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這世界上再也沒有書店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放學後,沒什麼錢的學生只能擠在公共圖書館,看著已經翻爛的經典名著,啃著才破不堪的老舊書刊打發時間;下班後,帶著滿腹疑問和委屈的上班族只能站在捷運的月台望著顯示車輛應到時間的電子看板發呆,這是一天之中唯一讓他能不帶任何思想閱讀的一段文字:車輛即將進站。


人們在生活中遇見疑問,打開手機呼叫出冷冰冰的語音助理,期盼它能給予一個能接受的答案,然而它的答非所問瞬間令人感到羞愧和絕望,怎能將人類都搞不定的問題丟給一個人工智能機器?


但環顧四周,卻沒有任何人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想到從書裡找答案,打開各大通路的網站卻發現,他們像是串通好的一樣都推薦著大同小異的暢銷書,或者說這些書籍透過各大通路被暢銷著,然而滑鼠一頁又一頁的點著,好幾千本書的封面和書名輪流在眼前成列,卻沒有一本能引起人們點進去的興趣,即便有試閱的內容,但沒辦法整本書拿在手上任意翻閱,很難判斷到底這本書適不適合自己,能不能給現在遇見的問題一個很好的答案。


書店或許不是一個必要的存在,就好像百視達這種曾經是人們生活所需的商店,也可以在幾年內迅速的銷聲匿跡,人們的閱讀習慣可能會因科技而改變!但書店不只是一個販售書本的地方,更是在我遇見困難,或是對人生感到迷惘時首先想到的避風港。


在AI日漸取代人力的現代,『溫度』依舊是人工智能無法模擬的,在書店買書,能得到的並不僅僅是一本書而已,與店員之間的互動、觀察在挑書的其他客人,聞著書香而漸漸放鬆的心情,都是不能被任何科技給代替的。


與其說人們擔憂這世界的書店消失,不如說是害怕這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漸漸失去,到那時候,對這個世界而言,人或許就只是一段又一段的程式碼,或是大數據當中一筆微小無用的數據罷了!


當世界再也沒有那一間間獨立書店隱藏在巷弄之間時,多元的文化及思想將會消失殆盡,普羅大眾的價值觀將會被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那即便發生在不合理的狀況,也不再有人能跳出來阻止,人們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只能任由上位者控制大多數人的思維,一步步的迫害人民的自由,進而達到少數人所要的目的和利益。


咦?這不是現在正發生的事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的日常隨筆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金的日常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新聞取代傳統報紙,電子書取代紙本書籍,我也漸漸陷入這個科技深淵之中。 每天早晨起床就待在電腦桌前,大量的訊息轟炸我的腦袋,刺眼的螢幕如針扎我的眼睛,最後拖著沈重的腦躺回床上,發現自己一整天下來瀏覽這麼多資訊到底真正吸收了多少?
Thumbnail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新聞取代傳統報紙,電子書取代紙本書籍,我也漸漸陷入這個科技深淵之中。 每天早晨起床就待在電腦桌前,大量的訊息轟炸我的腦袋,刺眼的螢幕如針扎我的眼睛,最後拖著沈重的腦躺回床上,發現自己一整天下來瀏覽這麼多資訊到底真正吸收了多少?
Thumbnail
如果這真的沒有了書店,那我想我也會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必竟人生沒有不無可能,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在網路的世界裡,現在什麼都查的到。以前我每當去圖書館時,我很愛聞書香味,那時心裡曾想過,長大之後想當圖書館員,或是想在書店打工,說真的至今想法依然沒有變,我不愛讀書,但我愛閱讀,可家裡不富有,沒有多餘錢去買
Thumbnail
如果這真的沒有了書店,那我想我也會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必竟人生沒有不無可能,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在網路的世界裡,現在什麼都查的到。以前我每當去圖書館時,我很愛聞書香味,那時心裡曾想過,長大之後想當圖書館員,或是想在書店打工,說真的至今想法依然沒有變,我不愛讀書,但我愛閱讀,可家裡不富有,沒有多餘錢去買
Thumbnail
也許未必是現在的人閱讀少了,可能正好相反地更多,只是不侷限在紙本了,因為取得資訊方式更多元。而書店該如何在這樣的間隙生存下來也是所有愛書人,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該如何從中選擇,這不是紙本時代,但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Thumbnail
也許未必是現在的人閱讀少了,可能正好相反地更多,只是不侷限在紙本了,因為取得資訊方式更多元。而書店該如何在這樣的間隙生存下來也是所有愛書人,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該如何從中選擇,這不是紙本時代,但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Thumbnail
放學後,沒什麼錢的學生只能擠在公共圖書館,看著已經翻爛的經典名著,啃著才破不堪的老舊書刊打發時間;下班後,帶著滿腹疑問和委屈的上班族只能站在捷運的月台望著顯示車輛應到時間的電子看板發呆,這是一天之中唯一讓他能不帶任何思想閱讀的一段文字:車輛即將進站。   人們在生活中遇見疑問,打開手機呼叫出冷冰冰
Thumbnail
放學後,沒什麼錢的學生只能擠在公共圖書館,看著已經翻爛的經典名著,啃著才破不堪的老舊書刊打發時間;下班後,帶著滿腹疑問和委屈的上班族只能站在捷運的月台望著顯示車輛應到時間的電子看板發呆,這是一天之中唯一讓他能不帶任何思想閱讀的一段文字:車輛即將進站。   人們在生活中遇見疑問,打開手機呼叫出冷冰冰
Thumbnail
『網路不打折,人們就會進書店嗎?』當我看見「雙11獨立書店串聯歇業抗議」的新聞時,忍不住在心中這麼想。我是想問,只要書籍從此不再有低價促銷,那書店就能得救了嗎?
Thumbnail
『網路不打折,人們就會進書店嗎?』當我看見「雙11獨立書店串聯歇業抗議」的新聞時,忍不住在心中這麼想。我是想問,只要書籍從此不再有低價促銷,那書店就能得救了嗎?
Thumbnail
獨立書店做為藝術匯流的節點,以此吸引認同獨立價值的文人雅士前來探訪,藉此形塑出一種特有的風格,對立於奢華的專櫃或連鎖書店,不打價格與資本戰,而是運用自身的文化底蘊,創建社區認同。不過,水往低處流,人向便宜走,面對人性與資本巨獸的吞噬,即使不消失,終有一天也可能要從書店轉型成文史古厝,供人遠觀的展品。
Thumbnail
獨立書店做為藝術匯流的節點,以此吸引認同獨立價值的文人雅士前來探訪,藉此形塑出一種特有的風格,對立於奢華的專櫃或連鎖書店,不打價格與資本戰,而是運用自身的文化底蘊,創建社區認同。不過,水往低處流,人向便宜走,面對人性與資本巨獸的吞噬,即使不消失,終有一天也可能要從書店轉型成文史古厝,供人遠觀的展品。
Thumbnail
這兩天因為某大電商平台因為雙11折扣季,將新書商品價格在原有基礎下再度下殺,引起書店與出版通路的反彈,以致超過30家書店聯合發起「本店將於11/11歇業」停業一天以示抗議的活動。 但是以我的觀點來看,覺得總還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讓產業、產品、消費者都能共同獲得好處。 知識焦慮消費暴增,書卻成為夕陽產品
Thumbnail
這兩天因為某大電商平台因為雙11折扣季,將新書商品價格在原有基礎下再度下殺,引起書店與出版通路的反彈,以致超過30家書店聯合發起「本店將於11/11歇業」停業一天以示抗議的活動。 但是以我的觀點來看,覺得總還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讓產業、產品、消費者都能共同獲得好處。 知識焦慮消費暴增,書卻成為夕陽產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