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產品或服務的「真正競爭者」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若希望產品或是服務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勢必需要深度理解並掌握競爭對手的資訊與狀況,在擬訂行銷企劃前更是需要觀察競爭環境的動向趨勢。

許多專案行銷人員在做市場行銷或是建構品牌時,通常都會鎖定相同屬性或是類別的業態並將他們視為主要的競爭者。不過真正的競爭者其實並不一定限於同個業界、同個型態。競爭關係有多個面向可以來說明,品牌或服務提供的利益價值、口袋裡的財富、時間等都是相關因素。

譬如,「高級鋼筆」的競爭者為何?

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商品架上相同屬性的其他高級鋼筆,也有可能是其他架上的高級原子筆。可是只有這樣嗎?如果只是論在紙上書寫的功能的話,30元的原子筆或是鉛筆可能也可以說是高級鋼筆的競爭對手了。 若以單純書寫文字的機能來說的話,筆電或是平板電腦也可能是高級鋼筆的競爭對手,而且還可以輕易地記錄更多資訊。若再深入一點探討,書寫文字的目的大部分是為了與他人作交流,這樣的話其他交流手段也有可能成為潛在的競爭者。譬如:電話。

如果再稍微轉換一下視點來看,從實際上的業績分析來說,高級鋼筆大部分的購買者都不是為了自己使用而購買,而是當作「禮品」來購買。難怪大部分的高級鋼筆都有著包裝非常精美的外盒,或許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若是基於這個事實來看的話,那競爭者的定義可能會產生大幅度的變化。
領帶、高級酒類等禮品將很有可能成為堅實的競爭對手。定義競爭者將會影響品牌或是服務後續的整體行銷策略。

「A這支高級鋼筆比B那支高級鋼筆還要好書寫」或許這個機能價值在高級鋼筆業態中競爭時能夠有一些優勢,但放到別的競爭業態時是完全起不了作用的。

若將電話和電子郵件視為競爭對象的話,那麼或許可以將行銷軸心放在「重要的事情讓我們用手寫來傳達給重要的人吧!」這樣的訊息。

若定義禮品為競爭對象時,或許傳達「爸爸在下次父親節時想要的不是領帶,而是高級鋼筆喔!」這樣的訊息會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總而言之,在現今競爭多樣化的環境中,比起著重在品牌產品或服務的「機能價值」上,市場行銷人員必須清楚地看透品牌產品或服務本質上真正的 Benefits(顧客可以得到的利益與價值)為何。其實也有點類似創新理論大師克里斯汀生所提出的「用途理論」(Jobs to be done),顧客到底「雇用」你的品牌產品或服務來做什麼?

釐清你的產品或服務本質上真正的競爭業態、對象為何,是在規劃經營策略時必不可少的重點課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如何在價值主張中突出產品或服務的核心優勢。一個出色的價值主張不僅能吸引目標客戶,還能為企業奠定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那麼,企業應該如何在價值主張中強化產品/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呢? 1. 聚焦關鍵的客戶價值 任何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核心都在於能否有效解
Thumbnail
身處競爭激烈市場環境中的行銷人員,處處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和機遇。 無論是產品推廣還是品牌建立,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行為都是成功的關鍵。 然而,客戶並不是一個同質的群體,他們擁有各自獨特的特點、需求和偏好。 正因如此,行銷人員需要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有深入的了解,並根據這些特點採取相應的行銷策略,以實現
Thumbnail
在傳統的定價策略中,除了「成本加成定價」法以外,另一個常常被使用的則是「競爭定價」法,即是參考競爭者的定價後,再衡量本身產品相對競爭對手的優劣定位,再為自己產品定出一個價格。 為什麼許多公司,包括我們自己,經常採用競爭定價的方式?原因其實很簡單: 1. 簡單易行:只需調查競爭對手的價格,然後稍作
Thumbnail
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開發一個獨特且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這需要企業深入了解目標客戶及其痛點,明確自身的獨特優勢,最終凝煉出一個清晰而有吸引力的價值主張。通過這三步驟,企業可以建立起真正突出特色的競爭力。
Thumbnail
掏金熱時,賣產子的通常是最能賺到錢的,筆者在研究一個產業時最優先思考的問題,如果一個產業夠蓬勃,競爭者多,這樣誰能夠穩穩地把錢賺進口袋?   這篇文章來談談筆者研究AI產業時所找到的鏟子公司,筆者對鏟子公司的定義為(1)競爭者相對少(2)門檻相對高或對手不容易進入(3)最好是獨攬或幾家獨大(4)獲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延續上一篇關於競爭的關係,從另外一個面向來思考說明。競爭代表的是因為有東西相同,佔據到同樣的位置,所以才會產生競爭,只是是什麼東西相同呢? 1.競爭名詞:講到特定的名詞,如講到車子、化妝品,想要佔據相同名詞的人就會產生競爭。而為了避免競爭,或是劃分競爭場域,我們也可以將名詞往下切分,如:休旅車、轎
競爭有很多種角度思考,以下分成三個範疇 1.功能面上競爭:指得是用差不多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這個也是通常大家在說的競爭對手,如不同的手機品牌本身為競品,彼此之間的差異也就是品牌、效能、價格上的差異,但對於用戶來說,使用上大致上雷同。 2.問題面上競爭:指得是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像是不
評估是否加入競爭時,除了競爭對手外,也需要考慮競爭對於客戶產生的影響。如果加入競爭對於客戶可以產生很大的價值,可以思考即使最後無法拿到客戶,是否有機會從中獲得利益。如果競爭本身就有價值,就把競爭本身當作產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如何在價值主張中突出產品或服務的核心優勢。一個出色的價值主張不僅能吸引目標客戶,還能為企業奠定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那麼,企業應該如何在價值主張中強化產品/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呢? 1. 聚焦關鍵的客戶價值 任何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核心都在於能否有效解
Thumbnail
身處競爭激烈市場環境中的行銷人員,處處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和機遇。 無論是產品推廣還是品牌建立,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行為都是成功的關鍵。 然而,客戶並不是一個同質的群體,他們擁有各自獨特的特點、需求和偏好。 正因如此,行銷人員需要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有深入的了解,並根據這些特點採取相應的行銷策略,以實現
Thumbnail
在傳統的定價策略中,除了「成本加成定價」法以外,另一個常常被使用的則是「競爭定價」法,即是參考競爭者的定價後,再衡量本身產品相對競爭對手的優劣定位,再為自己產品定出一個價格。 為什麼許多公司,包括我們自己,經常採用競爭定價的方式?原因其實很簡單: 1. 簡單易行:只需調查競爭對手的價格,然後稍作
Thumbnail
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開發一個獨特且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這需要企業深入了解目標客戶及其痛點,明確自身的獨特優勢,最終凝煉出一個清晰而有吸引力的價值主張。通過這三步驟,企業可以建立起真正突出特色的競爭力。
Thumbnail
掏金熱時,賣產子的通常是最能賺到錢的,筆者在研究一個產業時最優先思考的問題,如果一個產業夠蓬勃,競爭者多,這樣誰能夠穩穩地把錢賺進口袋?   這篇文章來談談筆者研究AI產業時所找到的鏟子公司,筆者對鏟子公司的定義為(1)競爭者相對少(2)門檻相對高或對手不容易進入(3)最好是獨攬或幾家獨大(4)獲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延續上一篇關於競爭的關係,從另外一個面向來思考說明。競爭代表的是因為有東西相同,佔據到同樣的位置,所以才會產生競爭,只是是什麼東西相同呢? 1.競爭名詞:講到特定的名詞,如講到車子、化妝品,想要佔據相同名詞的人就會產生競爭。而為了避免競爭,或是劃分競爭場域,我們也可以將名詞往下切分,如:休旅車、轎
競爭有很多種角度思考,以下分成三個範疇 1.功能面上競爭:指得是用差不多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這個也是通常大家在說的競爭對手,如不同的手機品牌本身為競品,彼此之間的差異也就是品牌、效能、價格上的差異,但對於用戶來說,使用上大致上雷同。 2.問題面上競爭:指得是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像是不
評估是否加入競爭時,除了競爭對手外,也需要考慮競爭對於客戶產生的影響。如果加入競爭對於客戶可以產生很大的價值,可以思考即使最後無法拿到客戶,是否有機會從中獲得利益。如果競爭本身就有價值,就把競爭本身當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