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自造成功—提升營收與所得的個人品牌經營術 | 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今天與各位分享的書是《自造成功——提升營收與所得的個人品牌經營術》(以下簡稱『自造成功』)。作者是秦浤傑,對外常用的筆名為Hank Chin。在書封面折頁的作者簡介中提到他是品牌教練、專業職涯教練,而在他的個人網站自介中也說「是全球少數擁有美國個人品牌策略師證照、美國職涯教練證照」,但暫時查不到他的證照是由哪個機構所發出。當然,這並非此次書評的重點。

自造成功》是作者第二本著作。如同書名全稱,焦點是放在如何指引人們打造所謂的「個人品牌」。近年來相關主題書籍可謂多不勝數;一方面或許是由於「斜槓」運動的流行,另一方面又或許是創業風潮的持續,總之,如何從自己一個人發展出一項事業,已成了許多年輕人、甚至各年齡層都希望知道的niche(利基市場)。

我將本書內容歸納為三大要點,並且也提出兩點反思(甚至是質疑),希望能夠為對此類議題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幫助。

一、個人品牌的定義

作者對於「個人品牌」(personal brand)的定義是:「你能幫助對方解決什麼特定問題或挑戰的承諾」。這裡的重點有兩個:第一,特定問題或挑戰;第二,承諾。

本書的在封面與內文中都有強調:這是一本寫給「中高階主管」和「專業服務提供者」書。換言之,個人品牌的最根本基礎是:你在某一領域是「Top 10%」,或者掌握少有他人熟悉的專業技能;對該領域或該技能的需求其實不少(可能還很多)。除了足以讓你衣食無缺之外,所獲得的報酬更使你在財務與生活品質上都能持續提升。

關於承諾,則是「你」,一個「個人」作為一個品牌,讓他者能夠愈來愈快聯想到的「服務」以及「服務的品質」。書的後半部、介紹經營個人網站時提到:凸顯個人品牌的網站應該要能夠凸顯「你的個性與特質」、「讓對方安心的能力」、以及「專業技術與科技應用」。三者中,關於能夠提供的服務以及服務的品質者就佔去兩項。無論在組織內或者獨立經營,要讓人們想到你的個人品牌就找你,其中很大的因素就是:你有能力承諾並且帶給他們期望的服務與品質。

二、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在談完個人品牌的定義後,作為一本言簡意賅的小書(扣掉後面的訪談,作者論述篇幅只有187頁),作者用了約前三章敘述了人們應該要重視打造個人品牌的理由,而後三章則指導如何使用網路工具經營個人品牌。可以把前三章看成是最核心的「心法」,後三章則是工具應用的介紹。目前市面上已有太多介紹使用社群工具打磨自己招牌的書籍,因此我將聚焦於營造個人品牌的「心法」方面。

(一)提高能見度

「能見度」是作者最先強調的要項。就如同任何商品或公司行號一般,想要讓消費者選擇自己(或自己的商品),首先是要能出現在消費者看得見或能知曉的選項之中。這也是企業花錢製作廣告或籌辦行銷活動的原因。同理,個人即便有精湛的技藝或者專業能力,倘若無法出現在購買者的事業中,你的能力甚至你這個人就等同於不存在。這也就是為什麼建立個人品牌時要先進入大家都會去的Facebook、LinkedIn、或Instagram。即便想要與眾不同,可是擁有龐大用戶數的平台是能最快取得、甚至提昇自己品牌能見度的渠道,這是不爭的事實。

(二)透過建立具體目標和施行策略建立信心

在建立個人品牌的過程中,如果缺乏信心,一方面會在品牌的發展和營造上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也會讓消費者看出你的缺乏自信、進而聯想到你所能提供的服務和品質或許「差強人意」。除此之外,由於打造個人品牌的初期,通常不會有團隊、更別提公司的奧援,所以如何為自己打氣、持續建立起自信心,便成了一個要點。

自信來自於所設定目標的達成。因此作者提出:

當你有目標,你通常就能產生計畫,不論是自己擬定或跟教練一起。而當你有一份計畫,你就能產生行動方案訓練自己,而訓練則能讓你取得進步,進一步提升你的自信。

三、打造個人品牌的五大要素

「規劃與行動,才是訓練自信最有系統的方式」。在制定計畫的時候,有五項規劃策略是作者認為應該要把握的:

1、確立想要達成的目標

任何計畫都有一個想要達成的目標或階段性終點。這個目標可以很私人,例如升上高階主管、年收入突破三百萬等等;目標也可以與公益連結,像作者就期望自己能夠將獨家的職涯發展技術盡可能推廣,「讓更多人有工作機會、減少貧窮」。然後,一如許多書籍在目標設定階段會強調的:設定時,請盡量具體化、能夠量化;比如時間、人數、薪水、甚至職稱等等。只有將目標具體化或量化,「你才能夠評估你是否有往對的地方前進,還有你要從什麼方面修正它」

2、知道你的目標族群是誰,以及他們在哪裡出沒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滿足全世界所有人的需要,充其量也只能盡可能滿足數量龐大的群眾。作為「個人」品牌,更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目要標客戶以及其「位置」。

目標客戶或族群通常與你能夠提供的服務高度相關,在辨識上不太困難。作者在此另外強調目標客戶的「出沒」地點,也就是他們時常所在的「位置」。如果你的目標客群是特定產業的高階主管或大學教授,那麼相關的研討會、展覽、甚至是LinkdIn往往會是他們經常發表意見、出席和現身的地方。倘若你是室內設計師,並且將目標客群鎖定在家戶總收入200萬以上的女性,那麼Instagram、居家設置雜誌、以及Pinterest就成了你應該經常展現自己作品的所在,而不該是研討會或產業聚會。

在找出或確認目標客群的部分,作者提出了獨特的觀點:

另外,當你思考理想目標族群時,你不要想著一群人,而是要想著一個人。
對多數人來說,當你是一個人,而不是一群人時,你會更聚焦,壓理也更小,而思考也會變得更深入與具體,而理想目標族群的羅擴也會更清晰。

3、你要怎麼達成你的目標,你的計畫或行動是什麼

這裡的目標、計畫與行動,相近於前面用以提升自信者,更傾向於「如何吸引目標客群」。方法有很多種,但都必須回歸到目標客群的「類型」與「需求」,同時也要考量到市場的氛圍。作者舉例有:限量、限時、專精、快速、評價、聯盟等做法。

4、你的計畫與行動所仰賴的核心能力為何

沒有辦法實現你為個人品牌打出的廣告上的口號,再如何絢麗的行銷也是空談,因為你不具備實踐承諾的能力。「核心能力」(或者所謂專業技術)可以說是個人品牌營造中最重要者之一(另一個是『能見度』)。當你針對個人品牌營造設定各種計畫時,要關注的不僅是目標客群,更要想到是否具備計畫所需要的能力。

現代社會中,目標族群需求的變化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快,個人的專業技能除了深化也必須常常更新、學習新的能力互為搭配。作者舉例:作為一個展場設計師,在如今虛實整合、線上線下要能風格相貫的情勢中,為廠商或展位進行網站設計即為一個學習與進步的方向。唯與時俱進才能隨著市場浪頭前進而非被埋沒。

時時注意市場動向、目標族群的需求變遷,並以此作為精進自我的指引,是保障個人品牌穩固的主要方式。

5、你的系統為何

這裡的「系統」,究書中所言,其實是指如何「持續強化核心能力」。作者在此引用了Nike等大廠每年投入巨資進行研發為例,表達出:只有不斷在個人品牌所彰顯的服務與核心能力上精進,才能持續領先競爭者、對目標客群具有吸引力。雖然作者在此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法,我認為同樣可以使用前面「建立目標並建立信心」的作法達成(在書中頁34處)。


以下,則是我對本書內容提出的兩個反思。

一、個人品牌能否帶來職涯的安全感?

本書的第5頁,作者提到:

你可以掌握你的商業發展速度,你可以對你的現金流有更多影響,只要你有個人品牌。
甚至,只要你想,你也可以放下你創立的組織,帶槍投靠他人,獲得更穩定的薪水,你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擁有職涯的安全感。

由此觀之,似乎個人品牌的可以為個人帶來所謂「職涯」的安全感。但是在隨後不久(頁13)作者卻又說道:

當你想持續發展職涯,一個關鍵思維就是減低你對安全感(security)的要求,而把焦點放在機會(opportunity)。

這樣看來,投入心力打造個人品牌卻又不會帶來、或者說不該以追求「職涯安全感」為主。在此有點矛盾。各位讀者不訪分享自己的見解。

二、使命感是否必要?使命感是否等同目標?目標也可以設定得很大

作者認為:要讓工作與生活充滿意義,必須要有「使命感」,而且使命感通常要能與公眾利益連結。他舉出了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萊特兄弟(Wilbur and Orville Wright,Wright brothers),同時又舉了Apple公司為例,嘗試證明「使命感往往是要改變世界」。

但是這種「改變世界」噸位的使命感,真的與個人品牌的成功建立與否有高度牽繫嗎?我個人保持懷疑的態度。

首先,金恩博士的志業是純粹公益導向,不具營利性質。個人品牌的建立,無論如何,都是需要透過獲利來維持營運(根本上來說就是讓個人活下去、甚至活得頗有滋味)。Apple電腦雖然透過獨特設計與簡化風格,改變了全球對手機和電腦的想像,但其根本目的是「賺錢」,而且是「賺愈多錢愈好」,它跟金恩博士領導的民權運動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放在一起作類比恐成謬誤。

其次,營造個人品牌所設立的目標可以分成長、中、短期,長期目標不見得在未與「使命感」匹配的情況下就難以「高大上」。「期望身家破億」(或很多個億)、「盡早實現財富自由」(暫且不論何謂『財富自由』)、「入則住豪宅出則乘華車」,對不同人來說都可以算是終身最大的願望。過於強調經營個人品牌一定要與具有公益性質的「使命感」掛勾,算有點強人所難、甚或是沒有必要。


作為一本啟發讀者打造個人品牌的書來說,本書從「心法」到「方法」都充分提及;雖然內容篇幅不多,但要點處處,很值得一看。前三分之一左右的「心法」部分,我認為是最具參考價值;後面約三方之二或二分之一、指導如何使用Facebook、LinkedIn、以及Instagram、甚至是建構一個「個人網站」來為個人品牌型塑門面的部分,雖然也值得參考,但市面上教學或內容更深入豐富者在所多有,讀者看完之後若有需要,應該要購買其他有關的專門書籍作為補充。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iferTalks的沙龍
53會員
19內容數
FB粉絲頁:SeiferTalks 每日一篇書評,為的是從最基本的寫作開始打磨自己的創作能力,同時與群眾分享自己的評論和觀點。在累積到第100篇的時候會: (1)將所有文章同步到WordPress (2)錄製Podcast,方便隨時用「聽的」 一切都為打造個人自媒體品牌而努力。歡迎給予鼓勵與支持:)
SeiferTalk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2021/01/25
本書的重點可以用一段話說明:「在個人與小家庭消費比率高漲的時代,中小零售商想要成功突圍,就必須靠『各店個性化』、『公司組織扁平化』、『有效收集並以所在地點消費數據為依歸』、以及『強而有力的採購效率』。」
Thumbnail
2021/01/25
本書的重點可以用一段話說明:「在個人與小家庭消費比率高漲的時代,中小零售商想要成功突圍,就必須靠『各店個性化』、『公司組織扁平化』、『有效收集並以所在地點消費數據為依歸』、以及『強而有力的採購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邏輯思維羅振宇老師的這本書真的非常大推,對於很多商業造局、品牌建立的思維非常精闢,對管理學、對創業的部分也是。真的如註解所說:3大產品思維,6大商業趨勢,8大管理藝術,500強企業的經營智慧,一次領略!   人生就像棋局,商場好似人生,你的見識與努力,決定了這盤棋的格局,也造就了這棋局的走向。你
Thumbnail
邏輯思維羅振宇老師的這本書真的非常大推,對於很多商業造局、品牌建立的思維非常精闢,對管理學、對創業的部分也是。真的如註解所說:3大產品思維,6大商業趨勢,8大管理藝術,500強企業的經營智慧,一次領略!   人生就像棋局,商場好似人生,你的見識與努力,決定了這盤棋的格局,也造就了這棋局的走向。你
Thumbnail
Knowledge Realization:A Guide to Expert Personal Branding Management and Content Monetization Strategies        作者: 何則文, 高永祺     繪者: 陳沛孺 Peiru Che
Thumbnail
Knowledge Realization:A Guide to Expert Personal Branding Management and Content Monetization Strategies        作者: 何則文, 高永祺     繪者: 陳沛孺 Peiru Che
Thumbnail
  這本書的標題是『成名的藝術』,作者是雷納‧齊特曼(Rainer Zitelmann)。書中討論了自我行銷的技巧和策略,並通過分析12位自我行銷的天才,包括愛因斯坦、阿里、賈伯斯和金‧卡戴珊等,來解釋為什麼這些人在各自領域取得成功,即使他們並不是最頂尖的。
Thumbnail
  這本書的標題是『成名的藝術』,作者是雷納‧齊特曼(Rainer Zitelmann)。書中討論了自我行銷的技巧和策略,並通過分析12位自我行銷的天才,包括愛因斯坦、阿里、賈伯斯和金‧卡戴珊等,來解釋為什麼這些人在各自領域取得成功,即使他們並不是最頂尖的。
Thumbnail
某一年,因緣際會下,在一堂關於創業的演講中認識了這本書,整個演講內容並不吸引我,但最後講者建議到:「想創業的你們一定要看一看《精實執行RUNNING LEAN》這本書」。就是這一句話,讓我認識了它。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本創業相關的書,也是影響我最深的一本,在這之前我原以為創業最困難的是資金,但看完這本
Thumbnail
某一年,因緣際會下,在一堂關於創業的演講中認識了這本書,整個演講內容並不吸引我,但最後講者建議到:「想創業的你們一定要看一看《精實執行RUNNING LEAN》這本書」。就是這一句話,讓我認識了它。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本創業相關的書,也是影響我最深的一本,在這之前我原以為創業最困難的是資金,但看完這本
Thumbnail
阿崴閱讀-程天縱的經營學,商周出版,作者:程天縱 這本書與那些強調從0到1有許多不同的見解,多的更是那從1到10甚至10到100的管理見地。並且很實際的將許多管理概念結合實務經驗闡述出來。不只適合許多創業的老闆們,也很適合目前擔任公司內的主管經理人們閱讀!內容含金量真的滿高,真的很值得推薦
Thumbnail
阿崴閱讀-程天縱的經營學,商周出版,作者:程天縱 這本書與那些強調從0到1有許多不同的見解,多的更是那從1到10甚至10到100的管理見地。並且很實際的將許多管理概念結合實務經驗闡述出來。不只適合許多創業的老闆們,也很適合目前擔任公司內的主管經理人們閱讀!內容含金量真的滿高,真的很值得推薦
Thumbnail
創業要以萬變應萬變,唯一不變的是使命跟價值觀。-馬雲
Thumbnail
創業要以萬變應萬變,唯一不變的是使命跟價值觀。-馬雲
Thumbnail
經營一個好的個人品牌在現今這個年代,不論是否在經營自媒體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在合適的平台放出甚麼、有甚麼是不應公開的禁忌、有甚麼是不該發佈的說話等,都是令自己有一個好的品牌profile的重點。當潛在老闆或顧客見到你能有信心,人才能有所發展。
Thumbnail
經營一個好的個人品牌在現今這個年代,不論是否在經營自媒體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在合適的平台放出甚麼、有甚麼是不應公開的禁忌、有甚麼是不該發佈的說話等,都是令自己有一個好的品牌profile的重點。當潛在老闆或顧客見到你能有信心,人才能有所發展。
Thumbnail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貝克街王繁捷如何以20萬創造5,000萬業績?副標書名似乎比主標更容易看出本書想呈現的是什麼?貝克街巧克力蛋糕的創辦人王繁捷分享他的創業辛酸史和他建議中小企業創業過程可避免的盲點,少走冤枉路。
Thumbnail
貝克街王繁捷如何以20萬創造5,000萬業績?副標書名似乎比主標更容易看出本書想呈現的是什麼?貝克街巧克力蛋糕的創辦人王繁捷分享他的創業辛酸史和他建議中小企業創業過程可避免的盲點,少走冤枉路。
Thumbnail
從一個化工系畢業,冷凍工廠的殺魚工,搖身變成故事革命線上課程的李洛克,著有《寫作革命》、《故事行銷》的暢銷作家李洛克。他說,他靠的便是個人品牌的經營.......
Thumbnail
從一個化工系畢業,冷凍工廠的殺魚工,搖身變成故事革命線上課程的李洛克,著有《寫作革命》、《故事行銷》的暢銷作家李洛克。他說,他靠的便是個人品牌的經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