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Memorial | 一段近乎破碎但真實的同志感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書名 : Memorial
作者 : Bryan Washington
出版年 : 2020
類別 : 文學小說、LGBTQ+

「就好像我們兩個人都是垃圾愛情片中的壞人」

在一讀完的當下,我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或覺得這會變我的愛書,但不知為何,它有種吸引讓我在隔天馬上又重頭讀一遍。

這本書用很簡單但精巧且舒服的文字,描繪兩個男人在四年朝夕相處後,所剩下那些若有似無的愛情,它用時而輕鬆、時而悲傷的筆觸讓讀者窺探一段近乎破碎但十分真實的感情,同時講述兩段複雜的家庭關係。


簡介

Memorial是關於Mike跟Ben,一對在一起四年的情侶,兩人的感情在時間變化下來到了近乎崩潰的臨界點,但他們沒有人踏出最後一步,所以這段關係就停滯於此,進退不得。這時,Mike的母親來訪,但Mike卻正要飛往日本見斷絕往來的父親最後一面,結果Ben就被迫與素未謀面的Mike母親日夜相處直到Mike回國。兩人在分離的這段時間,彼此分別與陌生的家人建立關係,同時開始思考與彼此的感情,回顧曾經的片段,試圖決定這段關係的下一步為何。


心得

我當初會想讀這本,只不過單純的先因為被封面吸引(XD),然後覺得簡介聽起來很有意思,我並沒有讀過這位作者的上一本作品,在開始讀時也沒有特別的期待,但就像我上面寫的,我在昨晚就讀完了這本書,如果你在那當下問我,我會說我覺得故事角色都滿不錯,但這對我而言並不是一個深刻的故事,它沒有給我許多感受或情緒(通常會讓我愛上一本書的條件);但結果今天要出門前突然又有很想重讀一次的慾望。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溫柔舒服的故事,它的目的不是讓讀者帶入角色或沉浸書中,而是讓我有機會,像是透過鏡頭一般,見證一段非常真實的親密關係的變化,看到兩個破碎家庭的修復。

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段是由Ben的視角看他與Mike母親的相處過程,第二段是Mike在日本與他父親的故事,最後是在Mike回到美國後的結尾。在前兩段故事中,都穿插著主角們回顧他們之間關係的回憶,我們讀者就像是跟著兩位角色的思緒,透過這些一點一滴拼湊出他們四年相處的模樣,彼此相處的方式,以及兩位主角的個性。

我覺得這本書最重要的部分,當然就是Mike與Ben之間的感情關係,我覺得作者把這一段兩個男人之間的關係描寫的非常真實,(這不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我也看到很多讀者有相同的感受)。從他們相遇交往、進一步到單一伴侶、同居、頻繁爭執、缺少接觸、對彼此的冷淡、最後瀕臨崩潰,每一個階段、每一種狀態都是那麼真實地呈現,沒有虛構故事中常見的完美濾鏡、沒有同志愛情常見的悲痛壯烈,作者寫下的就是一對在真實不過的情侶的感情變化,而我真的真的很喜歡這樣的呈現。

在這段關係中,從兩人分別講述的片段,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到他們感情的一些隱憂及問題,他們是如何從相擁入睡到除了性愛很少碰觸彼此,到後期時常爭吵、卻用性愛取代真正溝通、最後分離兩地而唯一的來往是透過極為稀少的簡訊與照片。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們兩人對於單一伴侶、結婚、開放性關係等等的討論,每次他們針對兩人的「未來」討論時,最後總是無疾而終,兩人都有種甘願停留於原地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到最後兩人的關係會進退不得,他們都不敢往前嘗試、不敢勇於抓住彼此,在害怕自己犯錯的時候,時間就這樣流逝。像是書中配角與Mike母親都有講到的一點,被問到怎麼知道自己是跟對的人在一起,她們的回答都是,你沒辦法知道,沒有人能夠知道,但你得試了才知道。

除了兩人感情外,這本書另一個很大的重點是在於家庭關係,主要看到兩對: Mike和他父親Eiju,Ben和Mike母親Mitsuko,兩對彼此陌生卻又不得已必須相處的(類)家人,我覺得這兩段關係都很有意思,Mitsuko一開始對Ben十分地冷淡甚至不屑,但在慢慢相處之下,兩人的鋒利漸漸軟化,開始彼此互相了解對方,Mitsuko甚至教導Ben下廚做菜,這段互動很可愛,有許多好笑的地方,也讓整本書輕鬆不少。另一邊Mike與Eiju則較為複雜,他們過去有更多互不理解的地方,但當Mike到大阪時,Eiju理所當然地讓他開始在居酒屋幫忙,Mike先是透過店裡常客與好友,將自己遺失的十多年父親形象重新拼補,接著慢慢照顧癌末的Eiju,日夜相處下再次試圖彌補重建關係,這一段關係我覺得也很有意思,可以看到Mike還是對Eiju過去的行為無法諒解,但仍然在他臨終前在他店裡幫忙,(那間居酒屋讓我一直想到深夜食堂XD)

關於兩位主角的同志身份我覺得作者在呈現上也處理得很好,不是讓同志角色經歷的創傷代表他們的身分,而是呈現他們就像任何完整的角色,下面是我看到一段訪談作者講的內容,我覺得講得很好,簡單翻一下:作者說他的目標是不要強調『出櫃或身為少數族群時常連結的悲痛創傷... 但我不認為這代表這個創傷應該要完全從故事中消除,或忽略它。Memorial中的角色的確有過很多糟糕的經歷,但他們仍然也會墜入愛河、他們會大笑、講笑話,他們會有難過的日子、有時候也有好日子。試著想辦法將這些所有面向包含於一個角色,特別是Queer角色,對我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兩個主角都真的很貼近現實,不論是他們的內心想法、對感情關係的看法都是,而因為同志身分,兩人也跟各自的父母關係更加複雜,這些都很真實的表現在書中。(摘自Vanity Fair文章)

種族議題也是書中一個很常提到的點,我覺得也是滿值得思考的一個部分,Ben是黑人,在一些小地方都會看到作者寫出黑人在社會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像是他的父親在一次出遊開車被年輕白人警察針對;而Mike是日裔,我覺得關於他的角色有趣的一點是,對他而言哪裡才是「家」? 是他的朋友、男友所在的美國德州,還是他的出生地、他的父親所在之處日本? 在書中,他自己也有想過這個問題。而當他們兩人走在一起時,更是容易受到不一樣的眼光,不只是陌生人甚至向Mike的父母也對Ben身為黑人的事實做出評論。

最後提一下文字部分,我是聽有聲書,我覺得在聽的時候我覺得這本給我有種難以形容的舒服感,文字是屬於比較簡潔但是精巧的風格,沒有多餘點綴的詞句,而是準確巧妙的表達作者的意圖(我這方面不是專家,所以大概講一下自己感受,不過我讀了很多書評有對作者文字讚譽有加,也有提到一些我沒有意識的點,有興趣可以去找看看)。而因為書中有兩種視角(Ben、Mike),作者也在文筆上做出滿獨特的分別,能夠分辨是透過誰的角度;另外我覺得很厲害的是,作者將兩個地點(美國休士頓、日本大阪)都描寫的很具體,我可以真的想像角色走在該地的道路上,周圍的景象或是鄰居的描述都很清楚,我還滿喜歡這樣的。


總結

Memorial呈現了一段我讀過最貼近真實(但也因此不完美)的同志感情,用舒服的文字,它讓我看到愛情的起落以及親情的聯繫,而我相信在未來我還會再重讀一次的。


後話

我有提到我通常會覺得我喜愛/我認為的好書,應該是要能夠讓我有許多感受,能夠激起我的情緒,但這本書會讓我思考這是一定嗎? 我會覺得這不會是一個讓我深深記得的故事,但我仍十分享受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書中的內容很滿意,在讀完後也覺得我從它其中帶走了一些想法/體悟,雖然沒有讓我有深刻的情緒,這樣還能算我的愛書嗎? 我現在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我後來才知道書中有照片(Mike、Ben傳給對方的),聽有聲書的我就沒有看到了,感覺有那麼一點可惜XD

另外 我昨天也提到我沒想到這本書其實是滿受矚目的,有許多訪談文章影片,還已經被A24買下影視版權(話說我覺得這個故事在小螢幕上呈現感覺很不錯)

我覺得寫得很不錯的書評:


作者訪談:

(上面這部有小暴雷)


摘句

Just because something isn't working doesn't mean it's broken, you just have to want to fix it. The want has to be there.
"What conversations do you have when you feel like there's nothing you want to say?" Mike thinks.
“I guess that’s the thing,” Mike thinks. “We take our memories wherever we go, and what’s left are the ones that stick around, and that’s how we make a life.”

關於我

噗浪 : https://www.plurk.com/noon6279
Goodreads : https://www.goodreads.com/user/show/7413614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ah的沙龍
38會員
30內容數
紀錄英文書籍的讀後感 希望能為大家介紹一些好書 也抒發自己對故事的愛
Noa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14
用第二人稱所寫,Open Water講述一段季節更迭下的愛情,那種深埋心中逐漸發芽的感情,以及愛情中彼此的信任,忘掉自己沉重的不安,讓對方在開闊海水裡抱著你。同時講述身為年輕黑人的恐懼與脆弱,在不平等的世界裡被壓抑的存在、被無視的內在。
Thumbnail
2021/02/14
用第二人稱所寫,Open Water講述一段季節更迭下的愛情,那種深埋心中逐漸發芽的感情,以及愛情中彼此的信任,忘掉自己沉重的不安,讓對方在開闊海水裡抱著你。同時講述身為年輕黑人的恐懼與脆弱,在不平等的世界裡被壓抑的存在、被無視的內在。
Thumbnail
2021/02/05
我很喜歡聽有聲書,不僅是因為聽書對我而言比較方便,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有許多的作品,透過朗讀者的呈現,能夠將文字從頁面上昇華,讓讀者擁有一個更不同的體驗;以下跟大家分享5+1本有聲書,都是我認為透過有聲書會帶給你更好的閱讀感受,更能夠完全沉浸於故事的氛圍當中。
Thumbnail
2021/02/05
我很喜歡聽有聲書,不僅是因為聽書對我而言比較方便,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有許多的作品,透過朗讀者的呈現,能夠將文字從頁面上昇華,讓讀者擁有一個更不同的體驗;以下跟大家分享5+1本有聲書,都是我認為透過有聲書會帶給你更好的閱讀感受,更能夠完全沉浸於故事的氛圍當中。
Thumbnail
2021/02/03
Wayfarers系列中的第三本小說,這是一套我非常喜愛的科幻太空歌劇小說,這一系列之所以讓鮮少閱讀科幻小說的我如此著迷,可以說是因為它們與大多的傳統Sci-fi給人很不同的感受,作者的文字裡,寫的卻是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們,努力地生存在一個廣闊複雜的多元宇宙中,找到自己在無垠太空中的位置。
Thumbnail
2021/02/03
Wayfarers系列中的第三本小說,這是一套我非常喜愛的科幻太空歌劇小說,這一系列之所以讓鮮少閱讀科幻小說的我如此著迷,可以說是因為它們與大多的傳統Sci-fi給人很不同的感受,作者的文字裡,寫的卻是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們,努力地生存在一個廣闊複雜的多元宇宙中,找到自己在無垠太空中的位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忙到昏天黑地,工作令人頭痛的事多到不可勝數。連帶的有空看的書就從輕鬆的小說,再降低強度到輕小說這樣。會找到這本書並不是認得作者或者是類似的理由,單純因為網路書店與出版社的售價商業模式維繫問題,才注意到這個作者,進一步去找書來看。 先說感覺,是一個能夠把玩文字的作者,但劇情偏普,沒有太多的伏筆,情
Thumbnail
最近忙到昏天黑地,工作令人頭痛的事多到不可勝數。連帶的有空看的書就從輕鬆的小說,再降低強度到輕小說這樣。會找到這本書並不是認得作者或者是類似的理由,單純因為網路書店與出版社的售價商業模式維繫問題,才注意到這個作者,進一步去找書來看。 先說感覺,是一個能夠把玩文字的作者,但劇情偏普,沒有太多的伏筆,情
Thumbnail
有人說,親人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但即使是陌生人,我們也會試著理解、發現他的優點,可是一旦把自己與親人的關係定型,就再也沒有機會改變。
Thumbnail
有人說,親人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但即使是陌生人,我們也會試著理解、發現他的優點,可是一旦把自己與親人的關係定型,就再也沒有機會改變。
Thumbnail
米國夢是一場大夢,對許多亞洲人來說。而這夢到底是美夢?惡夢或者是如驚悚劇一般高潮迭起?又或者被歷史的巨輪輾過來又輾過去,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樣貌?作家的筆帶著你看過這場越南視角的米國夢。 要說文字掌握,那是在日常文字中,攫住那稍縱即逝的感受。此生,從母親在越戰中,到米國到家人、密友往生,這些想說、聽說、
Thumbnail
米國夢是一場大夢,對許多亞洲人來說。而這夢到底是美夢?惡夢或者是如驚悚劇一般高潮迭起?又或者被歷史的巨輪輾過來又輾過去,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樣貌?作家的筆帶著你看過這場越南視角的米國夢。 要說文字掌握,那是在日常文字中,攫住那稍縱即逝的感受。此生,從母親在越戰中,到米國到家人、密友往生,這些想說、聽說、
Thumbnail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而且很窩心,是個處處都讓你感到溫暖的故事。 故事背景是這樣的,疼愛主角的媽媽很早就過世,過幾年,同樣疼愛主角的爸爸再婚,新媽媽也非常疼愛主角,一點也沒有傳說中後母那種恐怖劇情。 後來因故父母分開,主角跟著新媽媽過日子,之後又出現兩個父親…… 是的,故事裡有三位父親兩位母親
Thumbnail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而且很窩心,是個處處都讓你感到溫暖的故事。 故事背景是這樣的,疼愛主角的媽媽很早就過世,過幾年,同樣疼愛主角的爸爸再婚,新媽媽也非常疼愛主角,一點也沒有傳說中後母那種恐怖劇情。 後來因故父母分開,主角跟著新媽媽過日子,之後又出現兩個父親…… 是的,故事裡有三位父親兩位母親
Thumbnail
這是一個擁有偵探才能當竊賊太可惜的職業小偷,被認賊作父的雙胞胎牽著鼻子走,然後放了真感情而牽腸掛肚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個擁有偵探才能當竊賊太可惜的職業小偷,被認賊作父的雙胞胎牽著鼻子走,然後放了真感情而牽腸掛肚的故事!
Thumbnail
「就好像我們兩個人都是垃圾愛情片中的壞人」在一讀完的當下,我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或覺得這會變我的愛書,但不知為何,它有種吸引讓我在隔天馬上又重頭讀一遍。這本書用很簡單但精巧且舒服的文字,描繪兩個男人在四年相處後,所剩下那些若有似無的愛情,用時而輕鬆、時而悲傷的筆觸讓讀者窺探一段近乎破碎但真實的感情。
Thumbnail
「就好像我們兩個人都是垃圾愛情片中的壞人」在一讀完的當下,我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或覺得這會變我的愛書,但不知為何,它有種吸引讓我在隔天馬上又重頭讀一遍。這本書用很簡單但精巧且舒服的文字,描繪兩個男人在四年相處後,所剩下那些若有似無的愛情,用時而輕鬆、時而悲傷的筆觸讓讀者窺探一段近乎破碎但真實的感情。
Thumbnail
總覺得做為異性戀跟這些議題沒有關係,但隨著年紀漸長,漸漸感覺到"漠視"同樣是種可怕的暴力,真實存在的人,就該是社群的一份子。
Thumbnail
總覺得做為異性戀跟這些議題沒有關係,但隨著年紀漸長,漸漸感覺到"漠視"同樣是種可怕的暴力,真實存在的人,就該是社群的一份子。
Thumbnail
當同志故事終於能走進探討「家庭」會遇到的問題,我想也是一個很大跨越;當我們從「家」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性別」「性向」是否真的有其必要的時候,接下來我們會更進一步去探討同婚伴侶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和家庭之間的磨合,當越來越多的同志故事往前邁出討論各式各種不同的議題,期待更多這樣的故事能夠如同彩虹一般絢爛!
Thumbnail
當同志故事終於能走進探討「家庭」會遇到的問題,我想也是一個很大跨越;當我們從「家」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性別」「性向」是否真的有其必要的時候,接下來我們會更進一步去探討同婚伴侶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和家庭之間的磨合,當越來越多的同志故事往前邁出討論各式各種不同的議題,期待更多這樣的故事能夠如同彩虹一般絢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