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移民 | 移居宜蘭,我的第二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北是我該奮力留下的地方嗎?

要不要待在台北?其實是個很玄妙的問題。先來說一下背景,另一半G先生是台北人,長輩已不在了。我是高雄的孩子,研究所畢業後北上工作,兩人已在台北工作了10幾年,可以說是比較沒有包袱的狀態。因緣際會下來到要買房定居的時間點了,眾所皆知台北房價十分驚人,我也並非含著金湯匙出身,需要靠自己打算未來的居住地,要不要繼續留在台北,就是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了。在決定這件事之前,有兩個前提
儘早達成F.I.R.E.財富自由
退休後想住在好山好水的宜蘭
接下來分析現況,目前還在台北的原因是兩人的工作都在台北,若要繼續在這裡工作,順著下來的思維就是要在台北買房,但為了工作在台北買房,我需要背負的貸款,反而會讓我花更長的時間待在職場。等等...上面的情境,不是形成一個迴圈了嗎?
到底是為了工作要在台北買房? 還是我為了在台北買房,所以要繼續在台北工作背負30年高房貸呢?
如果不想清楚這個問題,就會像在滾輪上奔跑的倉鼠,一直往前跑,卻沒發現一轉頭其實就有其它的選擇。也就是說
  • 為了早日達成F.I.R.E目標
  • 為了打破 工作-買房 的迴圈
降低住房成本是個很關鍵的因素。
因此,理性的思考了以下幾點,是否一定要留在台北,如果我把宜蘭當作一個選項,是不是同時可以滿足儘早退休,跟在退休後在宜蘭居住的目標呢?

台北的優點分析

當然,台北對我來說是個很棒的都市,也有某種程度的熟悉,大致整理幾個優點,但對我來說卻不是必要的:
  1. 豐富的教育資源。對於沒有子女的我們是用不到的。
  2. 便捷的交通系統。這點完全正確。但身為一個南部孩子,在其他縣市騎摩托車、腳踏車、開車對我來說沒有問題。
  3. 豐富的醫療資源。這點完全正確。只是,在我還能動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建立良好的習慣,照顧好身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仰賴跑醫院過生活。
    對有宗教信仰的我,明瞭生死大事並不由醫生或醫院決定。
    對身為現代科技人的我,遠距醫療加上AI突飛猛進,未來醫療的進步肯定超過你想像,不會再受限於距離。
  4. 豐富的文藝活動。這點也完全正確。但非文青咖的我,走進誠品就會打哈欠的我,這個優點我沒有享用到。
  5. 琳瑯滿目的商場以及購物環境。在台北居住的10幾年,周末大抵是去河濱散步運動,露營,爬山。真的去市區逛街購物的次數寥寥可數,少數有購物需求或是和親朋好友聊天才會進到市區。MOMO跟蝦皮真是我的好朋友。
  6. 台北房產保值。目前看起來沒錯,但,房產以後增值了,我留給誰呢?或許會有人說可以投資房產。一來這非我所擅長,所以不做房地產投資。二來,食、衣、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看到台北的房價,實在不願意看到後面的人為了住的地方而傷腦筋。這些年台灣跟國際大城市的房價所得比,房屋的屋況與價錢,只能用不勝唏噓來形容。因此,買房的目的是自住,投資那些的,就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了 。
最後一點對我們來說是必要的:
  1. 台北的工作機會。這個的確完勝,這也是讓我們想選擇住宜蘭但是台北工作的主要原因。題外話,住在宜蘭卻在台北上班,賺的錢是繳給宜蘭縣政府,這也是做為宜蘭新住民對自己家鄉的小小貢獻呢~

吸引我們的宜蘭

多年前我們就想著要移居宜蘭,有哪些吸引我們呢?接著看下去吧~
1.空氣完勝。人類基本的生存條件,陽光、空氣、水,好山好水的宜蘭我想不用多做解釋。
2. 較低的人口密度 表示每個人可以使用到的空間是比較廣闊的。
各縣市平均人口密度
111年台北市各行政區人口密度
111年宜蘭縣各鄉鎮人口密度
3. 較緩慢的生活步調。慢活對我們來說,不想要只是一種口號,而是真心想在生活中實踐的一種方式。長期生活在快節奏裡面,不止是身體,心裡都會承受許多壓力,更不用說有大大小小的文明病,這裡有很多慢活的人們,他們的故事跟生活方式都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待在一家書店點上一杯咖啡,聽著老闆講古宜蘭的歷史,老闆年輕的故事,這些都是吸引我們留在宜蘭這片土地的一個小小種子。
4. 較低的物價。可以看到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宜蘭縣與台北市110年的消費支出如下,平均來說,每個家庭在宜蘭的每月生活費可以省下9893元
平均每個家庭月消費支出
當你維持目前所得,但卻降低生活花費,是達成財富自由的重要條件之一。有一位我常追蹤的退休人士老黑,就是移居到我的故鄉高雄呢~
5. 相較於台北低很多的房價。不止是房價相對便宜,可獲得的居住空間其實也大大提升,我們來看一下這兩項統計數據。
第一個是房價所得比,宜蘭縣9倍,台北市15.77倍。房貸負擔率也低很多。
111年各縣市房價所得比
第二個是平均買賣坪數,可以粗略的估算家庭買房的坪數空間,在宜蘭的家庭比台北的居住空間多出9.9坪
2023各縣市住宅交易坪數
6. 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出門隨處可見綠油油稻田以及抬頭可見雪山山脈,若是下雨過後,一層層的山嵐雲霧繚繞,真是美不勝收。更不用提這邊的景點更是大家周末爭相而來的渡假勝地。
7. 離台北並不算遠。提供一個大略的參考:
  • 宜蘭市到台北市車程約一小時。若是住在礁溪或頭城的朋友就更近了。
  • 若是10年後高鐵建成,我們來看宜蘭市到台北要多久
    宜蘭市區-宜蘭高鐵預定地,車程約10分鐘
    宜蘭高鐵-南港車站,行車時間預計19分鐘

島內移民的決定

基於以上幾點,若現在更換生活環境,還有時間心力,建立新的生活圈朋友圈。想到這裡,我們真的動了心念,迫不及待在還沒退休的時候,就開始計畫搬到宜蘭的可行性了~
這些是針對我們自身的情況來做分析,也因為我們對宜蘭情有獨鍾才有這種考慮。每個人需求不同,每個城市也都有很棒的地方,整理出來讓大家思考人生不同的可能性,有其它吸引你想移居的地方嗎?也歡迎跟我分享喔。

By the way~還沒退休就先買房移居的好處是,跟銀行貸款容易多了~

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
😍到最下方按愛心或轉發文章
😊右上角+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還在台北上班的我們,怎麼搬來好山好水的宜蘭?對於這片土地不熟悉但卻被吸引的我們,怎麼一步步找到落腳的地方?怎麼安排自己的工作?這肯定有超多小故事可以分享,再聽我細細道來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應否選擇台北作為落腳點?選擇台北與不選擇台北的人各有說法。選擇台北的認為香港人習慣大都會式生活,一切以方便為主,衣食住行樣樣不缺,工作種類還要夠多,台北自然是不二之選。不選台北的人,認為已經受夠香港的擠逼,如果仍選台北,那何不留在香港? 台北的方便不輸香港,然而論擠逼也不如香港。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6 篇文章|14155 字 人生觀|人生規劃|自我成長 序 選擇留在家鄉,可以享受熟悉的環境和人際關係,然而,這樣的選擇也可能會面臨發展機會有限的問題。 選擇前往大城市,能夠獲得更多的職業和生活機會,但同時也需要適應新的環境,面臨更大的競爭和生活成本。 該何去何從?
轉戰永續領域近2年,因為工作時常接觸到報告書框架、碳排、金融投資的很多議題。 看來很少人提及居住正義這一項(well,至少在我的組織不常提)。 因為工作求學住過很多城市。如果以國際化和便捷來講我會喜歡香港、如果以空氣品質優秀程度我會選北愛爾蘭的Derry。 如果以好山好水好無聊我會選台東。至於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北漂一族在房價高漲薪資不漲的時代,買房成為不小的挑戰。本文分享北漂族買預售屋的理由與注意事項,並提供挑選預售屋的三大重點。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應否選擇台北作為落腳點?選擇台北與不選擇台北的人各有說法。選擇台北的認為香港人習慣大都會式生活,一切以方便為主,衣食住行樣樣不缺,工作種類還要夠多,台北自然是不二之選。不選台北的人,認為已經受夠香港的擠逼,如果仍選台北,那何不留在香港? 台北的方便不輸香港,然而論擠逼也不如香港。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6 篇文章|14155 字 人生觀|人生規劃|自我成長 序 選擇留在家鄉,可以享受熟悉的環境和人際關係,然而,這樣的選擇也可能會面臨發展機會有限的問題。 選擇前往大城市,能夠獲得更多的職業和生活機會,但同時也需要適應新的環境,面臨更大的競爭和生活成本。 該何去何從?
轉戰永續領域近2年,因為工作時常接觸到報告書框架、碳排、金融投資的很多議題。 看來很少人提及居住正義這一項(well,至少在我的組織不常提)。 因為工作求學住過很多城市。如果以國際化和便捷來講我會喜歡香港、如果以空氣品質優秀程度我會選北愛爾蘭的Derry。 如果以好山好水好無聊我會選台東。至於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北漂一族在房價高漲薪資不漲的時代,買房成為不小的挑戰。本文分享北漂族買預售屋的理由與注意事項,並提供挑選預售屋的三大重點。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