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醫生,我可以留在加護病房裡過年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中秋節要到了,而每當要到家族團聚的節日時,我總會想起阿源——那個拿刀往自己心臟捅下去的男子。

醫生,我可以留在加護病房裡過年嗎?

阿源是一個年約50歲的大哥,從他黝黑的膚色和深刻的皺紋看來,他的日子過得應該並不輕鬆。

他是在過年前三天被送入外傷區的。那時候醫院外洋溢著歡慶的氣氛,喜氣的紅紙貼得到處都是,大街小巷的商家裡,新年祝賀歌不停地播放著。

但外傷區裡的氣氛,跟寒流來的時候一樣冷,一樣蕭條,潔白的牆面搭著恆溫空調,蕭索到會需要在高雄穿厚外套。

阿源來的時候在心口插了一把刀子,是他自己插進去的。

做完檢查之後,發現阿源的刀子雖然插入了心口,但還沒完全刺入心臟,只是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我們還是麻煩心臟外科醫師進刀房幫阿源拔刀子。

還好,阿源到醫院的時候,人還清醒,所有的同意書都可以自己簽。

還好,阿源的刀子只有插到心臟表面,手術很順利就完成。

術後的阿源雖然住進了加護病房,但是很快就清醒拔管。

於是我們想著就要除夕了,要趕快讓阿源轉出到普通病房,畢竟誰喜歡在加護病房裡過新年呢?

正當我們準備要告訴阿源這個好消息時,阿源卻先說了。他有些難為情地這樣說著:「醫生,如果過年加護病房不缺床的話,可以讓我留在這裡嗎?」

「為什麼啊?」我滿頭霧水地問。就算不能出院,大家不是都想要在病房比較自在,比較能好好過年嗎?

阿源小聲地說著:「因為我覺得加護病房裡的大家,不論是你還是護理師們,都好關心我唷!已經好久沒有人這樣關心我了!」

他頓了頓之後,彷彿鼓起勇氣說出口:「其實那天,會想自殺,也是因為我覺得好孤獨。

要過年了,大家都有家可以回,大家都要回家團聚了。可是我沒有家人,也沒有什麼要好的朋友,沒有人會關心我、在意我,沒有人在乎我過得好不好,我覺得好孤單,我不知道活著要幹嘛。

可是在這裡,你們都會常常來關心我,關心我吃得好不好、關心我有沒有哪裡不舒服,讓我覺得活著真好。

但是我怕轉出去病房,又沒有人關心我了,之前那些念頭又會回來找我。

醫生,對不起,我知道這樣子不對,可是如果你們沒有缺床,過年這兩天讓我待在這裡好不好?」

聽著阿源殷切的期盼,還有講到最後已經哽咽的聲音,我突然間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他。

原來,對我們來說是闔家團圓的歡慶年節,對阿源來說是如此殘忍的節日;而我們日常對於病患飲食、生命徵象、主訴的公式化詢問,到他的耳裡居然成了一股讓他願意活下來的力量。

大概是看出我的躊躇,阿源聲音大了點的急急向我保證:「醫師,讓我留下來過這兩天就好,你們如果需要加護病房的病床,我馬上就轉去普通病房好不好!醫生,我保證!我會遵守信用的!」

看著加護病房還有將近一半的空床,我點了點頭。但同時,也照會了精神科醫師一起來幫阿源。

後來,阿源果然依約在大年初二,我們需要用床時,轉到普通病房了!

後來,阿源順利出院了!

後來,聽說阿源養了一隻狗,再也不覺得孤單了⋯⋯。

孤寂感

台灣隨著現代化的進展、房價上漲、勞工薪資成長幅度不佳,造成獨居人數即將在2020年突破300萬人。獨居者人數上升,使得孤寂現象也日益增加。

根據今年3月的遠見雜誌與精神健康基金會的研究,有44.2%的台灣民眾感到孤寂,在30歲以下的年齡層更都有超過6成的民眾感到孤寂。這樣的孤寂感,使得自殺已成為台灣青少年死因的第二位!

但孤寂感只會在年輕人出現嗎?在今年7月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記者會中指出,有超過5成的中高齡者感覺孤單,更有高達8成的長者渴望陪伴,其中在55歲到64歲的族群中孤寂感更是倍增。

這代表不分年齡層孤寂感,已成為現今台灣社會的重要課題之一。除了自我心理素質的提升之外,適時地對身邊的親人朋友表達關心也很重要,有些時候只需要簡單的一句,讓他知道他並不孤獨,也許你就成了拉住他的那隻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傷重症說書人的沙龍
65會員
30內容數
2022/02/08
雖然醫學系上課的時候都有教,要相信病人說的話,不要先入為主的覺得病人在騙人,但有些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想抓著病人的肩膀,用力搖晃他然後大喊「我雖然不是專業法醫,沒辦法百分之百準確判定傷勢,但姐天天上班就是在看外傷的病人,你這個受傷的樣子跟原因也差太多了吧?是當我們醫護人員上班都來混的嗎?」​
Thumbnail
2022/02/08
雖然醫學系上課的時候都有教,要相信病人說的話,不要先入為主的覺得病人在騙人,但有些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想抓著病人的肩膀,用力搖晃他然後大喊「我雖然不是專業法醫,沒辦法百分之百準確判定傷勢,但姐天天上班就是在看外傷的病人,你這個受傷的樣子跟原因也差太多了吧?是當我們醫護人員上班都來混的嗎?」​
Thumbnail
2022/02/08
凌晨兩點,天色還很幽暗,我站在外傷區的重症床旁對著李太太說:「等一下,孩子們如果來了,記得,讓他們握住手就好,千萬,千萬,不要讓他們把被子掀開。」​ 李太太握著李先生的手,淚流不止地看著頭臉早已腫脹變形的他,頭也不抬,不看我的點點頭示意知道了。​
Thumbnail
2022/02/08
凌晨兩點,天色還很幽暗,我站在外傷區的重症床旁對著李太太說:「等一下,孩子們如果來了,記得,讓他們握住手就好,千萬,千萬,不要讓他們把被子掀開。」​ 李太太握著李先生的手,淚流不止地看著頭臉早已腫脹變形的他,頭也不抬,不看我的點點頭示意知道了。​
Thumbnail
2021/11/06
要記得曾經有一個人很愛很愛你和你的爸爸,愛到願意用她自己的生命來換你的生命,雖然你可能不會記得你真的曾經見過她,雖然你可能永遠都不會聽見她說愛你,但你要記得她真的很愛很愛你,你是在她的期盼下來到這世界的,請你一定要好好長大。
Thumbnail
2021/11/06
要記得曾經有一個人很愛很愛你和你的爸爸,愛到願意用她自己的生命來換你的生命,雖然你可能不會記得你真的曾經見過她,雖然你可能永遠都不會聽見她說愛你,但你要記得她真的很愛很愛你,你是在她的期盼下來到這世界的,請你一定要好好長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公司補假上班...好多同仁都沒上班   看了這篇新聞 『機器人奶奶」孤獨躺4年 哪時能解脫 』    好多網友回應. 所以趁此機會將回應的也寫在部落格 我也問過家人(婆婆.老公.爸爸.媽媽)是否在意外或疾病的到來.是否要急救.答案是不要的.甚至連同土葬還是火化都要講清楚~ 以前公公走時都沒問過他
Thumbnail
今天公司補假上班...好多同仁都沒上班   看了這篇新聞 『機器人奶奶」孤獨躺4年 哪時能解脫 』    好多網友回應. 所以趁此機會將回應的也寫在部落格 我也問過家人(婆婆.老公.爸爸.媽媽)是否在意外或疾病的到來.是否要急救.答案是不要的.甚至連同土葬還是火化都要講清楚~ 以前公公走時都沒問過他
Thumbnail
那一幕與那樣的無助酸楚在我腦海裡好久好久都揮之不去,我們隻身一人孤單的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後是不是也注定要隻身一人孤單的離開呢?
Thumbnail
那一幕與那樣的無助酸楚在我腦海裡好久好久都揮之不去,我們隻身一人孤單的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後是不是也注定要隻身一人孤單的離開呢?
Thumbnail
病房裡,七十餘歲的阿雀嬸(化名)又坐在紅椅上悄悄拭淚,她打從住進台中慈濟醫院專責病房裡就十分憂傷,但掛心的從來不是自己的病情。 後來,阿雀嬸平安出院了,但是她沒有再回到住了一輩子的社區,她的子女擔心她身心受影響,接她到外縣市同住;她像被連根拔起般的移居他鄉,無法再回到過去。
Thumbnail
病房裡,七十餘歲的阿雀嬸(化名)又坐在紅椅上悄悄拭淚,她打從住進台中慈濟醫院專責病房裡就十分憂傷,但掛心的從來不是自己的病情。 後來,阿雀嬸平安出院了,但是她沒有再回到住了一輩子的社區,她的子女擔心她身心受影響,接她到外縣市同住;她像被連根拔起般的移居他鄉,無法再回到過去。
Thumbnail
一夜無眠的我,手機鈴聲響起,電話那頭是名男子,轉達有受人請託,要幫阿爸安排權威醫生執刀,但適逢年節期間,醫生人不在台南,得等初四才能排刀,希望我能先跟醫生通個電話,了解一下狀況。 我記得當時握著手機,內心燃起各種希望火花,但前提還是阿爸要撐到醫生回來,因為阿爸的主動脈剝離範圍太大。還有,另一個問題要
Thumbnail
一夜無眠的我,手機鈴聲響起,電話那頭是名男子,轉達有受人請託,要幫阿爸安排權威醫生執刀,但適逢年節期間,醫生人不在台南,得等初四才能排刀,希望我能先跟醫生通個電話,了解一下狀況。 我記得當時握著手機,內心燃起各種希望火花,但前提還是阿爸要撐到醫生回來,因為阿爸的主動脈剝離範圍太大。還有,另一個問題要
Thumbnail
一直到一年之後,才敢認真的回想當時爸爸住進安寧病房的點點滴滴,帶著些許的遺憾、不捨與罪惡感,終於能夠去檢視當時的心情跟情境,也許今後我也能活的如同以往自由與瀟灑,但是對於生死、苦樂、病痛、情愛、慾望‧‧‧也有了不同的深度與厚度。
Thumbnail
一直到一年之後,才敢認真的回想當時爸爸住進安寧病房的點點滴滴,帶著些許的遺憾、不捨與罪惡感,終於能夠去檢視當時的心情跟情境,也許今後我也能活的如同以往自由與瀟灑,但是對於生死、苦樂、病痛、情愛、慾望‧‧‧也有了不同的深度與厚度。
Thumbnail
月圓,人團圓 10/1中秋節 按照台灣人的民族性, 中秋節就是要一家團圓呀! 一踏進醫院, 排隊等著出院的人龍比平常還多, 連同病房的大哥今天也要辦理出院了。 在醫院真的可以看到很多人生百態。 網路上曾經看過類似這樣的一句話: 如果你感到厭世還是絕望時,可以到醫院來走一遭。 這天要出院的大哥本身
Thumbnail
月圓,人團圓 10/1中秋節 按照台灣人的民族性, 中秋節就是要一家團圓呀! 一踏進醫院, 排隊等著出院的人龍比平常還多, 連同病房的大哥今天也要辦理出院了。 在醫院真的可以看到很多人生百態。 網路上曾經看過類似這樣的一句話: 如果你感到厭世還是絕望時,可以到醫院來走一遭。 這天要出院的大哥本身
Thumbnail
原來,對我們來說是闔家團圓的歡慶年節,對阿源來說是如此殘忍的節日;而我們日常對於病患飲食、生命徵象、主訴的公式化詢問,到他的耳裡居然成了一股讓他願意活下來的力量。
Thumbnail
原來,對我們來說是闔家團圓的歡慶年節,對阿源來說是如此殘忍的節日;而我們日常對於病患飲食、生命徵象、主訴的公式化詢問,到他的耳裡居然成了一股讓他願意活下來的力量。
Thumbnail
  現在人文明病及慢性病變多,舉凡大大小小的症狀,都會進醫院報到,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最討厭去醫院,也許他是害怕看到死亡,以及那些悲歡離合。哥哥前幾天因為需要開刀取出手部釘子要開刀,一大早就到醫院報到,還沒吃早餐的我,由於恢復室外的椅子人不多
Thumbnail
  現在人文明病及慢性病變多,舉凡大大小小的症狀,都會進醫院報到,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最討厭去醫院,也許他是害怕看到死亡,以及那些悲歡離合。哥哥前幾天因為需要開刀取出手部釘子要開刀,一大早就到醫院報到,還沒吃早餐的我,由於恢復室外的椅子人不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