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台灣錢淹腳目的共鳴,大家都只會想到"股市炒股跟買房地產"
可以看看1980~1990的年均所得是不足以支撐當時奢侈消費的榮景
年均所得大概就是7~18萬
但大家都買得起一張10~100萬的股票
酒店小費都是2~10萬的給
全省組頭每期從大家樂吸走的資金約3億元,每個月3期
每年可吸收100多億
台灣房價在2年內漲了3倍,台北市房價則是4年漲了4.5倍
北市住宅價格由1986年每坪6.72萬元,漲到1990年的36.87萬元
漲幅達449%
對照當時年均收入當時百萬房價也是高門檻,所以才會有無殼蝸牛抗議事件
能有這些瘋狂就是因為"股市"
台灣股市從1000點漲到12682
所以各項政策都沒有直接讓"股市"飆漲還要更快讓經濟復甦
因為"人性會產生希望"
救世政策的降準跟降息、下調房貸利率這些都是中長期,不會感受到變有錢馬上消費力增加
但只要讓股市開始飆漲,人民就會覺得自己變有錢
我們一直注意人民幣就是要看到有更多共鳴資金卡位中國市場
中國現階段市場的通縮環境跟貿易戰沒有什麼多大的改變
但只要贏家開始讓股市熱絡,這些全部都會被"忘記"
因為這就是人性
而頂層的人也知道怎麼掌控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