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練習的深度思維|性別議題 I|生活隨筆 Ep.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不需預設自己的定位,才有跳脫框架的可能

寫文章的時候,都需要配點舒服的音樂,大部分會選比較清爽舒服風格的 bgm,是想說,生活有潛在的壓力,可是不想任由這些東西、焦慮弄得自己很煩躁。

上一集分享到:想正向,先客觀,再是接受

我聊過的話題都有一個固定脈絡可以貫起來:因為想追尋、靠近自己的人生,寫了「有用的人」,脫掉所有世人給予的外包裝,才知道 ... 即便我是學生、是人的孩子、是生理男、是將來伴侶的另一半,有各自的責任和期待。

不過這些定義從哪裡來的呢,有必要接好這鍋,弄得自己叫苦連天嗎

成長的過程,我並沒有真實了解什麼能夠讓一個人學會「愛」,到了大學有教育學程,所以想當老師,是有步驟學著怎麼當老師;急迫點就是為人父母,可以生了小孩,再飛速補習般的做好照料者的角色。

可是人生呢,要透過各式的身分說明書湊合嗎。

請注意:本集內容不為討好特定族群而撰。


...


本週隨筆摘錄

raw-image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只有一項:

  • 枷鎖?雖說滴水可以穿石,現代人大概沒多少耐心十年磨一劍吧

本來不想寫性別議題,今天來了;有些問題很特殊的是,突擊它沒用,比如直接把男女分到戰線二邊,問題肯定無解,沒人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要不是找出能俯瞰問題的角度,或者剖析:有些問題其實根本就不存在

枷鎖?

別輕易的上人標籤,再說人虧待了自己。

raw-image

接近年中 (2021) 的時候,政大連續出了二個事件,消息就傳到南部來。

第一件是在二手板公審一位法律系同學的女學生,於理站不住腳被反殺的故事;當時牽扯出一位維護女權的同學,希望遏止「噁男行徑」的歪風,被鄉民揪出來嘲諷。

第二件一樣發生在二手板,一位男同學想要公審同組報告組員,先是被自己的音檔和對話記錄殺球,又因為精神狀況不穩定,最後跳樓作為對同組同學的反擊。

看完這些事的表面,「純受害者」應該是真實存在。

就是有人這麼莫名其妙,就是有人這麼光怪陸離;也不欠他八百輩子,也沒看對方扛著黑令旗,一點事就你死我活,說實在不禁好奇:受害者,真的會得到比較多嗎?


成績天花板?

有,又是那個在成大期末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型通識課了。

對部分學生而言,成績必須看重是基於對未來升學的考量,雖然為了畢業多少會委身選到成績不太好看的通識課,但如果分數計算有問題,隨時提出疑義也都還有溝通的空間。

對老師而言,期初的時候如果發現問題都應該要趕快說。

而確實依我的印象,老師有在台上問過,乍看之下沒有問題;問題點是:經過學生一路努力到期末才發現,表定是表定,真正實行結果不可能突破 90 以上的分數,說的厲害些應該就是技術性失誤:


  • 出席不占學期分數分配,未出席還會扣分,出席對分數的幫助小於 0
  • 心得佔全學期 8 成,但成績一般是 80,學期成績預期只能在此獲得 65
  • 提問與講者回答一次可獲 1 分,佔比 1 成;可是全班近 300 人,學期全班總舉手次數估計 200,一個人就得取得其中 10 次以得分相當困難


像這樣的「天花板」問題,我雖然不特別覺得憤慨,畢竟我向來不用成績定義自己,也沒有實務上的需求,所以就算知道期末線上聊天室正在炸裂,也只是想著 ... 那還有回饋的機會嘛?

好好利用一下,最後送出了長達 2500 字的「心得」給老師作為改制的參考。

說實在不高興歸不高興,只是溝通還是要選擇對方比較好吞下去的方式呀,雙贏應該會是師生間想要的結果。


玻璃天花板?

公民課本字裡行間會定義:特別指生理女在職場上受到的不公平對待,比如同工不同酬,或者職位升遷來說,不如生理男的現象;原先寫這些性別話題的時候,就一直在想:不知道是我身邊遇不到相較之下比較和譪的女權人士。

還是就天生倒霉,作為生理男,只會吸引到激進派的女權人士。

說實在,真心覺得這是一個「沒什麼好討論」的問題;我的生活裡是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女生們,看過的女生個性還是可以稱得上多元:


有人美、心也美的,有不用特別表現什麼就讓人覺得有氣質的;有的就是花瓶系列,不知道讓她仗著什麼插隊的,也有不注意拿了人家東西還要人家去找她拿回的;或是能力真的好到炸裂,迫不及待讓我想和這樣的人學習的。


有可以和我互相欣賞,也有因為我掛個陽具就想獵巫的

性別調換後,一句「男、女都有豬隊友」是可以消停性別戰火,但真的有必要把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導到性別上嗎;在我的視角,如果用一段話帶過:看到人類是什麼感覺,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獨特的生活。

可是就也因為都是人,所以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人,有男、有女,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就是「人」有差異才顯得多元,可以參考他人身上的故事,讓視野變的廣闊;但我們不太會因為一個人長得高就無端指責他「父權」。

否則說實在,男生長的高可以被視為理所當然,那麼女生呢。

這也是女權被譏笑的原因:重點永遠放在難以改善的根本,而且邏輯時常撞牆,再不然就先射箭再畫靶;發生在上一個世代的沙豬不去解決,卻總是拿無辜的新世代開刀等。

這些議題一直沒辦法再往上一個層次

純粹是說明:別人其實一直有把這些人當成一個完人看待的時候,先是自貶性的把眼光都限縮在性別上,拉低自己的地位再高喊世界不公,卻又與事實相悖的時候,當然就是被隨意調侃的下場。

世界是不是真有這麼多的玻璃板,就有待商榷

我不喜歡過著想像出來的虛幻人生;而現在,既然玻璃有一定的透明度,亦有可能是想像出來的。否則,成功人士和我們的距離到底要多遠;生活裡的障礙,他有、我有,而不必只是說說男生有、女生有。

這樣的說法只是表面上改善性別爭議,距離上升到「人類」還有一段過程


思維?

大一的時候收到朋友送我的一本書《深度思維》。

這本書前期奠定了什麼是「正確」的深度思維應該要有的準則,好比說:我們要怎麼得出「你就是自己的命運」的真理:命運,感覺上很被動,好像來了就難以阻擋,不過個人倒覺得難以阻擋的應該會叫「意外」。

命運的前身是什麼,被注定好了的東西;什麼東西能被注定,是起心動念、是作為、是個性,無一不取決於自己。

所以追溯根源:「命運」與「你」之間就能畫上等號


這種「探究根源」的方式,也有光怪陸離的例子
  •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可能窮到沒錢用

因為我們選擇了過度穩定而缺少變通的工作,所以成為失業潮的一環,或是公司體制抵擋不住變化;那誰有責任要幫助窮苦失業的人民,大概率是政府,所以人民多半會覺得是政府無能,沒辦法好好照顧他們。

甚至台灣小國,可以因為是前美國總統的貿易政策,導致私人企業動盪。

那就會得出怪奇的結論:我窮都是因為川普;是不是黑人問號,乾脆說上天作不美,生下來就得窮。


  • 為什麼放在冰箱裡的芒果太久沒吃會壞掉

是因為放在冰箱冰太久,或冰箱的溫度設定不夠凍的關係,那是誰發明冰箱的,是一個德國人做的家用冰箱;那家用冰箱放會壞掉的話,是不是拿去殯儀館那種凍遺體的冰箱就不會壞呢。

所以芒果必須送去遺體儲藏室冷凍,才不會壞

就是說所謂看事情的深度,最根本在於:合理還不行,一定要足夠客觀以及最後的答案不能很不可控,比如說:考不好是考不好,但跟連日陰雨本身不具備因果關係,跟小時候有沒有好好的被餵奶也不太有關聯。

這本書是《深度思維》而不叫「鑽牛角尖」,這樣應該能懂本書要傳達意思了。

如同最開始「你就是自己的命運」這樣子的思考路徑,除了本身就合理,也能引發思路的聯想跟變動,才足夠具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深度。


心態是關鍵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說實在後來不太想多觸碰性別議題,因為一旦計較起來就是「原罪」的範疇;本人我聽過不下數次:我知道你不是這樣的人,但你就是男生,你不知道你現在所說的話本身就有歧視,你不自覺,你要改進。

其實我只是去月老那兒求姻緣,被當成物化女性這樣子。

但今天還是壯了壯膽,既然原文有這個議題,就換個方式,重新想一下怎麼寫才能 pass 這一串相當有爭議的思考。

我認為就是:放棄控制

如果今天已經明白一個人不懂尊重,大可以貼他無知的標籤然後遠離,改變他不是一時一刻;今天成功改造了一個,我們有多少光陰要跟這種人耗,光想就覺得浪費人生。

可以理解面對體制問題,有千萬種理由可以把問題歸咎到別人身上。

只是這麼做意義不大;改變自己也同樣的不是一時半刻,只是換作是我,我要相信自己可以跟有品質、有質量的人相處,那裡有我想要的烏托邦;而只有讓自己成為別人也覺得有品質的人,自然就遇不到牛鬼蛇神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類量測事務所
31會員
340內容數
致力打造質量創作,涵蓋「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生涯規劃」等深刻觀察主題:註明作者與原文連結方可文句引用,轉載不讓著作權,未盡事宜來信詳談
人類量測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2/10/27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2022/10/27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2022/10/20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2022/10/20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2022/08/11
就好像很多水從天上潑下來我們不會說:好多水滴掉下來了,而是會說「下雨了」,類似的意思。
Thumbnail
2022/08/11
就好像很多水從天上潑下來我們不會說:好多水滴掉下來了,而是會說「下雨了」,類似的意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要講的是我的自由聯想 畢竟我並非當事人,雖然看了一些公開文件 但我也不是很好說什麼
Thumbnail
我要講的是我的自由聯想 畢竟我並非當事人,雖然看了一些公開文件 但我也不是很好說什麼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還沿襲以前的習慣:成績決定我學生身分的優劣,所以薪水就是一個人所有價值的反饋。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還沿襲以前的習慣:成績決定我學生身分的優劣,所以薪水就是一個人所有價值的反饋。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如果這樣一個評價套在老師的身上,所有熱情及理想是不是都將被污名化? 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我不懂,我也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做錯了很多事。
Thumbnail
如果這樣一個評價套在老師的身上,所有熱情及理想是不是都將被污名化? 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我不懂,我也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做錯了很多事。
Thumbnail
讀書是為了要賺錢、搶學分是因為要畢業、要分數是因為有付出、生小孩是因為要成家。但好像卻沒有人願意說:學東西可以不用靠學分、讀大學不是為了考研究所、拿學歷不是為了以後找工作方便。
Thumbnail
讀書是為了要賺錢、搶學分是因為要畢業、要分數是因為有付出、生小孩是因為要成家。但好像卻沒有人願意說:學東西可以不用靠學分、讀大學不是為了考研究所、拿學歷不是為了以後找工作方便。
Thumbnail
有人這麼莫名其妙,也不欠他八百輩子,一點事就你死我活;受害者,真的會得到比較多嗎?
Thumbnail
有人這麼莫名其妙,也不欠他八百輩子,一點事就你死我活;受害者,真的會得到比較多嗎?
Thumbnail
好奇怪,總覺得自己看待和衡量世事的標準好像板塊一樣悄然不覺地位移,碰撞再碰撞。 碰撞再碰撞。 這興許是一件好事也說不定?
Thumbnail
好奇怪,總覺得自己看待和衡量世事的標準好像板塊一樣悄然不覺地位移,碰撞再碰撞。 碰撞再碰撞。 這興許是一件好事也說不定?
Thumbnail
這些不夠認識自己的部份就像在身上打洞,然後任由別人拿認為對你好的引擎來塞,久而久之雖然可以跑得很遠,終究會發現這好像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又或者一輩子的憨傻下去。
Thumbnail
這些不夠認識自己的部份就像在身上打洞,然後任由別人拿認為對你好的引擎來塞,久而久之雖然可以跑得很遠,終究會發現這好像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又或者一輩子的憨傻下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