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各國戰略構想簡易版(3):動盪但難以取代的美國霸權

2020/12/0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接著上周的談一下,美國的戰略構想在大框架如此,為何常常會有很奇怪的表現,擺盪幅度也頗大?
這是因為,美國是民主國家,而且是地球上第一個由中產階級出身的菁英所管理的國家。相較歐陸民主國,有很大的政治遺產是由舊貴族階級所傳承,中產階級面對利益的態度,是較為短視且不管他人死活。這造就不同基礎選出的總統,會根據其支持群眾,產生不一樣的政策方向。
但為何大方向來說,很難扭轉這個架構?畢竟美國是以貿易作為基礎的國家,海權結構是必須維持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影響到的就是工作機會、運費、保險等等,這對需要依靠穩定工作,來累積個人資產的中產階級來說,是不能忍受的。
而這些就會透過議會反映,藉由州議院以及參眾兩院,在政治場域上調整。但也不可諱言地說,這是一種屬於工業時代的模式,在90年代蘇聯解體、最大敵人消失後,加上網際網路促成美國成為第一個進入後現代社會的國家,已經讓結構產生質變。

成為金融帝國的副作用

要簡單說就是,過去還未取得帝國地位前的戰略結構,是以保護本國產業為主,打開外國市場為輔。然後賺到的利潤,投資在本國產業提升技術,獲得更高的競爭優勢,掌握管理、技術、市場的優位。
但在二次大戰後,美國正式得到全球霸權之時,這個轉移結構有了變化。由於依靠國際市場賺錢,反過來投資升級的速度太慢,而金融中心轉移到紐約的後果,就是熱錢流動的越來越快,全世界的財富集中到美國存放也加速。
副作用就是,錢太多造成國內壓力,同一套模式這樣下去,在技術慢慢提升到可以換新產品前,工人就被通膨吃到沒錢了,一次大戰後美國就遇到這種狀況,最終就是經濟大蕭條的海嘯,加速二次大戰發生。
解決方法,就是把美國模式套在全球盟友上,將頂尖技術跟研發中心留在本土,次級技術轉移到盟友身上。這在東亞就是所謂的雁行模式,韓戰爆發加速日本工業化,到了越戰時日本已經重回工業國家,就把電子業轉給日本,日本轉移其傳統紡織、化工等等技術到南韓與台灣。
優點是,大量資金轉移到盟友身上,就不會嚴重破壞美國本土的薪資結構,技術轉移帶來合理的利潤,還有本國技術的提升。缺點則是,金融業開始掌權,現在俗稱的鐵鏽帶,屬於技術實在沒辦法快速提升、技術會跟盟友重疊、競爭同一層級市場的地方,就會走向沒落。

經濟體系與戰略結構的關係緊密

讀者一定會問,這跟美國戰略結構有啥關係?
答案是,在冷戰結束前,這些自由市場有極大部分,是在國務院決定方向的。共產勢力仍在,滲透危機未解,根本不可能真正的開放市場經濟,至少技術轉移這些,必須確定盟友的忠誠度。台灣的傳統電子業,以及後來的科技業,說明白些就是美國人判斷台灣可以接收這些技術,忠誠度可以確定,不然連一顆電容都拿不到。
穿梭帝國與附庸國之間的外交官、資本家、技術人員、軍事專家,在職時制定方向、執行政策,離職後轉任民間,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生產結構。附庸國得到技術,取得進入美國市場的權利,賺取大量外匯提升本國經濟,而美國拿到錢後可以升級本國技術,改善教育體質,增加工作機會。
另外,美國傳統的農業與輕工業也不是單方面的犧牲,在附庸國建立起自己的工業能量前,透過交換機制取得龐大市場,可以養活美國中下層民眾。在附庸國家漸漸成長後,美國的農工業早就因為技術升級,有更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也不怕後進競爭者。
這個機制需要後進國加入,更多願意加入美國體系的國家,不然遲早會遇到瓶頸。而美國戰略架構,維持自己與盟友的貿易線暢通,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故而需要全球性的軍事力量;這套也不是新的,羅馬帝國的地中海,蒙古帝國的中亞陸運,就是類似的思維。只不過美國不建立殖民地,只建立經濟的殖民、技術與文化的殖民,至於你認為這好不好,可以問問數十年來前仆後繼要加入的國家。

美國霸權的挑戰,及印太戰略的出現

為何布列森體系改掉金本位,網際網路出現後,開始進入後現代社會,狀況就變了?
第一,金融業取得過大的權力,而金融業對工業技術是沒有概念的,炒短線永遠比長期耕耘好,這種思維嚴重衝擊傳統工業與土地菁英。年紀較輕的兩岸畢業新學生,天生傾向迅速獲得成果。
第二,教育業太多左派進入,尤其是2000年後幾乎是定調反美國帝國主義,會讓這套帝國架構的根本龜裂。千禧世代不僅錯認美國實力,也誤認成長的基礎,更以為錢是可以從天上掉下來的,消費主義與左派結合成為極為詭異的現象,反資本主義的左翼份子,生存基礎是靠這套全球貿易維持,一旦失去支撐,沿岸都市立刻就會難以存活。
第三,歐洲在復興後,要取回過去的光榮,不願意完全聽從新興帝國的秩序。不僅在市場上與美國產生競爭,也想要重新進入到上層結構,也就是過去的殖民主地位。與其說反對,不如說想要和平代換掉美國的地位,讓自己重掌大權,雙頭馬車注定這個全球化架構開始搖動。
第四,中國不吃這套。照美國的作法,中國的疆土應該足夠三段發展,先發展沿海再拓展到內地,技術逐層轉移,而美國照例可以獲得這套生產線的利益。但顯然美國沒有,而當中國自己的市場開始成長後,就進行反市場的管控,讓他國資金只進不出。
看到這邊,讀者就應該要理解,美國的戰略構想,雖說就地圖來看是很簡單,為何內情極為複雜。海權架構無法變更,其根本性理由就在於,日本、南韓或台灣,越需要大海的國家,就不可能脫離這個體系,也無能為力。但偏陸地較多的國家,像是中國就有底氣不吃這套,完全不理會這個運作數十年的技術、市場轉移鍊。
印太戰略的出現,其本質就是認知到海權進入不了內陸,要把過去重視陸地的發展拉回大海,重回海洋貿易的根本。這套的根本就是從美國東岸出發,向東前往歐洲,進入地中海經蘇伊士運河,轉向印度洋後通過麻六甲,在北上台灣、日本,最後回到美國西岸的全球航線機制。
一旦斷掉,美國霸權就等於開始崩解,所以理解這個機制的美國菁英,都不可能放棄。
所以,要打破美國這套結構,目前能下手的就是金融業,以及與產業最遙遠的學校。只要有足夠的數字收益,金融業是可以不管這些的,學校也可以僅靠理論建構世界,學生跟社會新鮮人能不管唾手可得的廉價物品出自何處。只要還有大量運作這個機制的人,美國就有足夠的空間給寄生蟲,也就是灌輸不勞而獲的概念給自由民。

全球秩序非無中生有,別以為多邊形可以亂畫

故回到美國的戰略構想,讀者應該可以理解到,這個機制要替代實在太過困難,因為技術跟市場,只要你是一個成熟又正常的人,都曉得更迭不是一朝一夕,想要無縫接軌的更換是難上加難。
不相信的,去問問台積電,今天想把8吋廠的設備,一夕之間全換沒有實績,只有在中國16吋廠運轉一次的新設備商,只因為你覺得夠便宜,成本降低股票會大漲,結果會怎樣?
只看統計數字,會覺得帝國霸權轉移,是件很簡單的事情,認為美國當帝國不好,其實只是想自己當帝國。但想要當帝國的國家,有辦法建立這套超過數百艘軍艦,上萬架戰機維持的全球安全?
沒可能,所以台灣人在看待戰略架構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把自己當成下一個帝國的皇帝,覺得國際勢力換來換去,很簡單的。而更多的人想像的是,老大換來換去關我屁事,照樣領薪水爽爽過,畫多邊形跟大國勒索超棒。是喔?背叛的下場很慘,台灣的買辦菁英往往不跟你說。
下一篇來講,基於這個構想,美國的戰略軍事布局會是怎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7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