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這個神奇數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我也來貼個分享文,獲得許多迴響,討論1979年前後出生的朋友...<請參考圖解透視未來:給新世代的投資趨勢說明書>
1)出生時,台灣經濟正在起飛。
2)高中、大學很競爭(1985大學105所,相較於高峰還有一段距離),因為出生人口高達40萬人,1976-1982年出生人口數約300萬,勢力最龐大,競爭也很大。
3)大學一畢業,就面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危機,沒多久就遇上SARS疫情。
4)正準備存錢買房,房價卻快速噴漲,2005年還有卡債危機。
6)終於來到30歲準備成家立業,卻遇上了金融海嘯,運氣好的咬牙買了房。
7)薪資隨著過年經濟成長減緩,進入成長不易期,但生活消費持續攀高。
8)新科技的不斷出現,2000年前後所學的技能,如果沒有更新,就跟不上時代;反之,跟的上,新的機會一大堆。
9)看著金融海嘯許多人投資成功的經驗,這個世代蠻喜歡存股。
10)標準上有高堂老母(父母大約是30歲以下),下有嗷嗷待哺,經濟壓力一重又一重。
.
建議:
1)更精準的投資:如果您剛好屬於這個世代,又發現自己名下資本不多,就要把投資報酬率從6%提升到10%,甚至於15%,只是你要下功夫學一些基本功夫,例如現金流量表、利率匯率等總經數據,不是聽明牌或投資一些搞不清楚內容的標的,一樣可以賺到有所餘裕。
2)住的支出佔比不要太高:畢竟出生人口26萬,甚至於20萬將是未來10年、20年的買房主力,蛋白蛋殼區域的購屋需求會減低;可以挑選距離遠、房價低,但交通方便的地方購屋(三房,甚至於二房以下是主流)。
3)低利率甚至於走向通縮的未來:適度舉債投資是一種選項,但要慎選標的,高配息債券、南非幣都不是好的選擇,大家搶破頭的熱門標的都要思索再三。
...先大概寫到這邊
avatar-img
1.6K會員
808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ckie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一張圖告訴你方向 有許多剛踏入投資市場的初學者,問應該要朝什麼方向前進,學什麼?看什麼書? 這一條路有點漫長,也不太好走,大多數的人就放棄了,只剩下一個問題,可以給我4個數字嗎?(報明牌) 我自己製作了一頁簡報檔:(如下圖) 儀表板的數據是操作的依據 以投資股票來說,.....
特殊的我們有不同的發展 我們正在歷史的浪尖上,向著遙不可及的陸地前進... 西有虎視眈眈的大陸,台灣是一個很特殊的小島,當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戰後嬰兒潮開始出生,世界各國人口快速增加,一片生氣勃勃的樣子,當時的中國大陸內部還在國共混戰,廝殺了幾年無奈地退守台灣,1950年代逐漸穩定後,......
寫在前頭 現金流量表在投資理財界算是冷門的議題,並不是說不重要,而是重要但不好懂,懂了也不好解釋;其次,對於學員方面,更是容易一頭霧水,久而久之,就不會成為關注的議題。 學員不想聽,講師沒了利潤就不願意開課,我個人希望多開發一些這方面的教材,也許沒啥利潤,但凡事不要只從利潤出發,讓願意學習到高端知識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前言 高雄的學習情況愈來愈好了,出席率提高到80%,現金流量表,全部都聽懂,而且討論熱烈,50%帶筆電來學習,雖然天氣熱、很熱情,只是距離太遠了,跑一趟感覺很疲倦。 不過年底之前,我還是會下高雄一趟,累積滿四場。 挑選現金流量表為主題是冒著很高的風險,......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成交量大的股票,特徵值如何呢? 我挑選了一下最近成交量大的熱門股票 然後用負向指標來觀察一下 1. 聯電:隨著台積電上揚,聯電的表現也頗為亮眼,沖來沖去的,投資者熱情如火。 ......
老師啊!這是我早上採的箭竹筍... 一大早來到了學校,一位學生的媽媽看到走進教室的我,連忙來到了我的面前:老師,教師節快樂,這是我早上採的箭竹筍,謝謝老師的教誨。 看著這一小包箭竹筍,還真的不知道該不該收下,因為箭竹筍要在密集且矮小的竹林中採摘,過程非常辛苦,小小一包可是不知道花了多少的時間才能獲得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一張圖告訴你方向 有許多剛踏入投資市場的初學者,問應該要朝什麼方向前進,學什麼?看什麼書? 這一條路有點漫長,也不太好走,大多數的人就放棄了,只剩下一個問題,可以給我4個數字嗎?(報明牌) 我自己製作了一頁簡報檔:(如下圖) 儀表板的數據是操作的依據 以投資股票來說,.....
特殊的我們有不同的發展 我們正在歷史的浪尖上,向著遙不可及的陸地前進... 西有虎視眈眈的大陸,台灣是一個很特殊的小島,當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戰後嬰兒潮開始出生,世界各國人口快速增加,一片生氣勃勃的樣子,當時的中國大陸內部還在國共混戰,廝殺了幾年無奈地退守台灣,1950年代逐漸穩定後,......
寫在前頭 現金流量表在投資理財界算是冷門的議題,並不是說不重要,而是重要但不好懂,懂了也不好解釋;其次,對於學員方面,更是容易一頭霧水,久而久之,就不會成為關注的議題。 學員不想聽,講師沒了利潤就不願意開課,我個人希望多開發一些這方面的教材,也許沒啥利潤,但凡事不要只從利潤出發,讓願意學習到高端知識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前言 高雄的學習情況愈來愈好了,出席率提高到80%,現金流量表,全部都聽懂,而且討論熱烈,50%帶筆電來學習,雖然天氣熱、很熱情,只是距離太遠了,跑一趟感覺很疲倦。 不過年底之前,我還是會下高雄一趟,累積滿四場。 挑選現金流量表為主題是冒著很高的風險,......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成交量大的股票,特徵值如何呢? 我挑選了一下最近成交量大的熱門股票 然後用負向指標來觀察一下 1. 聯電:隨著台積電上揚,聯電的表現也頗為亮眼,沖來沖去的,投資者熱情如火。 ......
老師啊!這是我早上採的箭竹筍... 一大早來到了學校,一位學生的媽媽看到走進教室的我,連忙來到了我的面前:老師,教師節快樂,這是我早上採的箭竹筍,謝謝老師的教誨。 看著這一小包箭竹筍,還真的不知道該不該收下,因為箭竹筍要在密集且矮小的竹林中採摘,過程非常辛苦,小小一包可是不知道花了多少的時間才能獲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台灣錢淹腳目的共鳴,大家都只會想到"股市炒股跟買房地產" 可以看看1980~1990的年均所得是不足以支撐當時奢侈消費的榮景 年均所得大概就是7~18萬 但大家都買得起一張10~100萬的股票 酒店小費都是2~10萬的給 全省組頭每期從大家樂吸走的資金約3億元,每個月3期 每年可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年輕人買房的常見原因,需要對資產配置進行靈活、多元化的理財策略,適時考慮購房的時機。
Thumbnail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 35年前就已經有上一代的人抱怨房價過高了 但這都跟市場無關,鈔票往哪走就是方向 重要幾個發起運動的人也早就都有買房置產了,跟著抗議的也只是成為過客 現在的年輕人就會納悶,35年前抗議高房價幹嘛?明明跟現在比就很便宜,這就是每個階段都有一批人複製一樣的人性思維 而
Thumbnail
1946~1964年屬於嬰兒潮世代 這年代的人有足夠的財源可以給1980~2000年出生的世代買房 貧富差距也是複製財富密碼的嬰兒潮世代到1980年前出生的人在管理世界80%財富資源運轉 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陸續退休跟往生,開始都會慢慢有變化 上回說到的股市共鳴也是會慢慢轉變,所以要好好學
Thumbnail
1980~2010年代整整30年 台灣人鈔票使用的統計數據習慣都是 40%拿來儲蓄 20%才是投資 所以我們的儲蓄才會有3.8兆的數字,而這些都是1980年代的人習慣累積的 當時是高利率環境,所以通膨不會這麼快速上升 而一切都是從2008金融風暴開始降息+QE救經濟 把全世界都一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尼克聽得蠻入神的說,雖然你首次投資股票慘虧,但其他工作時間都蠻充實也很有所得。阿政說沒錯,但好景不常。市場的泡沫總能越吹越大,正如日本經濟泡沫開始破滅,日經崩盤的時候,台股卻能再創12,682點的歷史新高,金融股股王國泰人壽更是創下1975元的歷史天價。
Thumbnail
我是千禧年出生的,所以我分享的年齡層大概都在這個範圍以內,根據我的觀察分享給大家 那時20歲大家都紛紛開戶理財,有的去銀行辦戶頭,有的因為父母從小就有幫小孩理財,20歲是成年人要改登記自己的聯絡資料,現在18歲就是成年人了,也因為我們那時有實習,所以才會投資吧!不然在學校都是在打遊戲
Thumbnail
幾個星期前看到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雖然我已經不是年青人了,但裡面的幾個論點頗值得討論。結論先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優勢與劣勢,互相比較或鄙視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就投資報酬率來說,未來四十年的年化報酬真的很難跟過去四十年相提並論了,所以,我們應該盡早做好心理準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台灣錢淹腳目的共鳴,大家都只會想到"股市炒股跟買房地產" 可以看看1980~1990的年均所得是不足以支撐當時奢侈消費的榮景 年均所得大概就是7~18萬 但大家都買得起一張10~100萬的股票 酒店小費都是2~10萬的給 全省組頭每期從大家樂吸走的資金約3億元,每個月3期 每年可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年輕人買房的常見原因,需要對資產配置進行靈活、多元化的理財策略,適時考慮購房的時機。
Thumbnail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 35年前就已經有上一代的人抱怨房價過高了 但這都跟市場無關,鈔票往哪走就是方向 重要幾個發起運動的人也早就都有買房置產了,跟著抗議的也只是成為過客 現在的年輕人就會納悶,35年前抗議高房價幹嘛?明明跟現在比就很便宜,這就是每個階段都有一批人複製一樣的人性思維 而
Thumbnail
1946~1964年屬於嬰兒潮世代 這年代的人有足夠的財源可以給1980~2000年出生的世代買房 貧富差距也是複製財富密碼的嬰兒潮世代到1980年前出生的人在管理世界80%財富資源運轉 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陸續退休跟往生,開始都會慢慢有變化 上回說到的股市共鳴也是會慢慢轉變,所以要好好學
Thumbnail
1980~2010年代整整30年 台灣人鈔票使用的統計數據習慣都是 40%拿來儲蓄 20%才是投資 所以我們的儲蓄才會有3.8兆的數字,而這些都是1980年代的人習慣累積的 當時是高利率環境,所以通膨不會這麼快速上升 而一切都是從2008金融風暴開始降息+QE救經濟 把全世界都一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尼克聽得蠻入神的說,雖然你首次投資股票慘虧,但其他工作時間都蠻充實也很有所得。阿政說沒錯,但好景不常。市場的泡沫總能越吹越大,正如日本經濟泡沫開始破滅,日經崩盤的時候,台股卻能再創12,682點的歷史新高,金融股股王國泰人壽更是創下1975元的歷史天價。
Thumbnail
我是千禧年出生的,所以我分享的年齡層大概都在這個範圍以內,根據我的觀察分享給大家 那時20歲大家都紛紛開戶理財,有的去銀行辦戶頭,有的因為父母從小就有幫小孩理財,20歲是成年人要改登記自己的聯絡資料,現在18歲就是成年人了,也因為我們那時有實習,所以才會投資吧!不然在學校都是在打遊戲
Thumbnail
幾個星期前看到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雖然我已經不是年青人了,但裡面的幾個論點頗值得討論。結論先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優勢與劣勢,互相比較或鄙視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就投資報酬率來說,未來四十年的年化報酬真的很難跟過去四十年相提並論了,所以,我們應該盡早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