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 冬冬的假期-龍貓的故鄉也許就在台灣

2010/11/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84年,侯導的作《冬冬的假期》上映,這是一部或多或少援引了朱天文姊妹童年回憶的作品,拍攝的主要場景甚至就在朱天文的銅鑼外公家。看資料印象中這部片當時票房奇慘無比,不到幾天就下映了。但在四年後也就是1988年,有題材極為類似的卡通上映,命運卻截然不同而成為了大眾眼中叫好又叫座的經典,這部卡通也就是大家幾乎都看過的《龍貓》。
《冬冬的假期》日本版海報。請注意婷婷的服裝和《龍貓》中妹妹的裝扮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無論從故事設定或是人物造型來看,兩部作品都有許多的相似點,少數最重要的不同在於故事的敘述風格從寫實變成童話風格。可能想像的非議或詰難是:侯導的敘事方式不若《龍貓》那般生動有趣可愛,因此才會極為相近甚至可能是原創的題材,卻比較不受青睞。但對筆者而言,侯導所有鄉野題材純樸風格的作品,都可以說是國畫的影像化,那些悠遠的長鏡頭遠鏡頭空鏡頭,就像熱門畫展中那些讓人流連忘返也的確真材實料的好畫。或許欠缺的只剩下背書或是介紹;然而獲知詳細劇情的方式非常簡便,因此筆者希望藉這篇跟大家分享的是:侯導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用畫面勾勒出冬冬和婷婷這對兄妹雖然在短短的暑假中,卻經歷到最為重要的精神成長歷程。唯因為這些擷取的畫面絕大部分都是長鏡頭,這些剪接下來的畫面只是為了方便講解,然而其本身的韻味仍須讀者觀賞原作品才能感受到其韻味。
冬冬和婷婷在前往榕樹下土地公廟賽烏龜的場景。詳細的榕樹全貌可見上日本版電影海報。
全部的小朋友在日落時在河堤邊尋找失蹤的阿正國。
婷婷被村中精障女子寒子從鐵軌上救走後撐著傘背回家的毛毛雨場景(此鏡頭尤須要看原作品才能真正感受到水田在毛毛雨時漾起漣漪的美感)。
同樣是住過鄉村的人,未必每個人都能如此完善地把鄉村純樸而自然的美感呈現出來,因此光是這些鏡頭所帶給我們的,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多:每天都有日落,但我們未必都總是像侯導那樣感受到日落時一群小朋友尋找阿正國所流露的自然野趣。筆者小時候寒暑假都待在農村中,但也是到了欣賞這部作品時,才發覺到水田裡漾起的漣漪有多美。然而到底侯導和朱天文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這些寫實而優美的畫面而已,該作品有更高的一致性:寫實而自然動人的故事。任何在鄉下長大的人,村子裡一定都會有視聽障或精障人士,而這些人士在村子裡所受到的對待或是他人口中的評價,真的也就像片中所呈現的那樣。
這點在都市中是比較難體會的,因為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使得我們比較不會必然地得要和這樣的人生活在同一個空間,這些人甚至會被用某種特殊的方式和所謂的一般人「隔離」。然而未婚懷孕的問題卻是不論在鄉村中或都市中都存在的問題(當然就某方面而言,有些人會覺得這已經不能算是「問題」了),只是這些問題不是我們小時候沒遇到,而是小時候我們身邊的人遇到了,但我們卻不知道事件的意義。而冬冬在他的假期中,就跟我們每一個人一樣,懵懵懂懂地經歷到了這些事;而這些事等我們長大了,我們才會在回憶中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甚至在故事中,成長的不只是小孩而已:幫寒子手術完後的外公,也改變了對未婚懷孕的小舅及小舅媽的態度而接納了他們。
所以一再想說的是:台灣新浪潮才是台灣真正最值得驕傲的資產之一。這些作品的可貴之處不止是能在歐洲三大影展奪獎而已,而是在於他們之所以得獎的原因:一群腦袋清楚而且誠實的導演,各自用各自的方式告訴或提醒我們生活的不同況味:)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舊名Yvon。影評散見於週刊編集、放映週報及映畫手民。但還是會想聊些電影以外的事。更多文章詳見:https://linktr.ee/taiwanewav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