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醫院不會冷13】永遠懷疑自己所得的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鄉下生活是純樸的,純樸的不知如何獲取正確的用藥知識

30年前,自己小時候,超愛賣藥的攤販來廟口擺攤。

曾經有一段時間,他們的策略是小孩,每次來,都有特殊的音樂聲傳遍小巷。

小孩們一聽到,急著要抓大人出門,有帶上大人的孩子,都可以拿到一個小紙帽(生日帽造型),再幾顆鹹酸甜零嘴,偶爾有小玩具,沒帶上大人的就沒嘍。

過幾年,這個策略可能效果有限,這攤販改直接送大人們臉盆、洗碗精、米、麵條…,一些生活必需品和食品,最可怕的全盛時期,我們家光靠我媽媽一個人每天去聽賣藥,就可以囤積2大箱洗碗精、1大箱麵條,還有用不完的雜貨。

聽說這些叫「王祿仔仙」,賣藥的場子就叫「王祿仔場」

賣藥的非常會講,講的老人家們糊里糊塗,本來只想來拿贈品,到後來都覺得不買可惜,竟然一次買好幾罐,1罐3000元小小的不知名藥粉、藥丸。

這些藥似乎能治百病,胃痛、骨頭酸痛、頭痛、腎病、肝病、皮膚病…,老人家們寧願相信賣藥仔講的話,也不願意掛個門診給醫師看看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如果再加上街坊鄰居、別人的「親身驗證」,這藥就變神丹了,一人一罐買回家,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有時踏進隔壁獨居的阿嬤家,圓圓餐桌上有一半的空間都是囤放這類的藥丸。

不肖藥商就這麼利用人的純樸,大賺底層人們的辛苦錢。

唸了護理系後,才知道什麼叫藥的成分、藥理作用、仿單、副作用,回想親戚鄰居們吃的那些藥,還有看不懂成分的保健食品,不寒而慄。

那麼,長大後的我們又是怎麼獲取知識呢?

不瞞您說,即使是在醫院裡工作,很多工作同仁都還是「聽別人講」比較快

行政人員、清潔阿姨覺得問醫生、問護理師,這些有執照加持,說的肯定不會出錯。

但我自己是一個護理師,都不敢說,我講的一定對。

因為,科學日新月異,不時的都有新的實證來推翻舊的知識,再加上工作繁忙,下班後幾乎沒有精力再去涉取經驗證後的知識,怎麼辦?「上網查」比較快

一個人不可能什麼病都會遇到、都曾看過,但身邊所有人都覺得問我們就對了,如果我偷懶,那就直接在網路上看各種說法,依自己學過的知識來判斷真假,再整理成一套邏輯回覆,這知識能算正確的知識嗎?不敢肯定。

只是,可能比王祿仔仙講的可靠多了。

外語能力重要?是啊,我這才發現語言變成了知識累進的障礙

在醫療領域裡,最受推崇的正確知識是「實證研究」。

何謂「實證」?簡單的說,就是不論是誰,在同樣的環境下操作,也能做出相同的結果,普拿疼中的成分Acetaminophen有止痛、退燒效果,誰來實驗,都會如此。

這些知識可組織、可形成系統、可邏輯推論、可實證,在臨床治療上,靠系統性文獻收集及評核,發展出各種疾病的治療指引,所以醫療人員很強調任何處置都有SOP,這些是千千萬萬個人體試驗所累積出來的知識呢。

問題來了,所有實證資料都是英文,來自各大期刊。

我們得承認,就算是每天看醫生寫的英文醫囑、病程紀錄,英文能力也不會進步。

要讀這些資料,就像在嚼菜根,難以咀嚼更無法下嚥,看完了也不知道該抓出什麼重點,勉強看一篇已是本月/本年最大挑戰。

到最後,只剩做研究的人會繼續看,很多也是看得很痛苦。

實在太可惜了!這些知識就擺在面前,唾手可得,改天如果市場上出現「幫你讀期刋」的王祿仔仙,搞不好也有人會買單呢。

於是,我盡量叫自己多與人交流,想學AI就直接找AI高手,想了解怎麼保健自己長年的腰痛就直接找復健師,先從領域專家的口中學得「關鍵字」和「不走偏的方向」,再回頭查找資料,將斷層補起來。

唉呀,沒想到結論又回到「聽別人講」比較快 XD

寫完文章後決定給自己一個建議「永遠懷疑自己所得的知識,進一步驗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rming的沙龍
18會員
25內容數
「醫療」兩個字,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冷」,我想寫一個醫療主題,分享醫院內的所見所聞帶來的一則則小故事,希望「醫院不會冷」。
charm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12
什麼?他確診? 回家?還是不回家? 我在房裡,孩在房外。 婆婆泣,孩子哭,我落淚。 投降,孩子來,一起隔離。
2021/03/12
什麼?他確診? 回家?還是不回家? 我在房裡,孩在房外。 婆婆泣,孩子哭,我落淚。 投降,孩子來,一起隔離。
2021/01/21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2021/01/21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2021/01/14
就在醫生下針之後,病床突然開始搖晃了起來,原來是準備穿過骨頭,搖晃的力道,從小震盪一直放大,接著,整張床陷入劇烈晃動,以震度來形容,大概超越7級地震。 不只是搖晃,病床更是用力的撞擊牆壁,隨著醫生每出一次力,病床就撞牆壁一次,骨頭有多硬,看醫生用盡全身力氣要刺破它的樣子就知道。
Thumbnail
2021/01/14
就在醫生下針之後,病床突然開始搖晃了起來,原來是準備穿過骨頭,搖晃的力道,從小震盪一直放大,接著,整張床陷入劇烈晃動,以震度來形容,大概超越7級地震。 不只是搖晃,病床更是用力的撞擊牆壁,隨著醫生每出一次力,病床就撞牆壁一次,骨頭有多硬,看醫生用盡全身力氣要刺破它的樣子就知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只是一個中醫的門外漢,沒接受過中醫院的教育,平常也沒有看中醫的習慣。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倪海廈先生講《神農本草經》的視頻,先生詼諧生動的講課實在是引人入勝,不禁萌生了解中醫的興趣。
Thumbnail
我只是一個中醫的門外漢,沒接受過中醫院的教育,平常也沒有看中醫的習慣。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倪海廈先生講《神農本草經》的視頻,先生詼諧生動的講課實在是引人入勝,不禁萌生了解中醫的興趣。
Thumbnail
在我小時候的農村,一般人家普遍收入不多,生病不敢輕易上醫院。在那個沒健保的年代,進醫院意味著患了大病,意味著要花大錢,有的人必須典當金銀首飾,甚至要賣掉田地。假如財力難以供給,或者繳不起手術保證金,迷信的人會去求乩童施法,否則也只好聽天由命了。下文就來談談生小病時怎麼辦。
Thumbnail
在我小時候的農村,一般人家普遍收入不多,生病不敢輕易上醫院。在那個沒健保的年代,進醫院意味著患了大病,意味著要花大錢,有的人必須典當金銀首飾,甚至要賣掉田地。假如財力難以供給,或者繳不起手術保證金,迷信的人會去求乩童施法,否則也只好聽天由命了。下文就來談談生小病時怎麼辦。
Thumbnail
得了一個結論,無知真的很可怕,嚴重的可能連命都送掉,上中醫課至少可以明白在生活中處處是醫理與中醫整體觀的平衡道理,這樣生活有依據,起居有常、飲食有節,才保健康!祝福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明醫!
Thumbnail
得了一個結論,無知真的很可怕,嚴重的可能連命都送掉,上中醫課至少可以明白在生活中處處是醫理與中醫整體觀的平衡道理,這樣生活有依據,起居有常、飲食有節,才保健康!祝福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明醫!
Thumbnail
這是我在廈門大學醫學院中醫系做本科生與一群小朋友暑假的小學期上課所交的作業( 2011-Jul-19)。時光流逝,一切晃如昨日!現在拿來做個人部落格文章開場恰可交待我為什麼跳到中醫的的自我學習。 ------------------------------------------------
Thumbnail
這是我在廈門大學醫學院中醫系做本科生與一群小朋友暑假的小學期上課所交的作業( 2011-Jul-19)。時光流逝,一切晃如昨日!現在拿來做個人部落格文章開場恰可交待我為什麼跳到中醫的的自我學習。 ------------------------------------------------
Thumbnail
「這個病人等等交給我。」倒是直接衛教病人聽得進去嗎?病人說沒問題,真的是沒問題嗎?這可不行,畢竟我的人生夢想,是讓民眾願意問問題。至今,林先生都有持續回來拿藥,也會特別來我的班,問我問題。
Thumbnail
「這個病人等等交給我。」倒是直接衛教病人聽得進去嗎?病人說沒問題,真的是沒問題嗎?這可不行,畢竟我的人生夢想,是讓民眾願意問問題。至今,林先生都有持續回來拿藥,也會特別來我的班,問我問題。
Thumbnail
賣藥的非常會講,講的老人家們糊里糊塗,本來只想來拿贈品,到後來都覺得不買可惜,竟然一次買好幾罐,1罐3000元小小的不知名藥粉、藥丸。 這些藥似乎能治百病,胃痛、骨頭酸痛、頭痛、腎病、肝病、皮膚病…,老人家們寧願相信賣藥仔講的話,也不願意掛個門診給醫師看看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Thumbnail
賣藥的非常會講,講的老人家們糊里糊塗,本來只想來拿贈品,到後來都覺得不買可惜,竟然一次買好幾罐,1罐3000元小小的不知名藥粉、藥丸。 這些藥似乎能治百病,胃痛、骨頭酸痛、頭痛、腎病、肝病、皮膚病…,老人家們寧願相信賣藥仔講的話,也不願意掛個門診給醫師看看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Thumbnail
金石堂試讀徵文活動:《藥學系學什麼》 OO系學什麼,在資訊發達的現在,不是什麼難以了解的疑惑,真正讓人好奇的會是特定專業背後的知識內蘊、養成生態和職場氛圍吧。 【新書簡介】 跟著祖傳三代註定當藥師的「藥學系邊緣人」, 翻開以血淚交織的第一手觀察日記, 從藥劑學、實驗課等像在霍格華茲學魔法的課程, 到
Thumbnail
金石堂試讀徵文活動:《藥學系學什麼》 OO系學什麼,在資訊發達的現在,不是什麼難以了解的疑惑,真正讓人好奇的會是特定專業背後的知識內蘊、養成生態和職場氛圍吧。 【新書簡介】 跟著祖傳三代註定當藥師的「藥學系邊緣人」, 翻開以血淚交織的第一手觀察日記, 從藥劑學、實驗課等像在霍格華茲學魔法的課程, 到
Thumbnail
​​ ●2020 四塊玉文創 藥學系邊緣人【藥學系學什麼:除了藥理學、藥劑學、生藥學…永遠學不完的藥命人生】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更強壯 一翻開「作者序」,我就笑了,這本書,讀就對了。作者到底是謙虛還是害怕地用了匿名「藥學系邊緣人」呢?他怎麼會是委屈在邊緣?根本就是勞心勞力後,直指要害的點提讀者。
Thumbnail
​​ ●2020 四塊玉文創 藥學系邊緣人【藥學系學什麼:除了藥理學、藥劑學、生藥學…永遠學不完的藥命人生】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更強壯 一翻開「作者序」,我就笑了,這本書,讀就對了。作者到底是謙虛還是害怕地用了匿名「藥學系邊緣人」呢?他怎麼會是委屈在邊緣?根本就是勞心勞力後,直指要害的點提讀者。
Thumbnail
        我出生的六零年代醫學還不發達,印象中小村莊裡就只有一間小診所,所以村民都是小病自己吃成藥,吃不好才看醫生,大多數人都沒進過大醫院,因為在那個沒有全民健保的時代,醫院會在病人入院之時先收一筆保證金的,免得病家付不出鉅額醫藥費。而成藥也不是在西藥房買的,而是俗稱「寄藥包」的商業模式。  
Thumbnail
        我出生的六零年代醫學還不發達,印象中小村莊裡就只有一間小診所,所以村民都是小病自己吃成藥,吃不好才看醫生,大多數人都沒進過大醫院,因為在那個沒有全民健保的時代,醫院會在病人入院之時先收一筆保證金的,免得病家付不出鉅額醫藥費。而成藥也不是在西藥房買的,而是俗稱「寄藥包」的商業模式。  
Thumbnail
在醫療設備欠缺的年代,中藥鋪顯然是救命於緩急之處,多少人就在百子櫃前,抓一把藥度過一次次煎熬的時刻,留一條命等著回唐山。時至今日,許多中藥鋪已經結合中醫門診服務,並提供“免煎易服”的中草藥粉。傳統的百子櫃越來越少見,熬煮中藥的味道也很難再聞到。是的,又一個年代要過去了。
Thumbnail
在醫療設備欠缺的年代,中藥鋪顯然是救命於緩急之處,多少人就在百子櫃前,抓一把藥度過一次次煎熬的時刻,留一條命等著回唐山。時至今日,許多中藥鋪已經結合中醫門診服務,並提供“免煎易服”的中草藥粉。傳統的百子櫃越來越少見,熬煮中藥的味道也很難再聞到。是的,又一個年代要過去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