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武術的防護部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段時間網路上又出現了一堆名為"大師"的影片,
訴說看起來像是這麼一回事,實際上如果觀察卻漏洞百出的言論。
如果說只是製造話題增加點閱倒是還好
問題比較大的部分,是自己認為是真的~

比如說有一段影片是說,為什麼傳統武術不護頭。然後內容闡述因為武術動作大多因為配合兵器,所以比較沒有護頭的(招式)動作,另一說法是說因為現在的對打因為拳套大,所以護頭的招式施展不起來.....

要說的是,古拳譜上一直都有戶頭的(招式)動作,是後來的人自己的理解、認知問題,才會覺得傳統武術上沒有這些動作。
再來就是武術套路為的是兵器施展,所以在沒有兵器的時候,就會看不到有護頭的動作。兵器,是拳腳的延伸,兵器的武術套路的發展通常與拳腳武術有相關,況且就算是兵器也是有防護的動作,因此不是沒有防護的動作,而是後面的人理解錯誤、學錯、或自認為收到的訊息是正確的。

一般來說,學武術不管中西方武術,也不管學習的是那一種,都是要去思考自己學的到底是什麼、教的人給的觀念對不對、實際上的操作合不合理等等~~
免費的就算了,如果自己是花錢學習的,個人更覺得需要去思考一番。尤其是如果想當點防身技能的話。

然後就是有一個比較耐人尋味的東西,就是很多教學的人把練習的分解動作,當成是正常、本來就應該要有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餵單招。
從古籍來看是如此沒錯,因為書籍的寫法真的是一招一招註寫,就算有圖也是單一動作。因此有些後面學的人就會覺得本來就應該是要這樣。

到武館練習的時候,與另一個練的人分享,個人就很直接的說,你的對手不會一個動作就定在那邊等你。就是說對手是人,會動。因此要去思考做完這個動作之後對手不會停,那接下來要怎麼做就很重要了。

raw-image

網路影片何其多,教學的人也不計其數,要怎麼去練出自己需要的東西,練的東西適不適合自己、會不會用。對自己才有意義,至於網路上的東西,可以試著去分辨找出問題點,這樣對自己的學習理解也會有所幫助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hitman的沙龍
36會員
114內容數
淺談武術相關的訓練、迷思與相關的大小事
whitm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0
前不久看了一篇留言,留言中沒頭沒尾的就論述說武術上了擂台都變王八拳。 此類的言論其實在網路上多牛毛,通常是一批無知或是純粹為了批評而批評的人所為。而這些人多以人家練習的影片來作為自己說嘴的標的。
Thumbnail
2023/08/20
前不久看了一篇留言,留言中沒頭沒尾的就論述說武術上了擂台都變王八拳。 此類的言論其實在網路上多牛毛,通常是一批無知或是純粹為了批評而批評的人所為。而這些人多以人家練習的影片來作為自己說嘴的標的。
Thumbnail
2022/09/27
之前有人問過,學過軍方的一些格鬥技巧,也在武館練拳多年,那捷運的那個事件如果是你應該能夠處理吧?當時的回應是"跑囉",而在經過多年之後如果是同樣的問題,結果還會是"跑囉"。 其實這並不是冷血,而是在無法確認能夠全身而退的狀態之下,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迴避。除非是退到無法再退的情況才會選擇還擊。
Thumbnail
2022/09/27
之前有人問過,學過軍方的一些格鬥技巧,也在武館練拳多年,那捷運的那個事件如果是你應該能夠處理吧?當時的回應是"跑囉",而在經過多年之後如果是同樣的問題,結果還會是"跑囉"。 其實這並不是冷血,而是在無法確認能夠全身而退的狀態之下,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迴避。除非是退到無法再退的情況才會選擇還擊。
Thumbnail
2022/08/12
武術運動是一個既神奇又有趣的運動 有些是在傳統中尋找新的變化,有些則是依據傳統方式從不變化 也有些是自認為自己發展出新的動作而沾沾自喜~ 以上,就是最近的一點小小的感想,並不是覺得誰不好,單純就是練習的時候與教練聊到這個部分有感而發而已。
Thumbnail
2022/08/12
武術運動是一個既神奇又有趣的運動 有些是在傳統中尋找新的變化,有些則是依據傳統方式從不變化 也有些是自認為自己發展出新的動作而沾沾自喜~ 以上,就是最近的一點小小的感想,並不是覺得誰不好,單純就是練習的時候與教練聊到這個部分有感而發而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不久看了一篇留言,留言中沒頭沒尾的就論述說武術上了擂台都變王八拳。 此類的言論其實在網路上多牛毛,通常是一批無知或是純粹為了批評而批評的人所為。而這些人多以人家練習的影片來作為自己說嘴的標的。
Thumbnail
前不久看了一篇留言,留言中沒頭沒尾的就論述說武術上了擂台都變王八拳。 此類的言論其實在網路上多牛毛,通常是一批無知或是純粹為了批評而批評的人所為。而這些人多以人家練習的影片來作為自己說嘴的標的。
Thumbnail
「武者」是一個身份但卻不是莽夫的代名詞,膚淺的人們總認為- 「武」=打,這是沒錯,不能打怎麼保護身邊人? 它其實還是一種精神,自強不息的意志。 “捱苦是為了鍛鍊你的心理,不是外在而是內在的精神。” 師父一邊壓下我去做掌上壓,有一邊氹氹轉對着我說道理; “這可是現實⋯,不是武俠小說;更不是動漫!不會飛
Thumbnail
「武者」是一個身份但卻不是莽夫的代名詞,膚淺的人們總認為- 「武」=打,這是沒錯,不能打怎麼保護身邊人? 它其實還是一種精神,自強不息的意志。 “捱苦是為了鍛鍊你的心理,不是外在而是內在的精神。” 師父一邊壓下我去做掌上壓,有一邊氹氹轉對着我說道理; “這可是現實⋯,不是武俠小說;更不是動漫!不會飛
Thumbnail
刀、槍、棍的綜合藝術 俄羅斯防身術不只技巧迅速有效,也會提供在面對這些情境時,必須具備的正確觀念。 這項武術普遍出現在面對匕首的危機處理中,如何在推、拉、出拳的過程中將對方的匕首釋出,並借力使力,運用對方的匕首來增加手中所擁有的武器,於軍中特種部隊、住宅保全人員、個人防身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Thumbnail
刀、槍、棍的綜合藝術 俄羅斯防身術不只技巧迅速有效,也會提供在面對這些情境時,必須具備的正確觀念。 這項武術普遍出現在面對匕首的危機處理中,如何在推、拉、出拳的過程中將對方的匕首釋出,並借力使力,運用對方的匕首來增加手中所擁有的武器,於軍中特種部隊、住宅保全人員、個人防身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Thumbnail
近期,或是一直都持續著的,是總有人認為XX才是正宗、跟著XX學才是正確的........... 關於這個部分個人有幾點想法:
Thumbnail
近期,或是一直都持續著的,是總有人認為XX才是正宗、跟著XX學才是正確的........... 關於這個部分個人有幾點想法:
Thumbnail
前段時間網路上又出現了一堆名為"大師"的影片, 訴說看起來像是這麼一回事,實際上如果觀察卻漏洞百出的言論。 如果說只是製造話題增加點閱倒是還好 問題比較大的部分,是自己認為是真的~
Thumbnail
前段時間網路上又出現了一堆名為"大師"的影片, 訴說看起來像是這麼一回事,實際上如果觀察卻漏洞百出的言論。 如果說只是製造話題增加點閱倒是還好 問題比較大的部分,是自己認為是真的~
Thumbnail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與之學,喪禮者不可教之武」        「禮」與「德」都是一種符合社會規的行為,並被大家所共同遵循的,而武術始於戰場是一門搏殺的技術活,所以古時候在拜師學藝時,師父都會看重學生的禮節與德行,講禮守德之人才能夠知進退、不下重手。         「搏殺」是
Thumbnail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與之學,喪禮者不可教之武」        「禮」與「德」都是一種符合社會規的行為,並被大家所共同遵循的,而武術始於戰場是一門搏殺的技術活,所以古時候在拜師學藝時,師父都會看重學生的禮節與德行,講禮守德之人才能夠知進退、不下重手。         「搏殺」是
Thumbnail
因此我們又會進一步的發現,即使人體就兩手兩腳,弱點就那些,不管是徒手傳統武學,還是擂台武學,都能產生出非常多元的個體風格(門派、系統由此而生,彼此風格殊異卻又有著許多共同點,原因在此,所以其實沒有哪招哪勢是只屬於甚麼門派獨有的,獨有的是「味道」跟「著重的技術」差異而已)
Thumbnail
因此我們又會進一步的發現,即使人體就兩手兩腳,弱點就那些,不管是徒手傳統武學,還是擂台武學,都能產生出非常多元的個體風格(門派、系統由此而生,彼此風格殊異卻又有著許多共同點,原因在此,所以其實沒有哪招哪勢是只屬於甚麼門派獨有的,獨有的是「味道」跟「著重的技術」差異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