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工作一輩子,買不起一間房子──《同學麥娜絲》中異化的「人」、「房」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年輕時總相信自己能展翅高飛,年過四十才明白原來我們不會飛。──《同學麥娜絲》
《同學麥娜絲》改編自導演黃信堯早期的紀錄片《唬爛三小》,敘述四個已邁入中年的老友過著落漆般的人生,各自面對著自己生命中的難題。四個朋友在片中最多的交集,即是在古早味的泡沫紅茶店邊打牌邊講垃圾話。在活過了這大半輩子後,他們才發覺原來人生就是「唬爛三小」。
這四個朋友包含有:一心一意努力工作,卻始終無法升職的「電風」;感情路途並不順遂,甚至被前女友騙光錢財的「罐頭」;從事紙紮屋行業,因說話口吃而無法找到對象的「閉結」;一心懷抱著電影夢,現實中全然依靠老婆的「添仔」。套句導演的話來說,《同學麥娜絲》就是「那些騎車等紅綠燈的人們的故事」。它就像是隨時會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的小人物,煩惱著那些我們都可能會遇到的糟心事。除了對「唬爛三小」的人生刻畫外,片中也突顯了現代社會中的房價亂象、居住正義等議題,特別是展現在「房」與「人」之間的關係。
被社會拋棄的「無殼者們」
很多人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一間房子。
──《同學麥娜絲》
在《同學麥娜絲》中,導演延續著前作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著重刻畫在房價吃人的時代下,人與空間的畸形關係。在這四位同學中,「罐頭」因其在戶政事務所工作,需要四處調查戶口。在他開始工作前,上司還親自指導他:一個合格的家戶需要四面有牆、有床、有衛浴,看似不難達到的條件實際檢驗起來卻是十分苛刻的。透過罐頭的視角,電影呈現了各式各樣怪異的「屋」與其屋主,比方來說:有著在路邊隨意搭棚、「屋」的周圍沒牆的老者;又或是棲居在廢棄大樓中精神混亂的男人。這些沒有家的人們,是被社會體制拋棄的幽靈,不被大眾所「看見」。
罐頭也因為這個調查戶口的工作,而巧遇他高中時期的女神「麥娜絲」。麥娜絲居住在傳說中「做黑的」大樓裡,說到自己的工作時則稱是「做經絡理療的」。這位曾經被同學們捧在手心、視為校花的小公主,在多年後卻如螻蟻般卑微地藏身在廢棄大樓中,依靠身體的資本努力生存著。當麥娜絲從眾人的記憶中走下神壇,不僅僅意味著女神的殞落,更是對年少時代逝去的傷感。
因此,在電影裡的場景總是復古的,頗有在時代更迭中褪色的意味,一如罐頭曾去過的按摩店、添仔的家、閉結的紙紮屋店舖以及眾人愛去的泡沫紅茶店等等。
想買房?不如用紙紮還比較快
以製作紙紮屋維生的閉結,他在電影中同樣表現了自己對「屋」的嚮往。因此,他在路邊斑駁老舊的屋裡,為自己打造了一間大型的紙紮屋,甚至還慎重地邀請朋友來參加自己的喬遷宴。這與《大佛普拉斯》中的「飛碟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最破敗之處,窺見人心中最富饒的一面。在飛碟艙裡放滿了各式娃娃,艙頂貼滿了美女海報;閉結的紙紮屋裡同樣精彩紛呈,不但備有棉被可以讓他在裡頭睡午覺,他還另外做了個小桌子,讓朋友們可以在裡頭打牌。
閉結的紙紮屋也暗示著理想主義的虛無,無論是房屋前的大噴泉,以及那一片漂亮的花園,還有那打開窗便能看見日本富士山的美景,全然如紙紮一般地不切實際。就另一層面來說,對一般人而言,若要完成擁有一間理想房屋的夢想,恐怕只能夠以紙糊出的方式才能達到。就如同導演所說的:「人在世時你根本買不起房子,死後你就燒一個。」
有房階級,作為一種理想人生的投射
與在底層求生的「無殼一族」相比,四個兄弟中,工作勤懇老實的電風,他的處境看似好了許多。他透過多年工作積攢下的資本以及父親留下的手尾錢,終於買了一戶新屋。諷刺的是,他之所以能夠買下新房,主要還是依靠上一輩留下的遺產,若不是因為父親的離世,電風可能一輩子都沒辦法擁有屬於自己的家。他必須要耗盡上一輩用一生打拼來的資產,才能換得自己這一代的安穩。儘管千辛萬苦地買了一套房,卻也發現了屋內的地板施工不佳。這間新買的瑕疵房,就如同電風在中年時的處境,看似有著比其他同學更為穩定的生活,殊不知他的生活裡卻暗藏著許多苦難與困境,像是:女友的未婚先孕、拼命工作卻仍升不了職等。
至於一心想著要出人頭地的添仔,他恐怕是四個同學中最能接近豪宅夢的一位。夢想出頭天的添仔甘願成為政治人物的一顆棋子,以「豪宅接待中心」作為他的競選總部,成天面對「高級馬桶的廣告牆」,做著他的政治夢。添仔打著他的宣傳口號:「明天會更好!」殊不知他卻是一個連自己明天在哪都不知道的迷惘中年。電影中最諷刺的是,就是這麼一個不清楚自己明天在哪的中年男性,卻得以信誓旦旦地告訴眾人:「明天會更好!」
另外,添仔和朋友聊天時總稱,自己的人生只差那一小步就能夠成功,殊不知成功與他的距離卻是:「豪宅」與「接待中心」的差距。有錢、有勢者如高委員就如同是那新建成的高級建案,維持著表面上的光鮮亮麗、維持那穩固的階級關係;添仔則像是他所待的豪宅接待所,不斷對外販賣著一種虛假的理想範式,殊不知一切只是擬仿(豪宅)。
小結:做不完的房地產廣告夢
電影以典型的房地產廣告形式作結,藉以諷刺房地產廣告所販賣的美好假象。在這些廣告中,買得起房的人們就如同是鑲了金的人生勝利組,不再需要煩惱生活的一切瑣事,「擁有一間房」成了他們的百憂解。在最後一幕擬仿電視廣告的情節中,已逝去的閉結又活了過來、電風不再需要擔憂生計問題、罐頭與麥娜絲終成愛侶,而添仔成為了他所嚮往的成功人士。儘管觀眾能一眼識破電影裡營造出來的假象,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依舊樂於為這些假象買單。
全文劇照:甲上娛樂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已經 20 年了。那些看著《小魔女 DoReMi》長大的孩子,如今已成為大人。然而,在我們早已知道「世界上沒有魔法」後,20 年後的電影版《尋找小魔女 DoReMi》,卻透過三個年齡相異、境遇不同的少女,重新用動畫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有著和魔法一樣神奇的東西。
邊界可以是地理環境的位置、歸屬感、也可以是一種狀態:生與死、愛與懼、國與國、故鄉與夫家等,都是邊界。《南巫》最觸動我的不是降頭術,亦非令人眼花撩亂的民俗宗教儀式,而是導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南巫》細述了生活在他鄉的女子(可以延伸解讀為所有已婚婦女),她們無時無刻處於「邊界」上,一邊是自己的出身⋯⋯
頭愈垂愈低是 minus,叫不出五角的同學是 minus,女神請下神壇後是 minus,泡沫紅茶店四缺一的桌子也成了 minus,即使無所不用其極也無法升格為那群被售屋廣告符號化的成功人士,明天真的會更好嗎?命運浮浮沉沉,頭過身就過,真正答案始終是一片混沌。
因為小姐們在玩笑中提到的伯昌情書,讓秀英終於清醒,原來那份她守護著的愛的文字,終究只是自己的想像,雖然曾經是份堅強與希望的底氣,撐起她數十年一路挺過來的勇氣,最終她還是得放手這份虛幻的愛情,還給自己清風與自由。
闖入主角夢境的男孩,為他心靈風景的美麗懾服。另一邊,夢境被闖入的主角卻像電車難題駛過的美夢:你要選擇哪邊才是真的?你要的是半死不活的妹妹,還是所有家人團圓?要看好了,在一邊死,就可以在另一邊活。主角果決地在夢中死了一遍又一遍,但曾經差一點,他不是真的弄混,而是必須讓行動先於判斷的突圍時,決斷錯了邊。
一個家從起起落落走到歲月靜好,是用許多隱忍妥協與犧牲點滴搭建而成的。時不時總有耳聞,各種塵封多年的真相,所謂不可外揚的家醜,在有人兩腿一伸之後才得以攤在陽光下,生前鑄下的錯、欠下的債、打下的死結,還是得由活著的人一一解開。因為喪禮始終不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還留在世上的生者而辦。
已經 20 年了。那些看著《小魔女 DoReMi》長大的孩子,如今已成為大人。然而,在我們早已知道「世界上沒有魔法」後,20 年後的電影版《尋找小魔女 DoReMi》,卻透過三個年齡相異、境遇不同的少女,重新用動畫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有著和魔法一樣神奇的東西。
邊界可以是地理環境的位置、歸屬感、也可以是一種狀態:生與死、愛與懼、國與國、故鄉與夫家等,都是邊界。《南巫》最觸動我的不是降頭術,亦非令人眼花撩亂的民俗宗教儀式,而是導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南巫》細述了生活在他鄉的女子(可以延伸解讀為所有已婚婦女),她們無時無刻處於「邊界」上,一邊是自己的出身⋯⋯
頭愈垂愈低是 minus,叫不出五角的同學是 minus,女神請下神壇後是 minus,泡沫紅茶店四缺一的桌子也成了 minus,即使無所不用其極也無法升格為那群被售屋廣告符號化的成功人士,明天真的會更好嗎?命運浮浮沉沉,頭過身就過,真正答案始終是一片混沌。
因為小姐們在玩笑中提到的伯昌情書,讓秀英終於清醒,原來那份她守護著的愛的文字,終究只是自己的想像,雖然曾經是份堅強與希望的底氣,撐起她數十年一路挺過來的勇氣,最終她還是得放手這份虛幻的愛情,還給自己清風與自由。
闖入主角夢境的男孩,為他心靈風景的美麗懾服。另一邊,夢境被闖入的主角卻像電車難題駛過的美夢:你要選擇哪邊才是真的?你要的是半死不活的妹妹,還是所有家人團圓?要看好了,在一邊死,就可以在另一邊活。主角果決地在夢中死了一遍又一遍,但曾經差一點,他不是真的弄混,而是必須讓行動先於判斷的突圍時,決斷錯了邊。
一個家從起起落落走到歲月靜好,是用許多隱忍妥協與犧牲點滴搭建而成的。時不時總有耳聞,各種塵封多年的真相,所謂不可外揚的家醜,在有人兩腿一伸之後才得以攤在陽光下,生前鑄下的錯、欠下的債、打下的死結,還是得由活著的人一一解開。因為喪禮始終不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還留在世上的生者而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中有段舅舅和小哥白尼的對話,下面選些書中內容,以及寫出帶給我的想法 舅舅向小哥白尼提到: 「我們一離開兩國,你馬上就說想吃冰淇淋。當初我們受不了東京的悶熱,才到房州避暑,可是在這同時,在那些數不盡的煙囪下,每一個煙囪下分別有幾十個、幾百個勞工汗流浹背、灰頭土臉地工作 後來,我們離開東京城市,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宅女打掉了一間房及退掉了全部的廚具,你問為什麼?請聽宅女娓娓道來⌁⌁⌁ 從小到大,可能是偶像劇或好萊塢電影看太多,夢想一直是想要擁有一個中島,不管會有多小。 這個強烈的執念從一開始買了房子到開始要客變後就從沒改變過。 為了完成人生夢想,硬是把兩小房打掉,打掉一面牆,還必須退掉建商送
Thumbnail
《平屋慢生活》描述的是已經29歲仍在過著打工貧窮生活的男主角弘人,某日繼承了獨居老奶奶的平房後,和剛上大學的表妹一起生活的故事。 在閱讀本作時,首先我被細膩的光線感吸引了。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每一個城市都有街友,如果有機會深入理解他們,許多刻板印象就會隨著善解而消失。一般人都以為租一間小套房或雅房也不是多困難的事,一個月幾千元就租得到,不可能連幾千元都賺不到,可見一定是懶惰或是怕辛苦,才會淪為街友。 深入探訪街友之後,才發現他們白天都有工作,幾個小時的零工,掃街、粗工、發傳單等等,
Thumbnail
故事要回到幾年前我跟一個女子同居,我們共同分享一間老公寓,裡面有兩房、一衛、一廚房。是在非常老舊的住宅區,就位在台北市最精華地段走路不到十分鐘的距離。 那年的我們仍舊被青春沐浴。 剛從大學畢業滿懷對未來的期待,對於愛情,亦然。室友的愛情就在雜草叢生中萌芽,我猜想他只是迷惘又或是...
Thumbnail
@看到TVBS的版上有一則討論,有一篇報紙報導提出,年輕人買不起房,是因為亂消費浪費錢,如買昂貴的珍奶,便利店消費,吃百貨公司或名店餐廳等,把薪水花完了,所以沒有積蓄。這一則報導,下面引起一堆網友留言,大多是說房租和物價太高才存不到錢,他們不是亂花薪水才存不到錢。@筆者覺得,台灣各城市的捷運
Thumbnail
時人視「青銀共居」、「Share House」為居住難題的神解方,殊不知我兒時身旁的大人們已在實踐,無人覺得新奇。 擔任醫官的爸爸中校退伍,帶著一家四口和全部家當上了借來的軍用大卡車,搬離眷村外圍小街上的平房,來到市區開業。先是落腳於半農半市的新平路。整條街唯一的商店是雜貨店,鄰居於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中有段舅舅和小哥白尼的對話,下面選些書中內容,以及寫出帶給我的想法 舅舅向小哥白尼提到: 「我們一離開兩國,你馬上就說想吃冰淇淋。當初我們受不了東京的悶熱,才到房州避暑,可是在這同時,在那些數不盡的煙囪下,每一個煙囪下分別有幾十個、幾百個勞工汗流浹背、灰頭土臉地工作 後來,我們離開東京城市,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宅女打掉了一間房及退掉了全部的廚具,你問為什麼?請聽宅女娓娓道來⌁⌁⌁ 從小到大,可能是偶像劇或好萊塢電影看太多,夢想一直是想要擁有一個中島,不管會有多小。 這個強烈的執念從一開始買了房子到開始要客變後就從沒改變過。 為了完成人生夢想,硬是把兩小房打掉,打掉一面牆,還必須退掉建商送
Thumbnail
《平屋慢生活》描述的是已經29歲仍在過著打工貧窮生活的男主角弘人,某日繼承了獨居老奶奶的平房後,和剛上大學的表妹一起生活的故事。 在閱讀本作時,首先我被細膩的光線感吸引了。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每一個城市都有街友,如果有機會深入理解他們,許多刻板印象就會隨著善解而消失。一般人都以為租一間小套房或雅房也不是多困難的事,一個月幾千元就租得到,不可能連幾千元都賺不到,可見一定是懶惰或是怕辛苦,才會淪為街友。 深入探訪街友之後,才發現他們白天都有工作,幾個小時的零工,掃街、粗工、發傳單等等,
Thumbnail
故事要回到幾年前我跟一個女子同居,我們共同分享一間老公寓,裡面有兩房、一衛、一廚房。是在非常老舊的住宅區,就位在台北市最精華地段走路不到十分鐘的距離。 那年的我們仍舊被青春沐浴。 剛從大學畢業滿懷對未來的期待,對於愛情,亦然。室友的愛情就在雜草叢生中萌芽,我猜想他只是迷惘又或是...
Thumbnail
@看到TVBS的版上有一則討論,有一篇報紙報導提出,年輕人買不起房,是因為亂消費浪費錢,如買昂貴的珍奶,便利店消費,吃百貨公司或名店餐廳等,把薪水花完了,所以沒有積蓄。這一則報導,下面引起一堆網友留言,大多是說房租和物價太高才存不到錢,他們不是亂花薪水才存不到錢。@筆者覺得,台灣各城市的捷運
Thumbnail
時人視「青銀共居」、「Share House」為居住難題的神解方,殊不知我兒時身旁的大人們已在實踐,無人覺得新奇。 擔任醫官的爸爸中校退伍,帶著一家四口和全部家當上了借來的軍用大卡車,搬離眷村外圍小街上的平房,來到市區開業。先是落腳於半農半市的新平路。整條街唯一的商店是雜貨店,鄰居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