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電影|《同學麥娜絲》人生不過就是唬爛三小

2020/11/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部電影可能很荒謬,但對很多人來說,人生本來就是唬爛三小。——《同學麥娜絲》導演黃信堯
看完《同學麥娜絲》後隔了好幾天才有辦法動筆寫心得,而且不得不說,筆電打開得有些不情不願。這跟那種「胸口滿滿感觸,卻不知該如何整理」的心情又不太相近,有些電影看完讓人覺得「好像沒有在講什麼,卻好像講了很多」,但《同學麥娜絲》是真的沒有在講什麼——沒有道理、沒有哲學,不激情、不勵志,寫的是人生、寫魯蛇,不過寫得非但不溫柔,甚至有些暴力。
乍看是喜劇,過程中也不乏笑點,但或許就是因為用幽默包裝,才更致命。所謂致命是指,明明還笑得出來,卻怎麼感到悲哀?
那是因為,太不遙遠。
只差最後一碼就中了大獎,添仔說他的人生就差這麼一步,那張一直放在皮夾裡的發票是用來提醒自己的。皮夾裡符咒永遠多於現金,罐頭明明早就習慣了失敗,卻依舊幻想女神降臨。我們從來都不是樂透得主,但所有人都勾勒過中了樂透後錢要怎麼花的美夢。沒錯,做夢不用錢,幻想不犯法,豪宅廣告是貼給99%買不起的「其他人」拿來想像用的。
如果說做白日夢等於浪費人生,社會應該要更讚許那些腳踏實地的。頭期款大部分來自老爸的遺產,電風說好不容易存了點錢,啊不然現在的房價我們這一代是要怎麼買得起?然而,昨天才在陽台上抽根菸放風的小套房,怎麼一夕之間變成了一家三口的新房?口吃突然好轉、要把第一句順暢的話獻給競選中的好友,閉結用最開朗的笑容在紙紮屋前迎接三位同窗,怎知道迴光返照的不是將死的阿媽而是自己?
於是,人們總是以為和幸運僅是差之毫釐卻偏偏沾上不幸而失之千里。
有人說六年級生是「失落的一代」,經濟起飛的甜頭嚐不到,金融風暴倒是被掃得很徹底。如今,連那個只要花個15塊就可以沒事耗一下午的泡沫紅茶店都要被大街小巷的文青咖啡館取代。閨蜜的故事、青春的浪漫很常被拿來當作影劇題材,黃信堯導演硬是要寫大叔的爛哏、中年的悲哀。我們看見四位主角嘴砲之餘抖著雙腳,捻菸之餘手抓著肥肚,畫面實在不美,在路邊瞥見甚至會感到有礙觀瞻。但,回頭看看年將四十的自己,誰的髮線不是越來越高、皮膚不是越來越黃?
大多數的我們事業非但沒有越來越成功、人生非但沒有越來越快樂,更多的是越來越世故、越活越窩囊,我們開始迎接生命也開始面對死亡,對挫敗越來越習慣卻對失去越來越懼怕。
《同學麥娜絲》狠狠讓我們看見年歲在四名大男孩身上的醜陋印記,而且還是最討厭的那一種——聚在一起又臭又幼稚。但,又讓我們在四人身上看見彼此需要的踏實安心,那便是朋友為什麼而存在。男人之間的友情時常很彆扭,話說不清,一場飯局往往毫無內容充斥著問候對方家人的詞不達意。然而,那並非不真心,反而是真心得太徹底,面對生活穿戴上的體面在此時才得以卸去。因此,即便醜陋,我們仍將彼此抓緊;即便俗爛,我們仍笑得燦爛。
因為,人生就是這樣,落土八分命。
從《大佛普拉斯》到《同學麥娜絲》,從加到減,從黑白到彩色,從社會底層爬到不上不下的位置,這次,黃信堯導演要讓我們看見的,是那些就像你騎車停紅綠燈時,和你一起等紅燈的騎士的故事。就是那麼近,就是像PM2.5一樣那麼髒。畢竟,有錢人的故事有什麼好看?再怎麼有錢,一天也是吃三餐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非必要迷人
非必要迷人
非必要迷人|unnecessary charm 不起眼,但迷人。 非必要,但需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