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六十點公視首播,被排在公視人生劇展時段的《沉默之槍》和一般大眾印象中書寫生命歷程的劇集不太一樣,故事改編自推理作家既晴《城境之雨》的短篇小說,主角張鈞見是個宛如福爾摩斯般,帶點古怪氣質的徵信社偵探,而他除了是台灣推理小說界的有名角色之外,更是作者既晴以文字跨足影視的第一步。
《沉默之槍》故事講述婦人宋采珮發現高中生兒子家豪身上竟藏著槍械,護兒心切的她略過警察,找上身為徵信社探員的張鈞見,希望能在蛛絲馬跡中找到孩子轉變的真相。而張鈞見在逐步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家豪與一樁性侵疑雲關係密切。
網紅溫欣敏指控教授馬國航曾經侵犯她,而馬國航則因此丟了教授飯碗,並從此身敗名裂。奇怪的是,家豪會接送被視為被害者的網紅溫欣敏,與她互動親密,私下卻也會與疑似狼師的馬國航保持聯繫,兩人言談間也足見溫馨。
而當觀眾藉著張鈞見之眼目睹家豪對兩人都許下了偷竊子彈並開槍的約定,當被害者與加害者都信誓旦旦地認定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傷的人,身為推理故事最重要的謎題也呼之欲出——究竟是誰在說謊?又是誰,應該要倒在槍聲之後的汩汩血泊之中?
沉默的真相,真正的武器
故事正式開始的號角聲,是在張鈞見目睹家豪舉槍指向事件兩人時響起的。這個巧妙的安排讓觀眾(包含張鈞見)立刻對三人撲朔迷離的關係產生好奇,興起了想要探知後續故事的慾望。而當被害者與加害者都對家豪寄與厚望,希望他能用手上的槍殺了對方時,這個早熟高中生的搖擺不定也使疑問的種子在張鈞見和觀眾的心中生根發芽。
以上述的條件而言,觀眾和張鈞見可說是一起在這齣戲中扮演著偵探,但與一般推理劇又不同的是,本作觀眾擁有全知視角。我們不僅能跟著主線張鈞見一起走訪相關人事物證,不停更新家豪、溫欣敏與馬國豪三人的形象,甚至能窺看到張鈞見無法推理的過去,而在觀眾的眼中,這些人物們也逐漸和他們一開始被賦予的標籤形象背道而馳。
看到這裡許多人可能會想,「兇手根本毫無懸念,那這個故事還有什麼好看的?」卻沒發現劇中其實還埋了兩個謎題——廖式徵信社的美麗倩影究竟是誰?而家豪明明偷到了子彈,為何劇名又叫做「沉默之槍」?
這兩道看似毫無關聯的問題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成了觀眾們真正要去破解的謎團。
劇中給予的線索不多也不少,既可以引起適當的疑惑,又能在故事中盤猜個七七八八。然而在《沉默之槍》破題的剎那,我還是感受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威力與魅力——儘管已經造成的傷害不可抹滅,但這個世界上仍有不用以牙還牙就能反擊的方式。
終究有不必扣下板機也能響的槍。
非典型偵探,非典型推理
說到推理,大多數人肯定都會先想到推理作品的大國日本,在台灣的確也較少見到原創推理作品出版,更遑論改編成影視作品。因此一般人對於推理劇的印象(甚至是偏見)不外乎是芝麻綠豆大的動機與千奇百怪的手法,再配上冗長而沉悶的謎題解釋,最後一樁精彩絕倫的殺人事件淪落為公式之流,在諸多推理故事中泯然眾人。
我也承認在最初的想像中,我以為這部戲也會是一齣十分「本格」甚至「硬派」的推理劇,但正如上段所述,實際上劇情中推理的元素不多也不傳統,我認為除了顧及觀看人生劇展的觀眾群,以及為整個故事的節奏與行進而做出的取捨之外,其中應該還包含劇組想打破推理影視窠臼的決心。
人設奇怪的偵探在日本或歐美屢見不鮮,但在台灣的推理小說中乃至影視作品中還是屬於比較少見的類型。而這個有些面癱屬性的主角張鈞見,不僅喜歡大聲啜飲茶類飲品,還會在公共場所看起奇怪的書籍、跟監的時候吃臭豆腐,如此脫俗的行為讓所有與他接觸的人無一倖免都捲入名為「張鈞見」的黑洞,感覺就像被迫在鏡頭前跳起奇怪節奏的舞蹈。
但正是他這份與「嚴肅」之間的衝突感,以及與周遭的人物逗趣的互動,反倒沖淡了故事原有的陰暗與沉悶,讓張鈞見成了故事中特立獨行的存在。
儘管劇中角色的動機和行為以常理來說稍嫌不符比例,讓人覺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整體而言正經和幽默的平衡度也尚未掌握完全,是本作可惜之處,但讓人設特別的主角在如此沉悶的故事當中成功發展出異色幽默,也讓人期待之後能看到偵探張鈞見影視系列化的那一天。
台推影視化的新可能
戲劇的盛行可說是現代化的必然結果。
科技日新月異讓人們隨時隨地都能追劇,而現代人被工作壓垮的現象,使得輕鬆又有趣的「故事」以小說、漫畫或是影視的形式逐漸佔據大眾的休閒時光。而其中,結合視覺與聽覺刺激的影視作品更是多數人的首選,其實若要再延伸還可講到近年OTT影音串流平台的興起,不過這邊就先按下不表。
影視作品的劇本來源也從編劇原創,漸漸轉成在各種載體挖掘故事的形式。除了漫畫這種視覺的圖像載體之外,以文字呈現的故事其實一直都非常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尤其是推理作品。儘管有不少謎題因為是靠文字來混淆讀者視聽而讓改編難度提升,但極大多數推理故事都擁有的「謎題」、「曲折的故事情節」以及「靠想像就十分聳動的命案現場或手法」可說是現代影視作品的最佳元素。
近期最有名的推理作品影視化,應該就屬由瀚草影視打造的《誰是被害者》。極具衝突、刺激的人設與故事,色彩濃厚的劇本核心加上團隊的高水準發揮,讓這部戲為「做台劇都爛得一塌糊塗的Netflix」成功扳回一城。
只是《誰是被害者》與原著小說《第四個被害者》的劇情可說差了十萬八千里,在劇情走向上也刻意不和推理元素連結過深,導致戲劇披著推理小說的皮講社會自殺現象,而原著對於媒體第四權精闢的針砭直到現在仍不被大眾真正認識。
就以這點來說,《沉默之槍》經由原著作者適度卻不過度的改編,讓本體的推理小說以另一種形式「活」在小螢幕之中,不僅尊重粉絲也尊重故事本身。
本作既保留了推理小說的骨幹,也不淪為死板的謎底說明影片。儘管台灣在推理類型影視化這塊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認為這部作品能提供許多想製作推理劇的電視人與小說作者一個新的方向。
我相信這齣戲不僅是一部單純的推理影視作品,更是作者與劇組對台灣推理與影視圈發出的「沉默之槍」,悄然無聲,卻隱隱夾帶巨大的能量。就讓台灣推理以及「國民偵探」的子彈再飛一會兒,或許最終真能看見他們飛出一條從未有人到達的康莊大道。
私心在最後放一張林真亦,看完這齣戲後我最喜歡的反而是她。
我覺得她很有前途,很期待她的子彈能飛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