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寫寫外人也看得懂的武界見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如果你沒向某位老師或教練學習武術,現在的你看見中國武術的想法是甚麼?

太極以柔克剛?八極橫衝直撞?詠春連消帶打?高手在民間?內家拳練內功,外家拳練筋骨皮?西洋拳擊或MMA之類的老了就不能練了?

如果你不是傳武人,看見徐曉東接連秒殺傳統武術的那一些「大師」,你的想法會是甚麼?是規則不適合,還是這些大師不下狠手?還是中國武術不堪一擊?

如果你是傳武愛好者,看見綜合格鬥擂台上接連出現你所熟悉的招式,你卻不敢發言說出這個技法你的系統有,深怕被酸「那怎麼你們沒人打MMA」的心境,總是讓你糾結?

留下來的不敢問,離開的帶著恨,就任何一場相識的緣分而言,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即便香港拍出一系列《功夫傳奇》的影片,我們仍然會懷疑那到底是節目效果配合,還是確有其事,即使是大學時加入中國武術社的我,當時也同樣抱著這樣的懷疑。

可是,難道不打MMA就不能討論技術異同嗎?
難道不是選手不是高手就不能去懂得去欣賞其中的專業嗎?
不用是棒球選手也能喜歡看棒球看全壘打看三振看NICEPLAY
不用是網球選手也能懂漂亮的勝盤跟可惜的雙發失誤
為何只有武術,只有當過選手拿過金牌的人才有資格談論跟欣賞技術含量呢?

中國功夫電影太過成功,偏偏武人惜藝,你若不懂,我就不說。沒管道了解的世人只好爭相在現實中找尋電影,或看見自己的夢被擊毀,因愛生恨。

然而武術在現代作為運動興趣的價值,讓圈外人一直如此乃至於變成一種刻板印象,真的真的非常可惜。

作為歷史系出身,看文本文獻跟考證來進行歷史回溯是我的本能,口傳的東西容易質變,唯有文字你有機會回溯當時的情境與用語習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若真的在乎是否真傳能留下,那獲得真傳的習武者們,不更應該想辦法以文字將真傳保留下來,而非最後只剩下一些圖利者的想像或編織流傳後世不是嗎?

正是這樣追溯的過程中,看見螳螂拳訣裡流傳的那句話:「賢師莫若訪友妙」,創派的王郎曾訪18家當時知名武師或門派,最後截長補短合其精華創立了螳螂拳系統,不正與今日綜合格鬥及特種作戰訓練中,融合各家技法進行訓練與運用殊途同歸?

也是因此開啟了我參觀訪問的念頭,剛好也利用了那些等兵單或其他時期的空閒時間來增廣見聞,雖然無法與那些開宗立派的宗師前輩相提並論,但就武術領域的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卻也是我們歷史人的本業。

轉眼間十年過去了,正在我為了工作為了生活汲汲營營的過程中,其實有許多新一代的教練或老師,承接上一代的功法也持續進行著現代化的改革及創新,也有舉辦或參加許多能夠呈現傳武特色與技法的比賽,也有許多人參加諸如踢拳道、MMA、柔道、空手道等基本上可以被公評的比賽取得獎牌,但這一切卻始終沒能被社會大眾看見,所以還是有許多人抱著傳統武術無用論大肆宣揚,跟如月經文一般的挑戰著,也因為他們的言論造成許多圈外人仍然抱持著這種印象。

這是我認為非常遺憾的事實,也是我最終決定將那些年在外參觀訪問的紀錄跟回憶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像我這樣一位「極其普通的傳武愛好者」的所見所聞。當然,以我的功力程度,是不可能像金庸小說裡天龍八部的慕容家族一樣精通各家各派核心武學的,所以就不用期待這種事,真的只是個見聞紀錄分享。

然後再次強調,絕對不是到處踢館,我只是愛好者,不是甚麼絕世高手,不嫌命長,只交朋友,也打不贏那些掛著金腰帶的世界級傢伙。

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能讓更多圈外的人對於武術這個領域(不限傳武)的好玩、跟實際的技術欣賞有更多的了解,而不用一直在現實中尋找電影。

這是我個人的小小發願。


宅伯 2020/01/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宅伯的玩武見聞的沙龍
8會員
13內容數
2021/02/01
這次訪武,我親身體驗了無與倫比的縱鶴拳內涵,光憑著這樣的印象,足夠讓我揣摩思索好一陣子了,更別說那些年曾經也對中國傳武有所懷疑的自己了,像是洪老師這樣的實力派高手,就這麼真實的隱身在於這個都市叢林哩,與世無爭卻又功力精深,吸引各家高手前來拜訪學習,這其實也是最好的例子。
Thumbnail
2021/02/01
這次訪武,我親身體驗了無與倫比的縱鶴拳內涵,光憑著這樣的印象,足夠讓我揣摩思索好一陣子了,更別說那些年曾經也對中國傳武有所懷疑的自己了,像是洪老師這樣的實力派高手,就這麼真實的隱身在於這個都市叢林哩,與世無爭卻又功力精深,吸引各家高手前來拜訪學習,這其實也是最好的例子。
Thumbnail
2021/01/24
因此我們又會進一步的發現,即使人體就兩手兩腳,弱點就那些,不管是徒手傳統武學,還是擂台武學,都能產生出非常多元的個體風格(門派、系統由此而生,彼此風格殊異卻又有著許多共同點,原因在此,所以其實沒有哪招哪勢是只屬於甚麼門派獨有的,獨有的是「味道」跟「著重的技術」差異而已)
Thumbnail
2021/01/24
因此我們又會進一步的發現,即使人體就兩手兩腳,弱點就那些,不管是徒手傳統武學,還是擂台武學,都能產生出非常多元的個體風格(門派、系統由此而生,彼此風格殊異卻又有著許多共同點,原因在此,所以其實沒有哪招哪勢是只屬於甚麼門派獨有的,獨有的是「味道」跟「著重的技術」差異而已)
Thumbnail
2021/01/24
中國的武術界不分兵器系統還是徒手系統的技術,都沒有經歷過「政府支持的賽制演化」,頂多在各自交流比試的過程中產生約定俗成的切磋方式,不然就是尋仇鬧事、古代戰場會用的瞬間奪命技術,面對有殖民列強勢力撐腰的擂台賽制,不得不配合卻又尚未完全適應的情況下,也就敗多勝少
Thumbnail
2021/01/24
中國的武術界不分兵器系統還是徒手系統的技術,都沒有經歷過「政府支持的賽制演化」,頂多在各自交流比試的過程中產生約定俗成的切磋方式,不然就是尋仇鬧事、古代戰場會用的瞬間奪命技術,面對有殖民列強勢力撐腰的擂台賽制,不得不配合卻又尚未完全適應的情況下,也就敗多勝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前不久看了一篇留言,留言中沒頭沒尾的就論述說武術上了擂台都變王八拳。 此類的言論其實在網路上多牛毛,通常是一批無知或是純粹為了批評而批評的人所為。而這些人多以人家練習的影片來作為自己說嘴的標的。
Thumbnail
前不久看了一篇留言,留言中沒頭沒尾的就論述說武術上了擂台都變王八拳。 此類的言論其實在網路上多牛毛,通常是一批無知或是純粹為了批評而批評的人所為。而這些人多以人家練習的影片來作為自己說嘴的標的。
Thumbnail
「武者」是一個身份但卻不是莽夫的代名詞,膚淺的人們總認為- 「武」=打,這是沒錯,不能打怎麼保護身邊人? 它其實還是一種精神,自強不息的意志。 “捱苦是為了鍛鍊你的心理,不是外在而是內在的精神。” 師父一邊壓下我去做掌上壓,有一邊氹氹轉對着我說道理; “這可是現實⋯,不是武俠小說;更不是動漫!不會飛
Thumbnail
「武者」是一個身份但卻不是莽夫的代名詞,膚淺的人們總認為- 「武」=打,這是沒錯,不能打怎麼保護身邊人? 它其實還是一種精神,自強不息的意志。 “捱苦是為了鍛鍊你的心理,不是外在而是內在的精神。” 師父一邊壓下我去做掌上壓,有一邊氹氹轉對着我說道理; “這可是現實⋯,不是武俠小說;更不是動漫!不會飛
Thumbnail
"泰拳五百年不敗!" 我在中學時期的其中一位老師十分迷戀泰拳,使得他經常在我面前推廣泰拳的厲害。顯然他知道我練習中國功夫,但是他還是不停的推動我去練習這門厲害的武術。 泰拳是後來傳入的,拳腿踭膝樣樣精通,在英國已經跟拳擊平起平坐了。後來更先進的MMA卻怎麼也不能超越兩位前輩。
Thumbnail
"泰拳五百年不敗!" 我在中學時期的其中一位老師十分迷戀泰拳,使得他經常在我面前推廣泰拳的厲害。顯然他知道我練習中國功夫,但是他還是不停的推動我去練習這門厲害的武術。 泰拳是後來傳入的,拳腿踭膝樣樣精通,在英國已經跟拳擊平起平坐了。後來更先進的MMA卻怎麼也不能超越兩位前輩。
Thumbnail
近期,或是一直都持續著的,是總有人認為XX才是正宗、跟著XX學才是正確的........... 關於這個部分個人有幾點想法:
Thumbnail
近期,或是一直都持續著的,是總有人認為XX才是正宗、跟著XX學才是正確的........... 關於這個部分個人有幾點想法:
Thumbnail
前段時間網路上又出現了一堆名為"大師"的影片, 訴說看起來像是這麼一回事,實際上如果觀察卻漏洞百出的言論。 如果說只是製造話題增加點閱倒是還好 問題比較大的部分,是自己認為是真的~
Thumbnail
前段時間網路上又出現了一堆名為"大師"的影片, 訴說看起來像是這麼一回事,實際上如果觀察卻漏洞百出的言論。 如果說只是製造話題增加點閱倒是還好 問題比較大的部分,是自己認為是真的~
Thumbnail
來一套螳螂拳 中國人對傳統武術有一種嚮往,畢竟我們都是看著武俠小說長大的,電視劇中的功夫,那些縱橫五湖四海,笑傲江湖的大俠,生活總與材米油鹽醬醋茶無關,身上是活動的碎銀子聚寶盆,也不需要洗澡上廁所等瑣事。在江湖中一身功夫,仗劍行義,一直深植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相信武術是中國人的文化遺產,是大家的共同記
Thumbnail
來一套螳螂拳 中國人對傳統武術有一種嚮往,畢竟我們都是看著武俠小說長大的,電視劇中的功夫,那些縱橫五湖四海,笑傲江湖的大俠,生活總與材米油鹽醬醋茶無關,身上是活動的碎銀子聚寶盆,也不需要洗澡上廁所等瑣事。在江湖中一身功夫,仗劍行義,一直深植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相信武術是中國人的文化遺產,是大家的共同記
Thumbnail
因此我們又會進一步的發現,即使人體就兩手兩腳,弱點就那些,不管是徒手傳統武學,還是擂台武學,都能產生出非常多元的個體風格(門派、系統由此而生,彼此風格殊異卻又有著許多共同點,原因在此,所以其實沒有哪招哪勢是只屬於甚麼門派獨有的,獨有的是「味道」跟「著重的技術」差異而已)
Thumbnail
因此我們又會進一步的發現,即使人體就兩手兩腳,弱點就那些,不管是徒手傳統武學,還是擂台武學,都能產生出非常多元的個體風格(門派、系統由此而生,彼此風格殊異卻又有著許多共同點,原因在此,所以其實沒有哪招哪勢是只屬於甚麼門派獨有的,獨有的是「味道」跟「著重的技術」差異而已)
Thumbnail
以過去中華文化影響圈來說,不論是漢代以前講的國士六藝「禮樂射御書術」還是日本後來出現的武士階級教育,或者歐洲後來的騎士戰鬥教育,嚴格來講都不算「戰場武術」。
Thumbnail
以過去中華文化影響圈來說,不論是漢代以前講的國士六藝「禮樂射御書術」還是日本後來出現的武士階級教育,或者歐洲後來的騎士戰鬥教育,嚴格來講都不算「戰場武術」。
Thumbnail
如果你沒向某位老師或教練學習武術,現在的你看見中國武術的想法是甚麼? 太極以柔克剛?八極橫衝直撞?詠春連消帶打?高手在民間?內家拳練內功,外家拳練筋骨皮?西洋拳擊或MMA之類的老了就不能練了? 如果你不是傳武人,看見徐曉東接連秒殺傳統武術的那一些「大師」,你的想法會是甚麼?是規則不適合,還是這些大
Thumbnail
如果你沒向某位老師或教練學習武術,現在的你看見中國武術的想法是甚麼? 太極以柔克剛?八極橫衝直撞?詠春連消帶打?高手在民間?內家拳練內功,外家拳練筋骨皮?西洋拳擊或MMA之類的老了就不能練了? 如果你不是傳武人,看見徐曉東接連秒殺傳統武術的那一些「大師」,你的想法會是甚麼?是規則不適合,還是這些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