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 | 《成為職業作家一定要知道的50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成為職業作家一定要知道的50件事》的作者為王乾任,副標題為「寫作過活不是夢,你也可以靠搖筆桿子吃飯!」。由「釀出版」(背後實際為『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該書匯集作者十多年來作為「職業作家」的經驗,提供給有心朝以寫作為全職工作者的五十個建議。作者是專業的文字工作者,所以除了內容簡單好讀易消化之外,各建議也都非常中肯;在安排上,最重要的幾項都刻意排在了前面的位置。

這篇作為我的第二篇書評,除了嘗試更加精簡(嘗試縮短到1500字左右)之外,也在嘗試固定下來書評的風格。雖然還在試驗階段,但不會針對書籍進行重點整理是我開始寫書評就決定下的要點。重點整理是讀者自己的功課;評論者的責任應該為嘗試提出與作者不同、或一般讀者不容易想到的觀點,藉此引發討論或反思。


「職業作家」,根據書中的定義與描述,即是生活收入或勞動薪酬全都來自於寫作。這包括了向報章雜誌投稿或者專欄的稿費、出版書籍的版稅、以及教學演講的出席費等。

職業作家其實更像是以寫字維生的SOHO族(這點作者在書中也承認)、或者像是現在很流行的「Freelancer」。他們接受任何類型文字創作的委託,或者是自己主動提出符合當時書籍市場喜好的出版企劃。從新聞報導、報紙專欄、雜誌專文、專題書籍(如:兩性議題、投資理財、潛能開發等等),不一而足。只要有投稿的機會,不僅文學獎,凡有錢可賺,職業作家都會也都應該努力嘗試。原因無他,職業作家賺錢方式就是靠不斷寫作。筆下的文字作品不是為了藝術,而是為了養家餬口

事實上,作者鼓勵這種雜食性的文字創作模式,同時勸誡有文人雅士風骨的人勿輕易以職業作家為志。一方面是現實來講,難以單純靠量少且難度高的文學獎獎金過活;另一方面,由於不知道下次的創作委託(或自行提案)可能會是什麼主題,只有平常盡可能地廣泛涉獵和嘗試,才能把握遇到的機會。

職業作家的重點在於「職業」兩字。一字一句都以賺錢優先。懷抱太過風雅的情懷、只想寫文人雅士圈內欣賞的作品,充其量只是作家,無法作為「職業」

在基本理解本書的宗旨之後,我也對本書的內容有以下三點反思:

一、若以謀生為先,單純只做文字創作或許於現在已經不是最好的選擇

時代已經不同

作者從十年前(該書出版於2019年元月,應此或許是2008或2009年)開始辭去上班族的工作,真正在家從事全職寫作、靠接(或投)文稿案維生的工作。從最早的新聞採訪、副刊、專欄等等,到後來寫書、寫部落格,似乎沒有跨足到文字工作以外的領域,例如:YouTube的影片創作、Podcast的音頻錄製等。但有因為名聲鵲起,獲得許多演講與教課的機會(當然也是有酬勞的)。

在2008年左右,彼時網路生態仍以文字與靜態照片(圖片)經營為主,因此單純在文字耕耘上努力是正確的。一方面囿於科技技術,網路頻寬未足、手機無限上網成本仍高,純文字作品或部落格仍為主流。另一方面,當時的線上社群或媒體風潮還未流行起影音形式,YouTuber等類工作者或名詞都屬後來,所以能夠接到的案子或亦以文案較多。

然時至今日,網路媒體創作形式百花齊放;種類、技術、效果、乃至承載的平台與管道都種類繁多。不僅消費者已難再滿足於純文字創作,出版業、媒體商與廣告主也力求內容與形式的多樣化。這意味著:如果現在想要脫離一般職場,轉為經營一人接案的創作工作室,應該要具備除了純寫作以外的其他媒體創作能力。

這樣的選擇並非是對純文字形式的創作之睥睨,反是尋著與作者書中的核心要旨而言:作為個人接案創作者,最重要的是賺到錢讓自己可以活下去、維持生活水平,並且還有存款支持到下一次稿費或支票入賬之前。換言之,一旦「生活」排在「寫作」之前,而「寫作」的目的又排在「文學藝術」之前,基本上現在的個人工作室內,寫作只是一種最基本的「功夫」或「必備能力」之一,卻不該侷限了你能接的只有純文字類創作的案子

一篇1500字左右的稿費,非文學獎大概800到700元(以下單位皆為『新台幣』)。但是一部15分鐘長度的YouTube上、用手繪漫畫配上旁白講述恐怖故事的影片,卻可能獲得20萬到30萬的觀看數。根據YouTube在台灣地區的分潤計畫,這樣的影片質量好、夠吸引人,一個月出四支就有三萬到四萬的收入了。

與純文字創作不同的是。一個好的影音作品,能夠鍛鍊或者需要的能力,除了用文字寫角本、故事創作之外,更需要好的攝影觀念、後製技巧等知識。這些能力都可成為再次擴展接案的守備範圍、提高收入增加的契機。

二、大量閱讀絕對是需要的,但每個月是否要寫到六十到一百篇,應再考量

本書對於想要成為職業作家的建議中有兩條最重要:第一,要大量、非常大量的閱讀!各種領域的書都要去讀!最好養成每一兩天就去逛書店、每次一定買本書回來。買不到就去圖書館借。總之,閱讀這方面要飢渴、要博雜而食。這是為了累積對各方面都能了解一點、觸類旁通、累積背景知識。讀的書愈多,腦中的知識脈絡就會愈緊密且相互聯繫,除了可能有見一知二的提醒作用,更可能發會激發新創意新寫作主題。

然而作者勸勉後進都當像他一樣每天筆耕不輟,每月至少寫滿六十篇、甚至一百天稿子。這點應該要看有志成為接案創作者的發展取向。

以寫作、對文字創作下功夫、磨練筆下技藝為核心當是無誤。這是凝聚思考力、論述能力、表達能力的最基本功和基礎練習。然而在這之外,培養其他技能也值得花費心力時間。諸如:學習攝影、上特效、音質調整、剪接、發想廣告故事、能夠有條理地面對鏡頭論述與介紹等等。因此,時間分配上,或許不必完全按照本書中的建議去作。

我認為雖以寫作為創作能力培養核心,但每天一篇500字短文(內容不拘)堅持寫完,已是難得。其他時間應該充分利用於培養其他技能、或者其他媒體形式的創作。

三、長期鑽研某一領域仍有必要

作者本身是一個「讀書雜食」、「寫作領域來者不拒」人。這無疑是因為他將筆下所產皆首先考量能否掙錢為主。要賺錢,就不能挑三揀四;只要不犯法、不傷風敗俗、不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沒有道理跟錢過不去。從書中自敘來看:作者對於自己「什麼主題、什麼領域」都能寫,感到很自豪。

但適用於他者,非通於天下。今天就是因為創作媒體與素材多樣,加上投入者爆量眾多,想要在「紅海領域」(比如:科技產品開箱、搞怪搞笑、隨機街訪等)突顯出頭已是難上加難。此時有兩種策略。第一,在紅海領域中再尋一項,並且加倍鑽研,成為該領域創作者中的TOP級別或「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

第二,也是我個人比較偏好的。透過大量閱讀與知識汲取,針對未來三到五年的趨勢做出判讀,然後選定一個還未很多人涉獵的領域(如IPFS、加密通訊軟體、ARM架構電腦等)提前深入研究;提前部屬、定期產出作品。建立起你在藍海這塊的名氣與壁壘。等到預期的未來終究到來,自然能夠受人矚目,並且領先他人。

無論如何,單純的文字創作在今天的環境,恐怕已經在養家活口方面「不敷使用」。除了依然要大量閱讀、積極吸取各方面的知識精要外,發展其他創作技能、以及選定某一領域深入研究、成為專家或「準專家」級別的創作者(無論是寫作、錄音、直播、還是製作影片),都有其必要。



以上,是我根據『釀出版』於2019年1月26日出版的《成為職業作家一定要知道的50件事》一書所做的評論。願好書陪你我一起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iferTalks的沙龍
53會員
19內容數
FB粉絲頁:SeiferTalks 每日一篇書評,為的是從最基本的寫作開始打磨自己的創作能力,同時與群眾分享自己的評論和觀點。在累積到第100篇的時候會: (1)將所有文章同步到WordPress (2)錄製Podcast,方便隨時用「聽的」 一切都為打造個人自媒體品牌而努力。歡迎給予鼓勵與支持:)
SeiferTalk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11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1/05/11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不是一本傳統的寫作教學書,而是賺錢致富的方法!
Thumbnail
★這不是一本傳統的寫作教學書,而是賺錢致富的方法!
Thumbnail
文章取自《作家生存攻略 - 作家新手村 技術篇》一書之個人讀後心得與章節重點整理。 「為了本來可以發光的才華,扛住寫作以外的考驗。」 — 朱宥勳 1. 什麼是入行「作家」的最好時機? 首先,究竟何謂「作家」? 以粗廣的定義而論,「作家」便是「以文字維生」、「靠文字吃飯」的人,工作性質偏向「自由SOH
Thumbnail
文章取自《作家生存攻略 - 作家新手村 技術篇》一書之個人讀後心得與章節重點整理。 「為了本來可以發光的才華,扛住寫作以外的考驗。」 — 朱宥勳 1. 什麼是入行「作家」的最好時機? 首先,究竟何謂「作家」? 以粗廣的定義而論,「作家」便是「以文字維生」、「靠文字吃飯」的人,工作性質偏向「自由SOH
Thumbnail
因應求職季,今天剛出爐的求職網調查,在社會新鮮人中,男性最想從事的職業第一名是 Youtuber ,女性則是作家。在創作者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下,老實說並不是特別意外的結果。 身為創作者經濟平台的執行長,似乎有需要來幫忙給新鮮的肝兒們打一點預防針。 全職創作者的好處 好處非常明顯,也是吸引新鮮人的原因
Thumbnail
因應求職季,今天剛出爐的求職網調查,在社會新鮮人中,男性最想從事的職業第一名是 Youtuber ,女性則是作家。在創作者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下,老實說並不是特別意外的結果。 身為創作者經濟平台的執行長,似乎有需要來幫忙給新鮮的肝兒們打一點預防針。 全職創作者的好處 好處非常明顯,也是吸引新鮮人的原因
Thumbnail
接案這條路很孤單,大部分的時候只有自己與電腦,如果身邊又沒有其他前輩可請教的話,那麼書會是你最好導師。今天介紹一本書,作者集結自己當初如何從一片血海中殺出一條可以賺錢的路等經驗,對推薦想要接觸文字創作的朋友,不管是對想要成為正職或斜槓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 創作人人都能做,想突出必須大量創造
Thumbnail
接案這條路很孤單,大部分的時候只有自己與電腦,如果身邊又沒有其他前輩可請教的話,那麼書會是你最好導師。今天介紹一本書,作者集結自己當初如何從一片血海中殺出一條可以賺錢的路等經驗,對推薦想要接觸文字創作的朋友,不管是對想要成為正職或斜槓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 創作人人都能做,想突出必須大量創造
Thumbnail
不論是書名和副標題都非常誘惑人,說「寫作過活不是夢,你也可以靠搖筆桿子吃飯」。然而,讀完全書後,除了多讀多寫多投稿之外,還真的不知道從哪一步開始寫作過活。簡單來說,這本書感覺上不太像是手把手的從新手小白開始一步一步的帶,而是為那些已經從事寫作工作的人寫出來的書。  作者Zen大,王乾任,我早聞其名,
Thumbnail
不論是書名和副標題都非常誘惑人,說「寫作過活不是夢,你也可以靠搖筆桿子吃飯」。然而,讀完全書後,除了多讀多寫多投稿之外,還真的不知道從哪一步開始寫作過活。簡單來說,這本書感覺上不太像是手把手的從新手小白開始一步一步的帶,而是為那些已經從事寫作工作的人寫出來的書。  作者Zen大,王乾任,我早聞其名,
Thumbnail
前幾天好友老鴨傳了ptt給我,關於某網友致力成為作家,奮力疾書過程,內容如下: 引述《wester789 (GUCCI哥)》之銘言:每天規定自己三千字的產量,投書各大報 出版社、目前還沒成功,大概寫一些商朝背景的故事,有正史、有情有愛、有溫馨扶持,自己覺得不錯但一直投都沒消息,當作家可以維持生活嗎
Thumbnail
前幾天好友老鴨傳了ptt給我,關於某網友致力成為作家,奮力疾書過程,內容如下: 引述《wester789 (GUCCI哥)》之銘言:每天規定自己三千字的產量,投書各大報 出版社、目前還沒成功,大概寫一些商朝背景的故事,有正史、有情有愛、有溫馨扶持,自己覺得不錯但一直投都沒消息,當作家可以維持生活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