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達爾文的演化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觀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小獵犬號、加拉巴哥群島、燕雀、達爾文。
這一連串字詞所勾勒出來的故事,是那個我們再熟悉不過、聽到吐的,演化論的出世。
就算你不是生物背景出身,對於這段歷史肯定也不陌生,不會唱也能哼個兩句。
演化論之於生物學的重要性,大家肯定深有體會,自然不必再由我贅述。
而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學史中,達爾文「如何發現」演化論,才是我這次想分享的主題。
達爾文在中南美洲的研究,實在太富有戲劇性:13種具有親緣關係的燕雀,適應不同的環境,而各自擁有功能不同的嘴喙形狀。這樣的發現深深震撼了達爾文,讓他啟發了「生物演化」的想法,「新物種」的概念打破傳統靜態思維的自然史觀:神造萬物,留存至今,在當時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奠定了演化論的基礎。
達爾文突破的盲點其實就一句話:現在並不是過去的延伸。結合古生物化石與現有生物的觀察,達爾文發覺「物種」並不是靜態的常數,而是變數。
現代所有的生物可能都是由某個共同祖先在繁殖過程中發生變異,不同的變異適應了不同的環境,進而形成了如今豐富的生物世界。
可別小看這一個簡單的概念突破,在當時的宗教思維與科學邏輯的強框架下,光是能想到這樣的理論假說的雛形,都已經是偉大的思想工程。生物界是地球最龐大、繁瑣卻又精細的成就,對當時的人來說,除了萬能的神,還有什麼力量能夠形塑這樣的奇蹟?
發明二名法的林奈,就是想透過建立分類制度來證明生物千變萬化卻又條理分明的秩序之美,以頌讚上帝的匠心獨具。
即使創造論面對「古今生物變異」這樣的難題,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論也給了那些最虔誠的教徒一個安心的解釋:生物為了不同的生存逆境,改變型態以便更適應環境。生物型態發生改變,是一種「修飾」。
創造萬物的依舊是神,而那些經過修飾演化的生物則讓自己臻於完美;人類,則是那修飾歷史中適應最好、十全十美的結果。
假如當年的達爾文是一個在生物領域完全沒有背景的小白,那即使他在加拉巴哥群島看到了多種嘴喙型態的燕雀、比對了現生的小型犰狳與大型犰狳的化石,按照當年最普遍的思路,他大概只會驚嘆於島嶼內多種植被地形形成的多樣的生存棲位,以及輕蔑的嘲笑大型犰狳在生存上的劣勢,以至於無法存活到現代。
達爾文之所以成為了達爾文,而不是一個19世紀普通的博物學家,在於他的過往經歷,讓他發展出演化論的概念雛形:
  • 年幼的達爾文曾在農地生活,作物或牲畜無意間產生的突變在人為選育後成為品系,讓他認識了「自然變異」,以及變異的遺傳性。
  • 萊爾的「地質學原理」,給達爾文展示了長時間尺度下,自然力量雕塑地貌的能力。侵蝕、沉澱、沉積,山能成溝壑,川可成巨流。生物在源遠流長的歷史演進中,微小的改變,是否也能積累成驚人的變化?
  • 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闡述人類因為人口過剩造成的資源爭奪、生存競爭。「適者生存」是達爾文從本書中獲得的啟示,為他解釋了天擇的原動力。
自然變異、時間累積、生存競爭,最後在加拉巴哥群島上,達爾文才找到了最後一塊拼圖—物種形成。在南美洲的見聞是最後一塊敲門磚,若沒有與其他思想進行碰撞、結合,1836年從小獵犬號下船的達爾文,唯一的收穫就只剩下一堆標本和化石了。
與其說,達爾文的南美洲之旅促使他發現了演化論,我更覺得是他的過往經歷與知識背景,讓演化論在加拉巴哥群島的海灘上,選中了那個正忙於分類標本、累的滿頭大汗的科學家。
從演化論的發展歷史中,我看到了兩個啟示:
1. 所有的事件結果,不論成功失敗,都不是單一原因所導致,而是複合因素交匯所構成。
正如同愛迪生發現一種名為鎢絲的優質材料的之前,確認了幾千種耐熱材料都不適合做為燈泡。
2. 閱讀與實踐同樣重要。從實踐歸納事實經驗,從閱讀獲得靈感啟發;
兩者恰當的交織融合,才能真正發揮所謂「知識的力量」。
一如鍾佳播同志給我們的忠告:「人一輩子做好三件事情就好:白天工作、晚上讀書、假日批判!」各位當銘記在心啊(́◉◞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6會員
85內容數
這裡是專屬於我個人的生物學筆記,紀錄那些神奇有趣、變化萬千的有趣生物知識。 撇開為了分數而苦讀的生硬生物知識,讓我告訴你該怎麼用正確的姿勢,閱讀生命的奇蹟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魚骨書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沒有人,可以掙脫拖延的奴役。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身分地位、職業腳色,所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唯獨拖延症,比憲法還平等,一視同仁的蠶食我們的時間,讓每個人痛苦地循環於拖延工作、瀕臨時限,再忙得不可開交、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又繼續下一輪的拖延輪迴。
--觀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現在問我信仰啥宗教,我會回答我是無神者。 若想要裝點逼格的話,我會說我信仰科學。
海洋的極端生物--節選五個有趣生物分享! 黑骨柔魚、卵石海膽、獨角鯨、磯沙蠶 、盲蝦
沒有人,可以掙脫拖延的奴役。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身分地位、職業腳色,所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唯獨拖延症,比憲法還平等,一視同仁的蠶食我們的時間,讓每個人痛苦地循環於拖延工作、瀕臨時限,再忙得不可開交、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又繼續下一輪的拖延輪迴。
--觀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現在問我信仰啥宗教,我會回答我是無神者。 若想要裝點逼格的話,我會說我信仰科學。
海洋的極端生物--節選五個有趣生物分享! 黑骨柔魚、卵石海膽、獨角鯨、磯沙蠶 、盲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知道國小、國中的早自習(對,國小跟國中還有早自習,但高中沒有了!),導師會到班上看顧學生,這是導師的職責之一。 但高中已取消早自習了……
Thumbnail
喬: 喜見「我們發現了一顆星」,《皇冠》七月號,第七十九頁,「皇冠向您鄭重推薦才華橫溢努力不懈的青年作家,喬桑,二十五歲,臺北人,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仰望自己的天星》將在八月號皇冠雜誌隆重推出。」Juliet好高興。 聽說,小販兜售的是冰棒和夏日的清涼。就買兩枝吧!一枝給喬,再一枝還是給喬,一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小說的前文開始閱讀,嘉豪這才明白小說主角的家世背景,以及那些『老師們』背後各自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嘉豪~我回來了!」媽媽的聲音在開門前,就已經傳到屋內了,可見今天的媽媽似乎心情不錯。 「嗯~」但此時,沉浸在小說的世界的嘉豪,隨口一回,完全沒有意識到媽媽站在旁邊。 「嘉豪~你想
上周跟一批人聚會, 這批人在12年前聚會過 12年前拍過一張照片 12年後同一張 回家拿了2張照片對比 才真發現了時光這回事   有對比,有相處, 人才會有強烈的感覺時光的變化 有人說,當你有小孩,看到小孩漸漸長大 你才會真的發現老了   同樣的時間在陸股 台股 5年前的照
Thumbnail
達爾文這個名字直到今天一直深深的印在次女的腦海裡,但次女在課本上看到的進化論都是有關動物外型的進化,像是兩棲類到爬蟲類…..
Thumbnail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Thumbnail
正式宣布:明天開始進入冰河時期,凌晨00:00起準時開始。 而5000年後,你覺得世界上物種多數會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最近被YT演算法推薦了一個vtuber,看了直播後就成為了她的忠實粉絲~~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知道國小、國中的早自習(對,國小跟國中還有早自習,但高中沒有了!),導師會到班上看顧學生,這是導師的職責之一。 但高中已取消早自習了……
Thumbnail
喬: 喜見「我們發現了一顆星」,《皇冠》七月號,第七十九頁,「皇冠向您鄭重推薦才華橫溢努力不懈的青年作家,喬桑,二十五歲,臺北人,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仰望自己的天星》將在八月號皇冠雜誌隆重推出。」Juliet好高興。 聽說,小販兜售的是冰棒和夏日的清涼。就買兩枝吧!一枝給喬,再一枝還是給喬,一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小說的前文開始閱讀,嘉豪這才明白小說主角的家世背景,以及那些『老師們』背後各自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嘉豪~我回來了!」媽媽的聲音在開門前,就已經傳到屋內了,可見今天的媽媽似乎心情不錯。 「嗯~」但此時,沉浸在小說的世界的嘉豪,隨口一回,完全沒有意識到媽媽站在旁邊。 「嘉豪~你想
上周跟一批人聚會, 這批人在12年前聚會過 12年前拍過一張照片 12年後同一張 回家拿了2張照片對比 才真發現了時光這回事   有對比,有相處, 人才會有強烈的感覺時光的變化 有人說,當你有小孩,看到小孩漸漸長大 你才會真的發現老了   同樣的時間在陸股 台股 5年前的照
Thumbnail
達爾文這個名字直到今天一直深深的印在次女的腦海裡,但次女在課本上看到的進化論都是有關動物外型的進化,像是兩棲類到爬蟲類…..
Thumbnail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Thumbnail
正式宣布:明天開始進入冰河時期,凌晨00:00起準時開始。 而5000年後,你覺得世界上物種多數會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最近被YT演算法推薦了一個vtuber,看了直播後就成為了她的忠實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