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人:地球生命史中的太極原理 (上)

2022/04/2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人類社會的大哉問,而且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各有想像,如何超越文化的想像,找到一個普世人類可以接受的答案,無疑的,也是尋求人類和平的世界中必須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這一點上,達爾文在西元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無疑是最早的嘗試之一,不過隨著這種論點受到注意,許多神學人士開始感到不安,到了西元1871年,達爾文再度出版「人類的由來」時,書中內容更是引發激烈爭議。另一方面,許多知識人也勇敢挺身為達爾文辯護,時任英國皇家礦產學院的教授赫胥黎(T.H. Huxley)更自稱為達爾文的鬥犬,願意為「自然汰擇」(natural selection) 的概念赴湯蹈火。
另一方面,由於達爾文的演化論是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中提出,當時正值大英帝國聲勢如日中天之時,整個社會充滿了對自身文化的自信與樂觀,加上受到希臘哲學中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的影響,促成了建築師史賓賽推動「社會進化論」,主張社會可以不斷進步,成為更理想的社會。只可惜,這理論最後竟在二十世紀的德國催生出了納粹主義,主張有目的地培育更優秀的人種。這般對演化論的扭曲演繹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巨大傷害實在是達爾文和他最初的支持者們始料未及的事。
如今,演化論既然已為生物界乃至世人普遍所接受,支持演化論者的人們勢必也將面對新的課題:究竟,演化論或生命科學界的新發現可以帶給人類社會什麼樣的新啟發?人類的社會組織在現今的新全球局勢中又可以有什麼樣的新發展?
關於這點,我們也許可以參考達爾文晚年的觀察重點,來決定思考的方向——
達爾文晚年其實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當時認為)原始而渺小的生命形態如蚯蚓、藤壺等,並且思索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物在生命演化史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對生態系的影響。換句話說,他認爲透過理解與分析較為簡單或原始的生命形態可以幫助我們推論複雜的生命形態最初是如何演變出來的。
今天的生物學家對於早期的生命形態已經有了更多的了解與推論,所以,我們也可以試著借鏡最早的一些生命形態,思索如何推動社會生活形態的改變。
當然,什麼是最早的生命形態其實是很混沌的觀念,但是,既然這些生命形態的存在都很渺小,我們不妨由微觀的角度來猜猜最早的生命個體是如何確立的。
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由於微觀世界與巨觀世界中的力場大不相同,所以,近來有所謂「微觀力學」的建立以專門研究尺寸很小的物件的力學。由於隨著尺寸的縮小,作用於物體表面的力比起作用於物體整體的力相形重要,因此如摩擦力、流體阻力、表面張力這些與表面有關的外力都因此成為微小物體的主要受力。
其次,由於尺寸變小,計算其受力時,其表面的小變化也需要被考慮。這意味著,當物體變小時,其受力機制(mechanics)也會隨之改變,而我們首先要定義的就是物體與外部的界線。界線先劃定了,內外環境才有所區分,才能計算前面所提到的與表面有關的外力。
(下圖顯示最原始的細胞膜構造,分子的圓圈部分為親水端,直線部分為疏水端)
最原始的細胞膜構造
有鑑於此,以現存的「原核細胞」作為討論的起點,或許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這種細胞已經有一層「膜」界定自身結構體,所以其狀態相對穩定。(順道說明一下,病毒並沒有膜存在、所以型態與細菌(屬原核細胞)並不一樣。)
至於什麼是「原核細胞」呢? 若能將其與「真核細胞」做一比對,當可比較容易了解其特性。在真核細胞中,不只有細胞膜與外部相隔,連其位在內部環境中的細胞核都有一層膜,讓核內的環境更加穩定。相對來說,原核細胞內沒有核膜,遺傳物質是游離在細胞質中,內部型態相對不穩定。
(下圖顯示的是原核細胞的基本型態)
(下圖顯示的是真核細胞及其內部構造,其不僅有細胞膜包覆於外,內部更有許多膜狀構造物,區隔內部空間。)
真核細胞
這告訴我們,膜有多重要。在生命發展的歷程中,先有了「膜」,才有「內外之分」,才有了「道」,以及後來「道生ㄧ、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變化歷程。
如果將這概念應用在國家體制的改革,我們就必須要先區隔誰是掌握國家核心理念的真核公民、而誰還只是對國家核心理念一知半解的原核公民。
這樣的分類自然不是要歧視或分化不同類型的公民,而是要將國家的核心設計理念保存在比較穩定的環境中,等待適當的機會再表現出來。
當然,以中華民國現今(2022)的狀況而言,如今要從眾多台澎金馬的居民中區別出誰是中華民國的真核公民,誰只是原核公民,最好的辦法應該還是考試。透過考試,我們可以分辨出哪些國民確知中華民國的核心理念,哪些國民又對中華民國的核心理念了解不足。也就是說,中華民國的國民(相當於原核細胞)與公民(相當於真核細胞)是不一樣的概念。
至於要怎麼考,考些什麼,就必須由一些對中華民國歷史有研究的老師或學者們先共同討論、取得共識,寫出公民手冊,再發給全國國民閱讀討論。由於這概念就像「交通規則」一樣,只是為確保國民了解中華民國的建國理念,俾使討論能在一定的共識下進行,同時讓有爭端時應該循何方式解決,所以題庫與手冊內容應請溝通能力較好的媒體人合作執筆,確保其內容清楚易懂。
當然,既是由考試來決定公民資格,這種資格考試就要定期舉辦,讓前次考試失敗的居民不至於被剝奪選舉公民權太久。同時,這種公民資格考試也應有一定年限,最好每隔幾年,就要再考一次,才能督促公民了解國家各種發展的最新狀況。
對於暫時沒有真核公民權資格的台澎金馬居民,中華民國的政府自然依舊要想法保障他們的權益,才能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舉例來說,如果年齡較小的台澎金馬居民此時無法取得參與公共事務的決定和討論,那麼取得選舉權的公民自然還是要想辦法維護他們的相關生存和成長權益。
以新冠疫情為例,既然這種公共傳染病攸關大眾生存權,大家就應該想法共同控制疫情,而真核公民也必須費心檢視相關單位是否應對得當,有沒有因此而損害了某些國民的健康權:
第一,防疫指揮官是否稱職?如果答案為否,大家是否要聯合起來,推舉一到兩位新的防疫指揮官,處理相關事務。
第二,既有健保制度,是否能請醫療單位列出適合接種疫苗的對象及其條件,請兩至三位醫生審慎評估接受疫苗注射者的狀況,並承諾如果注射疫苗出現嚴重不良狀況,醫療相關單位會協助病患向廠商或政府求償。
第三,當求償條件確立後,就可以推動將「新冠疫苗注射」列為國民義務,請大家盡量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
再以國家安全為例。如果國家面臨重大國防安全威脅,真核公民此時也要費心參與這種危機狀況的運作:
第一,全體真核公民應盡快投票選出三到五人的談判代表隊與可能爆發戰爭的國家談判,並且在選前就要求有意競選談判官職務者將其所接受到的資訊與立場向全體國民說明清楚,以利真核公民作出適當的判斷。
第二,請談判代表隊將談判後的結果向全體真核公民公布,再由全體真核公民共同決定應該要戰還是要和。如果要戰,大家應馬上選出適合的獨裁官領導國家齊心作戰。如果要和,也要快點選出適合的調解官配合談判代表隊幫忙解決後續國內國外的事務。(簡言之,這是重大緊急狀況,絕對有必要另案處理之。)
第三,為了避免節外生枝,還要請中華民國國軍宣誓保障全體真核公民的安全。真核公民如果因爲討論過程中發表的言論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脅,也可以向中華民國國軍申請安全保護。
當然,這些都是會引發相鄰國家注意的變革。因此,基於禮貌,我們也必須要向鄰近國家打聲招呼,告訴大家因為中華民國曾經是一個大國,但是現在管轄範圍變小了,所以要進行一系列的變革以適應新的生存環境,但是中華民國仍舊堅守中華民國的理念,希望大家能夠正視中華民國的歷史,繼續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推薦參考書籍:
退化原來是進化 /犬塚則久 著/究竟出版社
蓮子水共同體
蓮子水共同體
點一盞理學的燈,觀世界。 開一扇歷史的窗,品人生。 點一道文學的餐,嚐百味。 合作請電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