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以我的朋友的視角來看,我可能是個敢作夢的人,執行力很強,說到做到言出必行的實踐者。但客觀來說,我覺得我只是一個目標狂,為自己設下一個又一個的目標,追逐、達標、定錨,不斷循環。
幸運的是,我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所以從高中開始,我很確立自己的目標,找到我想就讀的科系,也找到我想就職的工作,總覺得,夢想能跟工作結合,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進入大學後,我半工半讀,拼了命累積各種實務經驗,一切只為了可以離我的夢想更近一步,畢業後完美的無縫接軌。當我的同學,還在苦惱為什麼來讀這個系時,我已經找到可以為自己加分的工讀;當我的同學,還在煩惱以後的出路是什麼時,我已經想好我大四就要去實習,想辦法留下工讀,直到畢業工作。
不過人生有趣的地方,大概就是,計畫趕不上變化。設想好的一切,在實習後,我發現那不是我要的。
時間快轉到三年前,輾轉有了幾份工作經歷後,我決定轉行,而且轉很大,然後到了現在,我決定停下腳步,休息。
其實有時候,未知比已知更可怕,而且是可怕好幾萬倍。未知的恐懼,從頭到尾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就像在密閉空間釋放毒氣瓦斯,讓人逐漸喪失五官九覺,吞噬自我。
前一陣子,我決定要休息前,經歷好多自我懷疑,甚至有一天,我在房間倒水時,一想到我接下來要休息,暫時沒有任何收入,我也沒有下一步的目標,竟敢就這樣撒手不管?接著焦慮感撲天蓋地包覆我,我的背脊從尾端一路涼到脖子,胃酸開始發酵,胸悶到我無法喘氣,漫長的一分鐘,或更久,過去了,我才冷靜下來,好好安撫自己,可以去申請補助度日。
從找到目標卻發現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到找不到目標所以無限放大一切未知,似乎人生每階段都有不同的檻要面對。
而我最近新生成的門檻--成為號召者。
但老實說,這並不是我擅長的事,我不喜歡成為焦點(也或許根本不會成為焦點,一切只是我自己想像),要找人一同加入我想做的事情,好難,我已經跟這個問題相處一會兒了,而我竟然甘願臣服於我所想像的未知恐懼中,也許,想做這件事的動機,足以大過所有吧!
這也是在低谷時,能看到不同於以往的風景,必須承認的是,適時的焦慮與低潮也能帶來不同的能量,而當我願意盤點我的恐懼時,應該代表我可以慢慢疏理我的恐懼並將他們分類回收了。
把傷痛說出來,才有痊癒的可能,或許恐懼也是。
寫下來,就不怕了。
avatar-img
0會員
7內容數
90年8月26日,我的爸爸發生一場意外,命,是撿回來了,但「爸爸」卻再也沒回來了,變成另一個我們不認識的「爸爸」,我的家從此不一樣,對於幸福的想像也被改變了。 過去的十幾年,我從來沒有嘗試理解他,連父愛蕩然無存的辯解都沒有聽過,這對他並不公平,我想試著把消失的爸爸找回來,重新建立我們的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從大四下學期開始,幾近是茫茫然而不知所措的追著趕著;除了刻意減少社群媒體的使用頻率,文件軟體還儲存著一堆未盡的草稿——那是從腦海中溢出的混亂,包藏著不想吐露的真實。我知道最大的敵人只是自己,又無法自拔的感染焦慮,即便是首度出國出遊,也依然難以緩解恐懼:我好想知道自己應該要去哪裡。
Thumbnail
20幾歲的時候好像沒有想過什麼恐懼的事,除了年輕談戀愛怕分手。剛畢業找了幾份工作,不知道這份工作要不要繼續時?說到底這是焦慮還是恐懼?是焦慮自己還沒有找到工作,還是恐懼自己不夠資質找到好工作?因為本篇是談恐懼,就先言歸正傳回到恐懼。
Thumbnail
設立各樣的目標 每個人在人生的旅程中,都會設立各種各樣的目標,無論是職業上的成就、學術上的突破,還是個人生活中的改善。這些目標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驅使我們不斷追求更好的自己。然而,實現目標的過程往往充滿挑戰和困難,需要我們不斷地提醒自己目標,並為之不懈努力。 找到內心深處的動力 當我們設立
  不知不覺我們都活成了一個目標導向的人,被慣養成更有決斷力、更積極、更有行動力、或更有產出,就算沒有像財經雜誌上的成功人士那樣成功的具備這樣的性格,或多或少,我們也被如此期待著要去朝向它,彷彿它是對的。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Thumbnail
每人都懷抱理想和目標 生命中,每個人心中都懷抱著一個理想和目標,無論是自我實現的夢想,或是對社會貢獻的嚮往,這些理想和追求,都是人生最大的原動力。然而,追尋夢想的道路往往荊棘滿布。來自各方的質疑和反對無所不在,有時甚至會動搖我們對理想的信心。但是,只有勇敢地面對挑戰,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才能最終實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冒險 人生如同一場冒險,每一個追求夢想的旅程,都是一次對自我的挑戰。「目標不是夢想,是計劃實現夢想的過程」,這句話深深觸動著我,讓我反覆思索著人生的意義,以及我們如何面對夢想的追求。 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 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夢想是一種力量,它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從大四下學期開始,幾近是茫茫然而不知所措的追著趕著;除了刻意減少社群媒體的使用頻率,文件軟體還儲存著一堆未盡的草稿——那是從腦海中溢出的混亂,包藏著不想吐露的真實。我知道最大的敵人只是自己,又無法自拔的感染焦慮,即便是首度出國出遊,也依然難以緩解恐懼:我好想知道自己應該要去哪裡。
Thumbnail
20幾歲的時候好像沒有想過什麼恐懼的事,除了年輕談戀愛怕分手。剛畢業找了幾份工作,不知道這份工作要不要繼續時?說到底這是焦慮還是恐懼?是焦慮自己還沒有找到工作,還是恐懼自己不夠資質找到好工作?因為本篇是談恐懼,就先言歸正傳回到恐懼。
Thumbnail
設立各樣的目標 每個人在人生的旅程中,都會設立各種各樣的目標,無論是職業上的成就、學術上的突破,還是個人生活中的改善。這些目標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驅使我們不斷追求更好的自己。然而,實現目標的過程往往充滿挑戰和困難,需要我們不斷地提醒自己目標,並為之不懈努力。 找到內心深處的動力 當我們設立
  不知不覺我們都活成了一個目標導向的人,被慣養成更有決斷力、更積極、更有行動力、或更有產出,就算沒有像財經雜誌上的成功人士那樣成功的具備這樣的性格,或多或少,我們也被如此期待著要去朝向它,彷彿它是對的。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Thumbnail
每人都懷抱理想和目標 生命中,每個人心中都懷抱著一個理想和目標,無論是自我實現的夢想,或是對社會貢獻的嚮往,這些理想和追求,都是人生最大的原動力。然而,追尋夢想的道路往往荊棘滿布。來自各方的質疑和反對無所不在,有時甚至會動搖我們對理想的信心。但是,只有勇敢地面對挑戰,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才能最終實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冒險 人生如同一場冒險,每一個追求夢想的旅程,都是一次對自我的挑戰。「目標不是夢想,是計劃實現夢想的過程」,這句話深深觸動著我,讓我反覆思索著人生的意義,以及我們如何面對夢想的追求。 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 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夢想是一種力量,它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