人屏息嗎?林肯窩(Lincolnshire Wolds)到底在何方?我所知道的英國都是從書上看來的。英國是這世上被書寫得最多的國家,那真是個問題。讀一本有關中國的書籍,你會認為對那地方已經非常了解;但你讀過二十本有關英國的書,甚至連《英國人性格》註1和《鄉間騎蹤》註2都看了,卻清楚自己只是略識皮毛而已。

我每年在倫敦住半年,其餘的時間外出,漸漸不喜歡這個城市。「對倫敦厭倦的人,就是厭倦了生活。」──不,我是厭倦了找停車位,厭倦了人群和塗鴉的牆壁、骯髒的老建築和醜陋的新房子,我厭倦了倫敦的交通、倫敦的厚臉皮和倫敦的自以為是,還有倫敦曬衣繩上那些灰色內衣褲無力地垂掛在令我哀傷的蓬鬆雲朵下。倫敦從不認為自己為一個都市,而是一個獨立的共和國,有時它好像整個比利時;開車的話,要開一整天才逛得完。我也厭倦了倫敦的書籍,有著諸如《英國:出了什麼差錯?》、《英國在垂死當中嗎?》之類的書名,倫敦人說一旦英國出了問題,就是西半球出了差錯。如同其他許多倫敦人一樣,我其實從未在英國生活過,這漂浮的帝國是異國。

英國就在身邊,但「身邊」這個字眼其實是個誤導,距離在英國毫無意義──許多地方或難以到達、或痛恨外來者、或叫做那名字的村子其實已不復存在:很大幅度的英國,事實上已經埋葬不見了。我對某些地方略有所識,完全是因為對於旅遊地,英國有種口頭上的傳承,好比說波格是笑話、蘇格蘭令人屏息、康瓦爾(Cornwall)令人毛骨悚然、南威爾斯很糟糕,而來城(Rye)總是那麼的可愛,每個人好像都無所不知,都是嘴上談兵。蘇格蘭有高地,劍橋郡(Cambridgeshire)有沼澤,而諾福克(Norfolk)有廣闊無垠──用嘴巴召來山峰、灌木叢和水坑。北愛爾蘭人一旦講起英語,聽在我耳裡,就像是在語言研習中心學的。我在倫敦就曾把一個威爾斯人誤認為是荷蘭人──因為他奇怪的口音。至於愛爾蘭人,我個人在倫敦還沒碰到過任何一個會把愛爾蘭人認真當回事的人,除非那個愛爾蘭人全副武裝。「沼澤腳,」人們通常用這樣的輕蔑稱呼他們,「米客註3是友善的啦!」我在倫敦也從來沒碰過一個到過北愛爾蘭的人。

我什麼都不知道,而且開始覺得我和大家一樣惡劣和懶惰。

有次在關上的門後,我聽到一個英國女子相當愉悅地宣稱,「他們好好笑,那些美國佬!」我悄悄離開,想到英國人如是說,就忍不住大笑,心想:他們簡直就是在張冠李戴!他們會為煮得半熟的蛋戴上編織晃動的小帽以保溫!他們的超級市場不提供購物袋!他們在你踩到他們的腳趾頭時說抱歉!他們的政府讓他們每年花一百美元領取執照看電視!他們發三十年至四十年有效的駕駛執照──我的就延到二○一一年!他們在你買香菸時收你火柴的費用!他們在巴士上抽菸!他們靠左開車!他們偵查俄國人!他們大剌剌地說:「黑鬼」和「猶太佬」!他們稱自己的房子為「冬青里」(Holmleigh)和「麻雀觀」(Sparrow View)!他們穿著內衣褲做日光浴!他們不說:「不客氣。」他們到現在還有牛奶桶和擠奶工人,以及用馬拉車的垃圾清潔工!他們喜歡吃糖果、喝立渴殺(Lucozade)運動飲料和叫做「吱吱冒泡」的剩菜!他們住在狂吠(Barking)肉雞(Dorking)和血肉內臟(Shellow Bowells)!他們有著驚人的名字,像是吃得好(Eatwell)先生、鋼筆(Inkpen)仕女、愚蠢(Twaddle)少校及胡說(Toth)小姐!而他們居然還認為我們好玩?

我在倫敦住愈久,愈清楚英國人是多麼的愛吹牛,又是多麼的殺風景。你跟一個英國人說你計畫要環遊英國,他會說:「聽起來滿有趣的,就像是繞著一個夜壺追耗子。」他們可以非常的輕慢又自我批判。他們說:「我們很糟糕,這個國家毫無希望,我們從來不為任何事情做準備,什麼事情都沒有正確地運作。」但這樣的自我批判也是一種保持無益的策略、是一種投降。

而當一個英國人說「我們」時,他指的可不是他自己──而是在他之上及之下的階層,那些他認為應該做決定,以及應該跟隨的人。「我們」,意謂著其他的人。

「不可抱怨」是最普遍的英式說法,英式的耐性混合了遲鈍和絕望,有什麼用?可是美國人除了抱怨,什麼也不會做!美國人還會自誇「我做了些相當了不得的事,」並非英國人的說辭,「我非常敏銳,」則非美國人的。美國人愛現──那是我們天真的一部分──因而經常搞得灰頭土臉;英國人很少炫耀,所以他們也就很少看起來像笨蛋。英國人尤其喜歡嘲弄別人身上有的,而他們承認自己所沒有的特質,有時他們覺得我們真的很讓人捉狂。在美國別人會因為往前衝、擠向前、提升、躋身而欣賞你,但在英國這種行為是惹人厭的──是義大利移民的行為、是「中國人的消防演習」、是混亂。快速的衝刺其實也是插隊跳排的一種方式,而超前更是一種粗魯的行為──「粗魯的人」指的是從他原屬的階級脫隊的人,永遠得不到原諒。問題不在於原不原諒;他們就只是永遠不會忘記而已,英國人有著恆久而無情的記憶。

──────本文摘自《到英國的理由(2020新版):環大不列顛海岸遊記》


《到英國的理由(2020新版):環大不列顛海岸遊記》

作者:保羅.索魯(Paul Theroux)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0-09-08

raw-image

湯瑪士.庫克 旅行文學獲獎作品

看旅行書寫最毒舌派的 保羅.索魯
如何犀利解嘲我們所不知道的英國!


「擁英派」請勿入!!

.你跟一個英國人說你計畫要環遊英國,他會說:「聽起來滿有趣的,就像是繞著一個夜壺追耗子。」

.當一個英國人說「我們」時,他指的可不是他自己——而是在他之上及之下的階層,那些他認為應該做決定,以及應該跟隨的人。

.天氣在英國不是個中立的主題,它充滿了擬人化;牽涉到掙扎與紛爭,可以任性,也可以壞心眼。人們想像英國的天氣就像英國人的個性一樣:是英國式的沼氣,漂浮在空中對你作法。

.英國人在用餐的時候會變得極端私密,變得非常安靜;動作警戒、經濟和準確。一吃東西,突然間他們就進入了孤立的狀態。

.英國人的包容就某種意義上,是對於任何讓他們尷尬的事情幾乎都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他們是親切的,但也是害羞的。

【媒體讚譽】
我們之中很少有人曾經見識過海岸線全貌,我對索魯所懷的感激之情在於,由於他的代勞,使我免去親自遊走的辛勞。因為,他已經全程如實且妙趣橫生地告訴了我們。 ——《觀察家報》

保羅.索魯的這本周遊大不列顛的遊記,有趣又具知性,但是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者請避開。 ——《週日郵報》

充滿歷史驚奇、發人深省的洞察、美麗如畫的景色。 ——《紐約時報》

█ 好書這裡買:
讀書花園:https://marcopolo.pse.is/vqebb
博客來:https://marcopolo.pse.is/vl33z
誠 品:https://eslite.me/w5ekd
金石堂:https://marcopolo.pse.is/usy8p
讀 冊:https://marcopolo.pse.is/wbm27

電子書:
Readmoo:https://marcopolo.pse.is/tvpvf
KOBO:https://marcopolo.pse.is/wbpf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可孛羅的沙龍
33會員
61內容數
馬可孛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5
......那是村子唯一一次受到威脅。在那天前,東棟賓和南棟賓兩村的關係向來不錯。這個村子的若開人會越過田地去南棟賓的茶館坐,羅興亞人也會來這裡賣魚賣菜。但就算暴民不是來自南棟賓村,雙方在那場暴力後便不再來往,分隔兩村的田地成了兩個社區之間的無主之地。
Thumbnail
2021/11/25
......那是村子唯一一次受到威脅。在那天前,東棟賓和南棟賓兩村的關係向來不錯。這個村子的若開人會越過田地去南棟賓的茶館坐,羅興亞人也會來這裡賣魚賣菜。但就算暴民不是來自南棟賓村,雙方在那場暴力後便不再來往,分隔兩村的田地成了兩個社區之間的無主之地。
Thumbnail
2021/11/12
布帝洞位於梅宇河北岸,軍方和許多若開人警告,那個地區是穆斯林的大本營,只差一步就脫離緬甸了。但在二○一二年暴力後,當地的人口差異似乎產生逆效應,穆斯林不再多於佛教徒,至少在城鎮是如此。可即便在布帝洞,兩者的融合程度仍比若開邦其他許多地方來得高。
Thumbnail
2021/11/12
布帝洞位於梅宇河北岸,軍方和許多若開人警告,那個地區是穆斯林的大本營,只差一步就脫離緬甸了。但在二○一二年暴力後,當地的人口差異似乎產生逆效應,穆斯林不再多於佛教徒,至少在城鎮是如此。可即便在布帝洞,兩者的融合程度仍比若開邦其他許多地方來得高。
Thumbnail
2021/10/15
隨著維多利亞時代的開展,鮭魚毛鉤變得越來越精細複雜,毛鉤釣書籍的作者們也開始竭力宣揚偽科學,好證明這類極度昂貴的異國材料確實是必需品。他們之中最主要的鼓吹者,是一名紈褲子弟凱爾森。他出生於一八三五年,大部分的年少時光都花在打板球、長距離游泳和障礙賽跑,但最終讓其他愛好都黯然失色的,是毛鉤綁製圈。
Thumbnail
2021/10/15
隨著維多利亞時代的開展,鮭魚毛鉤變得越來越精細複雜,毛鉤釣書籍的作者們也開始竭力宣揚偽科學,好證明這類極度昂貴的異國材料確實是必需品。他們之中最主要的鼓吹者,是一名紈褲子弟凱爾森。他出生於一八三五年,大部分的年少時光都花在打板球、長距離游泳和障礙賽跑,但最終讓其他愛好都黯然失色的,是毛鉤綁製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英國倫敦與蘇格蘭住宿和行程規畫大公開,全部整理在這篇!
Thumbnail
英國倫敦與蘇格蘭住宿和行程規畫大公開,全部整理在這篇!
Thumbnail
船,又停在貧窮的小港了💔 開進歐洲後,開始旅遊腳步加快很多 每天都在玩的感覺很強烈(笑) 英國倫敦是重要行程 所有人都告訴我…. 『你真的超幸運,第一次來倫敦,碰到好天氣❤️』 才知道原來,倫敦一直都是灰色倫敦 當地觀光巴士還是首選, 尤其是像迷宮一樣的倫敦…. 很錯亂的😩倫敦街景太美,而且觀
Thumbnail
船,又停在貧窮的小港了💔 開進歐洲後,開始旅遊腳步加快很多 每天都在玩的感覺很強烈(笑) 英國倫敦是重要行程 所有人都告訴我…. 『你真的超幸運,第一次來倫敦,碰到好天氣❤️』 才知道原來,倫敦一直都是灰色倫敦 當地觀光巴士還是首選, 尤其是像迷宮一樣的倫敦…. 很錯亂的😩倫敦街景太美,而且觀
Thumbnail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包圍著泰晤士河,倫敦的主要建築物及政府大樓都在河的兩邊,什麼東西應有盡有,非常古舊的地鐵,人流擠迫的街道,繁忙的上班及放工時間,藍藍的天空,耳目一新的二十四小時不夜城⋯ 清新,繁忙,標準的一線城市, 擠擁,總是遲到的地鐵及巴士,是英國的象徵,
Thumbnail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包圍著泰晤士河,倫敦的主要建築物及政府大樓都在河的兩邊,什麼東西應有盡有,非常古舊的地鐵,人流擠迫的街道,繁忙的上班及放工時間,藍藍的天空,耳目一新的二十四小時不夜城⋯ 清新,繁忙,標準的一線城市, 擠擁,總是遲到的地鐵及巴士,是英國的象徵,
Thumbnail
近期由於職業因素,從法國移居愛爾蘭。三週時間不短不長,對這國家以及人民卻也有些許觀察。看著這個自古移居的島國在外,好一點是開枝散葉,壞一點是顛沛流離。我以一個外來者的角度看著這個島國的百年進程至此,驀地好似一陣警鐘,時不時在我腦中噹噹作響。
Thumbnail
近期由於職業因素,從法國移居愛爾蘭。三週時間不短不長,對這國家以及人民卻也有些許觀察。看著這個自古移居的島國在外,好一點是開枝散葉,壞一點是顛沛流離。我以一個外來者的角度看著這個島國的百年進程至此,驀地好似一陣警鐘,時不時在我腦中噹噹作響。
Thumbnail
那一年,所有的人都跑到中國去,或者寫些關於阿拉伯世界的粗野文章,或赤裸裸地揭露非洲,但我心中另有盤算。在倫敦待了十一年後,英國還是有許多地方我沒去過。我從不曾踏上威爾斯,乃至於東安格里亞(East Anglia)一步,人們慣開波格諾里治(Bognor Regis)的
Thumbnail
那一年,所有的人都跑到中國去,或者寫些關於阿拉伯世界的粗野文章,或赤裸裸地揭露非洲,但我心中另有盤算。在倫敦待了十一年後,英國還是有許多地方我沒去過。我從不曾踏上威爾斯,乃至於東安格里亞(East Anglia)一步,人們慣開波格諾里治(Bognor Regis)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