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自我懷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好像總是這樣,我們欣羨、忌妒別人擁有自己擁有不到的,卻總是忘記自己手上也許同樣拿著一副別人想拿也拿不到的好牌。
看著身邊的人選擇步入婚姻,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勇敢的自殺式攻擊,我很抱歉我用了這麼不浪漫的字眼形容人生大事,但對我來說的的確確是如此,承諾,太沉重,我給不起,也不敢接。身邊一個又一個朋友,選擇跨入相同門檻,有時不免也懷疑,沒有跨過婚姻門檻的我,是不是異類?原來我真的到了適婚年齡啊!(其實已經到很久了,只是一直不想承認)。
今天辦公室來了兩位新人,不約而同的都介紹自己的學歷,共通點都是碩士,「又是碩士啊!」我心裡想,難道這間辦公室沒有讀到碩士就不能來嗎?那我到底怎麼進入的?其實我對碩士也不是抗拒,只是不想為念而念,不想為加薪而念,不想為學歷而念,我想為自己而念,我想為學習而念,到底爭這口氣造福了誰?好像也只是跟自己過不去而已。
不過總算在出社會十年後,我萌生出國念書的念頭,說來也意外,我從沒想過這件事會在我的生涯規畫之中,倒也不是偏離軌跡,而是順其自然的就這樣發生,喔,而且還是去國外念書,每當抽離的看自己這個重大決定,腦中不時又會冒出「我一定是瘋了才會想去國外念書。」,然後又繼續埋頭念書,強迫關機自我懷疑的聲音。
無論是婚姻或學歷,我只想忠於自我的選擇,我知道我有我的時區,也許和別人不太一樣,但我想相信我是獨特的,我手上的牌一定有很多人搶著要,不知道這種對自我喊話的打氣加油能有多少幫助,但願這股正能量能帶我走到想走的地方、喜歡的地方。
avatar-img
0會員
7內容數
90年8月26日,我的爸爸發生一場意外,命,是撿回來了,但「爸爸」卻再也沒回來了,變成另一個我們不認識的「爸爸」,我的家從此不一樣,對於幸福的想像也被改變了。 過去的十幾年,我從來沒有嘗試理解他,連父愛蕩然無存的辯解都沒有聽過,這對他並不公平,我想試著把消失的爸爸找回來,重新建立我們的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雨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該從何說起呢?休息的這一年,常常有靈感湧現的時候,但就只是在腦袋,真要輸出靈感時,卻又荒蕪一片。想說的太多,能寫的卻不多。  
這二十年真的發生好多事情,但我從來都沒有聽老爸說,我想知道為什麼他要把房子拿去二貸、我想知道他當初丟了工作後,真的去了酒店工作嗎?我想知道他為什麼每次從中國出差回來,就只想著打麻將,把妻小丟在家中,任憑我們孤單的長大,我想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在乎過我們?還是覺得我們只要有母愛就能長大?
「爸爸以前摔下來的樓梯格局,跟這裡滿像的。」你指著那淡淡的說。 「是喔!那當時你的腦中有出現人生跑馬燈嗎?」 「沒有耶!我當時只是想坐在扶手滑下去,就像以前那樣,結果重心不穩就摔下去了,唉,老了。」 那跟我的記憶完全不一樣。
當死刑的判決結果滿足被告期待時,那還算是懲罰嗎?打下這個提問後,我決定弄清楚刑法存在的目的。 如果被告真的如同她的辯護律師所說「希望法院可以判死刑,讓她可以去陪小孩。」(註1)那現在的判決結果,剛好讓被告心想事成,那這個懲罰,真的有用嗎?
如果以我的朋友的視角來看,我可能是個敢作夢的人,執行力很強,說到做到言出必行的實踐者。但客觀來說,我覺得我只是一個目標狂,為自己設下一個又一個的目標,追逐、達標、定錨,不斷循環。
  該從何說起呢?休息的這一年,常常有靈感湧現的時候,但就只是在腦袋,真要輸出靈感時,卻又荒蕪一片。想說的太多,能寫的卻不多。  
這二十年真的發生好多事情,但我從來都沒有聽老爸說,我想知道為什麼他要把房子拿去二貸、我想知道他當初丟了工作後,真的去了酒店工作嗎?我想知道他為什麼每次從中國出差回來,就只想著打麻將,把妻小丟在家中,任憑我們孤單的長大,我想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在乎過我們?還是覺得我們只要有母愛就能長大?
「爸爸以前摔下來的樓梯格局,跟這裡滿像的。」你指著那淡淡的說。 「是喔!那當時你的腦中有出現人生跑馬燈嗎?」 「沒有耶!我當時只是想坐在扶手滑下去,就像以前那樣,結果重心不穩就摔下去了,唉,老了。」 那跟我的記憶完全不一樣。
當死刑的判決結果滿足被告期待時,那還算是懲罰嗎?打下這個提問後,我決定弄清楚刑法存在的目的。 如果被告真的如同她的辯護律師所說「希望法院可以判死刑,讓她可以去陪小孩。」(註1)那現在的判決結果,剛好讓被告心想事成,那這個懲罰,真的有用嗎?
如果以我的朋友的視角來看,我可能是個敢作夢的人,執行力很強,說到做到言出必行的實踐者。但客觀來說,我覺得我只是一個目標狂,為自己設下一個又一個的目標,追逐、達標、定錨,不斷循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在我發病後幾年,我開始想著,可能這一輩子就一個人過了。結婚對我和另一個人來說太沉重。傳宗接代更是我很害怕的難關,因為我連自己都顧不好了,怎麼去照顧一個家庭。然而有些事就是如此讓人摸不著頭緒,生病前我有一位固定交往的對象,他遲遲沒有向我求婚。反而是我生病幾年後認識的異性朋友,紛紛向我求婚了。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如何走出迷惘? 會迷惘是很正常的,以前我們總是無意識地過生活 大人叫我幹嘛就幹嘛,別人建議我應該怎樣怎樣 你應該唸高中考大學 你應該在幾歲時結婚,結婚後應該趕快生小孩 我們總是在符合別人或社會的期待 卻沒有真正考慮過自己的感受,或自己是否真的喜歡 「做這個幹什麼一點意義也沒有」「不
Thumbnail
文章提及面對未知時的煩躁和不安,以及對他人成功的羨慕和自我懷疑。透過書寫,作者解開了內心的鬱結,認識到自己缺乏對自己的信任,並準備挑戰自己,相信自己。文章中反映了很多人內心的掙扎,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在我發病後幾年,我開始想著,可能這一輩子就一個人過了。結婚對我和另一個人來說太沉重。傳宗接代更是我很害怕的難關,因為我連自己都顧不好了,怎麼去照顧一個家庭。然而有些事就是如此讓人摸不著頭緒,生病前我有一位固定交往的對象,他遲遲沒有向我求婚。反而是我生病幾年後認識的異性朋友,紛紛向我求婚了。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如何走出迷惘? 會迷惘是很正常的,以前我們總是無意識地過生活 大人叫我幹嘛就幹嘛,別人建議我應該怎樣怎樣 你應該唸高中考大學 你應該在幾歲時結婚,結婚後應該趕快生小孩 我們總是在符合別人或社會的期待 卻沒有真正考慮過自己的感受,或自己是否真的喜歡 「做這個幹什麼一點意義也沒有」「不
Thumbnail
文章提及面對未知時的煩躁和不安,以及對他人成功的羨慕和自我懷疑。透過書寫,作者解開了內心的鬱結,認識到自己缺乏對自己的信任,並準備挑戰自己,相信自己。文章中反映了很多人內心的掙扎,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