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與書|新型態閱讀與創作的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Charles Dickens

文:翁子騏David(方格子創辦人暨執行長)

不論是出版業或是媒體業,隨著科技和網路所帶來的變革,兩者皆遇到極大的困境與挑戰。圖書出版業是文化產業的核心與基礎之一,然而,隨著科技和網路所帶來的變革,許多人開始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社交媒體。

在這樣的浪潮下,出版產業的產值劇烈下降,從2010的最高峰360億台幣,一直到近年跌破200億台幣以下,如何提振閱讀的風氣、強化實體圖書的出版、振興或轉型實體書店,是文化與內容產業從業人員無不關注的議題。也不禁讓人提出質問,我們真的不再閱讀了嗎?創作者們是否僅能煮字療飢?

但若是觀察網路整體趨勢,我們可以發現人們仍然在閱讀,閱讀人口也持續轉往線上。根據「網路女王」 Mary Meeker 的網路趨勢報告(Internet Trends Report 2019),全球網路用戶在2019年已正式超過半數,達到38億人口(51%)。數位媒體持續佔去人們更多的日常時間,成人每天平均花費6.3個小時在不同的裝置上。

人們仍然在閱讀,只是閱讀的形式正在移轉——透過新的載體與形式,從 Podcast 到影音、線上課程甚至直播。新世代的讀者對於互動和即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潮流下,出版人、作者甚至一個重度閱讀者,必須更加大膽去想像、去探索閱讀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時代下,方格子專注且持續地探索著新型態的閱讀與其可能性。這也是方格子此次與〈新經典文化〉、〈寫樂文化〉、〈VERSE〉、〈早安財經〉、〈啟明出版〉共同聯展,一同參與2021台北國際書展,並且以「危險與書」作為策展主軸的原因。


危險與書──2021台北國際書展聯合徵文

那麼對你而言,「閱讀」何以「危險」?歡迎愛好閱讀與創作的你,自由地以小說、圖文、新詩、散文、觀點評論……不限形式,分享你心中對於「危險與書」的想像。

2021台北國際書展 A112 展區 6 家聯展

2021台北國際書展,將由〈新經典文化〉、〈寫樂文化〉、〈VERSE〉、〈啟明出版〉、〈早安財經〉、〈方格子〉聯合在A112展區與你共享閱讀的危險與美好。

日期:2021/1/26~31
地點:世貿一館
交通:捷運信義線 台北101/世貿站(一號出口離A112最近)
資訊:點此加入聯展粉專,最新活動資訊不錯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時代科技下,出版業真的受到很大的衝擊
SeiferTalks-avatar-img
2020/12/28
翁先生您好,很感謝您在寫作上的鼓勵。不知道是否可以在FB上加您好友?:)
翁子騏 David-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2/29
沒問題的,非常歡迎,隨時交流: )
avatar-img
方格子 vocus 官方沙龍
370.1K會員
3.3K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方格子 vocus 的官方沙龍! 在這裡你可以參與方格子 vocus 的發展旅程,接受到所有關於 vocus 的最新動態,包含平台重大功能更新、活動消息、各房間發佈的最新內容,甚至是徵才資訊等等,現在就按下「加入」,與 vocus 一起展開精彩的創作冒險吧!
2025/04/29
為了提供更穩定、完整的創作體驗,我們將文章編輯器全面升級啦! 即日起,舊編輯器將不再開放編修。 如果你需要編輯 2023/07/10 前發佈的文章,請直接點選畫面中的「前往新編輯器」按鈕, 系統就會自動在新分頁開啟新版編輯器,讓你順利接著創作、修改,就是這麼簡單!
Thumbnail
2025/04/29
為了提供更穩定、完整的創作體驗,我們將文章編輯器全面升級啦! 即日起,舊編輯器將不再開放編修。 如果你需要編輯 2023/07/10 前發佈的文章,請直接點選畫面中的「前往新編輯器」按鈕, 系統就會自動在新分頁開啟新版編輯器,讓你順利接著創作、修改,就是這麼簡單!
Thumbnail
2025/04/10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10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13
vocus 發布 AI 應用內容管理方針,定義 AI 輔助與 AI 取代創作的差別。平台支持 AI 輔助工具提升創作效率,反對濫用 AI 生成低品質內容。新增「AI 應用標籤」,鼓勵創作者主動標示 AI 應用內容。
Thumbnail
2025/03/13
vocus 發布 AI 應用內容管理方針,定義 AI 輔助與 AI 取代創作的差別。平台支持 AI 輔助工具提升創作效率,反對濫用 AI 生成低品質內容。新增「AI 應用標籤」,鼓勵創作者主動標示 AI 應用內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如果一本書沒有折扣,你會買嗎?在臉書等社群媒體出現後,資訊生產早遠遠超過人類消化的極限,如今比起看書,我們更喜歡網路內容輕薄短小的特性,讓「書」的式微也顯得理所當然、無關痛癢,但真的是這樣嗎?書不重要了嗎?先來看看台灣出版業的處境。
Thumbnail
如果一本書沒有折扣,你會買嗎?在臉書等社群媒體出現後,資訊生產早遠遠超過人類消化的極限,如今比起看書,我們更喜歡網路內容輕薄短小的特性,讓「書」的式微也顯得理所當然、無關痛癢,但真的是這樣嗎?書不重要了嗎?先來看看台灣出版業的處境。
Thumbnail
身處網際網路發達、串流媒體當道的時代,巨量資訊癱瘓了注意力讓我們難靜下來閱讀長篇書籍,而更習慣於簡短的影像創作,文字的處境貌似被逼迫到了牆角⋯⋯
Thumbnail
身處網際網路發達、串流媒體當道的時代,巨量資訊癱瘓了注意力讓我們難靜下來閱讀長篇書籍,而更習慣於簡短的影像創作,文字的處境貌似被逼迫到了牆角⋯⋯
Thumbnail
出版不光是出版,更是提供讀者的需求。從新經典、親子天下、聯經、角川來看,會發現不同TA的需求就不一樣,有人喜歡較具人文氣息的內容,有人喜歡輕鬆的內容書籍,撇除了「書」這一回事,「內容」與「內容的傳遞」就是思考的方向。
Thumbnail
出版不光是出版,更是提供讀者的需求。從新經典、親子天下、聯經、角川來看,會發現不同TA的需求就不一樣,有人喜歡較具人文氣息的內容,有人喜歡輕鬆的內容書籍,撇除了「書」這一回事,「內容」與「內容的傳遞」就是思考的方向。
Thumbnail
  以前的我看書只是為了拿成績,現在的我閱讀則是為了我自己,還到了沒有閱讀不行的地步。大概只有看書時可以讓我完全進入文字的世界。 有些事情開始做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停不下來,就像閱讀。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狀態下,我們還能辦書展真的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尤其最近國際情勢告訴我們病毒正在變化當中,將
Thumbnail
  以前的我看書只是為了拿成績,現在的我閱讀則是為了我自己,還到了沒有閱讀不行的地步。大概只有看書時可以讓我完全進入文字的世界。 有些事情開始做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停不下來,就像閱讀。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狀態下,我們還能辦書展真的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尤其最近國際情勢告訴我們病毒正在變化當中,將
Thumbnail
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書的意義,是要不斷接近與他人的世界,不斷重建又破壞界線;書的危險,是為了一遍又一遍的殺死自己,無數次的重新開始人生。 閱讀和知識使人狂亂,一本書足以使世界天翻地覆。書是劈開心中冰凍三尺的海洋那把斧頭,而我們不能不拿起那把斧頭。
Thumbnail
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書的意義,是要不斷接近與他人的世界,不斷重建又破壞界線;書的危險,是為了一遍又一遍的殺死自己,無數次的重新開始人生。 閱讀和知識使人狂亂,一本書足以使世界天翻地覆。書是劈開心中冰凍三尺的海洋那把斧頭,而我們不能不拿起那把斧頭。
Thumbnail
似乎在所有時代,辦雜誌都是一件危險的事。 雜誌,是有話要說的(而且應該是很多話),是有立場與態度的。然而,這個社會是否會持續需要這本雜誌傳遞的思想、理念?是這些思想理念能否擊中人心?這是危險的考驗。
Thumbnail
似乎在所有時代,辦雜誌都是一件危險的事。 雜誌,是有話要說的(而且應該是很多話),是有立場與態度的。然而,這個社會是否會持續需要這本雜誌傳遞的思想、理念?是這些思想理念能否擊中人心?這是危險的考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