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海外工作真的這麼好嗎?其實海外工作者有很多辛酸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一般都會很羨慕海外工作者,覺得在海外工作就是邊工作邊玩,FB、IG等社交平台滿滿的出遊照,根本超爽的。但是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其實海外工作不如看到的如此光鮮亮麗,而且有許多大家想像不到的辛苦。
首先第一個一定是語言的問題,不管你的語言有多好,日文N1,商用日文嚇嚇叫,但是日本人一聽還是很快就會發現你是外國人。歐美人士在日本因為一看就知道不是日本人,而且老實說口音通常會比其他亞洲人說日文來得重,所以日本人通常對歐美人士的語言能力要求會比較寬鬆一點。而身為一位台灣人,只要你不開口說話沒人知道你是外國人,如果你的日文剛好又不錯的話,久而久之同事們真的會把你當成日本人來對待。對你的日文要求越來越嚴格,除了要求你要說出非常正確的日文外,連一些日本人讀空氣的能力也要學會,有時候適時的提醒他們,你不是日本人也是滿重要的。
第二個就是文化差異了,日本人工作態度嚴謹,而且非常從眾就不多說了,和日本人相處要在意的事情還真的不少。像是日本人不太喜歡別人詢問他們的隱私,關於家庭、關於薪水等等。但大家也知道台灣人最愛問別人的隱私了,做什麼工作、薪水多少、幾個小孩都喜歡問的一清二楚。和日本人聊天最好的話題就是天氣,大家在哈拉的時候通常都不會講什麼重點,就會讓人感覺很難打入對方的心房,所以要交到日本的朋友真的滿困難的,通常都是點頭之交。久而久之,要嘛就是會開始跟其他台灣人混在一起,要嘛就像獨行俠一樣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個人。遇到問題也找不到朋友能商量和求助,家人也都不在身邊,有時候其實滿無助的。
歧視和文化差異的問題真的很難避免。像是日本搬家的時候基本上都會買個禮物然後跟左鄰右舍打個招呼。或是必須加入自治會,除了要繳會費外,新來的還可能會被強迫去當會長,好險當時我們因為兩個小孩還很小,所以找理由推掉了。另外日本路上會看到許多可以丟垃圾的地方,我住了一年才知道原來不是每個地方大家都能丟垃圾。
如果你沒加入自治會,基本上你沒有地方可以丟垃圾。而加入自治會後,除了繳會費之後,還要輪流早上去打掃丟垃圾的地方,這些我都覺得還好。比較意外的是,我以為加入了自治會就所有丟垃圾的地方都能丟垃圾。我家附近有兩個丟垃圾的點,我需要打掃的是A點,但因為走路去車站的途中會經過B點,所以有幾次我就把垃圾丟在B點,後來才知道這是不行的....
另外歧視的問題,那種沒有很明顯,但言語中帶著些許攻擊性的情況因為比較常發生,就不多提了,有幾次我覺得比較誇張的是,我和家人一起出門,然後在等電梯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像流浪漢的人跑過來罵我們說你是外國人嗎,但我們什麼事也沒做就只是在排隊。還有一次是在新幹線上,因為小孩吵著要看影片,所以我就開了Youtube給他看,聲音開得非常小聲,連我都聽不到,但前面的中年阿伯就突然很生氣的轉頭過來罵說你們是外國人嗎。這兩次我都是帶著小孩和我老婆一起出門,真的是有一部分的人是很歧視外國人的,只要一不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一定是外國人。
有一次印象也滿深刻的,我和幾位台灣人朋友去吃飯,餐廳外有一位英國人跟我們搭話,一個人喝著酒,說他在日本住了10幾年了,很羨慕我們在日本人不會被當成外國人,神情有點落寞的感覺,想必他應該時時刻刻被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又交不到真心的朋友感到很孤獨吧。
最後當然就是對家人的牽掛了。隨著在國外待的時間越長,家人的年紀也越來越大,每年只能見到一、兩次,可能每次見面你就會發現爸媽的白髮又多了幾根,甚至當家人們身體出狀況,或是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你根本沒幫不上忙。這應該是許多海外工作者很放不下的事情吧...
海外工作雖然也有許多美好的地方,但絕對不是只有光鮮亮麗的一面而已。我們需要面臨到許多在台灣工作的人想像不到的問題與挑戰。雖說如此,但我還是鼓勵大家年輕的時候多多去嘗試,不要把自己給侷限住了。多多的挑戰,有時候試了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辦得到。大家常常喜歡說台灣是鬼島,台灣有多爛,包含我都是這樣子。但真的海外去生活過,真的離開過台灣,才會知道,台灣其實真的不錯,無論如何它也是養育我長大的鬼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從台灣旅居日本工作的工程師,現在為遠端工作者。從大學畢業到40歲大約有5566天,如果你想在40歲取回人生的控制權,那麼在這5566天的日子裡應該怎麼做才辦得到呢?正在取回人生控制權的路上,剩下1/3的路程,無論是否可以達到,只要明天比今天還進步就可以了!一起通往財富自由的路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日本的生活和台灣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因為外食便宜,幾乎餐餐外食的人非常的多,我在台灣的時候也是中午都和同事到外面去吃飯,選擇滿多樣性的,中式、泰式、韓式,吃麵、吃飯、吃餃子、吃小火鍋,選擇性真的很多,飯後再來杯手搖
今天想聊一下另一個關於錢的話題,就是稅金! 日本人在聊薪水的時候常常會說到一個詞叫”手取り”,就是指你的薪水扣掉所得稅、地方稅、健康保險、年金...等之後,真正拿到手的薪水。雖然每個國家都要繳稅沒錯,在歐洲因為社會福利非常的好,動不動就有40%
今天想聊聊我在日本公司遇到的一些奇怪的現象!前面幾集都是聊有關於日本求職、面試、履歷的寫法…等等,今天想和大家聊點不一樣的,日本工作真的有這麼美好嗎? 我在日本待了三家公司,基本上都算是新創的中小型企業,第一家公司約60個人,第二家公司我剛進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日本薪水該怎麼談?如果想要轉職的話,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我以前也有提到過,我在日本的期間內待了三家的公司,第一次轉職年薪增加了50%,第二次轉職年薪增加了15%,算是每次轉職都有獲得加薪。我的第一次轉職是公司的CTO透過Wa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工作一定要待3年嗎?一直換工作好嗎? 一直換工作好嗎? 小時候從父母或老師那邊得來的觀念就是,一直換工作不好,會讓人家覺得你是草莓族,一遇到壓力就想逃避,甚至還有一份工作一定要做3年的傳說,不管這份工作多爛,多學不到東西
前面幾集已經大概介紹過日本求職的網站、日文履歷的寫法和面試該怎麼準備比較好,相信大家也都有一點概念了。今天這一集想和大家聊聊,如果不會日文,用英文有機會到日本工作嗎?英文履歷應該要怎麼寫比較好呢?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日本的生活和台灣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因為外食便宜,幾乎餐餐外食的人非常的多,我在台灣的時候也是中午都和同事到外面去吃飯,選擇滿多樣性的,中式、泰式、韓式,吃麵、吃飯、吃餃子、吃小火鍋,選擇性真的很多,飯後再來杯手搖
今天想聊一下另一個關於錢的話題,就是稅金! 日本人在聊薪水的時候常常會說到一個詞叫”手取り”,就是指你的薪水扣掉所得稅、地方稅、健康保險、年金...等之後,真正拿到手的薪水。雖然每個國家都要繳稅沒錯,在歐洲因為社會福利非常的好,動不動就有40%
今天想聊聊我在日本公司遇到的一些奇怪的現象!前面幾集都是聊有關於日本求職、面試、履歷的寫法…等等,今天想和大家聊點不一樣的,日本工作真的有這麼美好嗎? 我在日本待了三家公司,基本上都算是新創的中小型企業,第一家公司約60個人,第二家公司我剛進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日本薪水該怎麼談?如果想要轉職的話,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我以前也有提到過,我在日本的期間內待了三家的公司,第一次轉職年薪增加了50%,第二次轉職年薪增加了15%,算是每次轉職都有獲得加薪。我的第一次轉職是公司的CTO透過Wa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工作一定要待3年嗎?一直換工作好嗎? 一直換工作好嗎? 小時候從父母或老師那邊得來的觀念就是,一直換工作不好,會讓人家覺得你是草莓族,一遇到壓力就想逃避,甚至還有一份工作一定要做3年的傳說,不管這份工作多爛,多學不到東西
前面幾集已經大概介紹過日本求職的網站、日文履歷的寫法和面試該怎麼準備比較好,相信大家也都有一點概念了。今天這一集想和大家聊聊,如果不會日文,用英文有機會到日本工作嗎?英文履歷應該要怎麼寫比較好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了日本之後,我才發現其實對我來說,旅行這件事情,地點一直都不是重點。 人才是最重要的。這裡所謂的人不是與我同夥的某個同伴,而是在當地裡遇見的每一個人。而我學語言,也只是想要用在地人的方式與對方溝通。 當對方是超過一定年紀的老婆婆、老先生,未受過一定的外語教育的時候,往往只能使用某種該區域的語言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每天忙碌緊湊的生活大大讓我吃不消,除了適應環境,工廠的工作也讓我每天都非常疲憊,每天上下班煮飯一天就過去了,也沒有精力做其他事情,讓我不斷問自己,我到底要從日本打工度假的生活中得到什麼? 因為從現在來看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得到,工廠的工作我不喜歡,也很難上手,到現在進去快一個月,我還是
Thumbnail
首先先恭喜通過日本打工度假簽證的各位。 來日本之前,應該很多人會很傷腦筋工作、住處,或是搬來日本需要做哪些準備之類的問題吧? 這篇文章會講解各種來日本之後需要做的各種事情,能全部解決掉,就能在日本安心生活了……應該吧?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有一位朋友一直堅持國外的工作環境比台灣好,當然不可否認法規上西方國家是更完善;但我的職場單位越來越讓我迷惑,我真的是在先進國度工作嗎。 今天討論的語言霸凌是外勤同事遇到的。她的Buddy一直找理由把不順眼的同事趕走,已經因此趕走了好多人,這個buddy照顧客人十來年,已經在情感上把自己當成客人的監
Thumbnail
我現在的工作內容需要用英文協助外國人與雇主溝通協調和協助他們的在台生活,舉凡租屋、銀行事務、居留證,甚至看醫生的相關生活口語翻譯。 我認為自身在溝通協調的部分和跨文化翻譯的理解算是做得還不錯,每每看到雙方有因為我的幫忙受惠就很有成就感。記得有一次我的外國客戶一個人直接去找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第二次實習,我選擇到日本神奈川。在這裡的感受到的文化衝擊,幾乎每天都讓我不小心脫口而出「這果然就是日本人啊!」我的生活圈離東京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然而,這並不影響這裡的人們擁有跟東京人相似的性格:謹慎、精緻且難以親近。
Thumbnail
決定離開台灣的旅人浪人們總是有些理由 不論是推力或拉力,無疑的,都是充滿勇氣的力量! 對我而言呢,來日本 woking holiday 一直是顆放在心中的種子 安靜地躺在泥土最底層等待陽光等待水 等待著一股衝勁! 會說日文的自己不滿足只是帶著過客的心情來旅行 而是想要認真的在日本生活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了日本之後,我才發現其實對我來說,旅行這件事情,地點一直都不是重點。 人才是最重要的。這裡所謂的人不是與我同夥的某個同伴,而是在當地裡遇見的每一個人。而我學語言,也只是想要用在地人的方式與對方溝通。 當對方是超過一定年紀的老婆婆、老先生,未受過一定的外語教育的時候,往往只能使用某種該區域的語言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每天忙碌緊湊的生活大大讓我吃不消,除了適應環境,工廠的工作也讓我每天都非常疲憊,每天上下班煮飯一天就過去了,也沒有精力做其他事情,讓我不斷問自己,我到底要從日本打工度假的生活中得到什麼? 因為從現在來看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得到,工廠的工作我不喜歡,也很難上手,到現在進去快一個月,我還是
Thumbnail
首先先恭喜通過日本打工度假簽證的各位。 來日本之前,應該很多人會很傷腦筋工作、住處,或是搬來日本需要做哪些準備之類的問題吧? 這篇文章會講解各種來日本之後需要做的各種事情,能全部解決掉,就能在日本安心生活了……應該吧?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有一位朋友一直堅持國外的工作環境比台灣好,當然不可否認法規上西方國家是更完善;但我的職場單位越來越讓我迷惑,我真的是在先進國度工作嗎。 今天討論的語言霸凌是外勤同事遇到的。她的Buddy一直找理由把不順眼的同事趕走,已經因此趕走了好多人,這個buddy照顧客人十來年,已經在情感上把自己當成客人的監
Thumbnail
我現在的工作內容需要用英文協助外國人與雇主溝通協調和協助他們的在台生活,舉凡租屋、銀行事務、居留證,甚至看醫生的相關生活口語翻譯。 我認為自身在溝通協調的部分和跨文化翻譯的理解算是做得還不錯,每每看到雙方有因為我的幫忙受惠就很有成就感。記得有一次我的外國客戶一個人直接去找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第二次實習,我選擇到日本神奈川。在這裡的感受到的文化衝擊,幾乎每天都讓我不小心脫口而出「這果然就是日本人啊!」我的生活圈離東京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然而,這並不影響這裡的人們擁有跟東京人相似的性格:謹慎、精緻且難以親近。
Thumbnail
決定離開台灣的旅人浪人們總是有些理由 不論是推力或拉力,無疑的,都是充滿勇氣的力量! 對我而言呢,來日本 woking holiday 一直是顆放在心中的種子 安靜地躺在泥土最底層等待陽光等待水 等待著一股衝勁! 會說日文的自己不滿足只是帶著過客的心情來旅行 而是想要認真的在日本生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