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以更日常的方式 看見台灣庶民文化的美-《街屋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在自己的家鄉屏東街頭畫畫,時常抱著「追趕」的心情,因為拆除的速度太快,想要全部記錄卻力有未逮。屏東這幾年有相當大的改變,許多老舊眷村、警察宿舍、陸橋等建物,常常在我畫後不久就被拆除。城市因應建設必然也會遇到破壞,對此我不想多做評斷,但如果我們面對這些老舊建築時能多一點溫柔,也許很多事情會變得不一樣。


「這世界並不缺少美,是缺少發現。」以藝術家羅丹的話作為本書封底的標題,可說是最適合不過。如同美學本身的多變與博大精深,「美學」兩個字,似乎也時常讓人感覺有距離,甚至誤以為所謂美感,只存在於特定的場域與設計當中。然而,《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卻讓讀者了解,我們的生活處處皆有美學。

從2017年開始實行,足跡遍佈全台灣,曾經獲頒台灣世界水彩大賽的城市速寫畫家鄭開翔,用畫筆記錄下100間台灣街屋。除了為台灣文化留下紀錄,他也希望透過以繪畫代替拍照的方式,讓讀者重拾「放慢腳步」所能帶來感官體驗,用心感受自己與所在環境的連結。


當我穿梭在大街小巷時,常遇到在地人問我:「這個又不好看,你畫這個做什麼?」我總是笑著回說,:「不會呀,我覺得很有趣。」我常有一種感觸,當我們到了國外或外地,總是拿著相機到處拍照,彷彿處處充滿新奇,但是回到自己家鄉,卻從未認真觀看這些細節。


隨處可見的鐵皮屋、水塔、招牌,甚至是摩托車與紅白塑膠袋,那些潛藏在台灣人生活中,卻長久被忽視的文化元素,在鄭開翔的筆下,重新被看見。更別提鐵捲門、檳榔攤,甚至是鎖店門前總是會出現的巨大鑰匙圖像,透過書中的圖文,才讓人意識到這些或許是只有台灣,才能看見的獨特風景與符號。

除了圖片之外,鄭開翔也會附上自己對於光、建築的觀察,跟著文字,讀者也更能理解他想要表達的內涵。在鄭開翔眼中,街屋的獨特之處,在於生活感的堆疊,同時他也會在書中,附上自己對於街屋的看法,猜測街屋的歷史與主人的巧思。或許美不美見仁見智,但透過作者的筆(包含文字與圖畫),這些建築物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物體,而是充滿故事感與人性的生活紀錄。


街屋的味道,是一種生活感的堆疊。打開你的審美視野,台灣的庶民生活、草根文化、城市地景,盡收在眼中。


以作者和筆者的故鄉屏東為例,台灣許多城市為了「發展」,正急著改頭換面,希望以新的面貌迎接觀光客及經濟發展,但在過程中或許犧牲的,正是城市特有的記憶及歷史文化。《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則提供了不同的視角,讓讀者能反思傳統與庶民文化的內涵。

由於《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的畫作遍佈全台灣與離島,看完之後難免會讓人有想要按圖索驥的衝動,而在過程中,或許也會開始發現過去看似平凡的房舍與景物,似乎也有了那麼一點點的不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11/05
感謝分享好書👍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8會員
413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陣子,因有要事,我來到了台北市中山區。當我駐足在一處路邊時,看到了這個視角,覺得有股既熟悉又親切的感覺。 她看起來不時髦,甚至有點年代感,但我覺得她有一種自然不做作的美,使我不自覺地拿出手機,將她拍了下來。在這裡,我感受到所謂的「庶民文化」、真正的生活感,讓我看到她的活力與魅力。
Thumbnail
前陣子,因有要事,我來到了台北市中山區。當我駐足在一處路邊時,看到了這個視角,覺得有股既熟悉又親切的感覺。 她看起來不時髦,甚至有點年代感,但我覺得她有一種自然不做作的美,使我不自覺地拿出手機,將她拍了下來。在這裡,我感受到所謂的「庶民文化」、真正的生活感,讓我看到她的活力與魅力。
Thumbnail
經典臺語歌曲〈愛情恰恰〉陳小雲開頭第一句唱出「繁華的夜都市,燈光閃閃爍」,年輕一點的你也許有聽過陳綺貞在〈臺北某個地方〉唱的「你最愛的角落,便利商店的霓虹」,這些歌詞是否喚起每當說到臺灣街景映入眼簾各式爭奇鬥豔的霓虹招牌奇觀?幾年前日本雜誌以臺南國華街作為封面,掀起一波大家心中對於臺灣街景代表的討論
Thumbnail
經典臺語歌曲〈愛情恰恰〉陳小雲開頭第一句唱出「繁華的夜都市,燈光閃閃爍」,年輕一點的你也許有聽過陳綺貞在〈臺北某個地方〉唱的「你最愛的角落,便利商店的霓虹」,這些歌詞是否喚起每當說到臺灣街景映入眼簾各式爭奇鬥豔的霓虹招牌奇觀?幾年前日本雜誌以臺南國華街作為封面,掀起一波大家心中對於臺灣街景代表的討論
Thumbnail
看到去年繪畫的城市簡單版的建築圖案,有巴黎、洛杉磯、波士頓、倫敦、紐約....等圖案,好像沒有看過台灣建築物有類似這樣的圖片,於是一時興起就想畫一張台灣的建築物圖案。
Thumbnail
看到去年繪畫的城市簡單版的建築圖案,有巴黎、洛杉磯、波士頓、倫敦、紐約....等圖案,好像沒有看過台灣建築物有類似這樣的圖片,於是一時興起就想畫一張台灣的建築物圖案。
Thumbnail
伍佰〈樓仔厝〉可以看出異鄉人初抵臺北的第一印象:一棟棟向上發展的樓仔厝,象徵著繁華與機會;但在這首歌至今已過 20 年之際,當初力爭上游的、象徵著希望的樓仔厝,也不敵歲月逐漸衰老。但即使知道老舊住屋隱藏的危險性,大眾仍普遍對都更存著負面印象;其實,都市更新並不只有拆除重建,「整建維護」也是好方法!
Thumbnail
伍佰〈樓仔厝〉可以看出異鄉人初抵臺北的第一印象:一棟棟向上發展的樓仔厝,象徵著繁華與機會;但在這首歌至今已過 20 年之際,當初力爭上游的、象徵著希望的樓仔厝,也不敵歲月逐漸衰老。但即使知道老舊住屋隱藏的危險性,大眾仍普遍對都更存著負面印象;其實,都市更新並不只有拆除重建,「整建維護」也是好方法!
Thumbnail
都市的成長無可避免是通往廢墟化的過程,如何透過基礎設施了解都市,並透過異質空間產生新的生活想像。
Thumbnail
都市的成長無可避免是通往廢墟化的過程,如何透過基礎設施了解都市,並透過異質空間產生新的生活想像。
Thumbnail
之所以會想去拍街景, 是因為我覺得, 雖然我們的每一天看似都差不多, 但只要細細去體會, 就可以去發現平凡中的美好。
Thumbnail
之所以會想去拍街景, 是因為我覺得, 雖然我們的每一天看似都差不多, 但只要細細去體會, 就可以去發現平凡中的美好。
Thumbnail
久久以前,在一個「朗讀違章」展覽專刊裡,看到中國建築師王澍寫的一段文字。 「當我第一次到台北時,看到如此大量的違章建築,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過後捲土重來,我忍不住歡呼了。這是人性的勝利,是自下而上的建築學的勝利。那些現代主義的光裸街道,因為違章的出現而恢復了人的尺度和氣味,那些醜陋的平屋頂,因為成群
Thumbnail
久久以前,在一個「朗讀違章」展覽專刊裡,看到中國建築師王澍寫的一段文字。 「當我第一次到台北時,看到如此大量的違章建築,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過後捲土重來,我忍不住歡呼了。這是人性的勝利,是自下而上的建築學的勝利。那些現代主義的光裸街道,因為違章的出現而恢復了人的尺度和氣味,那些醜陋的平屋頂,因為成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