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環遊世界之後,選擇臺灣定居的9個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們最喜歡哪一個國家?」

旅行的路上,很多人會問我們這個問題,

隨著去的國家越來越多,每次問到這個問題都會想一下,最後還是回答:

「臺灣!」


因為這是從小長大的地方,家人都在這裡,所以是個很有歸屬感的地方。為什麼不選擇國外生活呢?除了情感的連結之外,還有幾個重要的原因:

  1. 交通便利:除了每個國家都有的客運之外,也有繞台灣一圈的火車,甚至有兩小時臺北到高雄的高鐵。除了舒服的車上空間,交通工具都配有冷氣,還可以上廁所,不必擔心尿急還要憋很久。在大台北地區的人們甚至可以實現無車生活,靠著一張悠遊卡就可以遊走各個地區。
  2. 食物多元:由於臺灣是住商混合的市容,住家附近常常有7-11或是小吃攤,很多人只要一下樓就可以填飽肚子,不用煮飯就可以過生活。玩了世界一圈,也瞭解到臺灣的食物真是世界級的! 不只夜市小吃選擇多,正餐也有中式料理、越南菜、日式料理,而且都是相對便宜的價格,好吃的食物不少,餐餐外食是很常見的選擇。在這樣小小的島嶼上,可以有這麼豐富的食物,真是世界少見。就算要買食材,頂好、全聯、愛買、家樂福通常也很近,一小時內就可以把食材一次買齊回家。
  3. 濃厚的人情味:臺灣是小國家,小地方通常人民純樸,彼此之間關係密切,有人比喻臺灣就像一個很大的鄉村,人與人之間外表、語言落差不大,在大城市,也容易遇到有地緣關係的人,很容易拉近彼此關係,因此人民是相對友善、樂於助人的。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往前推,也會發現臺灣從古至今一直都是族群雜處的社會,對於不同生活型態、成長背景的人接受度也比較高。
  4. 治安好:在國外如果包包背在後面,那你的貴重物品就不屬於你了。遇到人多的地方,包包肯定要背在胸前,不然錢包可能就被扒手摸走了。在臺灣則是沒有這種問題,只有像夜市這種非常擁擠的地方才要小心,所以出門是很放鬆的,不用怕被偷而提心吊膽。記得以前大學的時侯有幾次停好機車,卻忘記把鑰匙拔起來,等到回去牽機車的時侯,鑰匙還插在機車上,真的是超級安全欸。
  5. 旅行資源豐富:臺灣真是個寶島,有美麗的山、藍藍的海,也有綠島、小琉球可以跳島旅行。整個臺灣由南到北都有不同特色,南部有種熱帶東南亞的放鬆悠閒,東部則具有強烈原住民特色,北部是臺灣文化重鎮,中部有宜人的氣候、開闊的地景。目前我們已經搭過火車環島一次,希望能徒步環島,再次用緩慢的步伐認識我們生長的土地。
  6. 醫療體系健全: 看牙醫只要臺幣150? 這在國外是不可能的神奇價格,也許有些國家有這樣的價格,卻不一定達到這樣的品質。記得有一次賴姨在羅馬尼亞看蛀牙,我們那時候超級擔心,因為怕在歐洲看牙醫很貴,還好當時在東歐醫療費還OK,付了差不多600臺幣,但最後補的沒有很好,後來還是陸陸續續掉下來了,回到臺灣又補牙一次。臺灣的健保真是非常好的制度,讓人不用擔心被高昂的醫療費嚇得不敢看醫生。
  7. 溫度宜人:以前總是覺得臺灣的夏天也太熱了吧,每天動不動就是36度,後來去印度體驗過40度+濕度99%的天氣就知道臺灣的濕熱根本不算什麼,臺灣的夏天雖然漫長,但不用帶著一堆衣服移動是個很棒的優點。冬天也不會太冷,是不需要開暖氣的程度,所以還滿舒服的。
  8. 性別平等:臺灣現在仍然是個父權社會,但是隨著女性就業率的提高,性別歧視的狀況正在減少,婦女在家裡漸漸取得更多發言權,也不再把家庭經濟重擔壓在男性身上。人們能包容不一樣的聲音,可以比較開放自己的性傾向,這是非常難得的。我們曾經在波蘭跟沙發主的家人提到臺灣同性婚姻是合法的,他們一聽到突然就接不上這個話題,我們也尷尬了一下子,就轉移別的話題。
  9. 經濟狀況穩定: 臺灣的經濟目前還是比較穩定的,雖然很多人說臺灣物價一直在漲、薪資不漲,其實經濟這種東西和其他國家比上不足,但是比下超有餘。我們去了東歐、南美之後,發現臺灣的物價其實和當地落差不大,但當地人的薪資卻整整少了臺灣一半。雖然經濟狀況不斷變動,但以目前來說,臺灣仍然是個適合久待的地方。


正因為臺灣有這幾個條件,非常適合我們簡單生活的型態,不用花太多時間處理生活上的問題,而且以同樣的生活品質來說,住在臺灣要花費的錢比較少,是個高CP值的選擇。


對我們來說,臺灣仍然是個宜居的好地方,就像葡萄牙人說的Ilha formosa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台灣真的就是格像你說的有那麼多優點的一個寶島
avatar-img
張叔賴姨的沙龍
29會員
42內容數
七個月在南美洲認識的人、看過的風景。
張叔賴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08
其實在南美洲,我們曾經被偷過東西。 這對生活的影響其實非常的深遠,一直到現在我們在臺灣生活,偶爾還是摸一下口袋裡的手機,遇到人多的地方包包就會揹在前面。 有時候口袋沒手機,心臟就會開始蹦蹦跳,翻一下子,原來在包包裡,還好還好。
Thumbnail
2021/05/08
其實在南美洲,我們曾經被偷過東西。 這對生活的影響其實非常的深遠,一直到現在我們在臺灣生活,偶爾還是摸一下口袋裡的手機,遇到人多的地方包包就會揹在前面。 有時候口袋沒手機,心臟就會開始蹦蹦跳,翻一下子,原來在包包裡,還好還好。
Thumbnail
2021/04/18
Ricardo和Sol是我們在玻利維亞Sucre的沙發主。 那是逃離Uyuni的第一天,好不容易離開攝氏0度讓人手腳發凍的地方,來到比較溫暖的Sucre,房門推開,一眼望去就是一堆貓咪,有些懶散的坐在屋頂上,有些則是盤聚在房子的各個平台,還有一隻在睡覺的哈士奇。
Thumbnail
2021/04/18
Ricardo和Sol是我們在玻利維亞Sucre的沙發主。 那是逃離Uyuni的第一天,好不容易離開攝氏0度讓人手腳發凍的地方,來到比較溫暖的Sucre,房門推開,一眼望去就是一堆貓咪,有些懶散的坐在屋頂上,有些則是盤聚在房子的各個平台,還有一隻在睡覺的哈士奇。
Thumbnail
2021/04/05
我們每天晚上都會刷牙,這是非常重要的習慣,然而,這趟18個月的旅行中,還是有幾次讓我們沒時間刷牙的機會。   上次在Engin家的那一晚,我們聊著聊著就想睡了,整個人直接睡死。還有那次在保加利亞,也因為凌晨抵達的班機,我們一樣牙齒沒刷就睡了。   旅行到羅馬尼亞Brasov的時侯,發現賴姨下排一顆牙
Thumbnail
2021/04/05
我們每天晚上都會刷牙,這是非常重要的習慣,然而,這趟18個月的旅行中,還是有幾次讓我們沒時間刷牙的機會。   上次在Engin家的那一晚,我們聊著聊著就想睡了,整個人直接睡死。還有那次在保加利亞,也因為凌晨抵達的班機,我們一樣牙齒沒刷就睡了。   旅行到羅馬尼亞Brasov的時侯,發現賴姨下排一顆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台灣時 Danielson 真的看到台灣很多很棒的地方,台灣人愛排隊,但不是只有排美食,在台北捷運看到的大家都是很守規矩的自動排好,上下車井然有序不推擠,即使人多,上下車時間也不是太長,但大家也不會爭先恐後,最神奇的是台灣人就是知道那個 Temple 都上得去。
Thumbnail
在台灣時 Danielson 真的看到台灣很多很棒的地方,台灣人愛排隊,但不是只有排美食,在台北捷運看到的大家都是很守規矩的自動排好,上下車井然有序不推擠,即使人多,上下車時間也不是太長,但大家也不會爭先恐後,最神奇的是台灣人就是知道那個 Temple 都上得去。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日本為何不來台灣旅行的問題,許多論點大家各有支持或反對,我自己也是有些認同,有些不敢苟同,不過二十年來,身為一個台灣與日本旅行的愛好者,對台灣與日本各地都算有點了解,兩個國家都去了不少地方,也出了幾本相關的書,因此也有些看法和觀察。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日本為何不來台灣旅行的問題,許多論點大家各有支持或反對,我自己也是有些認同,有些不敢苟同,不過二十年來,身為一個台灣與日本旅行的愛好者,對台灣與日本各地都算有點了解,兩個國家都去了不少地方,也出了幾本相關的書,因此也有些看法和觀察。
Thumbnail
台北是我該奮力留下的地方嗎? 要不要待在台北?其實是個很玄妙的問題。 考量到自身種種因素以及房價,來看看我們怎麼決定第二人生的住所吧~
Thumbnail
台北是我該奮力留下的地方嗎? 要不要待在台北?其實是個很玄妙的問題。 考量到自身種種因素以及房價,來看看我們怎麼決定第二人生的住所吧~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聊起台灣之旅,第一句話總是會說,台灣真好,台灣人真好。 是和路人眼神相遇總會看到和善目光後的踏實,是在捷運裡茫然不知所措時被人主動提供幫助後的感動,是那耳旁不時響起的軟糯台灣口音,連空氣裡都充滿著溫柔香甜的味道。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聊起台灣之旅,第一句話總是會說,台灣真好,台灣人真好。 是和路人眼神相遇總會看到和善目光後的踏實,是在捷運裡茫然不知所措時被人主動提供幫助後的感動,是那耳旁不時響起的軟糯台灣口音,連空氣裡都充滿著溫柔香甜的味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作於2016年6月9日,於2018年2月1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 2019年又去了一次台灣,2022年的此刻我在京都留學。我喜歡有漢字的地方,希望可以早日再去台灣遊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作於2016年6月9日,於2018年2月1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 2019年又去了一次台灣,2022年的此刻我在京都留學。我喜歡有漢字的地方,希望可以早日再去台灣遊歷。
Thumbnail
自從葡萄牙人航海看見台灣島,喊出了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這個名詞後, 台灣就成為位於太平洋中,孕育每位 "台灣郎" 的寶島。這塊面積不大的土地上,卻有著許多吸引人的地方,多樣的自然環境地形,高山,平原,盆地,峽谷,稻田,溪流,海洋,美食,自然生態物種以及最美麗的風景 "
Thumbnail
自從葡萄牙人航海看見台灣島,喊出了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這個名詞後, 台灣就成為位於太平洋中,孕育每位 "台灣郎" 的寶島。這塊面積不大的土地上,卻有著許多吸引人的地方,多樣的自然環境地形,高山,平原,盆地,峽谷,稻田,溪流,海洋,美食,自然生態物種以及最美麗的風景 "
Thumbnail
台灣-福爾摩沙,這塊位於海洋中的美麗之島,是孕育所有來自南島我們的母親,這熱情之地,造就了島上的特產"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離開台灣的大家,不管多久,對於思念台灣的心永遠都在,因為那裡是我們生根的地方。 每當在海外看見台灣,心中都會有一股悸動,激昂與感動,只因為我們對於這顆大番薯有著無法忘卻的特殊情懷
Thumbnail
台灣-福爾摩沙,這塊位於海洋中的美麗之島,是孕育所有來自南島我們的母親,這熱情之地,造就了島上的特產"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離開台灣的大家,不管多久,對於思念台灣的心永遠都在,因為那裡是我們生根的地方。 每當在海外看見台灣,心中都會有一股悸動,激昂與感動,只因為我們對於這顆大番薯有著無法忘卻的特殊情懷
Thumbnail
外國人眼中的台灣,總是都比我們自己認知的美好許多,想起看到朋友分享的文中提到:台灣的風景有其特殊性,不必和誰比較,也不必冠上「台版」,台灣的美應該有自己的名字。
Thumbnail
外國人眼中的台灣,總是都比我們自己認知的美好許多,想起看到朋友分享的文中提到:台灣的風景有其特殊性,不必和誰比較,也不必冠上「台版」,台灣的美應該有自己的名字。
Thumbnail
一個叫做家的地方.台灣   我的家四面環海,自然生態豐富。如果問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在哪?我會說「家」。家又在哪?我會說「台灣」。「2020年」這一年我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獨自一人去到加拿大念書,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台灣,習慣早餐店阿姨親切的招呼聲、習慣到了夜晚街道上還有便利商店的燈光,更無法抽離的是家人
Thumbnail
一個叫做家的地方.台灣   我的家四面環海,自然生態豐富。如果問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在哪?我會說「家」。家又在哪?我會說「台灣」。「2020年」這一年我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獨自一人去到加拿大念書,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台灣,習慣早餐店阿姨親切的招呼聲、習慣到了夜晚街道上還有便利商店的燈光,更無法抽離的是家人
Thumbnail
「你們最喜歡哪一個國家?」 旅行的路上,很多人會問我們這個問題, 隨著去的國家越來越多,每次問到這個問題都會想一下,最後還是回答: 「臺灣!」 因為這是從小長大的地方,家人都在這裡,所以是個很有歸屬感的地方。為什麼不選擇國外生活呢?除了情感的連結之外,還有幾個重要的原因:
Thumbnail
「你們最喜歡哪一個國家?」 旅行的路上,很多人會問我們這個問題, 隨著去的國家越來越多,每次問到這個問題都會想一下,最後還是回答: 「臺灣!」 因為這是從小長大的地方,家人都在這裡,所以是個很有歸屬感的地方。為什麼不選擇國外生活呢?除了情感的連結之外,還有幾個重要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