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選書】《德國丈夫》心得 by Tammy Che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認識作者的其他作品,最早是徵婚啟示(先電影版),後來是海神家族(很好看)。也曾在中國時報的副刊看過她的專欄。
這本德國丈夫像是(或是根本就是?)自傳體的私小說,從作者和德國人丈夫的相識寫起,絮絮的訴說生活、工作、兩人相處、朋友、家人、父親、創傷、戰爭...。雖然包含內容廣卻不覺得雜亂,像是從四面八方的包圍了解主角的人生&主角的德國丈夫的人生。
用字遣詞很有詩意,斷句&字詞組織有時候用的奇妙而變成一種特殊帶有個人風格的美感。整本書不斷的應該有好幾百次的喚著「你」(德國丈夫),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愛/不愛/冷漠/熱情,以致於後來的結局就算是蕭索,也有種這就是人生的感覺。
能夠/願意挖剖自己(不管是心靈或是外在境遇)訴諸文字還要給別人看,我一直覺得這種人很勇敢。這本書我看到一個脆弱又勇敢的女人。她或許某些事情做的好做的對,某些事情抉擇錯走岔了路。但誰不是這樣呢?
(本文由【女書選書】讀書會會員提供)
《德國丈夫》陳玉慧,印刻出版。
《德國丈夫》陳玉慧,印刻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57內容數
當我們閱讀,我們就是自己的房間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ling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是美國女性,成書時間是1990年代。至今30年過去,對於現今社會對於未產婦(書中的用詞,未有產子女的女性),我認為社會觀感有進步一些些但仍有很大的可以努力的空間。
我從《驟雨之島》看到好多的經營一家子的辛苦與不易,當下的我非常走心,生活處境逼得我不得不帶著面具在職場丶不同家庭演戲,原來不想誠實面對自己,其實我也是顧德莎筆下的人物,
很多個故事讀完,我的心中真的下起雨來,而且是慌張沒帶傘有些狼狽的那種雨。
書中共九篇的短篇文章好似毫無關聯,但在故事的某個時刻會突然地跟其他故事中的主角串連起來,會有突然的恍然大悟。
作者是美國女性,成書時間是1990年代。至今30年過去,對於現今社會對於未產婦(書中的用詞,未有產子女的女性),我認為社會觀感有進步一些些但仍有很大的可以努力的空間。
我從《驟雨之島》看到好多的經營一家子的辛苦與不易,當下的我非常走心,生活處境逼得我不得不帶著面具在職場丶不同家庭演戲,原來不想誠實面對自己,其實我也是顧德莎筆下的人物,
很多個故事讀完,我的心中真的下起雨來,而且是慌張沒帶傘有些狼狽的那種雨。
書中共九篇的短篇文章好似毫無關聯,但在故事的某個時刻會突然地跟其他故事中的主角串連起來,會有突然的恍然大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即使你不在這裡》是我讀過的第三本町田苑香的書, 她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 擅長描寫現代女性的生活與心理, 讀來總讓人有種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再加上綿羊(王蘊潔老師)的翻譯, 順暢的文字加上細膩的情感脈絡, 可以很放心的閱讀。 🌷我們依舊先從封面來看, 背景是淡藍的底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這本書是《女二》的作者鄧九雲推薦的,在一次參與九雲的新書分享講座時,過程中她所分享的文學作品,這只是其中一本。故事架構在颶風前後十二天的過程,細膩刻劃出一個因母親死於難產的家庭,孩子們彼此依靠,在愛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這本書分成:工作篇、愛情與親情篇、人生篇三部分。我看人生篇,有些感觸,這些感觸主要在"我的追愛啟示錄”、”考試與揭弊”、”不能決定出身,就靠自己翻身”。從這篇,可以看出作者莎莉夫人的毅力、正義感、奮鬥。這些感觸,分別敘述下;   1、”我從三十歲開始相親,在四十九歲結婚。"(頁161)。
Thumbnail
在書店裡看到不少關於媽媽和女兒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書是一個韓國女作家兼大學教授鄭蓮喜寫的【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個書名,但是看到內容有關親子與婆媳,這兩種完全不在我人生清單中的關係時,還猶豫是否要推薦這本書,不過,當我看著書稿中,以手寫字體設計的讀者信件以及與作者回覆的文章,我竟然得到了作者在序言裡提到的「照見自己」───
Thumbnail
本書作者寫下提出媳婦辭職信後,所發生的事和做的決定,以過來人的經驗,給被綑綁於媳婦、妻子、母親角色裡的女性們一些建言。
跟著這本書揭開身世之謎,一切從複雜到簡單-只因為自己不是親生的,而且是媽媽口裡的「下人」所生。所以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言語總和另一個仿若充滿性魅力的女人重合。
Thumbnail
按計劃借了海德薇的小說《中年少女的祈禱》,因為去年看過陳雪的散文集《少女的祈禱》,所以一直誤以為這本也是散文集,後來聽朋友說這本是一本講述離婚的小說,就決定立即借來看,因為我也打算寫關於離婚的小說,事前一般會看看相關小說、電影或劇集做準備。 其實也去年尾開了韓劇《離婚律師申晟瀚》來看,大概看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即使你不在這裡》是我讀過的第三本町田苑香的書, 她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 擅長描寫現代女性的生活與心理, 讀來總讓人有種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再加上綿羊(王蘊潔老師)的翻譯, 順暢的文字加上細膩的情感脈絡, 可以很放心的閱讀。 🌷我們依舊先從封面來看, 背景是淡藍的底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這本書是《女二》的作者鄧九雲推薦的,在一次參與九雲的新書分享講座時,過程中她所分享的文學作品,這只是其中一本。故事架構在颶風前後十二天的過程,細膩刻劃出一個因母親死於難產的家庭,孩子們彼此依靠,在愛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這本書分成:工作篇、愛情與親情篇、人生篇三部分。我看人生篇,有些感觸,這些感觸主要在"我的追愛啟示錄”、”考試與揭弊”、”不能決定出身,就靠自己翻身”。從這篇,可以看出作者莎莉夫人的毅力、正義感、奮鬥。這些感觸,分別敘述下;   1、”我從三十歲開始相親,在四十九歲結婚。"(頁161)。
Thumbnail
在書店裡看到不少關於媽媽和女兒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書是一個韓國女作家兼大學教授鄭蓮喜寫的【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個書名,但是看到內容有關親子與婆媳,這兩種完全不在我人生清單中的關係時,還猶豫是否要推薦這本書,不過,當我看著書稿中,以手寫字體設計的讀者信件以及與作者回覆的文章,我竟然得到了作者在序言裡提到的「照見自己」───
Thumbnail
本書作者寫下提出媳婦辭職信後,所發生的事和做的決定,以過來人的經驗,給被綑綁於媳婦、妻子、母親角色裡的女性們一些建言。
跟著這本書揭開身世之謎,一切從複雜到簡單-只因為自己不是親生的,而且是媽媽口裡的「下人」所生。所以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言語總和另一個仿若充滿性魅力的女人重合。
Thumbnail
按計劃借了海德薇的小說《中年少女的祈禱》,因為去年看過陳雪的散文集《少女的祈禱》,所以一直誤以為這本也是散文集,後來聽朋友說這本是一本講述離婚的小說,就決定立即借來看,因為我也打算寫關於離婚的小說,事前一般會看看相關小說、電影或劇集做準備。 其實也去年尾開了韓劇《離婚律師申晟瀚》來看,大概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