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非典型女性的成長觀察 你不必因與眾不同感到抱歉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分證數字開頭為2,非典型女生樣,過30歲不婚不嫁,其他人都以譴責的目光望向你,這樣的我,感覺像是大家族裡的違章建築,容我以鐵皮加蓋的角度,寫冷暖分明的成長觀察。

單親家庭、女同志、未婚,加上身處在大家庭中,書名中的「違章」用得貼切,李屏瑤在台灣傳統社會中,似乎註定會被貼上許多標籤。現實中的父權主義與其信徒,彷彿電影「魔戒」中,總是巡視四方且無所不在的索倫之眼,但她始終不願屈服,甚至勇敢地以文字證明「不一樣的」並不代表就是「錯的」。

李屏瑤在《台北家族,違章女生》寫的,是關於她的家庭、愛情、貓以及生活。有的平淡典雅,有的卻暗潮洶湧,在這些成長觀察中,不難看出李屏瑤如同許多優秀作家一般,擁有對於生活的細緻觀察力。透過這些生動的描述,也更讓人理解每位女性能夠平安長大,是如此難能可貴的事。


那些關於女生的規範,如同《惡靈古堡》裡的雷射切割線,妳即使躲過一道又一道,最後還是會鋪天蓋地向妳而來,躲都躲不掉。女生面臨的不是玻璃天花板,而是玻璃棺材,言行舉止皆被束縛。看似要等到一個戀屍癖王子救援、逃進婚姻,變成已婚婦女或媽媽之後,這些束縛才會自動降低門檻。接著,又馬上為妳套上新的枷鎖,又有新的規則得去對抗、或是打破。

惡靈古堡的雷射切割線、小美人魚中被奪走的聲音,李屏瑤善於運用文字與譬喻,讓社會觀察的描述與控訴間,又混雜了一點黑色幽默感。談論到自己的家庭、面臨的惡意,文字彷彿帶領著讀者回到過去,以作者小時候的純真目光,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的邪惡;說到自己如何感受到父親從缺席,到成為永遠消失的存在時,也讓人感受到如同已故作家陳俊志,在《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中成為「無父之人」的感慨。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是有層次的書寫,開頭關於家人的書寫,是濃烈、極富情感的,中後段描述生活、貓,文字則走向更深層的自我頗析與發散。以房屋而言,前半段像是前台的客廳,中後段則是臥室,讓人得以認識稍微輕鬆、生活化且私密的作者內心。

對於筆者而言,整本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許就是散文集的第一篇文章「不一樣的請舉手」。雖然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卻都難免曾經因為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而受到傷害,如同蔡依林的作品《不一樣又怎樣》,李屏瑤的文字不只撫慰了擁有同樣經驗的讀者,同時或許也藉此療癒了深藏在心中,那個被強迫長大的自己。

我的手一直舉得高高的,單親家庭,獨生女,第一名,後來還有新的標籤貼上來,手很痠,但表情必須要笑。一直把手舉著,舉進中山女高,舉進台灣大學,舉到所有茶音都慢慢成為背景音樂,我開始習以為常,然後覺得,好像終於可以把手放下來了吧。但是多數一定就是對的嗎?年長者說的話一定就是對的嗎?今日的家庭結構也跟從前不同,所謂家庭,又不是數學公式,難道還有「正確」的形式嗎?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回到那個教室,告訴那五個傻乎乎的孩子,不用這麼倔強,大人的話不一定是對的,只要假裝手痠根耳背,你就可以放下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牛肉麵、魯肉飯的真正滋味,或許只有曾經在異鄉的遊子能夠體會,而台灣小吃,更是各國遊客入境旅行的重點項目,然而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讓這些食物成為能夠代表台灣、引發鄉愁,所謂「台灣味」到底又是什麼?
一位鋼琴教師逝去,讓曾經是鋼琴界明日之星的調音師,與絲毫不懂音樂的生意人產生交集,在緬懷亡者的路上他們結伴同行,甚至決定合夥開啟新事業。然而,他們的交會,卻撞擊出了調音師最深層的回憶,與最不堪的過去⋯⋯
在這個沒有人不知道五月天的年代,或許難以想像搖滾樂,曾經被認為是一種見不得人的文化,卻又奇蹟似地在威權政府下發展。透過追溯這段歷史,也會讓人更加了解「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只是一種否認現實的癡心妄想。
糖—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與調味品,除了甜味外,有時也被用來提升口感或其他味覺效果,它涉入人類活動如此之深,讓人難以想像沒有糖的生活。不過更令人驚訝的,或許是這些「因為糖而帶來的改變」,其實只佔了人類歷史的一小部分。
為了擺脫貧窮,移工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面對未知的命運,有人衣錦還鄉、有人卻厄運連連甚至就此殘缺,但不變的卻是回到故土後,仍必須努力活下去的現實。
東南亞地區的排華運動,就算是21世紀也未曾停歇,但對於華僑在當地的「罪狀」,卻經常只聚焦在權力與財富不對等。以華僑後裔的身份揭露這祖先拓荒的黑歷史,出生婆羅洲砂拉越並入籍台灣的張貴興,透過文字重現了華僑在當地開墾的種種惡行。
牛肉麵、魯肉飯的真正滋味,或許只有曾經在異鄉的遊子能夠體會,而台灣小吃,更是各國遊客入境旅行的重點項目,然而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讓這些食物成為能夠代表台灣、引發鄉愁,所謂「台灣味」到底又是什麼?
一位鋼琴教師逝去,讓曾經是鋼琴界明日之星的調音師,與絲毫不懂音樂的生意人產生交集,在緬懷亡者的路上他們結伴同行,甚至決定合夥開啟新事業。然而,他們的交會,卻撞擊出了調音師最深層的回憶,與最不堪的過去⋯⋯
在這個沒有人不知道五月天的年代,或許難以想像搖滾樂,曾經被認為是一種見不得人的文化,卻又奇蹟似地在威權政府下發展。透過追溯這段歷史,也會讓人更加了解「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只是一種否認現實的癡心妄想。
糖—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與調味品,除了甜味外,有時也被用來提升口感或其他味覺效果,它涉入人類活動如此之深,讓人難以想像沒有糖的生活。不過更令人驚訝的,或許是這些「因為糖而帶來的改變」,其實只佔了人類歷史的一小部分。
為了擺脫貧窮,移工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面對未知的命運,有人衣錦還鄉、有人卻厄運連連甚至就此殘缺,但不變的卻是回到故土後,仍必須努力活下去的現實。
東南亞地區的排華運動,就算是21世紀也未曾停歇,但對於華僑在當地的「罪狀」,卻經常只聚焦在權力與財富不對等。以華僑後裔的身份揭露這祖先拓荒的黑歷史,出生婆羅洲砂拉越並入籍台灣的張貴興,透過文字重現了華僑在當地開墾的種種惡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這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讓我感受到台灣傳統家庭對女性的期望與現代潮流的不符。在我經手的離婚案件中,大多數涉及到女性與男方家庭的相處衝突。傳統家庭往往希望女性放下自我,包攬生育子女、祀奉公婆、打理家庭,成為先生在外拼搏的後盾。而作為丈夫的男性則自然遵循這對他有利的成規,日子也就這樣過下去,結果是許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稍微翻閱書封書背簡介,讀者應預期會讀到的是關於陽剛氣質的女生對社會規範與框架的不滿、怒氣。隨著章節一篇篇推進,然後才知,更讓人深刻的是凝結在空氣裡的懸問、是流水環繞包裹的溫柔。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以個人主觀認定的女性經驗為主,點連結可前往閱讀IG原始貼文。 🇹🇼台灣甘願綻放(許菁芳)台北家族,違章女生(李屏瑤)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李欣倫)茶室女人心(李玟萱)貓蕨漫生掌紋(李筱涵) 🇰🇷韓國紅線(洪承喜)我是金智恩(金智恩)我不想當媽媽(崔智恩) 🇯🇵日本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一個女性觀摩家族排列的經驗,討論了母女關係、家族能量和親緣連結的影響。透過這個觀察,探索了家族排列治療對於心靈成長和家庭關係的啟發。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探索自我和處理家庭關係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反思。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這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讓我感受到台灣傳統家庭對女性的期望與現代潮流的不符。在我經手的離婚案件中,大多數涉及到女性與男方家庭的相處衝突。傳統家庭往往希望女性放下自我,包攬生育子女、祀奉公婆、打理家庭,成為先生在外拼搏的後盾。而作為丈夫的男性則自然遵循這對他有利的成規,日子也就這樣過下去,結果是許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稍微翻閱書封書背簡介,讀者應預期會讀到的是關於陽剛氣質的女生對社會規範與框架的不滿、怒氣。隨著章節一篇篇推進,然後才知,更讓人深刻的是凝結在空氣裡的懸問、是流水環繞包裹的溫柔。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以個人主觀認定的女性經驗為主,點連結可前往閱讀IG原始貼文。 🇹🇼台灣甘願綻放(許菁芳)台北家族,違章女生(李屏瑤)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李欣倫)茶室女人心(李玟萱)貓蕨漫生掌紋(李筱涵) 🇰🇷韓國紅線(洪承喜)我是金智恩(金智恩)我不想當媽媽(崔智恩) 🇯🇵日本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一個女性觀摩家族排列的經驗,討論了母女關係、家族能量和親緣連結的影響。透過這個觀察,探索了家族排列治療對於心靈成長和家庭關係的啟發。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探索自我和處理家庭關係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反思。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