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名:《孤味》
《孤味》處理了一家子四個女人面對逝去丈夫、父親的故事。透過現在與過去交織,勾勒出這一家人心理的糾纏。給的情節很多,想呈現的細節也很多,但總覺得收斂得不算圓滿。演員的演技自然不在話下,尤其是淑芳阿姨、謝盈萱、徐若瑄都表現得亮眼。但令人驚喜的,要屬張鈞甯所飾演的阿眉。雖然戲份不多,但從她一些微表情和台詞的把控卻足以看見其詮釋的細膩之處。
第四名:《無聲》
《無聲》作為柯貞年導演的第一部長片,我覺得還是處理得可以的。《無聲》談啟聰學校裡不斷循環發生的一連串性暴力、性騷擾事件。還有對於啟聰學校管理階層的批判,特教學生被社會漠視,家長的不知所措與身為師長該如何權衡、處理的種種面向。不會過於沉重,卻點出了許多在現代社會經常被忽視的問題。
第三名:《消失的情人節》
《消失的情人節》,題材新鮮,有笑果,也有效果。男女主角劉冠廷和李霈瑜(大霈)的演繹更是沒話說!電影把「時間」的快慢、消失與存在都說得特別好。感覺導演陳玉勳又回到了《熱帶魚》時期,故事和詼諧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有笑有哭。很喜歡最後的文字:「你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有人愛著你。」在有些苦悶的今天,給了世界一些力量。
第二名:《同學麥娜絲》
《同學麥娜絲》以超「後設」敘述方式,破碎的鏡頭語言,拼湊出人生日常。就如同平凡生活一樣,零碎不起眼,卻是缺失一塊也不行。除了電影中四位男主角之外,片中的所有男男女女,其實就是現世中的一幅眾生相。所有人都能在電影中找到心有戚戚的感受,甚至投射自己在任一角色裡。原來現實就是如此窘迫和無奈,原來生活盡是煩悶無聊、狗屁倒灶的瑣事集結。然而,似乎只要與好友相聚,叼個牌抽根菸喝杯手搖飲,彷彿生活就又有了安慰和轉圜。
第一名:《親愛的房客》
《親愛的房客》,有一種既深邃而悠長的餘韻。終於在今年看到一部跳脫傳統模板、框架,討論同志議題的電影。故事是從探討「內疚」(或可稱作「負罪感」)切入,平凡卻聚焦的述說一段同性關係「後來」的轉折與變化。時序在過去與現在之間交錯,勾勒出男主角林健一在逝去伴侶後,如何與自己和其家人相處的生活經歷。
電影沒有大書特書主角如何哀痛,也沒有刻意彰顯同性伴侶在撫養小孩上所遭受的誤解和其他種種問題。《親愛的房客》更沒有企圖要特別向大眾拋出議題,有的僅僅是告訴我們關於一個男同志的生活,很寫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