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04【春秋漫談】姓、氏、名、字大不同:男性篇

2021/01/0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上一集的「春秋漫談」裡,我們已經學會辨認春秋女子的稱呼了,今天就接著看看男子的名字該如何解讀吧!上次有說過:「子生三月,則父名之。」當孩子出生三個月後就會為他命名,而《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也就是說,當男子滿二十歲就會舉行冠禮並且取字。
在史書中,名和字都是稱呼春秋男子的重要元素,但男子的稱呼方式比女子還要複雜很多,這邊就以發生在《左傳》隱公三年(720 B.C.)的「周鄭交質」為例,進行說明: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這裡說的是鄭莊公與周王室反目成仇的經過。鄭國原先和周天子關係很好,鄭武公和鄭莊公父子甚至先後擔任了周平王的執政官,但平王後來覺得讓莊公獨攬政權不太好,想同時任用虢公幫忙處理政事。莊公知道之後,就對平王有些埋怨,於是平王又安撫莊公說:「沒有這回事啊!」為了重新穩固彼此之間的關係,兩方決定互相交換人質,平王的兒子王子狐就到了鄭國當人質,莊公的兒子公子忽則到周朝當人質。後來,平王駕崩後,周王室延續平王之前的想法,準備分權給虢公。這樣莊公當然不開心啊!所以四月時,鄭國的祭足就帶兵把溫地的麥子強行割走了。秋天的時候,又割取了成周的穀子。什麼意思呢?溫是周王室統治下的一個都市,成周就是雒邑,也就是東周的首都。祭足的舉動其實也是一種武力威脅,今天我闖進你家收割穀物,你攔都攔不住,改天我想做點其他的,你又怎麼能阻止呢?總之被一個諸侯國這樣威脅,周王室也不是很開心,所以鄭國和周王室就結下了仇恨。
在這個故事裡,一共出現了七個人物,依序是鄭武公、鄭莊公、周平王、虢公、王子狐、公子忽和祭足。前四位分別是周天子和諸侯國國君,在稱呼上格式是差不多的,比如鄭武公,鄭是國名,武是諡號,公則是對諸侯的通稱。有時候也會省略掉諡號,用國名加公的格式稱呼,比如虢公。甚至公字也可以省略,像前面引文中的「王貳于虢」,直接稱虢,就是用國名來代指虢國國君。另外,在原文中鄭莊公又被稱呼為鄭伯,這裡的伯是排行,所以是國名加上排行的稱呼方式。這類的稱呼方式其實還有很多種,之後在介紹諸侯爵位的單元裡,我們會再更仔細地進行說明。而周天子的話,《春秋》經文中會稱呼為「天王」,《左傳》中通常是以諡號加王的格式稱呼,或是直接簡稱王。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時代稱王的除了周天子之外,還有楚國國君。楚國過去被視為蠻夷,因為不屬於周文化圈,楚國國君也自稱為王,這個情況是比較特殊的。
另外,王子狐和公子忽也是同一種格式,在剛剛的故事裡,我們已經知道王子狐是周平王的兒子,公子忽是鄭莊公的兒子,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其中的規則了,也就是身份加本名的組合形式,這樣的稱呼方式在《左傳》中也相當常見哦!顧名思義,王子就是王的兒子,可能是周天子的兒子,也有可能是楚王的兒子;公子則是諸侯的兒子,有時也會加上國名進行補充說明,比如剛剛文獻中的「鄭公子忽」。而在身份加本名的組合中,除了王子和公子之外,身份還可以替換成王孫、公孫、大子、世子等等,王孫跟公孫也是字面意義,王孫就是王的孫子,王子的兒子;公孫則是諸侯的孫子,公子的兒子。而大子和世子其實是一樣的意思,這裡的大雖然寫作大小的「大」,但唸作太陽的「太」,和我們熟知的「太子」相同,春秋時期的「大子」和「世子」指的就是諸侯國的繼承人,像是公子忽在即位為鄭昭公前,文獻中有時也稱大子忽或世子忽。
那麼,故事中帶領軍隊收割農作物的祭足,他的名字又該如何解讀呢?筆者在〈姓氏篇〉中,曾經介紹過常見的幾種氏名由來,包括分封的國名、父祖的字、當任的官職、封地的地名,而祭足的「祭」就是最後一種類型,寫作祭典的「祭」,唸作欠債的「債」,「祭」就是祭足的封地地名。而祭足的「足」則是他的本名。也就是說,這是氏名加上本名的組合。上一集在〈女性篇〉,曾提到「女子稱姓」是因為婚姻。這邊透過祭足的例子,是不是能找到當時「男子稱氏」的理由呢?反過來說,為什麼男子不稱姓呢?置身祭足所處的環境,祭足姓姬,而鄭國國君姓姬,鄭國的貴族大部分也姓姬,你姓姬,我也姓姬,在這種環境下,稱姓的意義就降低了。但如果稱氏,以祭足為例,他人立刻就可以從他的氏名「祭」知道他的封地,進而知道他的出身、他的身份,這樣才方便官場交流啊!
那麼,我們再回到「周鄭交質」的故事,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後續發展呢?前面說到計畫讓虢公一同執政,不讓鄭莊公專權,但因為鄭國的強硬態度,這件事後來就不了了之了。直到「周鄭交質」的五年後,平王當初的構想才得以實現,「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虢國的國君忌父開始在周王室擔任執政官,與鄭莊公共同執政。然後時間又過了八年,也就是在魯桓公五年(707 B.C.)時:
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禦之。
這個時候的周天子是桓王,他徹底和鄭國撕破臉,把鄭莊公炒魷魚了,失業了鄭莊公不開心,於是不去朝見周天子。諸侯不來朝見,周天子也不開心,決定好好教訓一下鄭國。周天子於是喊了一些小弟準備御駕親征,這場戰役被後人稱為「繻葛之戰」。
接下來我們分別介紹一下雙方將領,首先看看周天子這邊,根據《左傳》記載:
王為中軍;虢公林父將右軍,蔡人、衛人屬焉;周公黑肩將左軍,陳人屬焉。
周天子的軍隊分為三軍,周天子親自率領中軍,虢公林父率領右軍,蔡國和衛國的軍隊隸屬右軍;周公黑肩則率領左軍,陳國的軍隊隸屬左軍。虢公林父是虢公忌父的兒子,現在接任父親的職位,擔任周王室的執政官。周公黑肩則是周國的國君,接替被Fire的鄭莊公,也擔任周王室的執政官。虢公和周公的格式前面已經提過了,忌父、林父、黑肩則是這幾位國君的本名,比如虢公林父,就是國名+通稱+本名的稱呼方式。那麼,面對周天子的大軍,鄭國又打算怎麼應對呢?
鄭子元請為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為右拒,以當陳人。
這時,鄭國的子元提了一個建議,我們可以左右結為方陣,從敵軍的弱點下手,當時因為陳國動亂,子元判斷陳國的軍隊沒有鬥志,要是受到攻擊一定會先潰敗,如果周天子的軍隊要過去支援,就會發生混亂。而蔡國和衛國的軍隊不能互相扶持,要是抵擋不住了,一定會搶著逃跑。這樣的話,就能集中兵力對付周天子的軍隊了。那子元是誰呢?子元是鄭莊公的另一個兒子,又被稱為公子突,突是他的名,子元是他的字,公子突也是後來的鄭厲公。而這個建議被鄭莊公採納了,於是:
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
率領右方陣的是曼伯,曼伯也是鄭莊公的兒子,名為子儀;率領左方陣的則是老熟人了,也就是前面提過的祭足,這邊稱為祭仲足,是氏名+排行+本名的稱呼方式,另外也被稱為祭仲,也就是氏名加上排行的組合。率領中軍的則是鄭莊公及原繁、高渠彌兩位將領,原繁和高渠彌格式與祭足相同,原和高是氏名,繁和渠彌是本名,因此是氏名再加上本名的組合。中軍擺出了魚麗陣,這種陣勢的特色就在於軍隊前後交錯排列,像魚鱗一樣層層疊疊的,具體怎麼交錯呢?大家可以回憶一下拍大合照的時候,後排的人是不是會站在前排兩位的空隙間呢?「伍承彌縫」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在這場戰役開打後,果然如公子突所料,周天子與諸侯的聯軍大敗,周天子不僅在戰場上中了一箭,還因為戰事失利而威信大減。
最後,再補充一種稱呼方式,回顧曾經在〈姓氏篇〉舉過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記得孔子的先祖孔父嘉與對孔父妻子一見鍾情的華父督呢?孔父和華父是他們的字,嘉及督則是他們的名,因此這是字加上名的組合。
透過這次的介紹,我們認識了幾種對於春秋男子的稱呼方式,對比前一集的「女子稱姓」,在稱呼女子時會將她的姓放在最後;在「男子稱氏」的情況下,則會將男子的氏名放在最前面,然後接上排行或本名。而除了稱氏之外,春秋男子的稱呼也相當多變,像是周天子、諸侯國國君,又或是他們的兒子、孫子都有一套彰顯身分的稱呼方式。此外,也有直接稱呼男子的字,或是以字加名的組合進行稱呼的情況。下一集的春秋漫談,會對「姓、氏、名、字大不同」這個單元進行總結,除了幫助讀者們回顧這幾集的重點,還會帶大家看看以春秋戰國為背景的現代作品,並結合我們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實戰。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追蹤」,也歡迎留言說出你的心得與建議。那麼,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囉!
P.S. 筆者另外還根據本文章的內容,製作了Podcast及影片,若有興趣,也歡迎收看,謝謝!
紗羅
紗羅
你知道姓、氏、名、字是不一樣的嗎? 漢人評選春秋五霸時考慮的竟然是五行? 《芈月傳》中的媵妾制度又是怎麼回事呢? 讓我們一起穿越到春秋時代,了解當時的禮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