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說《鬼地方》前,我想先說說,近期察覺到了某些東西。近年來華文創作越來越蓬勃了,純文學的部份相比以往,似乎也多了更多台味了。應該說除了情感——那種與台灣社會的文化連結性更加突顯了出來,或許也與我們自身對於身份的認同和歸屬,不無關係。
而這一本,可以說就是一個作者自身經驗和對於故鄉、與社會各種誤解之下,交織的產物。如果你平常不怎麼接觸純文學的華文作品,又是個喜新厭舊(?)的人,喜歡近代更甚於古典了話,在你踏入某些經典作品前,也許,你可以先嘗試看看這一本。
另外這本書獲得了今年金典獎的首獎,真是可喜可賀!好啦,進入正題!
不免俗的本書簡介(真的很簡短XD)
陳家有五姐妹兩兄弟共七個孩子,陳天宏是家中么子,出生於彰化永靖,這個多數台灣人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小鎮。天宏一心逃離永靖,逃到德國,卻一不小心殺了同性伴侶。在出獄之後,無處可去的天宏,在中元節這天,回到了永靖。究竟,一個好好的小地方,怎麼變成了鬼地方?就讓我們看下去⋯⋯
鬼地方在哪裡?
今夏島嶼中部乾旱,午後的路面宛如爐灶,不用開瓦斯,路面上就可以煎蛋炒飯燉稀飯。
我很喜歡這本書其中的一點,就是作家將我們的日常風景寫了進去,就像是熟悉的家鄉最對味一樣(你的腦中浮現出音樂了嗎?),充滿了親切感。同時,也透露出了鬼地方這個書名,其實只要你覺得、認為的,都可以帶入,所謂的鬼地方,並不只是字面上的那個永靖而已。
常常有人說台灣是座鬼島,你認為呢?
視角的轉換和人言可畏
這本書的內容是藉由人鬼之間的視角轉換,去讓我們窺見這一小家庭,如何變成了一個鬼地方。其中,一個開口說話的話的鬼,便是生前不怎麼說話,天宏已過世的父親。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設定。我們時常用「鬼話連篇」比喻某人說的話不可信,可是在這本小說裡,故事角色們彼此客套著、天宏母親為了讓王家小兒子遠離他兒子說出的那些話語,和那些說著同性戀是變態的造謠言論之下,「鬼話」卻是最真實的。
你用筆、鍵盤寫小說,你媽用的是嘴。嘴巴捏造故事,塗上顏料,添加人物,謠言便成立,越虛妄的謠言,在這個鬼地方,就越令人信服。
語言其實才是最難以防備的利刃,作者和我們多數的人,大概都曾經在不同的立場經歷過。王家的小兒子自殺了,就如同那些曾經被假新聞或是被網友人身攻擊的人一樣。語言會傷人,但我們永遠也學不會,將傷人的那一面藏起來,直到語言變得血淋淋,我們才懊悔和自責。
人生困境
其實我們學習文學的人,甚至自身就有在創作的人,多少會發現,剛下筆,那些最浮現出來的,往往都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困境。我也是讀了中文系,上了創作課,才發現有傷的人,根本比原本想讀的心理系也不遑多讓啊!只是他們是試著用科學去理解自己發生什麼事,而我們則利用文字替自己療傷。
我能感覺到,在這部作品除了談鬼,談家鄉的荒謬,也談了許多作者身為同志的一員,在成長的過程中所受的傷。如果你也支持LGBT,你應該能感同身受。同樣是愛人,如此稀鬆平常的事,為何變成了同性就是變態呢?在那些陳舊的過往裡,又有多少不敢開口的人,造成自己一生的悲劇,也造成了一個家庭的悲劇?傳統的觀念裡,透露出的不只有那些美好的單純。
什麼是鬼?
鬼是記憶裡的幽魂,是會作祟的能量體,是我們看不見的神秘側。我們說鬼,是應該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但若存在,祂可能也曾是我們的親人或是寵物,但那不應該是我們會想奮不顧身去擁抱的存在嗎?
我們說鬼是負面的,但為何會有負面的感覺,不正是因為有正面的感受存在嗎?那麼當我們說鬼島的時候,賜予我們那些美好記憶的也不就正是這座島嗎?
與其說鬼存在與否,不如說鬼就在我們口中。在說出「鬼島」之前,我們說出的是「寶島」一詞。我們互相傳頌鬼故事,傳遞謠言,傳遞哪裡又有靈異訊息,鬼其實更常出現在我們口中。別忘了,還有一句話叫做:「人比鬼更可怕。」
結語
不知道你們認為台灣是不是鬼島,至少我是不認為的。如果是,那我想,住在上面的我們,不就都是鬼了嗎?
你們心裡的鬼地方在哪裡呢?它可大可小,不必回覆,相信你自己有答案。
就讓我們帶著又愛又恨(恨鐵不成鋼的那種)的情感,繼續關心我們所在的這片土地吧!
註:引言皆出自書籍本身,並非我個人創作,特此申明。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按個愛心,也歡迎至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閱讀時光按讚追蹤。 或是追蹤我的IG帳號
@daybooks2020 跟著我用一句話和幾張照片認識一本書。 我會不定期更新文章資訊,也歡迎你們前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